釣上岸的魚也能"跑"了?

2021-01-20 去釣魚
點擊 去釣魚 關注我們喲

定期推送釣技釣法,餌料秘籍,釣魚囧事,釣賽資訊,APP活動等諸多優質內容,釣魚圈裡最接地氣、最有節操的微信平臺!關注我們妥妥沒錯!

有一句俗語叫貓愛吃魚卻不會遊泳,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魚都是這樣。有的魚兒離開水竟然可以生存,有七種令人驚異的魚生長出能使它們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器官,上岸行走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有人還把魚牽出來遛,有沒有覺得這個鏡頭很滑稽呢?

此「溜」魚非彼溜魚呀!


一、步行鯰:


步行鯰原產於泰國,泰國人稱之為「Pla Duk Dam」,意思為深色蠕動的魚。這種臉上長有觸鬚的魚是一種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現在它的生存範圍已經超出了泰國的邊境,在澳大利亞、印度、中東和美國的弗羅裡達(自20世紀60年代末)。但它們的入侵也有光明的一面,對於捕食鳥、短吻鱷和奇怪的弗羅裡達人來說,它們是很好的食物。步行鯰可以從臨時性乾涸的池塘中逃離,有時利用被淹沒的街道或告訴公路拓展它們的活動範圍,但這對它們自己和司機們都不是什麼好事。


二、黑魚:


黑魚最長能夠生長到1米左右,現在已經記錄有1.5米的黑魚標本,它們不僅有龐大的體積、鋒利的牙齒還能夠在陸地上行走,使它們有「科學怪魚」的名聲。黑魚是一種難以對付的入侵物種,由於長有一種能夠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腮上器官,使它可以從一個貯水池爬到另一個貯水池尋找食物,並且能夠離開水體存活多日,這一點幫助了東亞的漁民們把這種美味賣到魚市前能儘量保持新鮮。


三、彈塗魚:


彈塗魚看上去並不怎麼像魚,柔和的鰭,長如蜥蜴般的身體,像牛蛙般鼓鼓的眼睛。它們高度適應的胸鰭就像胳膊,幫助它們可以在陸地上大範圍的行走,它們同時也依賴於皮膚呼吸以維持血液中的含氧水平,這點像兩棲動物。


四、臀斜杜父魚:


原產於美國加利福尼亞海岸,人們很早就注意到它們從一個潮池搖蕩到另一潮池的能力。如果需要的話,這種魚可以離開水體存活24小時。很有可能的是,在大約40億年前,某種魚類在相似的潮間帶逐步擴展它們的空氣呼吸、鰭行能力,使得它們更適於陸地生存。


五、巖跳魚:

雖然外表和彈塗魚相似,但是巖跳魚屬䲁科而彈塗魚屬蝦虎魚科。跳躍的巖跳魚為了尋找食物或者逃避捕食者能爬到陸地呆上20分鐘。當它們感到威脅的存在時,巖跳魚會使用它們的胸鰭爬動並且有時收縮它們肌肉發達的尾部從而迅速跳躍離去。


六、鱔胡鯰魚:


源自非洲,擁有長而彎曲的身體,能長到40釐米,像黑魚一樣,鱔胡鯰魚也有一個能通過魚鰓吸收氧氣的腮上器官,幫助它們在陸地尋找食物的呼吸。然而它們並沒有胸鰭,它們在陸地上追蹤獵物的策略很單一,這種生物的脊椎尤其是頸部異常靈活,由於不能像在水下那樣將食物吮吸進嘴,鱔胡鯰魚將它的脖子彎下從而可以使嘴從上往下壓住食物。這種適應性幫助該生物根據需求從一個池塘轉移到另一個池塘,並在前進的道路上不停的進食。


七、鬥魚:

這種魚很多人都有聽過,源自非洲和東南亞,是一種很認真的行走的魚類。在它們身體內部,一種類似渦輪增壓器的腮上器官將氧分子從空氣中抽出,同時在身體外部,這種魚使用一種多變的鰭片從一個池塘短途行走到另一個池塘。當然,即使是行走速度最快的魚也無法和那些高度適應空中和陸上生活的捕食者相提並論。鬥魚喜歡在晚上成群結隊的在陸上旅行,想像一下,當你在某天夜裡散步時,恰巧遇到一群鬥魚與你同行,真不知道這是幸運還是不幸。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自然界的生物總是在不斷的適應環境的變化而變化,物種的生存能力不斷的提高,不知道哪天人類能進化成什麼樣子。

下載地址:m.qudiaoyu.com.cn

讓我們以魚會友,一起去釣魚!

去釣魚的官方微信每天都有精彩圖文奉送哦!

敬告:如需轉載本文(視頻、圖片)所涉內容,請在顯著位置標明「上述內容轉載於去釣魚」,並保持轉載內容的完整性,違者必究!

相關焦點

  • [喜訊] 強烈祝賀藍旗魚品牌創始人"藍狼"成功路亞真正的"藍旗魚」!
    以下是中國國慶當天,"藍狼"發自澳大利亞聖誕島的實戰情報。建議WIFI環境下觀看,土豪隨意,精彩圖文附後,歡迎品讀!>早上五點我們正常出船,一會兒快艇就到達釣點,又遇到金槍魚群,還是一樣中魚,就這樣極其痛苦的搏鬥了近一個小時,我到極限了,思想開始出現鬆動了,我想放棄了,不可能釣得起來,這樣的裝備是不可能和它戰鬥的,朋友不斷的鼓勵我,給我打雞血!一定要拿起來!一定要拿起來啊!
  • 中國科考馬裡亞納海溝再獲新突破,"海鬥一號"首次完成萬米潛。
    更準確的說,能敢探測馬裡亞納海溝的國家有幾個?這也正是幾個所謂超級大國經常"秀"肌肉的最佳場所。當然了"秀"肌肉是一種力量的展示,更加關鍵的舉動是大有利益所圖:其一是經濟利益:馬裡亞納海溝是地球上最神秘,也是最寧靜的地方。在這以萬米著稱的深海海域裡,極有可能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和儲量極大石油資源。
  • 溫哥華公園裡的那麼多"野兔",到底是從哪裡來的?
    那這些兔子是從哪兒來的呢?溫哥華公園管理局(簡稱VPB)表示,兔子和公園有一段歷史故事。VPB生物學家Nick Page說,這些兔子已經在公園生活了15年之久。起初,一些養了寵物兔子的人不想再養了,就把兔子放到這裡讓它們"回歸大自然"。傑裡科沙灘公園是溫哥華市第二大公園,市民們經常在此野餐、放風箏,曬日光浴或遊泳戲水。
  • 獨領風騷,中國"人造月亮"光明喜人。面對自然規律,是利是弊?
    "的重量,整體還不到4Kg,可由"和平號"太空站太空人操控。德國納粹在二戰期間有一個絕密計劃,此計劃的核心構想是想在太空展開一個巨大的、能反射陽光的聚焦傘狀鏡面。這個聚焦傘狀鏡面可不是用來照明的,而是利用其巨大的反射面收集陽光,然後聚焦到地面上,可按指令任意摧毀某個城市或者堅固的地面堡壘。然而,由於當時的航空科技能力受限,這個計劃也就"流產"了。作者認為,"人造月球"作為一種設想,它是人類進步的特徵和需要。
  • 釣到大魚如何抄魚有講究,了解一下有哪些,不然跑魚就太可惜了
    我們釣魚人在作釣當中,如果要是釣到一尾大魚,那是多麼高興的事兒啊。但有時這可遇不可求的大魚卻往往有斷線跑魚的現象出現,讓釣友們懊惱不已。且不說斷線跑魚,那畢竟是我們之前的準備不夠充分,有遺憾也屬正常。可有很多時候是把魚都給遛翻了,馬上要到手了,卻在抄魚的時候將魚給抄跑了,這就有些太悲催了吧。
  • 5米長大魚被釣上岸 4個壯漢抱起 或遭煮湯(圖)
    圖/釣友郭秋霖提供  中新網10月29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昨天(28日)下午,臺東釣友郭秋霖到岸巡81大隊靜洋安檢所附近海灘釣魚,竟釣上1尾長5米,重上百臺斤(1臺斤=0.6公斤)的地震魚,需4個壯漢才抱得動,地方漁民表示,地震魚被釣上岸還是頭一遭。
  • 添了這對雙胞胎女兒,一瞬間張杰的評論開始"炸"了!
    有了家園商城↓↓↓你足不出戶,在中國也能搶到好東西了,一定要看下面喲,"新年"特價大促開始了喲,千萬別錯過看下面...Costco,Superstore商品大促正式拉開。。。這幾天加拿大超市裡的這些東西賣瘋啦!
  • 老司機告訴你3點原因,再大的魚也能上岸
    老司機告訴你3點原因,再大的魚也能上岸現如今想要釣到大魚真的太難了,尤其是一些自然水域,大魚可遇不可求。但是在垂釣的過程中又總會遇到那麼幾條大魚,最後卻因為自己的疏忽錯失良機,比如關鍵時刻魚線斷線了,好不容易守來的一條大魚眼看著離你而去,這就太尷尬了。那麼魚線斷裂的原因都有哪些,釣友又該如何正確使用魚線才能避免遺憾的事發生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三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 要想魚上岸,抄網必常帶!3方面解析:抄網對釣魚的重要性
    而在中魚之後,大魚肯定是會往樹枝的地方拼命的遊,此時如果能把握住機會,將其牽回來,在其沒緩過勁的時候,配合使用抄網,就有可能完成釣大魚的夢想。但是在沒有抄網的情況下,即使能將魚牽回來,你沒把握住抄魚機會,當它緩過勁來,基本上就沒戲了。
  • 中科院2nm晶片研究突破瓶頸獲得成功,"無芯"之痛將為期不遠。
    因為,美國和他的一些所謂"鐵哥們",就是用這把"鹽"來擦抹我們這處已經受傷的傷口,也正因為我們的晶片研發落後,才讓這痛很難癒合。然而,在這種繁華的背後卻難以掩飾國人的無"芯"之痛。既然是「無芯之痛」,痛在哪?痛就痛在在中國核心集成電路國產晶片佔有率上,多項為零。作者這麼說,也許會有人不同意:"華為就是我們自主產權的呀"!是啊,華為的的確確是我們自己的品牌。但是,有一點你必須要弄明白,這就是華為所使用的晶片並非是自己製造的啊,而是臺積電為華為代工的。
  •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
    科學家通過"摘除"魷魚的色素基因,出生後魷魚是透明的科學家歷史上第一次通過摘除一種產生透明生物的色素基因,產生了基因變化的魷魚胚胎。研究小組使用 CRISPR-Cas9來"去除" Doryteuthis pealeii中的基因,從而消除眼睛和皮膚細胞中的顏色。
  • 它是魚卻長了一張「鴨嘴」,作釣分享:零基礎進黑坑釣鴨嘴魚
    散炮方面:既然是濾食性魚,霧化好、味道重應該是需要的,我用的散炮是釣鯽魚用的,純穀物半袋+蝦肉散炮一袋+蝦肉風暴一袋,然後再取適當的浮水顆粒(用量為以上總量的三分之一)提前用水泡開,再摻入進去,最後在表面再撒上輕麩,這樣霧化能好一些。
  • 遛魚時注意這三個細節,大魚輕鬆上岸
    釣大魚是每個釣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為此大家也費了不少功夫,用心的研究釣組搭配、魚餌製作等等,就是為了釣到大魚。不過,「釣到」大魚並不是目的,讓大魚上岸才算是最終勝利。所以,除了前期的準備、中期的垂釣之外,後期的遛魚、抄魚也都十分重要。
  • 在黑坑為什麼釣不到魚?黑坑釣不到魚的真正原因
    眾多的釣魚人在黑坑釣魚時,能夠釣很多魚的人總是少數人,大多數人釣不到魚或僅僅能釣幾條魚。因為放魚數量是固定的,魚就那麼多,要想釣得比別人多,在激烈的黑坑競技中取勝,需要釣魚人在各個方面都要比別人強才行。
  • 出魚的好釣位可遇不可求,當然遛魚上岸的手法也很主要~
    不好意思,我昨天就坐在你這個位置,釣了3斤多魚,還跑了一條2斤多重的鯉子,都遛到岸邊了,實在可惜了……您別介意,我在您右側,絕對影響不到您。"說完,把座椅又往旁邊挪了挪,離瘦老頭遠了有一尺多。聽了中年人的解釋,瘦老頭心裡才稍釋。在魚難釣的情況下,遇上一個出魚的好位置也真不容易,他很理解這位中年人此刻的心情,乾脆成全他吧。於是,他收拾起家什,把自己的位置留給了中年人。
  • "北境"就是在加國?《權力的遊戲》中的鐵王座在加拿大小鎮被發現!
    當然,她也沒忘記將收穫的福利與粉絲們共享,這位貼心的女士將王座所在具體方位告訴了大家,讓他們去拍照留念。Birgit告訴大家,要想找到鐵王座,就在52號公路上行駛到距離滕不勒嶺以南20公裡的地區,路過Core Lodge路上的Peace River煤礦岔道,往前再開1公裡,右側會出現一個出口,王座就在那裡。
  • ...重慶開州:他砸下4千萬養冷水魚:虹鱒魚、裂腹魚等高端魚進市民...
    "5月14日中午,開州區譚家鎮,56歲的蔣開均熱情地推薦著他的產品:虹鱒魚味道極佳;裂腹魚熬的湯,不但味道鮮美,而且是生態產品⋯⋯這些冷水養的高端魚,價格三、四十元一斤,現在己進入了市民的家庭。"兩年後,我的冷水魚養殖產值將達到2億元。"蔣開均信心滿滿。"我這裡最大的鱘魚一條500多斤,價值六七萬元。
  • 長沙市民在湘江釣上野生娃娃魚後交給林業局:我不想讓它死
    2 月 19 日下午 4 點,湖南長沙市民孫先生在湘江釣上一條娃娃魚。 2 月 20 日上午,記者採訪孫先生,他說"剛釣上來還以為是條鯰魚,後面一看不對阿,好大一條!有四個腳,經過了解後知道,這是野生動物,我趕緊問 114 林業局聯繫方式,交給市林業局管理。
  • 魚能上岸還能行走
    有一句俗語叫貓愛吃魚卻不會遊泳,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魚都是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