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祖先是非洲這種長胳膊的魚?

2021-01-15 封面新聞

薩蘇

魚,怎麼會有手臂?談這個問題,我們得從豬說起。

這好像更離奇了……但是,放在《西遊記》的環境中,那就合理了。

雖然大多數豬都是人類餐桌上的肉食,但也有些豬並不那麼好對付

《西遊記》中,豬八戒經常偷奸耍滑,常會被誤以為沒有戰鬥力。實際上,老豬發起狠來,不是一般的兇猛。在第四十八回《魔弄寒風飄大雪 僧思拜佛履層冰》中,豬八戒被孫悟空逼著冒充童女一秤金,送到靈感大王廟等著祭賽。到地方發現那大王不守規矩,居然要先吃自己,事關核心利益,老豬當即變了臉——

「現了本相,掣釘鈀,劈手一築,那怪物縮了手,往前就走,只聽得當的一聲響。八戒道:『築破甲了!』」

看來被老豬一耙築到的,還是一個裝甲妖怪呢。

只是這妖怪的甲有些特別,落在地上的兩片甲葉,竟然是「冰盤大小兩個魚鱗」——這說明所謂靈感大王應該是一條成精的大魚。

從古至今,披戴盔甲的魚不在少數,最早的魚類,名字便叫做甲骨魚

甲冑堅固的恐魚,三億六千萬年前稱雄海洋,直到今天看到它的化石,仍讓人感到膽寒。

然而,冰盤那麼大的魚鱗,還是太令人驚異了。西方稱直徑大於20米的海冰平臺,西遊記說的明顯不是這個含義。我國古代稱月亮為冰盤,按此說也是沒法計算其大小的,但總得跟盆子口一樣大才像樣。

日前有位朋友釣上一條56斤的大魚,魚鱗已經很大,也不過比一元硬幣稍大些

魚鱗像冰盤一樣大,還可以算是誇張,但此妖另一樣古怪的事情,就讓人覺得不好理解了——這個妖怪是在伸手抓豬八戒時被他築中,掉下兩塊鱗甲來。問題是,一條魚,怎麼會長出手臂來?

若是從位置算,魚也有類似手的器官,在卡通片裡,魚便常用前鰭充當手臂的作用。

在魚的身上,有背鰭,臀鰭,尾鰭——還有酷似手臂的前鰭

可是魚的鰭從結構上看,只是軟骨連接的膜狀物,怎麼可能從上面砸下兩塊魚鱗來呢?

童話世界,傳說中的美人魚倒是有雙臂的,但胳膊上似乎從來沒有設計過鱗這樣的構造

是吳承恩先生說錯了嗎?人家可是大學問家。要是從科學角度理解,也不一定,吳承恩先生也許是像《紅樓夢》一樣在這兒埋了個密碼。世界上還真有一種胸鰭上有鱗片的魚,說起來,這種魚十分古怪,竟然可算是你我的直系祖先。

說到此處一定有人惱了——那個叫達爾文的大鬍子,給我們找了個猩猩當祖宗,已經夠讓人盪氣迴腸的了,你老薩怎麼又給我們家祠堂裡找了條魚?

沒辦法,達爾文家的猴子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它也得有個祖先,而按照古脊椎動物學家的研究,所有陸生哺乳動物,祖先都是一種不安分的魚類,這就是總鰭魚,它也是目前所知少數幾種長著帶鱗手臂的魚。

這種魚的化石在世界各地都有出土,它們共同的特徵是有一個酷似長矛的尾巴,和四條類似前後肢的「腿」充當胸鰭和腹鰭。

總鰭魚「手臂」中的骨骼與陸生脊椎動物頗為相似

總鰭魚胸鰭和腹鰭基部有發達的肌肉,鰭內原骨骼排列和陸棲脊椎動物的四肢骨構造相似。這種肉質鰭不僅能支撐身體,而且能在一定程度上沿地面移動,據推測,它平時的生活便是依靠這四條「腿」在水底以類似爬行的動作進行的。

總鰭魚長有肺,因此,在古代發生乾旱的時候,為了維持生存,總鰭魚可能從一個水塘爬到另一個水塘。這種行為久而久之,使其越發適應地面的生活。儘管有些科學家對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仍持「肺魚說」,但由地質史和發掘的化石證明,總鰭魚最有可能進化為古代的兩棲類。

在泥盆紀總鰭魚繁盛的時代,地球的陸地上已經有茂密的植物(主要是類似於蕨類的早期植物),而動物只有昆蟲之類,比如翼展兩米的大蜻蜓,它們看到一條魚不受規矩地爬上岸來,肯定也會大吃一驚,認為看到了類似靈感大王的妖精。

總鰭魚的前鰭內部長有骨骼,可以充當手臂的作用,外表覆蓋鱗片,正符合通天河魚怪的特徵

那麼,在唐朝的時候,孫悟空它們有可能遇到一條總鰭魚變成的妖怪嗎?

直到八十年前,人們可能依然會對這個問題說「不」,但是現在這個答案已經改變了。這是因為在很長時間裡面,人們認為總鰭魚早已經絕滅了——它畢竟是一種比恐龍還要早得多的動物。到六千萬年前,總鰭魚的化石便從世界各地銷聲匿跡了。

如果有人認為它還能倖存下來,那你必須解釋清楚這之後一代一代的總鰭魚們為何沒在地球上留下化石的痕跡,難道它們死後還會用法術把屍體隱身嗎?

然而,1938年聖誕節前的一天,非洲「涅尼雷」號漁船的漁民在南印度洋的葛摩群島作業時,捕捉到一條怪魚。這條聞所未聞的魚十分兇猛,體長一米多,全身的魚鱗似鐵甲,尾鰭似短矛,滿口利齒,用手一動,它便憤怒地把牙咬得喀嚓作響。這條魚出水後活了四個小時,如果沒有人搭理估計會被當作紅燒魚吃掉,但當「涅尼雷」號抵達南非東倫敦港時,恰好遇到了一位博物學者等在那裡,這就是年輕的博物館研究人員娜汀梅拉蒂邁女士。

這位拉蒂邁小姐當時是南非羅茲大學一位解剖學教授的助教,經常到海邊為教授收購一些魚類標本。她發現了這條魚,而且發現這條魚的鰭卻與眾不同,它的鰭酷似一條條胳膊或腿,與身體相連。

這位聰明的助教將這條1.5米長、57千克重的怪魚運回博物館,給它拍照、繪圖,將其製成了標本——當時學校在放假,只能用鹽醃鹹魚一樣把它保存下來,所以第一條這種魚的標本很寒磣。

結果,這條魚震驚了世界——它居然就是消失了六千萬年的總鰭魚,無論外觀還是骨骼,與當年的祖先幾乎沒有變化,這種魚被用拉蒂邁小姐的名字命名,稱為「拉蒂邁魚」,也被稱為「腔棘魚」

此後葛摩群島附近陸續捕到這種神秘的怪魚,更加證明了它的存在。這種魚的發現,揭開了總鰭魚六千萬年前存活的秘密——它的一支選擇了進入深海,在低溫、黑暗的水下洞穴中生活,新陳代謝低到了極致,結果,在葛摩群島狹小的深海地域裡,它們默默無聞地生存了下來,直到今天。

它顯然是拒絕了進化論的誘惑,是一種十分保守的動物。

它的存在,說明孫悟空和豬八戒於唐代在通天河遇到總鰭魚是有可能的,六千萬年,足夠修仙了,而且此魚鱗甲堅硬,看來很有些靈感大王的模樣。當然,最後調查的結果證明,魚的品種有些差異,但是和總鰭魚有一個相同的地方,那就是這個靈感大王,也是一條外來品種的魚。

1982年,葛摩政府將一條珍貴的拉蒂邁魚浸制標本贈送給我國。這是直到今天,我國保存的唯一一條拉蒂邁魚

拉蒂邁魚離開低溫和黑暗的深海活不久,我們在中國任何一條河流中,至今沒有發現活的總鰭魚影子。所以,如果真的能在通天河發現一條總鰭魚出現,那一定會和發現一個靈感大王一樣令人驚訝。

如果是那樣,說不定我們會用拉蒂邁魚的命名方法,把它命名為孫悟空魚,或唐三藏魚。

相關焦點

  • 連猩猩都打不過,這種身體條件,人類祖先是怎麼在非洲存活的?
    那麼人類這麼差的身體條件,人類的祖先也沒有現代化的科技,是怎麼在非洲存活的?其實這裡面有一個一直被大家誤解的原因。而人類的身體素質相對於人類祖先就是在不斷的退化,其實人類的祖先身體素質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差。
  • 人類祖先如何走出非洲?
    他們和晚期的智人都不是一個種,這種差異有點像貓跟豹子似的。 我們的祖先可以追溯到12萬年前,或者現在最新的結論是20萬年前,生活在東非的那群智人的身上。他們後來分了好幾批走出非洲,在他們第一次走出非洲之前的幾十萬年,我剛才說的那些被淘汰的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早就滅絕了幾十萬年了,根本就沒有後代留下來。
  • 4億年前它們與人類祖先爭鬥,如今在非洲老哥的飯桌上掙扎
    然而就有一種魚在沒有水的情況下還能通過休眠活四年。等到有水時,它們就能重獲新生了。 之所以它們做到這一點,是因為它們擁有跟人類同源的肺,因而叫做肺魚。 而擁有像四足動物那樣行走的腹鰭,更是使它們成為包括人類在內的陸地脊椎動物祖先的有力競爭者。然而,肺魚怎麼都沒料到,四億年後居然變成了非洲老哥的盤中餐。
  • 我們都是一條魚?是的,且看祖先如何長出「手指」
    魚是怎麼一步步演變成人類的,一直是令科學家好奇的問題。研究表明,3億多年前,一群肉鰭魚慢慢爬上陸地,演化出現生的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包括人類所屬哺乳動物在內的四足脊椎動物。這其中,魚類登陸是生命演化史上的裡程碑式事件。但這個過程具體是怎樣的?一開始,魚類是如何過渡成兩棲動物的?
  • 人類祖先何時又為何走出非洲?
    一些模型顯示,現今所有的非非洲人的祖先都可追溯至單一種群,而另一些模型則顯示,走出非洲是分時間分階段發生的。本周《自然》發表的3篇群體遺傳學論文報告了來自全球逾280個不同群體的個體高質量基因組。三項研究描述了通常研究覆蓋不足的區域的基因多樣性,共同為現代人類走出非洲的大遷移提供了新的認知,顯示人類如何「走出非洲」。
  • 人類起源為什麼在非洲,而不是中國?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提到人類的起源,很多人不禁會想到周口店的猿人,這應該是亞洲人類最早的祖先。周口店遺址是世界文化遺址,享譽全球,每年都會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了解人類祖先的歷史。當然這種說法只是迷信之說,可出乎意料的是在科學界中卻興起了一門新興學科分子人類學,而且確認了「夏娃」是存在的。這到底是一門什麼樣的學科呢?簡單來說分子人類學科是專門用來研究人類DNA的問題,並且能通過DNA來尋找人類的起源。「夏娃」理論,早在上世紀就被科學家們提出來的,科學家們所指的「夏娃」是一位非洲女性祖先,它是人類起源的祖先,從嚴格意義上來說我們人類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都是親戚。
  • 我們人類的祖先來自非洲|人類進化史8:非洲家園
    最初,非洲是人類唯一的家園。當時的非洲氣候溫潤,植物繁茂。人類最早的祖先就是在東非大裂谷進化、生存與繁衍的,我們的祖先只需要每天4-5個小時的採集烹飪就可以實現富足生活,並且享受大段的閒暇。人類的日子似乎可以一直這麼舒適安逸下去。
  • 網友問:魚是人類祖先,為什麼魚類不可以上岸呼吸?
    生命的起源就在海洋,某種意義上來說魚類可以算是現代生物的祖先,但這裡有個誤區,遠古魚類才算是人類的祖先,現代的這些魚類最多和人類是平級的關係,它們也是經過數億年的進化,才發展到今天的樣子。這個問題就跟之前有人在網上發出質疑:「為什麼現代的猴子不在繼續進化成人類?」是一樣的道理。現代的類人猿等都是和人類一起進化到今天,它們的祖先也是猿類,只是和我們親緣關係較近。
  • 這條長有「手指」的魚,就是我們的共同祖先?
    這條長有「手指」的魚,就是我們的共同祖先?這條長有「手指」的魚,就是我們的共同祖先?在發表於《自然》的研究中,研究團隊找到了魚類登陸過程中的關鍵化石——希望螈,這種長有指骨的魚讓我們窺見生命演化的規律,但它們就是人類的直系祖先嗎?在大約4.2億~3.6億年前的泥盆紀時代,海洋中多種多樣的魚類在掙扎求生,搶奪著有限的食物、棲息地甚至是氧氣資源。而與此同時,廣闊的陸地上卻安靜得多——蕨類植物和昆蟲佔領著大片土地,大片寶貴的生態位仍然虛位以待。
  • 專家:人類的祖先是「第一魚」
    本報長沙訊 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頭和腦部都很小也很原始,在生命進化史上開始出現脊椎骨……這是生活在距今大約5.3億年前的脊椎動物始祖「第一魚」的基本造型。「第一魚」化石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舒德幹團隊在雲南等地發現,並成為探索人類生命起源最有力的證據之一。
  • 人類祖先或並非由猿進化而來,科學家:人類共祖其實是一條魚
    人類從哪來?人類的祖先是誰?當被問到有關人類起源的問題,我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猿」、「河姆渡文明」等等。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人應是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似乎都表明,人類祖先並非是靈長類動物,而有可能是魚類。
  • 人類的祖先竟然是魚!它是什麼樣的魚?這條魚最早出現在哪兒?
    人類的祖先是誰?很多人會脫口而出——猿。不過,「從猿到人」可能只有數百萬年的歷史,更早呢?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生物學者試圖從更廣的時空中,描繪一條「從魚到人」的演化之路。近日,該所專家表示,基於對瀟湘脊椎動物群遠古有頜類化石的研究,4億多年前,人類魚形祖先的起源地很可能就在雲南曲靖。目前,大量的科學證據將人類的祖先推向了海洋,這裡出現了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遠古魚類。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鄧濤曾在科普文章《你是一條來自遠古的魚》中指出,迄今發掘出最古老的魚類——海口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3億年前的寒武紀。
  • 人類祖先起源於非洲?尼安德特人滅絕原因眾說紛紜
    大概十萬年前,現代人類的共同祖先智人走出非洲,分布到世界各地,我們中國人,也是這些智人的後代。一般認為,人類祖先起源於非洲,大約600萬年前,人類和自己的近親黑猩猩分道揚鑣,向著萬物之靈的道路艱苦而頑強邁進。這期間,人類先祖可能曾經三次大規模地走出非洲。第一次走出非洲的時間大概是190萬年前,而第二次走出非洲的時間大概是42萬年至84萬年前,第三次走出非洲則是在8萬年至15萬年前。當然,對出走時間說法很多,這些說法動輒差距數十萬年,大家如果在別的資料上看到的數字和我的不同,也不必驚訝。
  • 為何人類祖先都來源非洲?
    解釋這種現象只能說人類在進化的起點上超越了恐龍,所以才能如此快的進化為智慧物種。準確地說人類的進化並不只有幾百萬年,因為人類也是由各種細胞構成的,如果把這些細胞的進化算上的話人類的進化也有幾億的歷史了。類人猿本來是生活在樹上的,隨著不斷的進化,它們從樹上轉移到樹下生活,有了人類的原型。再從攀爬動物到四肢直立行走,才有了今天的人類。
  • 古生物學家:人類的「魚祖先」可能起源於雲南曲靖
    距今約4.2億年,大量保存完整的遠古魚類化石……中國古生物學家歷經十年大規模的野外採集和研究,提出雲南曲靖可能是人類魚形祖先的起源地。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分院、雲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們,15日在曲靖為新設立的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揭牌。
  • 最早的人類長什麼樣子,北京猿人是我們的祖先嗎?
    而生活在世界各地的人類,也因遺傳變異與地理生態隔離的原因,導致體質特徵上有所不同,但從生物分類學上來說,他們同屬於一個物種,擁有一個共同的人類祖先,因為他們之間並不存在生殖隔離。而黑猩猩雖然與人類的基因相似度高達98.77%,同屬類人猿亞目,但因為兩者分化的時間太長,已經出現了生殖隔離,所以黑猩猩哪怕以後演化得比人更有智慧,也不屬於人類,因為存在生殖隔離。
  • 科學家表示,人類的祖先可能並不是猴子,我們可能是從魚進化而來
    在很久之前,人類的起源一直是一個謎,在達爾文的進化論之後,人類確信了自己是從猿類進化而來的,並且經歷了猿人、能人、直立人、智人這四個階段,但是在這之前還有沒有人類呢?他們又是什麼樣子呢?科學家們對此表示,人類可能是由魚進化而來的,而且進化過程看起來也是十分合理的!
  • 女子非洲歸來 胳膊上「爬出」蟲子
    近日,杭州蕭山一位20多歲的姑娘,剛從非洲東部的烏幹達旅行回來,發現左臂胳膊上長了一個硬幣大小的紅色腫塊,腫塊被擠破後,竟然爬出了一條米粒蟲子,經醫生確診,該女子疑似感染人膚蠅。據媒體報導,這位姑娘名叫李晨晨(化名),上個月26日到烏幹達旅遊,直到8月9日才回到杭州。
  • 科學家重大猜想:人類的祖先不是猴子,或許是從魚類進化而來!
    從海底走向陸地這種論斷聽起來有些玄幻,把現代人放進水裡不出10分鐘就能淹死,人怎麼會從魚進化而來,而根據進化理論來看未嘗不可。長時間的魚鰭攀爬使其四肢粗壯起來,就像人類的手臂一樣,身上魚的特徵開始慢慢褪去,開始向脊椎動物方向走去,逐漸適應陸上生活,向大中型四肢類爬行動物演變。進化方向自然各有不同,其中一部分向早期猿類——南方古猿方向進化,那時大概在3800萬年前,大多出現在非洲大陸的東側與南側。
  • 人類最初來自海洋,那魚也算是人類的祖先,為何現在卻大不一樣?
    有網友問,人類是從海洋中的生物演化而來的,那麼魚也就算是人類的祖先,為何魚兒離開水就不能呼吸了呢?這種說法顯然是錯誤的,現在的魚怎麼能算是人類的祖先呢?就算是論輩分,也只能是平輩的嘛,畢竟都是生活在現階段地球上的生物呀。具體的事情請聽我下文分解。經常聽人說,萬物同源,所謂萬物同源呢,就是說地球上一切生命在最初都只有一個祖先,這就很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