遛魚時注意這三個細節,大魚輕鬆上岸

2021-01-07 混子論釣

釣大魚是每個釣魚人夢寐以求的事情,為此大家也費了不少功夫,用心的研究釣組搭配、魚餌製作等等,就是為了釣到大魚。不過,「釣到」大魚並不是目的,讓大魚上岸才算是最終勝利。

所以,除了前期的準備、中期的垂釣之外,後期的遛魚、抄魚也都十分重要。看似沒有太多需要研究的技巧,可若是遛得不好,極有可能功虧一簣。所以,接下來咱就聊聊釣到大魚應該怎麼遛。

耐心加專注

在大魚咬鉤的一瞬間,我們和大魚的最終決戰就開始了,這也是二者耐力的大比拼。我們和大魚的區別是,大魚還有機會「休息」,為下一次衝擊蓄力;而我們卻不能休息,因為不知道大魚下一次的「衝擊」是什麼時候。我們起竿之後,要一直保持專注、絲毫不能懈怠,哪怕是中途換人,也要延續保持住與大魚的對抗強度,這樣才能應付得遊刃有餘。

輕易別出水

有的時候我們釣到大魚,總是好奇魚究竟有多大,甚至旁邊看熱鬧的釣友都會「攛掇」你趕緊把大魚拉出水面。殊不知,這樣往往會造成意想不到的後果。

魚即便是咬鉤了,在水中也是有一定安全感的,即便是掙扎、打樁,也都會留有一定餘地。可是一旦出水,就算是個頭沒那麼大的魚都會因受驚而奮力撲騰。加上沒有水體的緩衝,魚的所有作用力會全集中在魚線上。絕大多數因切線跑魚的情況,都是因為如此。所以,我們不要讓大魚輕易出水,而是在水中耐心引遛。等到大魚被遛乏、翻肚,這時候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遛深不遛淺

拋開我們所熟知的各種遛魚技法外,還有一點釣友們可以做參考,那就是儘量在深水區遛魚。首先,到了淺水區魚更容易「出水」,有違我們上一條的建議;其次,淺水區往往雜草、亂石也多,大魚除了自己掙扎外,還會傾向於向這些位置逃竄,極有可能切線。反觀深水區,反而有更大的周旋餘地。所以如果有條件,在深水區把魚遛乏了,再拉到近岸會更好。

此外,還有些基礎注意要素,比如不要和魚「拔河」、抄魚要從魚頭下手等等,釣友們自己領會。

以上內容供釣友們做個參考,希望能對大家有一定啟發和幫助。釣友們如果有什麼相關技巧和經驗,也歡迎留言分享。

相關焦點

  • 要讓大魚快上岸,就要讓魚多嗆水,到底怎麼做才能讓魚嗆水
    嗆水,這個詞本來是用在人身上的,意思是水在進入口腔時,因為咽喉、口腔的器官沒有閉合,導致液體直接進入了肺部,肺部會因為條件反射,通過咳嗽,將液體排出;如果通過咳嗽無法將液體排除,則會導致呼吸、心跳減弱,嚴重的直接會導致呼吸衰竭,最終導致死亡;而在釣魚圈子裡,我們為了能快速的將中鉤的大魚遛上岸,也會利用這一招來針對大魚;可能會有釣友產生疑問,魚整日都生活在水中
  • 「嗆水」真的能快速遛翻大魚?
    「嗆水」真的能快速遛翻大魚? 原標題:「嗆水」真的能快速遛翻大魚?
  • 小竿搏大魚:重點不是線組,要多角度認識「遛魚」的方法和技巧
    下面,咱們就從多角度來闡述這個問題,小竿博大魚不僅是一種無奈,更有可以增加成功率的技巧~出釣頻率導致的問題釣的次數越多,那麼小竿搏大魚成功的次數和機率也就越大。其次再說經驗,操作熟練度。舉例,如果你不是每天都騎摩託,那麼你肯定難以應對突如其來的問題,更耍不來摩託車雜技。所以,要想遇到大魚,並用小竿化解其力道,順利遛上岸——經常釣魚的熟練程度是第一重要的。
  • 什麼技巧都不會,怎麼釣大魚?學會這幾招,下竿就上大魚
    但大魚可不是那麼容易上鉤的,一方面是因為大魚少,再者是因為大魚經歷得多了比較狡猾,但如果我們做足功課,其實也沒那麼難要釣大魚,我們要先了解大魚最有可能出現在什麼地方,再採取相應策略根據多年釣魚的經驗以及觀察,大魚最喜歡待在三個地方:深水處、回水灣、老釣位。
  • 手竿搏大魚的3個要點,很多人第一步就錯了!這才導致切線跑魚
    相信釣友們都有斷線跑魚的經歷,大部分人都認為是線組太細導致的。當然有這方面的原因,但是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同樣大小的線組,別人就不會切線呢?常規來說,想把大魚釣上岸在線組上的選擇有兩種:1、以暴制暴,粗線大鉤,魚有多大線組就有多粗!這是比較簡單的方法,當然也考驗竿子的強度,和魚硬剛。不過前提是知道水域裡大概魚的大小,才好選擇相應的線組。
  • 老司機告訴你3點原因,再大的魚也能上岸
    老司機告訴你3點原因,再大的魚也能上岸現如今想要釣到大魚真的太難了,尤其是一些自然水域,大魚可遇不可求。但是在垂釣的過程中又總會遇到那麼幾條大魚,最後卻因為自己的疏忽錯失良機,比如關鍵時刻魚線斷線了,好不容易守來的一條大魚眼看著離你而去,這就太尷尬了。那麼魚線斷裂的原因都有哪些,釣友又該如何正確使用魚線才能避免遺憾的事發生呢?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三點,希望可以幫到你。
  • 釣到大魚如何抄魚有講究,了解一下有哪些,不然跑魚就太可惜了
    我們釣魚人在作釣當中,如果要是釣到一尾大魚,那是多麼高興的事兒啊。但有時這可遇不可求的大魚卻往往有斷線跑魚的現象出現,讓釣友們懊惱不已。且不說斷線跑魚,那畢竟是我們之前的準備不夠充分,有遺憾也屬正常。可有很多時候是把魚都給遛翻了,馬上要到手了,卻在抄魚的時候將魚給抄跑了,這就有些太悲催了吧。
  • 上大魚沒有抄網,教你3種方法,帶魚安全上岸
    但機遇就是這麼巧然,往往這時候會給你有來條大魚,這沒有抄網的情況下,面對大物我們該怎樣讓魚安全上岸呢?首先要知道兩點,要想魚上岸,先要溜好魚,再拉魚安全上岸。那我們怎麼做呢?把握時機:在垂釣時,看到浮漂在動千萬要冷靜,不要馬上去提竿。以防魚收到驚嚇,到處亂竄,畢竟在自然水域的小魚是較多地,出現鬧鉤的現象比比皆是;再者就是有大魚進窩時,還可能只是在遊動時碰巧頂到線組。
  • 野釣搏大魚技巧解析,三個小技巧讓你降低70%跑魚概率!
    但是最複雜的也莫過於野釣,因為野釣往往魚少,而且各種魚都有,魚情複雜,難以掌握。尤其是在線組搭配上,野釣一般大小參差不齊,可能這一竿上條小鯽魚,下一竿就來個大草魚。但是在大多數時候,我們為了降低魚的警惕性、提高線組靈敏度,會優先選擇小鉤細線的搭配。
  • 要想魚上岸,抄網必常帶!3方面解析:抄網對釣魚的重要性
    但是魚太大也沒辦法,即便是下水溜魚也能體現出真正的技術,最終大毛老師成功將巨青俘獲,大家注意一個細節,這次"抄網俠"沒有拿抄網了,開個玩笑話,也難怪,魚太大了,沒那麼大的抄網了。但是不管怎樣,在大師的眼中,抄網算是一件可有可無的漁具了,只要在合適的情況下,沒抄網照樣玩得溜。而在平時的遊釣之時,大師還是會上抄網的,"抄網俠"也一直兢兢業業,做好後勤保障工作,那麼對於一般的釣友而言,抄網該如何定位?
  • 水越淺、大魚越難釣,釣點水深低於1米,你要牢記3件事
    有一句話叫做「深水有大魚」,相信大家都應該聽過吧。從理論上來講,這句話是沒錯的,因為它只是說深水有大魚,而沒有說深水一定有大魚或者大魚只待在深水。可實際上,很多釣友在選擇釣位時,無論面對的是養殖水域還是自然水域,想釣大魚總會優先考慮深水,甚至認為淺水是一定不會藏大魚,如果是這樣去考慮,那就有問題了。
  • 出魚的好釣位可遇不可求,當然遛魚上岸的手法也很主要~
    "有口,還算行吧,就是個頭小了點兒"瘦老頭望了他一眼,回答說。中年人看著淺水中的魚護,亮著嗓門說:"不小了,這麼大的鯽魚太可以了!"說完緊靠著瘦老頭坐下,迅速拿出了漁具。中年人剛把一條出水的鯽魚放進魚護,無意中發現瘦老頭正站在岸邊遛魚,竿身已彎成弧形。他急忙撂下魚竿,拎起抄網快步向瘦老頭跑去。他剛跑到跟前,魚已經被瘦老頭挑上了岸。瘦老頭這一乾淨利落的挑魚動作,令他瞠目結舌。昨天抄網就攥在手裡,自己是那麼的小心遛魚,1號子線還是斷了,這個瘦老頭真有些神了!
  • 當別人都在說自己釣上來的大魚時,我偏要來講講我的跑魚瞬間……
    不過,這對我影響倒不是很大,因為我原本就想用8.1米魚竿,而且我釣大魚時沒有同時用兩支魚竿的習慣,我覺得那樣會分散注意力。大魚,無論在哪裡都不會連口,基本一天就那麼兩三口,甚至一口沒有也不稀奇。然而,我只想到了開始,卻想不到結局,我真正忽略的事情還在後頭。
  • 遛魚時往後傾斜太多直接落水了,同伴拿抄網過來時已經來不及了
    不少人在釣魚時,中魚後免不了要遛魚,但是很多人在遛魚的時候常常發生了一些讓人尷尬的事情,如果說是遛魚時是魚竿斷了,這到沒什麼,但是遛魚的時候就從船上掉水裡了,這又是怎樣的一個感受呢?國外三男子開船在河面上釣魚,其中一男子就遇到了這樣尷尬的事情。身穿藍色上衣的男子魚竿很快的就有魚上鉤了,男子趕緊遛魚,兩同伴知道男子中魚後紛紛看了過去,看到水中飛濺起的水花就知道魚不小。兩人同時往船艙上跑去,把手中的魚竿放好,並把抄網拿了出來,等魚到船邊時,就可以幫男子撈上來了。
  • 夜釣驚喜連連小杆小線搏大魚
    到達釣點後,發現無人坐釣,於是同行三人並排坐釣,他們用的5.4大線組準備守巨物,所以我離他們稍微遠一點,畢竟作釣時被壓制是很難有收穫的!餌料好後開始作釣,同之前一樣沒有打窩。第三桿出現截口,沒打到。之後又出現幾杆頂漂黑漂沒打到,於是做出了調整,浮漂從調五釣一改成調三釣二,魚鉤從3號換成9號。
  • 河中碰到大魚,腹部呈鮮紅色,個頭肥胖又有點像鯉魚,什麼魚?
    河中經常釣上奇魚,不少釣友就紛紛感嘆,都說自己眼界太窄了,很多魚都不認識。如果是在養殖塘裡釣魚,奇魚就很少遇到了,但是在自然水域中,那就不同了,隨時都可以遇上。就像這位男子和朋友在河邊釣魚,就釣上了一條腹部為鮮紅色的大魚,讓人驚奇。
  • 釣上岸的魚也能"跑"了?
    有一句俗語叫貓愛吃魚卻不會遊泳,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魚都是這樣。有的魚兒離開水竟然可以生存,有七種令人驚異的魚生長出能使它們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器官,上岸行走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有人還把魚牽出來遛,有沒有覺得這個鏡頭很滑稽呢?此「溜」魚非彼溜魚呀!
  • 魚能上岸還能行走
    有一句俗語叫貓愛吃魚卻不會遊泳,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魚都是這樣。
  • 海邊漲潮釣大魚,釣到鯊魚幼魚,男子解鉤放生是對的
    想釣大魚,有的釣魚人選擇野外的大河/湖垂釣,不過也有些釣魚人喜歡去海邊釣,畢竟大海裡魚等海洋生物更豐富,大魚還是不少的,還是有機會釣到大魚的。國外一男子趁著漲潮也在海邊釣魚,而他也很懂得選擇地點,就在礁石上,拋餌容易甩得遠些,而且後續遛魚的話,礁石間的低洼處正好可以充分的利用。因為漲潮,海水湧來湧去,為了更清楚的了解拋餌後魚兒上鉤的動靜,男子弄個顏色明亮的大氣球作為浮漂。
  • 中魚後鑽到草裡就束手無策了?那是不可能的,這3步讓它乖乖上岸
    這也是我們釣魚時經常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在中魚之後,魚會往水草裡鑽,一旦魚鑽進去,就比較麻煩了。今天就來聊一聊如何應對魚往草裡鑽這個問題。急救措施1,控制住局面在發現魚往草裡鑽之後,就要第一時間去控制住局面,防止魚往草裡鑽得更深,那樣的話魚上岸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可以通過拉緊魚竿,繃直魚線的方式,將魚的行動控制住,在慢慢往光水處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