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舒年度重磅奉獻:上岸的魚,就再也不是魚了!

2021-01-20 紐西蘭天舒


上岸的魚,就再也不是魚了!

 

   作為另類的偽讀書人,雖然我很喜歡看些閒書,但是還是保持了一種極不正常的讀書取向,那就是牴觸看流行書,所以現在想想把《三體》歸類於小時代小團圓之類的,實在是個錯誤。要不是文曰小強,我差點就錯過了它,這是我的不對。流行的也未必沒有到東西。

 

   對於科幻小說我一向奉阿西莫夫為圭皋,這個俄裔美國人在我心裡的地位就叫做大神。可現在我發現除了大神之外,也有很多不錯的「次神」,比如劉慈欣。這就跟原來一直信奉「黃山歸來不看嶽」一樣的,結果看了別的嶽之後才發現原來是各有各的妙處,如若沒有一顆開放的心,這些妙處很容易就會被錯過了,這也是一種傲慢與偏見。

 

   話說回來,說說我為啥開始推崇《三體》。其實我還得羞澀地(不要臉地)承認一件事,我沒功夫拿著書去看,這就是文曰小強對我的意義: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把整套書給我介紹一遍,這跟羅輯思維的羅胖功能也是一樣一樣滴。不過就是這段YouTube的片子我看了五遍了,沒準兒我還得繼續看幾回,原因是我喜歡黑暗,確切地說,我喜歡揭開人世間的種種絕望卑劣愚蠢謬誤以及一切負面東西之後還能保留一點希望的那種樂觀主義!這種感覺有點像我拿著鋒利的斧子去劈白菜或者拿著嶄嶄新的手鋸去鋸樹叉的快感。黑暗其實是常態,是最真實不過的,逃開它用風花雪月偽飾它那叫做矯情,能在黑暗中還看到希望這才是坦誠的人生姿態。換句話說,這就相當於「我醜,我胖,可我不服」!秉持這種執拗獲得個把點讚也是分分鐘的事情。

 

   當然我不是來討論一個聖人教母程欣如何用泛濫的博愛把人類葬送的,我只對裡面有句話感觸頗深,那就是標題這句:上岸的魚,就再也不是魚了!

 

   億萬年前,海裡生存條件迫使魚類離開海水,遷往陸地,成為兩棲動物,比如後來著名的蜥蜴蛤蟆變色龍啥的,這些魚類未必不想呆在溫暖熟悉的海水裡,不知道離開的時候他們有沒有倉皇間回頭留戀地望一望大海,不知道他們明不明白,自己這一走,就是回不去了,這就是叫做欲歸無從。

 

   對了,有些人一定明白我想說啥了,我想說的其實跟進化論對與不對毛關係木有,跟科幻小說也毛關係木有,我說的就是我們自己。我們有時候在夢裡還以為自己是條魚,可是我們已經離開了大海到了陸地上,我們必須把腮幫子裂開來呼吸,我們必須學著用軟弱的鰭來走路並把它修煉成腳,我們必須忍受酷熱的陽光曬在皮膚上的灼痛,我們得學會建立一種與世界新的關係和邏輯。

 

   如果我們克服了眾多的不適爬到了陌生的環境裡,用自己的堅忍和勇氣解決了生存的問題,回過頭來我們還有資格用魚的身份去討論問題嗎?SORRY我看是不行了,魚和你的關係邏輯已經發生了本質性的顛覆,想想這還真有點可悲,唯一能做的就是繼續往前爬吧,因為這已經是個新的物種了,叫做移民!


關注天舒

掃描二維碼



相關焦點

  • 近下大雨,成千上萬的魚跳上岸了?這是什麼魚?
    一段廣東潮州市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引起網友熱議,有人認為這是地震的前身。很快,潮州市應急管理局和地震局等有關單位人員前往現場進行調查,原來池塘位於潮安區域東鳳鎮龍甲村。據村書記和村民說,這池塘是一個水質差的死水池,池塘大部分是野生的巴毛魚。中午,池塘的魚因天氣和環境原因成群結隊跳上岸。現場檢查時,池塘魚沒有跳上岸,池子裡沒有氣泡,周圍其他家禽也沒有異常。經市地震臺核實,無區域內記錄。
  • ​上岸的魚(微詩劇) 作者:王德雲
    雲歌導讀:一群群上岸的魚欣喜狂跳,一雙毒手竊喜,一會兒魚兒都沒了呼吸,死不瞑目啊,個個怒目圓睜.作者簡介:王德雲,男,民族漢,1965年陰曆9月初四生。1985年11月入伍南海艦隊,參加3.14海戰,在部隊期間報學北京詩刊87屆刊授,退役後從事餐飲工作,寫一些不成文的小東西上岸的魚(微詩劇)作者:王德雲人物:魚  網   魚鉤   一雙毒手道具:河與岸序河水在靜靜地流淌
  • 近日暴雨導致廣東上千條魚跳上岸?這是什麼魚?
    這不,5月18日,廣東潮州市一處池塘出現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就引起了網友熱議,有人害怕地認為,這是地震的前兆。很快,潮州市應急管理局和地震局等相關單位人員就前往進行了實地考察,原來這處池塘位於潮安區東鳳鎮龍甲村。據村書記和村民反映,這處池塘是死水池,水質較差,池塘裡大多是野生巴毛魚。18日中午一場雷陣雨後,池塘裡的魚由於天氣和環境原因才成群跳上岸。
  • 釣上岸的魚也能"跑"了?
    有一句俗語叫貓愛吃魚卻不會遊泳,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魚都是這樣。有的魚兒離開水竟然可以生存,有七種令人驚異的魚生長出能使它們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器官,上岸行走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有人還把魚牽出來遛,有沒有覺得這個鏡頭很滑稽呢?此「溜」魚非彼溜魚呀!
  • 魚能上岸還能行走
    有一句俗語叫貓愛吃魚卻不會遊泳,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魚都是這樣。
  • 農村池塘千條魚上岸是否地震前兆?兩大因素解惑
    5.18日下午潮州市潮安區東鳳鎮龍甲村,村民發現該村一池塘中的魚紛紛上岸,村民感覺異常,因此擔心會是地震前兆,如今答案來了。而在考察時,池塘裡再沒有發生魚跳上岸的現象,周圍別的家禽都無異常,經核對該地域近日並無小震記錄。考察時有村民告知,這個池塘屬於死水,因此:水質特別差,加上發生魚上岸那天中午下了一場雷震雨,估計池塘缺氧嚴重,池塘中那些過山鯽受不了才紛紛上岸。今天我們要討論的就是村民擔心的千條魚上岸,是不是地震前兆?
  • 你從沒見過活著的魚,一旦被捕後,上岸就會「自殺」
    你從沒見過活著的魚,一旦被捕後,上岸就會「自殺」。魚,是我們生活中所常見的生物,很多人家也都喜歡吃魚,我們在菜市場上通常都能看到商販賣的魚都是活的,然而有一種魚,不管在哪個地方看的,它一直都是以「死」的狀態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
  • 此地大量魚跳上岸,網友擔心:地震前兆?官方回應了
    近日,一個「大量池魚無故跳上岸」的視頻在朋友圈流傳。事情發生在廣東潮州,許多池魚跳上岸出現在路面上,這讓街坊們有所擔心「會不會是地震來臨的前兆?」昨天(5月22日)潮州應急管理局就這件事情發布調查情況,「魚兒成群上岸」非地震前兆是天氣炎熱和池水水質差所導致的以下為情況全文關於微信朋友圈流傳「潮安某地池魚大量跳上岸是否為地震前兆」的調查情況2020年5月19日下午,微信朋友圈流傳潮州市潮安區彩塘鎮華美管區池塘裡的魚大量跳上岸是否為地震前兆的事情。
  • 魚群體跳上岸,村民疑為地震,結果是一場虛驚
    ▲上千條黑魚「跳上岸」狂彈!村民瘋傳大地震前兆。(圖/翻攝微信)廣東潮州市驚傳上千條魚群「跳上岸」的奇觀,黑色滑溜的魚身在陸地彈來彈去,不僅讓居民驚呼連連,網友也懷疑可能是大地震的前兆,當地政府緊急出動應急管理局、地震局等人員調查,結果報告顯示,該區域暫沒有小地震記錄,疑似因天氣炎熱、池水水質太差導致,初步排除震前宏觀異常。
  • 漁民捕獲魔鬼魚 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
    漁民捕獲魔鬼魚 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時間:2015-10-05 22:17   來源:齊魯晚報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浙江漁民捕獲巨型魔鬼魚 用裝載機運上岸----來源:齊魯晚報 昨天中午,據網友@@洞頭鄭武 發微博說,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在10月3日下午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
  • 上千條魚跳上岸滿地爬,原來是這麼回事……
    5月18日,廣東潮州市某池塘裡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引網友熱議。有網友認為,這是地震前兆。5月20日,潮州市應急管理局和地震局等相關單位人員,進行實地考察。經地震臺調查,近日該區域內沒有小震紀錄。5月21日,潮州市應急管理局發布調查結果,魚成群上岸是天氣炎熱和池水水質差所導致,排除震前宏觀異常。調查結果全文關於微信朋友圈流傳「潮安某地池魚大量跳上岸是否為地震前兆」的調查情況2020年5月19日下午,微信朋友圈流傳潮州市潮安區彩塘鎮華美管區池塘裡的魚大量跳上岸是否為地震前兆的事情。
  • 第一批上岸的魚在哪裡?
    可是,既然都不是新的,為什麼還需要導師呢?劉易斯說,這是因為,我們需要不斷被提醒。,就是用我的提醒,去喚起你的感悟。好,最後一講,我要給你報告一下,在今後這一年,我會關心什麼問題。為什麼要說這件事呢?特別簡單,因為我要關注的,其實就是你要關注的。我在發刊詞裡講過,與其去看海裡的魚,不如去觀察第一批上岸的魚。
  • 岸上新生活丨從野生魚館到曬魚長廊 六門閘上岸漁民撐起新產業
    在隔壁的自家後院裡,劉靜的父親劉平帶領3個上岸漁民,正緊鑼密鼓地開展剖魚、醃製、晾曬等各項風乾魚工序,母親則在門店口招待往來遊客選購商品。遊客們現場選購漁民製作的魚乾。今年58歲的劉平,在2019年底正式終結了30年的漁民生涯,靠著出色的風乾魚手藝,每天早上到海鮮市場購買新鮮魚,開始了新的「曬魚人」生活,女兒也從外地回家當起「網紅」。
  • 廣東上千條魚跳上岸是什麼原因?與地震有關嗎?
    最近一段時間,天氣變化可以說非常強,而最近關於「廣東潮州市某池塘裡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又引發了大家的熱議,不少人對這個視頻的出現感到擔心,很多人就開始擔心是否是地震前兆,到底有沒有這麼一回事情?我們先來看看具體的情況說明。
  • 腦袋透明的怪魚,撈上岸就毀容了,真實模樣很罕見
    深海裡的魚大多長得奇形怪狀,可能是因為海底一片漆黑,長得好看也沒人會注意到,它們索性就隨便長長了。說起長相奇怪的深海魚,很多人可能會想到頭上長著燈籠的安康魚。腦袋透明的管眼魚其實有一種叫做管眼魚的傢伙,比安康魚還要奇怪得多,它們的腦袋是透明的,看起來就像是戰鬥機的玻璃駕駛艙,身體和尾巴卻和普通魚沒什麼兩樣。
  • 要想魚上岸,抄網必常帶!3方面解析:抄網對釣魚的重要性
    比如:現在很多魚竿廠家都針對黑坑釣友生產出19調的超硬魚竿,然後釣友再搭配比較結實的線組,直接飛魚上岸,或者飛抄,就是把魚拎飛起來用抄網接住,甚至是飛磕,就是將魚拎飛起來,直接磕在擋針上,其實目的都是一樣的,就是減少溜魚的時間,以更加高效的上魚,使得最終的魚獲更多。
  • 可是那些上岸的魚就再也不是魚了
    此刻在工作的咖啡廳的沙發上寫下接下來的文藝,不是在刻意表達,而是記錄著。 與這個世界總感覺格格不入,格格不入並不是生活方式,而是整個身體,總感覺在漂浮著,希望2021的我可以降落。 讓她降落。 身邊的朋友們也都有了新的陪伴,你看,我就說吧,快樂一定會來的。 你不會一直孤單的。 你不會被遺忘。
  •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條喜歡上岸的魚
    :人更傻因為,最傻的問題是:      魚沒有腳怎麼走路所以,人無法了解魚的想法      就像魚也不能理解人的做法一樣比如:用水泥森林取代原生樹木比如:用汽車尾氣取代天然氧氣比如:用都市的喧鬧取代了田園的牧歌      問題是:      你喜歡站在人的角度還是魚的立場
  • 廣東上千條魚跳上岸村民擔心,是地震前兆嗎?
    在5月18日,廣州潮州市一個池塘裡上演了一幕好戲,就像「鯉魚跳龍門」一樣,池塘裡的一部分魚直接跳到池塘的岸邊上,有的還「爬」到了農戶的家門口、汽車旁,因為這個有趣的現象,被網友拍成視頻傳到網上,引起網友們的紛紛議論,還有一部分人說,這是地震的前兆,真實的情況是什麼呢?
  • 它叫「魚」其實不是魚,差點就滅絕,現在數量卻慢慢多了起來
    小美這些日子始終在給大伙兒介紹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吃,都沒有詳細介紹過食材,今天就給大伙兒來詳細介紹這種「魚」吧。這類的魚並非真實的魚,只不過是大家一直以為都是誤解它了。這類「魚」在很久之前都是瀕危滅絕,只是在現今社會被吃貨們解救了回來,可以說是這些小吃貨們做了一件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