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釣魚不釣草,等於瞎白跑,意思就是說要想釣到魚,就要在有水草的地方下竿,這樣才能大概率的釣到魚,其實也說明了魚離不開草的特徵。水草能為魚帶來食物,更能為魚提供安全的生存場所,所以魚對水草有很大程度上的依賴,尤其是在遇到危險的時候,算是最後一個重要的救命稻草。這也是我們釣魚時經常遇到的一種情況,就是在中魚之後,魚會往水草裡鑽,一旦魚鑽進去,就比較麻煩了。今天就來聊一聊如何應對魚往草裡鑽這個問題。
急救措施
1,控制住局面
在發現魚往草裡鑽之後,就要第一時間去控制住局面,防止魚往草裡鑽得更深,那樣的話魚上岸的概率就大大降低。可以通過拉緊魚竿,繃直魚線的方式,將魚的行動控制住,在慢慢往光水處拉。
2,消耗魚的體力
大部分情況下遇到這種情況,會出現短暫的僵持局面,此時可能是魚體力跟不上了,在蓄存體力再次行動,我們絕對不能讓它有喘息的機會。要讓它一直活動著,消耗它的體力,可以通過左右搖擺魚竿,拍打魚竿,讓魚鉤活動刺痛它的嘴。或者在離它近的水草岸邊進行驅趕,這樣才能達到目的。
3,讓魚主動出來
如果真的不見效,只能嘗試讓魚主動遊出來了,有的時候放手就是一種解脫,魚可能覺得危險暫時消除了,就會有所活動,再往水草裡鑽會因魚線的牽制而變得困難。就可能往身後遊動,這樣我們就有機會了。
4,硬拉出來
有的魚非常狡猾,會一直往草裡鑽,此時什麼方法都試過了,沒有效果的話只能採取硬拉的方式了。拉的時候不能突然發力,要緩慢持續地增加力量,以讓魚線的拉力值最大程度地發揮出來。
以防為主
1,魚竿的選擇
早水草比較多的地方釣魚,首先是要考慮魚竿的使用,可以在長度和硬度上加以改善。所謂的一寸長一寸強就是此道理,長竿可以很好的控魚,而硬調的魚竿可以頂住魚的衝擊。最好是使用帶漁輪的魚竿,這樣就可以收放魚線,可以把魚控制在光水區,並消耗魚的體力。
2,線組的選擇
針對有水草的水域,在線組方面最好選擇單鉤通線,魚鉤使用有倒刺的,魚線使用線徑粗的,最好是比較硬的,沒有韌性彈性的魚線,在長度上儘量地短,才能更好的控魚。
3,遛魚的手法
除了在硬體裝備上有針對性地選擇之外,還要在遛魚的技巧上加以改善,並適時調整應對。為了防止魚往草裡鑽,在中魚之前或者之時,就要根據魚的遊動方向,預判斷它的大致走向,在它進草之前進行有效的控制。
徹底解決
1,清理窩點水草
既然水草是影響我們釣魚的關鍵因素,那麼就可以進行釜底抽薪,在根本上進行解決,沒有了水草,用什麼線組,想怎麼遛魚都行。
但這種方法有利也有弊,好處肯定是立竿見影,再也不用擔心魚鑽進水草中而導致跑魚的現象。不好的地方就是,短時間內魚肯定是會受到驚嚇,再次聚魚所需的時間加長,從長期來看,沒有了水草的庇護,魚就可能會遷移到別的地方活動了,那麼辛辛苦苦做的窩點就白費了。
2,具體方法
清理水草可以使用不同程度的清理方法,可以全部的清理,這就簡單粗暴了,使用割草刀或者耙子之類的工具,反覆的打撈就行,有條件的下水清理更好,但需要注意人身安全,最好是在枯水期水位淺的時候操作。
為了防止因水草清除導致魚類的遷移,可以對水草進行部分清理,重點清除底層水草,厚實地方的水草,或者是草體比較結實的水草。保留中上層的水草,和比較脆皮的水草種類,將水草的密度降低,這樣既能留住魚,讓魚有藏身之處,也能在遛魚的時候減少脫鉤的危險,就算真的掛住水草,也能輕易地將其拉出來。
最後總結
中鉤的魚鑽到水草裡怎麼辦?如果已經是即成的事實,那麼就要先控制住局面,消耗魚的體力,或者讓魚主動遊出來,再不行只能是硬拉了。當然最好的方法還是以防為主,選擇長的硬調的魚竿,單鉤通線,以及更合理的遛魚方法。要想徹底解決,只能在水草上下功夫,可以全部清除,以絕後患,也可以保留清理,讓魚有躲藏的地方,才能更好的誘魚。
我是大別山小農人,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歡迎關注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