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生命的確起源於海洋,大約38億年前地球上的簡單有機分子聚集形成有機大分子,最終在海洋中形成簡單的單細胞生命-藍細菌。
而形成生命的這些簡單有機分子,目前有兩種觀點:第一種是直接產生地球之上,自然環境中無機物經過某些特殊的條件可以變成簡單有機物,例如雷電下就可能生成胺基酸等;第二種是這些簡單有機物是來自於地球之外,例如最近科學家就在隕石中發現了核糖的存在,這是構成RNA的基本單元,而在之前也曾在隕石中中發現過胺基酸、鹼基的存在。
生命的起源就在海洋,某種意義上來說魚類可以算是現代生物的祖先,但這裡有個誤區,遠古魚類才算是人類的祖先,現代的這些魚類最多和人類是平級的關係,它們也是經過數億年的進化,才發展到今天的樣子。這個問題就跟之前有人在網上發出質疑:「為什麼現代的猴子不在繼續進化成人類?」是一樣的道理。現代的類人猿等都是和人類一起進化到今天,它們的祖先也是猿類,只是和我們親緣關係較近。
魚類上岸是生物進化最關鍵的一步
在魚類中有兩大類,其中之一像現代的草魚、鰱魚等,它們被稱為輻鰭魚類,另外一種是肉鰭魚類,在它們的肉鰭中藏有軟骨,這可能支持它們爬上陸地。但這都發生在大約3億多年前,陸地上的環境變好部分肉鰭魚類爬上岸尋找食物,久而久之變成了兩棲類動物。
目前發現的最早化石證據是魚石螈類,它們是生活在距今3.67-3.62億年前上泥盆紀的物種,科學家認為它們是魚類和兩棲類動物的中間生物。它們既有魚的特徵,又兼具了兩棲類動物的特徵。下圖中都是遠古魚類的化石。
從魚類進化到人類大約用了5億年的時間,這5億多年的改變是非常巨大的
現代魚類不可能忽視這5億年的時間,直接就想上岸來呼吸,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在現代的魚類中也可以有上岸來呼吸的,最簡單的例子就是非洲的肺魚,它們在乾旱枯水季節可以鑽進淤泥中生存數月之久。從它們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了,這種魚可以類似於用肺呼吸,當然它們是沒有肺的。只是肺魚可以利用自己發達的魚鰾來充當肺的功能。
現代魚類要先直接上岸來生存,那太難了。即使有些魚類可以短時間的上岸,但也是通過特殊的辦法。還有一種彈塗魚(跳跳魚),它們就可以短時間內的上岸來活動,跳跳魚會在嘴裡含著一口水用來吸收氧氣,同時需要定時的跳進水裡溼潤身體。
如果按照問題中的意思來說,魚類不僅僅是我們的祖先,還是恐龍的祖先,那麼就是現代鳥類的祖先,那麼魚類從水中出來除了要會呼吸同時還要會飛哪?
生物進化的本質就是改變了自己過去的樣子,在大多數性狀中都發生改變,有些親緣關係較近,而有些親緣關係較遠。例如現代人類和黑猩猩親緣關係就較近,而和魚類親緣關係就太遠了,已經找不到非常相近的地方了。
文/杜若,圖片來源網絡侵刪。
歡迎關注我們:科學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