活在海底的一個民族,在水中可以行走自如,上岸後卻會頭暈

2020-12-05 子鈺侃史

前言

從古至今,海洋就一直哺育著我們,人們對大海有著獨特的情懷。大海對於人類來說既熟悉又陌生,在大海深處有著我們難以探索的秘密。正是大海的神秘讓我們充滿敬畏。在古人眼中,大海「晦昏無所睹」。海洋深不可測,無盡的黑暗讓人感到恐懼。古人嚮往大海的神秘,又對海洋有恐懼感。

但是,面對昏暗恐怖的海洋,古人沒有放棄對它的探索。反而,在探索海洋的過程中,為了滿足人們對大海的想像。古人賦予了大海神秘的色彩,也讓人們更加敬畏大海。我們人類對於大海來說,非常渺小。我們無法徵服大海,所以神話故事就寄託了古人徵服大海的雄心壯志。

神秘的海上民族

我國的文化歷史悠久,在我們國家地域和習俗的不同,也孕育了不同的文化。關於大海的傳說,人們也賦予了不同的神奇色彩。在我們的歷史記載中,關於大海的傳說和神話故事有很多。我們人類依靠大海,受到大海的哺育。但是從古至今,還沒有聽說過生活在海底的民族。只有在神話故事中,我們記載過生活在海底的生命。「鮫人潛織水底居」,在古代的記載中,鮫人可以生活在水底。但是,鮫人畢竟是人類想像出來,是不真實的。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人的生活與大海緊密聯繫。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大海。在沿海地區,人們的生活起居活動也都是在海邊。即使是進行海底潛水或者捕撈活動,也是短暫的在海底活動。但是,在馬來西亞海域附近的巴瑤族,是一個比較特殊的民族。這個民族具有獨特的生活方式,他們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海上。因此,巴瑤族也被稱為海上遊牧民族。巴瑤族以海為家,他們的生活基本上都是在海上。巴瑤族人很少上岸,他們利用木頭搭建簡易的房屋。除了休息外,大部分時間都在海裡。巴瑤族人不僅漁業發達,甚至還在海上建立了完善的商業貿易。

巴瑤族的傳說

從人類文明發展開始,人們就不斷的探索人類文明的起源。在記載中,我們也可以明確找到相關的記載。 但是,巴瑤族的起源卻來源於傳說,並且說法各不相同。有人說他們起源於菲律賓,也有人說他們起源於300年前的廖內群島。相傳很久以前,巴瑤族也是生活在陸地上的民族。馬來西亞柔佛州的公主徹底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在一次洪水災難中公主被衝走。國王得知消息後悲痛欲絕,難以接受失去公主的事實。為了找到公主,國王便下令派遣部下出海尋找。國王還下令,如果找不到公主,他們就不能活著回來。

時間過去很久,這些人依舊沒有找到公主。為了能夠活下來,這些奉命尋找公主的人決定留在海上。這樣,他們也沒有違背國王的命令,還可以活下來。後來,這些人就在海上定居,人們認為他們就是巴瑤族的祖先。儘管巴瑤族的起源說法眾多,但從流傳的記載中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在語言和外形特徵上相似。幾百年間,巴瑤人和大海融為一體,世世代代生活在海上,完全適應了海上環境。

海底自由行走的民族

世世代代生活在海上的巴瑤族養成了獨特的生活方式。為了適應海上的生活,巴瑤族人不斷的嘗試,並掌握了很多技能。我們正常人是不能長期待在海底,這會讓我們身體受到傷害。巴瑤族人卻可以長時間地待在海底。巴瑤族人很早就掌握了刺破耳膜的方法,用此來減少海底水壓對他們的影響,讓他們更好地適應海底生活。巴瑤族長期生活在海上,掌握了很多生存技能。因為生活環境的影響,巴瑤族的小孩教育不是從文化學起。巴瑤族的孩子在長大後,首先學習的就是如何捕魚。

巴瑤族人不僅捕魚技術好,還練就了很好的潛水技能。巴瑤族長大的小孩子,捕魚和船邊潛水都是他們最喜歡的遊戲。巴瑤族人長年生活在海底,他們已經適應了海底生活,甚至可以在海底自由行走。對於巴瑤族人來說,長年很少踏足陸地,讓他們無法適應陸地生活。因為長期在海底生活,巴瑤族人上岸會出現頭暈現象。這種症狀是陸地上的強光照射導致。海洋和陸地上光線差異,讓他們很難適應陸地強光。

為了減少強光刺激,巴瑤族人在短暫的陸地活動後,會很快回到海地生活。目前,巴瑤族人的數量逐漸減少。巴瑤族人長期生活在海上,長年生活在國與國之間的邊緣地帶。巴瑤族人也因為特殊的生活無法上岸,經常和一些國家發生衝突。除此之外,巴瑤族人生活的海域受到一定程度的汙染。近年來,周邊國家以了保護環境為由,強制將一些巴瑤族人遷上陸地生活。還有一些巴瑤族人無處落腳,只能繼續飄蕩在海上。強制被遷上岸的巴瑤族人生活習慣也逐漸發生改變。

結語

我們生活的世界形形色色,各種文化形式的出現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巴瑤族人雖然和我們的生活方式不同,但是他們具有獨特的生活文化。從他們身上,讓我們再次看到了人類創造文明的智慧。巴瑤族人的文化生活比較特殊,無邊界的生活也給他們帶來了影響。沒有固定居所的他們總是被驅趕,大海成為他們唯一的生存之地。世世代代生活在海上的巴瑤族人,在現代科技的衝擊下,很難適應現代生活。現在,巴瑤族人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逐漸的減少。巴瑤族文化是一種獨特的文化,我們要保護好這種文化,讓巴瑤文化可以繼續延續下去。

參考資料:

《鮫人格》《博物志》

相關焦點

  • 驚現海底民族,能在海底正常行走,卻無法適應陸地生活
    今天介紹的這個民族比較可憐,並不被任何一個國家所認可,更被稱為世界上唯一的海底民族:不適應陸地生活,卻在海底正常行走!位於亞洲大陸東南部的巴瑤族,他們就是這樣一個常年生活在水下的奇特民族,人們一直撐著「海上的 吉普賽人 」,按照當地的神話傳說,他們是蘇丹皇家衛隊的成員,由於把蘇丹的新娘護送丟了,他們無顏返回皇宮,就在海面上生存下來,於是慢慢成了生活在水中的巴瑤族。
  • 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海底民族:不適應陸地生活,在海底卻能正常行走
    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海底民族:不適應陸地生活,在海底卻能正常行走!世界那麼大,總會存在一些你所不知道的奇聞趣事。雖然我們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將近數百萬年之久,而人類的足跡也早就遍及全世界,像什麼崇山峻岭的地方、熾熱的沙漠地區、以及貧瘠的高原苦寒地,都有我們人類族群生存的影子。
  • 章魚在海底用觸角飛速行走,動作自如與人類無異,畫面奇異逗笑網友
    12月20日,美國,一位潛水員在海底拍攝到一隻章魚用觸手飛速行走的奇異畫面。據悉,章魚在逃避獵食者時會用觸手走路,並使用其他觸手包裹全身作為偽裝。該科中最熟知的章魚是普通章魚,體型中等,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熱帶及溫帶海域,棲於多巖石海底的洞穴或縫隙中,喜隱匿不出。該種被認為是無脊椎動物中智力最高者,具有高度發達的含色素的細胞,能極迅速地改變體色。最小的章魚是大西洋侏儒章魚(Octopus joubini),長約14釐米;大西洋侏儒章魚很有力氣,腕手上直徑為2.5毫米左右的一個吸盤可吸住48克重的物體。
  • 海底神秘文明隱現 2020年人類或回歸海底再長鰓
    神秘海底人又像蜥蜴又像蛤蟆  近100多年來,世界各國商船和軍艦在海上不斷遭遇一些怪事:海洋深處會莫名其妙地發射出奇特的強光或出現神秘莫測的不明物體;至今,這些奇怪的現象仍令許多科學家百思不得其解。  美國科學家根據多年的研究,提出一個大膽的想法:這些怪現象背後可能藏著某種來自異域的文明!  「海底人」究竟是何方神聖?
  • 一個出生後沒有國籍的民族,為潛水從小戳破耳膜,終生不離開大海
    "世界上有一個國家,國內有一個國家,家裡有一個國家。"--《孟子》俗話說,家是小國,國是大家,我們每一個人一出生就有自己的國籍,即使在海外遭遇不穩定的危險,中國公民也能讓我們得到一個強大祖國的庇護。假如一個民族的人在出生之後就沒有國籍,不被任何國家接受,還活了幾千年,那大家一定會覺得不可思議。可是世間奇聞多了,別不相信,它們是生活在東南亞的「海上吉普賽人」巴瑤族,是屬於海上遊牧民族的。陸上的遊牧民靠牛羊生活,海上的遊牧民當然靠魚生活,可是我國沿海地區難道也有許多以捕魚為生的漁戶嗎?還見不到被稱為海上牧民的人啊?
  • 這種昆蟲為何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入水也不溼?
    如果你在河流湖泊等自然水域邊觀察水面,幾乎一定能看到一種小昆蟲,看起來有點兒像蚊子,但是要比蚊子大得多,如下圖: 這種小昆蟲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
  • 農村池塘水面上行走自如的蟲子,叫什麼?是益蟲還是害蟲?
    而在農村有一種會「水上漂」的蟲子,能在水面上行走自如,那它到底是什麼呢,是益蟲還是害蟲呢?現在雖然明白了這個是大人嚇唬小孩子的,就是為了避免小孩子貪玩去捉它們,不小心掉落到水中。在我們當地老人都叫它「水蜘蛛」,因為它咋一看像大蜘蛛,只是腳少一些而已,並且還會在水面上快速爬行,因此而得名水蜘蛛。
  • 壁虎的腳與膠粘劑,分子間作用力行走自如
    壁虎的腳與膠粘劑,分子間作用力行走自如壁虎可以在光滑的牆壁上行走,還能吸在天花板上。你猜想這是因為什麼呢?生活中常見的壁虎原來壁虎的腳底上長有大量細毛,當接觸物體表面時,這些細毛與物體表面的分子產生分子間作用力,而分子間力不太強,這樣壁虎就可以行走自如
  • 神秘的海底文明,又一未知生物在海底行走
    如今,各個國家的生物學家和地質學家都在不斷深入的對太平洋海底進行研究。而在墨西哥和夏威夷之間的一個鑽探井中就捕捉到了不一樣的痕跡。在克拉利翁-克裡珀頓地區的其中一個鑽探井中,一個專門進行研究的機器人掉進了3.5公裡深的水中。
  • 此魚會上岸行走,半小時走百米,過去山區多沒人吃,如今15元1斤
    導讀:南方1種會爬行的魚,半小時走百米,過去山區多沒人吃,今15元1斤文/農夫也瘋狂大家都知道魚都是生活在水裡面的,它們依靠魚鰭在水裡面遊來遊去,非常的自由。那你可知道或者是見過會上岸行走的魚?估計不少人首先就會想到南方才有的娃娃魚,這種魚就有四肢,會在水裡面行走。其實在南方的山區,還有一種魚,它雖然沒有像娃娃魚一樣的四肢,但是卻也能上岸行走,並且它的行動能力很敏捷,半小時能走百米遠。另外它不在水裡也能活很長時間,離水數日都能不死。以前南方的山區很多沒人吃,如今養殖的也要賣到15元一斤。
  • 委內瑞拉潛水達人水中倒立上演「海底漫步」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10月23日報導,近日,委內瑞拉一名男子在水下上演了一出「海底漫步」戲碼,營造出一種幻象。在視頻中,他先是在巖石邊緣行走,隨後作勢躍入水中,卻不料即刻浮出了水面。而遠處的船底暗示了真相——這一切都是倒立完成的。
  • 哲羅魚咬鉤後不能急於拉魚上岸,因為哲羅魚勁大力猛,性情兇暴
    誘餌以漚過的碎豆餅、菜籽餅為宜,如用雞飼料也可以。羅非魚吞鉤後,常常將食鉤含在口中不遊動。所以從魚漂上反應是漂由直立變側斜,很少上下跳動,也就是一般講的「拉小漂」狀。若是星漂,反應較為明顯。當發現漂的反應後,應立即提竿,將咬鉤的魚拖出窩點,再提拉上岸,其目的是為了不驚散魚群。
  • 世上真有「海底人」?百慕達水下金字塔被認為是它們的活動地
    有人說在海底也存在著一批人,我們可以稱為,「海底人」。「海底人」究竟是何方神聖?「海底人」究竟是什麼?既能在「空氣的海洋」裡生存,又能在「海洋的空氣」裡生存,是史前人類的另一分支,理由是:人類起源於海洋,現代人類的許多習慣及器官明顯地保留著這方面的痕跡,例如喜食鹽、會遊泳、愛吃魚等。這些特徵是陸上其他哺乳動物不具備的。
  • 以海為家、自幼戳破耳膜:海上最神秘的民族,為何一生不能上岸?
    他們和以篷車為家在陸地上流浪的吉普賽人相似,所以常被稱為「海上的吉普賽人」,也是世界上最後一個海洋遊牧民族——巴瑤族。1、神秘的海上民族巴瑤族,是東南亞的一個民族,生活在菲律賓、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之間海域。
  • 魚能上岸還能行走
    有的魚兒離開水竟然可以生存,這七種令人驚異的魚裝備了額外能使它們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器官,上岸行走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有人還把魚牽出來遛,有沒有覺得這個鏡頭很滑稽呢? 一、步行鯰。步行鯰原產於泰國,泰國人稱之為「Pla Duk Dam」,意思為深色蠕動的魚。
  • 為何市場上見不到活的帶魚?鏡頭實拍捕撈上岸,看完長見識了!
    為何市場上見不到活的帶魚?鏡頭實拍捕撈上岸,看完長見識了!帶魚是一種生活在海底的魚類,它們的肉質鮮美,經過簡單的烹飪就能夠成為一道美味佳餚。一些非常喜歡吃帶魚的人就會發現這樣一個問題,為什麼在市場上見不到活的帶魚?
  • 南方有種昆蟲,水面行走自如,人送外號「水上漂」,到底是啥?
    而如果去到野外了,經常在水潭、小河和魚塘裡,能看到一種在水面上行走自如的蟲子,它就像會輕功一樣,在水面上如履平地一般。在民間也有人給它起了個外號——水上漂。那這種蟲子到底是啥呢? 筆者是南方人,小時候就常幫助父母去農田、地裡面幹活,但在夏季的時候,父母也常常警告我們說,一個人不要去水邊玩耍。甚至他們還編謊話告訴我們說,水面上那種來去自如的蟲子,它們就是水鬼變得。
  • 各種動物的行走和奔跑,它們的運動形式千差萬別
    對蝦則能夠依靠2對爪狀的步足在海底行走。螳螂蝦更喜歡在海底行走,所以俗稱爬蝦。最有趣的是龍蝦,在海底遷徙時,常用強有力的觸角和第一步足拉著前者的尾部,首尾相連,排成一列長龍狀的縱隊。在旅行途中,不時有新的夥伴加進行列中,每列隊伍多達50~60隻,以每分鐘約20米的速度步行前進。
  • 神秘的海底人是否存在?眾說紛紜,待科學考究後,才會真相大白
    在人類文明發展的這段時間內,海洋是目前最難以探究的地方,海底有太多的秘密沒有被發現,因為人類對於海洋的認識依然不足,並且人類科技的發展還無法克服海底存在的一個最大問題,那就是水壓的問題,並且我們知道,整個地球有百分之七十以上是海洋,而陸地只有百分十三十不到,並且只有部分的地方適合人類進行居住,由此也可以知道海洋有多麼龐大的區域等待人類去進行開發,在很久很久之前,就有關於海底人的傳說
  • 海底文明真實存在嗎?
    經過多年的研究,人們發現人類居住的地球存在著高度發達的海底文明,這個海底文明社會甚至可以製造太空飛船,上面裝備了類似於雷達的不間斷工作的掃描裝置。最早發現不明潛水物的報導是英國貨輪伏特·蘇爾瑞貝利號在非洲西海岸的幾內亞海灣航行時,船員發現了一個半沉半浮在水中的巨大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