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語叫貓愛吃魚卻不會遊泳,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魚都是這樣。有的魚兒離開水竟然可以生存,這七種令人驚異的魚裝備了額外能使它們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器官,上岸行走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有人還把魚牽出來遛,有沒有覺得這個鏡頭很滑稽呢?
一、步行鯰。步行鯰原產於泰國,泰國人稱之為「Pla Duk Dam」,意思為深色蠕動的魚。這種臉上長有觸鬚的魚是一種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現在它的生存範圍已經超出了泰國的邊境,在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和美國的弗羅裡達(自20世紀60年代末)。但它們的入侵也有光明的一面,對於捕食鳥、短吻鱷和奇怪的弗羅裡達人來說,它們是很好的食物。步行鯰可以從臨時性乾涸的池塘中逃離,有時利用被淹沒的街道或告訴公路拓展它們的活動範圍,但這對它們自己和司機們都不是什麼好事。
二、黑魚。黑魚最長能夠生長到1米左右,現在已經記錄有1.5米的黑魚標本,它們不僅有龐大的體積、鋒利的牙齒還能夠在陸地上行走,使它們有「科學怪魚」的名聲。黑魚是一種難以對付的入侵物種,由於長有一種能夠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腮上器官,使它可以從一個貯水池爬到另一個貯水池尋找食物,並且能夠離開水體存活多日。這種特性讓很多人甚是煩惱,但也幫助東亞的漁民們把這種美味賣到魚市前能儘量保持新鮮。
三、彈塗魚。彈塗魚看上去並不怎麼像魚,柔和的鰭,長如蜥蜴般的身體,像牛蛙般鼓鼓的眼睛。它們高度適應的胸鰭就像胳膊,幫助它們可以在陸地上大範圍的行走,它們同時也依賴於皮膚呼吸以維持血液中的含氧水平,這點像兩棲動物。
四、臀斜杜父魚。原產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它們從一個潮池搖蕩到另一潮池的能力。如果需要的話,這種魚可以離開水體存活24小時。很有可能的是,在大約40億年前,某種魚類在相似的潮間帶逐步擴展它們的空氣呼吸、鰭行能力,使得它們更適於陸地生存。
五、巖跳魚。雖然外表和彈塗魚相似,但是巖跳魚屬䲁科而彈塗魚屬蝦虎魚科。跳躍的巖跳魚為了尋找食物或者逃避捕食者能爬到陸地呆上20分鐘。當它們感到威脅的存在時,巖跳魚會使用它們的胸鰭爬動並且有時收縮它們肌肉發達的尾部從而迅速跳躍離去。
六、鱔胡鯰魚。源自非洲,擁有長而彎曲的身體,能長到40釐米,像黑魚一樣,鱔胡鯰魚也有一個能通過魚鰓吸收氧氣的腮上器官,幫助它們在陸地尋找食物的呼吸。然而它們並沒有胸鰭,它們在陸地上追蹤獵物的策略很單一,這種生物的脊椎尤其是頸部異常靈活,由於不能像在水下那樣將食物吮吸進嘴,鱔胡鯰魚將它的脖子彎下從而可以使嘴從上往下壓住食物。這種適應性幫助該生物根據需求從一個池塘轉移到另一個池塘,並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停的進食。
七、鬥魚。這種魚很多人都有聽過,源自非洲和東南亞,是一種很認真的行走的魚類。在它們身體內部,一種類似渦輪增壓器的腮上器官將氧分子從空氣中抽出,同時在身體外部,這種魚使用一種多變的鰭片從一個池塘短途行走到另一個池塘。當然,即使是行走速度最快的魚也無法和那些高度適應空中和陸上生活的捕食者相提並論。鬥魚喜歡在晚上成群結隊的在陸上旅行,想像一下,當你在某天夜裡散步時,恰巧遇到一群鬥魚與你同行,真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不幸。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然界的生物總是在不斷的適應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物種的生存能力不斷的提高,不知道哪天人類能進化成什麼樣子。
編輯:木槿花開
長按「指紋」—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刻關注老鬼釣魚俱樂部
1.點擊文末「閱讀原文」,即刻報名「明天窩料·尋找巨物」!
2.【老鬼天貓旗艦店】、【老鬼京東旗艦店】魚餌套餐優惠價!
3.老鬼釣魚俱樂部有獎徵集原創文,投稿郵箱:2711824952@qq.com最多釣魚人關注的微信
微信號:oldghost-lg
釣技、配方、趣事、各種活動,精彩不斷,帶給你不一樣的漁樂
合作/投稿/建議,可聯繫
小編郵箱:2711824952@qq.com
你的分享是我們前進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