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一條魚,為什麼總想著上岸?你所不知道的肺魚

2020-12-05 可為漁業

在非洲烏幹達乾旱地區,當地群眾想吃魚不容易,但也不用下河下海釣魚拉網,想吃的時候就揮起鋤頭在地裡挖,這是怎麼回事呢?

圖1 非洲人在泥土裡挖肺魚

而據英國《每日郵報》曾報導,一名巴西男子通過開腹手術將一條魚從腸道中取出,奇蹟的是這條魚的生命力還很旺盛,被取出時還在蠕動,這都還能活?

是的,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就是這種奇特的魚,明明是一條魚,為什麼總想著上岸?事實上也已經上岸了的魚,肺魚。

肺魚,有四億多年歷史,譽為魚類中「活化石」,是一類和腔棘魚類相近的淡水魚,據科學家考證,在遠古時期肺魚曾經屬於海洋魚類,到泥盆紀中後期,開始向陸地進軍,進入到淡水環境中,並最終進化成為淡水魚。肺魚最早的代表是泥盆紀中期的雙鰭魚,晚泥盆世至石炭紀大量繁殖,種群數量達到最高峰。但因環境變化,只有極少數特化的代表在非洲、大洋洲和南美洲的赤道地區倖存下來,目前也僅有澳洲肺魚、美洲肺魚和非洲肺魚三種,而澳洲肺魚是無法在岸上生存的,今天主要介紹的是非洲肺魚。

圖2 水族缸裡的肺魚

俗話說,魚兒離不開水,但非洲肺魚就是個特例,因為它的鰾非常發達,長 度幾乎與整條魚的體腔一樣長,整個鰾的前端部分合併為單室,長度很短,隨即分開成對,達體腔後端;鰾內中央腔的側壁形成許多大小不等的小氣室即肺泡,各小氣室又復分為許多小氣囊(肺小泡), 短的鰾管與食道交通,可以在缺氧時用鰾吸收氧氣並排出二氧化碳,整個構造與陸生動物的肺十分相近,所以稱為肺魚,能脫離水在低氧的泥土中生活。

圖3 肺魚的「肺」

對於絕大多數魚類來說,鰾的作用主要在於上浮或下沉,增強軀體平衡性,而呼吸則由鰓來完成,而肺魚的特點就在於在水中是通過鰓呼吸,在陸地上卻能通過類似於肺的鰾呼吸。所以肺魚的鰾也被稱為「原始肺」。而肺魚心臟的心房和心室是部分分開的,差不多形成了兩心房兩心室的結構(普通的魚只有一心房一心室),能夠將脫氧血與含氧血分離輸送到不同的身體部位,發展出了適應鰓呼吸與肺呼吸的兩種方式,就好像原始的兩棲動物一樣。

圖4肺魚打洞過程

肺魚主要生活在熱帶、亞熱帶,河水呈季節性分布,在旱季,小河斷水,沼澤 乾涸, 所以非洲肺魚和南美肺魚都有夏眠的習性。但在乾旱的環境裡若僅僅以「肺」呼吸空氣還不足以讓肺魚度過漫長的旱季。在乾旱來臨之前,肺魚體內會積存許多脂肪,體腔中也會儲存大量的水,待乾旱來臨,河水逐漸乾涸,肺魚就會在淤泥中鑽一個二十釐米深的洞,將身體團成一個球,用自身分泌物加泥土做成堅硬的繭殼,把軀體包裹起來以減少水分流失。

圖5 正在分泌粘液的肺魚

肺魚在靠近嘴巴的附近也會留一個連通地面的小孔,作為通風口通過鰾呼吸,開始漫長的「夏眠」,代謝率降低到六十分之一,以體內積蓄的脂肪維持生活,一直昏睡,積極等待下一個雨季到來,雨季到來時,肺魚就會從泥殼中脫離,經過雨水滋潤,幾個小時就能恢復常態,在水中正常的遊泳和捕食。

圖6 肺魚「夏眠」

肺魚除了能在泥土裡生活,還有一個令人感到驚奇的習性,就是把卵產在泥巢裡,實際上是一個用身體掘出的長約1 米的小隧道,雌魚把卵排出後,由雄魚把守,此時的雄肺魚的腹鰭會長出許多富有微血管的細長的絲狀突起,血液中的氧氣通過這些絲狀突起釋放到水中,以幫助卵子的正常發育。

大家可能還好奇,這種魚好不好吃。理論上肺魚的肉質是粉紅色的,與鮭魚相似,味道應是差不多,事實上,我也沒吃過!但據說,在非洲某些嚴重乾旱地區,河流裡的水枯竭,當地的農民無法從河裡取到現成的飲用水 ,便會從乾涸的河床裡裡挖出幾條肺魚對準自己的嘴巴,然後用力猛的擠上一擠,肺魚體內儲存的水便會全部流進他們的口中,饑渴便得以緩解,擠完水的肺魚也被隨地一扔,不會帶回家繼續食用,可見肺魚味道應是一言難盡,不然也不會遭到如此嫌棄。

△內容源自水生動物健康評估,作者李蘭,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文

如果您想要了解更多專業水產知識,去關注可為漁業百家號!

歡迎留言評論,相互交流

相關焦點

  • 明明是一條魚,卻能一直生活在土裡?你所不了解的「神奇魚類」!
    明明是一條魚,卻能一直生活在土裡?你所不了解的「神奇魚類」!有一條魚可以不吃不喝睡三到五年,當河水再來時可以甦醒。研究人員稱,在這個過程中他們的生物鐘被調慢,進入了休眠狀態,不吃不喝也不排洩,有時可以長達五年。這種神奇的魚就是「肺魚」!研究人員聲稱,在這個過程中它們的生物鐘被調慢,不再進食,消耗能量極低。
  • 魚種 | 從土裡挖出來的「杜茲肺魚」:一條忍著不死的魚?但是,杜茲肺魚並不存在.
    不過,杜茲肺魚(Douz Lungfish)並不存在。請別誤會,肺魚是存在的,而且還有幾種是觀賞魚。但是這種叫「杜茲肺魚」的魚種,並不存在(肺魚是存在的,但是「杜茲肺魚」這個品種並不存在)。以下是刷屏的信息:這視頻 挖出的是非洲杜玆肺魚,生活在撒哈拉沙漠地下。真真世界生物奇觀!之前沒見過,旱地魚。
  • 『生命』一條不忍著不死的魚——非洲杜茲肺魚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卻生長著一種世界上最奇異的魚,它能在長時間缺水、缺食物的情況下,忍著不死,並且通過長時間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最終等來雨季,贏得新生,它便是非洲的杜茲肺魚。每年當乾旱季節來臨時,杜茲河流的水都會枯竭,當地的農民便再也無法從河流裡取到現成的飲用水了。
  • 網友問:魚是人類祖先,為什麼魚類不可以上岸呼吸?
    這個問題就跟之前有人在網上發出質疑:「為什麼現代的猴子不在繼續進化成人類?」是一樣的道理。現代的類人猿等都是和人類一起進化到今天,它們的祖先也是猿類,只是和我們親緣關係較近。魚類上岸是生物進化最關鍵的一步在魚類中有兩大類,其中之一像現代的草魚、鰱魚等,它們被稱為輻鰭魚類,另外一種是肉鰭魚類,在它們的肉鰭中藏有軟骨,這可能支持它們爬上陸地。
  • 一條不死的非洲杜茲肺魚(震撼)!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卻生長著一種世界上最奇異的魚,它能在長時間缺水、缺食物的情況下,忍著不死,並且通過長時間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最終等來雨季,贏得新生,它便是非洲的杜茲肺魚。為了省事,當他們在勞作時口渴了,便會深挖出河床裡的淤泥,找出幾條深藏在其中的肺魚,肺魚體內的肺囊裡儲存了不少乾淨的水。  農民們將挖出來的肺魚對準自己的嘴巴,然後用力猛地擠上一頓,肺魚體內的水便會流出來,幫他們方便地解渴。
  • 不吃不喝在幹泥地裡睡幾年 非洲肺魚咋這麼牛(圖)
    直到雨季河床泛濫時再鑽出來,這種不吃不喝的假死狀態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不完全乾涸情況下)....跟它比生存(睡覺)能力,你毫無勝算。建國前就成精的它是無辜的,這種逆天裝死技能經多年修煉而來。老子只不過想好好睡個覺…肺魚分三類(澳洲、美洲、非洲,只澳洲肺魚無法在泥土中休眠),今天主要聊的是非洲肺魚。它原本是一種海洋魚,全靠那細細的「四肢」完成搬遷,既能走出同手同腳的方陣,也能像狗一樣手腳交替前進,被科學家認為是破解「水生動物進化到陸生」的關鍵。
  • 你是一條魚嗎?丨盧靜的奇物櫃
    人和魚到底是什麼關係?這個問題答案的簡化版是:人是由魚演化來的,不接受反駁。不過如果要嚴謹一點說應該是:今天的人類和今天的魚類有一連串共同的祖先,其中最近的共同祖先形態與魚的接近程度要大大高於與人的接近程度。這裡的魚類定義為非四足動物的脊椎動物,而四足動物則包括所有登上陸地的脊椎動物,如蛙、蜥、鳥、獸以及它們回到水中的後裔,如魚龍、鯨、海蛇等。
  • 不到空氣中吸一口,魚也會被水淹死!非洲肺魚!讓人摸不透的魚
    不到空氣中吸一口,魚也會被水淹死!非洲肺魚!讓人摸不透的魚。天下之大,無奇不有。魚的世界也一樣,在傳統的思維觀念裡面,如果是魚,肯定就離不開水,因為有句話叫做如魚得水。這也就是所說的夏眠,其實和冬眠也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降低生陳代謝,降低能量的消耗,以便度過惡劣的自然環境。當雨季來臨的時候,沼澤地再次充滿了水的時候,這些肺魚自然而然的就甦醒了過來。
  • 肺魚這種不吃不喝冬眠四年的功夫,人類為什麼不學一學?
    曾經看過一部紀錄片,說的就是非洲人從乾燥板結的河道中挖出一條活蹦亂跳的魚來,讓人瞠目結舌!當然大家現在都知道這是大名鼎鼎的肺魚!一般能短暫離開水面的有鱔魚,鰻魚還有黑魚,但堅持幾年明顯不行,兩者區別不是一般的大,當然這是由肺魚特殊的身體構造所決定的。
  • 不吃不喝在幹泥地裡睡幾年 非洲肺魚咋這麼牛(圖)(1)
    直到雨季河床泛濫時再鑽出來,這種不吃不喝的假死狀態能持續數月,甚至數年(不完全乾涸情況下)....跟它比生存(睡覺)能力,你毫無勝算。建國前就成精的它是無辜的,這種逆天裝死技能經多年修煉而來。老子只不過想好好睡個覺…肺魚分三類(澳洲、美洲、非洲,只澳洲肺魚無法在泥土中休眠),今天主要聊的是非洲肺魚。它原本是一種海洋魚,全靠那細細的「四肢」完成搬遷,既能走出同手同腳的方陣,也能像狗一樣手腳交替前進,被科學家認為是破解「水生動物進化到陸生」的關鍵。
  • 非洲有一種魚,生命力極其頑強,卻快被非洲人吃光了
    按理來說,這樣惡劣的自然環境,是不適宜生物生存的,但在這條杜茲河裡,卻生長著一群神奇的魚類,就是杜茲肺魚。實際上,它正確的學名是叫東非肺魚,杜茲肺魚的名字來源於文學作品《一條忍著不死的魚》,後來人們為了好記,這類魚又生長在杜茲河,因此俗稱杜茲肺魚。
  • 一條忍著不死的魚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卻生長著一種世界上最奇異的魚,它能在長時間缺水、缺食物的情況下,忍著不死,並且通過長時間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最終等來雨季,贏得新生,它便是非洲的杜茲肺魚。為了省事,當他們在勞作時口渴了,便會深挖出河床裡的淤泥,找出幾條深藏在其中的肺魚,肺魚體內的肺囊裡儲存了不少乾淨的水。  農民們將挖出來的肺魚對準自己的嘴巴,然後用力猛地擠上一頓,肺魚體內的水便會流出來,幫他們方便地解渴。  然後,農民便將其隨意地一扔,不再顧及它們的死活。
  • 一條忍著不死的魚
    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卻生長著一種世界上最奇異的魚,它能在長時間缺水、缺食物的情況下,忍著不死,並且通過長時間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最終等來雨季,贏得新生,它便是非洲的杜茲肺魚。 每年當乾旱季節來臨時,杜茲河流的水都會枯竭,當地的農民便再也無法從河流裡取到現成的飲用水了。
  • 會呼吸的魚:肺魚
    肺魚類的最早代表是泥盆紀中期的雙鰭魚。 澳洲肺魚是三個地區肺魚中最原始的,它們生活在昆士蘭洲的一河流中,在旱季河流水量減少時就生活在一個個孤立的小水坑中,到水面上來呼吸空氣,利用它那分布著許多血管的單個的肺進行呼吸。不過,這種魚還不能離開水面生活。 非洲的肺魚和南美洲的肺魚則在它們棲息的河流完全乾涸後還能夠生存好幾個月。
  • 生命力最強的魚 非洲肺魚被砌進牆裡還能活
    在非洲有一種魚類能夠在離開水的情況下存活數年時間,比如杜茲肺魚,那麼這種非洲肺魚到底擁有什麼特殊的技能,竟然能在無水無食的情況存活這麼久,據說它們就算是和泥巴一起被砌進牆裡,在下個雨季依然能夠重獲新生!下面就快和360常識網一起了解世界上生命力最強的魚非洲肺魚吧!
  • 肺魚為什麼能夠「不吃不喝」活4年之久?
    肺魚是最古老的魚類之一,它們早在距今約4億年前就已經出現在了地球上,而且在現在依然分布在澳洲、美洲以及非洲的水域中。而它們之所以能夠歷經數次的滅絕事件以及環境變化存活至今,要得益於肺魚強大的生存能力。其中,最讓人震驚的無疑就是它可以不吃不喝的生活4年之久了。
  • 一條忍著不死的魚(深度好文)
    †魚一直都被認為是適應性極差的生物,但有一種魚,卻能在非洲缺水少食的極端環境下忍著不死,並通過在泥土中休眠等來雨季。當它以倔強的方式觸動你內心的敬畏,你會不會思考一個問題:魚猶如此,人呢?然而,就在這樣一個惡劣的環境中,卻生長著一種世界上最奇異的魚,它能在長時間缺水、缺食物的情況下,忍著不死,並且通過長時間的休眠和不懈的自我解救,最終等來雨季,贏得新生,它便是非洲的杜茲肺魚。
  • 外面下雨屋裡下魚,這種魚會走路,喜歡睡懶覺
    在非洲乾涸的土地裡邊,生活著一種魚,它們長著細細的四肢,可以像陸地上的其他動物一樣用四肢前進。在前進的時候,它們有時會同手同腳,像只鴨子一樣笨拙的往前走,有時也會像小狗小貓一樣手腳交替前進。呃,兄臺,你究竟是何方神聖?它們有兩套呼吸系統,在水裡時可以像其他魚一樣用腮呼吸,安靜地做一條平凡的魚,自由徜徉在水的懷抱中。
  • ​上岸的魚(微詩劇) 作者:王德雲
    雲歌導讀:一群群上岸的魚欣喜狂跳,一雙毒手竊喜,一會兒魚兒都沒了呼吸,死不瞑目啊,個個怒目圓睜.作者簡介:王德雲,男,民族漢,1965年陰曆9月初四生。魚在水裡地遊弋它們是伉儷如膠似漆水有魚清澈如玉魚有水無比歡愉可網與鉤在河過密謀要拆散他們這魚與水的關係一雙毒手在合謀對白網說上岸吧魚你隨河走前面是苦海,
  •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條喜歡上岸的魚
    因為他們的作品,給我的感覺:沒有中間,只有兩端。,有森林/有田園/有溪谷/有溫泉/有行宮/有院墅/有聯排/有洋房/有會所/有綠籬迷宮/有尼克勞斯高爾夫/有艾美度假酒店/有頂天立地/有保證健康生活的一切[ 維生素 ]/所以,最適合養魚 隨文:鳳凰谷/新亞洲養生特區/中國廈門/當代作品當代置業集團/亞洲新文化地產踐行者/0592 5585777鳳凰谷開始發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