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物學家:人類的「魚祖先」可能起源於雲南曲靖

2020-11-24 人民日報

距今約4.2億年,大量保存完整的遠古魚類化石……中國古生物學家歷經十年大規模的野外採集和研究,提出雲南曲靖可能是人類魚形祖先的起源地。

來自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中科院昆明分院、雲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專家們,15日在曲靖為新設立的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揭牌。該中心設在曲靖師範學院,其周邊正是眾多珍稀魚化石材料的發現地。

5月15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曲靖師範學院合作設立的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張彌曼院士(右二)、朱敏研究員(左一)、中科院昆明分院院長李德銖(右一)和浦虹校長(左二)揭牌。新華社記者 屈婷 攝

2017年世界傑出女科學家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院士張彌曼,時隔30年重回給她帶來巨大學術成就的這一化石發現地,欣然接受了該中心榮譽主任的聘書。「科研院所與當地高校合作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學術上更深入的想像離不開化石地保護、學生培養等最基礎的工作。」她說。

人為什麼會有魚形祖先?所有的科學證據都指向了海洋。20世紀80年代初,張彌曼對楊氏魚、奇異魚等原始肉鰭魚類化石的研究,顛覆了國際上對魚類登陸問題的認識,影響延續至今。

「我的工作只是讓世界知道了中國還有這麼一個地方。」她說。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鄧濤指出,認定4億多年前人類魚形祖先起源地在曲靖,源自2007年瀟湘脊椎動物群的驚人發現。

瀟湘脊椎動物群生態復原圖。新華社發 圖片由Brian Choo繪製

該所研究員朱敏發現並主導了這一長期研究。瀟湘脊椎動物群是一批生活在志留紀(約4.2億年前)的遠古魚類,它們是「從魚到人」演化過程中更古老的環節。

在這個時間段裡,魚的膜質下頜出現了。這是人類延續至今最重要的身體構造之一。但兩百年來,沒有人找到過完整的志留紀有頜脊椎動物化石。因此,人類魚形祖先的身影一直模糊不清。

幸運的是,曲靖麒麟區東坡村不超過5平方公裡的區域,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處發現完整志留紀有頜類化石的地點。

朱敏說,其他地區的志留紀有頜類化石地點屈指可數,且發現的皆為鱗片、碎骨等十分零散的材料,遠遜於瀟湘動物群精美、完整、栩栩如生的化石。

2009年,瀟湘動物群中發現了夢幻鬼魚。這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保存最完整的有頜類化石,第一次呈現了人類魚形祖先可能具有的特徵組合。

中國古生物學家在此啟動了長達十年的野外發掘。新華社發 中科院雙古所供圖

2013年,科學家在瀟湘動物群中又發現了初始全頜魚。它有著一張硬骨魚的典型面部,但身體卻是盾皮魚類的,這正是古生物學家夢寐以求的、介於盾皮魚類與硬骨魚類兩大門類之間的過渡化石,將人類的遙遠祖先追溯到了盾皮魚類中,被譽為「自始祖鳥以後最令人激動的化石發現之一」。

最新的研究表明,從志留紀到泥盆紀中期(約3.8億年前)的漫長時間裡,中國有頜脊椎動物化石的形態比其他地方同期的化石都要原始一些,並且多樣性極高。「這說明當時的曲靖可能是早期脊椎動物的演化中心,並在之後擴散到全球。」朱敏說。

「我可以自信地說,在早期脊椎動物演化環節,中國最近二三十年的研究工作在某種程度上引領世界。」張彌曼指出,也許以後在別的地方還會發現好的化石地點,「但目前我覺得這一地區對於研究早期脊椎動物演化是獨一無二的。」

令人驚嘆的是,瀟湘動物群還有無限的可能性。在自然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實驗室裡,還有大量來自瀟湘動物群的新近發現並修理出來的化石,這些化石在其他地方從未被發現過。

雲南曲靖麒麟區東坡全景,這裡是世界唯一一處有完整志留紀有頜類化石的地方。新華社發 中科院雙古所供圖

曲靖師範學院校長浦虹說,該研究中心將在科學家的指導下,參與採集和修理化石標本,同時收集詳細的地質地層和古環境、古生態數據,並計劃將科研成果和當地歷史文化傳統結合起來,打造世界級的自然與文化遺產地。

「現在實驗室裡可以明確鑑定的化石不下20種,其中不乏頜類的早期化石記錄和各大類群間的過渡類型。」朱敏說,對這個動物群的深入挖掘,還將為早期脊椎動物演化研究提供更多激動人心的發現。

(來源:新華社客戶端)

相關焦點

  • 人類的「魚祖先」起源於曲靖?距今已有4億年
    滄海桑田,緣山知魚,百年探尋,堪為絕唱!曲靖是「魚的故鄉」「古魚王國」,這是中外專家所公認的。不僅如此,曲靖還可能是人類魚形祖先的起源地。在這個時間段裡,魚的膜質下頜出現了。這是人類延續至今最重要的身體構造之一。但兩百年來,沒有人找到過完整的志留紀有頜脊椎動物化石。因此,人類魚形祖先的身影一直模糊不清。幸運的是,曲靖麒麟區東坡村不超過5平方公裡的區域,竟是目前世界唯一一處發現完整志留紀有頜類化石的地點。
  • 人類的祖先竟然是魚!它是什麼樣的魚?這條魚最早出現在哪兒?
    人類的祖先是誰?很多人會脫口而出——猿。不過,「從猿到人」可能只有數百萬年的歷史,更早呢?近年來,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古生物學者試圖從更廣的時空中,描繪一條「從魚到人」的演化之路。近日,該所專家表示,基於對瀟湘脊椎動物群遠古有頜類化石的研究,4億多年前,人類魚形祖先的起源地很可能就在雲南曲靖。目前,大量的科學證據將人類的祖先推向了海洋,這裡出現了最古老的脊椎動物——遠古魚類。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副所長鄧濤曾在科普文章《你是一條來自遠古的魚》中指出,迄今發掘出最古老的魚類——海口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距今5.3億年前的寒武紀。
  • 專家:人類的祖先是「第一魚」
    本報長沙訊 有著一雙明亮的眼睛,頭和腦部都很小也很原始,在生命進化史上開始出現脊椎骨……這是生活在距今大約5.3億年前的脊椎動物始祖「第一魚」的基本造型。「第一魚」化石由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大學早期生命研究所所長舒德幹團隊在雲南等地發現,並成為探索人類生命起源最有力的證據之一。
  • 大量無可爭議的化石證據表明,曲靖是4億年前人類遠祖的發祥地
    一方面是因曲靖特殊的地層結構,存在大量魚化石,另一方面則因有了丁文江。他為什麼到曲靖?黃汲清在《丁文江——二十世紀的徐霞客》一文中說道:「丁先生在歐洲學習時期正是法國帝國主義者全力經營印度時期,並建成了滇越鐵路,勢力正在介入中國雲南省。在此之前,一批法國地質工作者在雲南、四川南部和貴州之一部分做了工作,其中戴普拉的著作,可能剛剛發表,引起了熱愛祖國、不甘落人後的丁文江的注意。
  • 元謀人和北京人是我們的祖先?人類其實並不全是起源於非洲
    人類真的起源於非洲嗎?所有的人類都沒有特例嗎?這個問題,其實一直到今天,也仍然沒有明確的答案。對於很多國人來說,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的祖先似乎是元謀人和北京人,不過,後來很多科學研究卻表明,我們與他們存在著生殖隔離,這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和他們是截然不同的兩個物種。那麼,他們究竟是什麼呢?
  • 人類祖先或並非由猿進化而來,科學家:人類共祖其實是一條魚
    人類從哪來?人類的祖先是誰?當被問到有關人類起源的問題,我們腦海中往往會浮現出「猿」、「河姆渡文明」等等。在大多數人的潛意識中,人應是由靈長類動物進化而來。但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證據似乎都表明,人類祖先並非是靈長類動物,而有可能是魚類。
  • 5億多年前遠古小魚或為脊椎動物祖先
    像Metaspriggina這樣的生物可能是脊椎動物的祖先。脊椎動物後來包括了有顎魚類、兩棲動物、爬行動物、鳥類和包括人類在內的哺乳動物。加拿大多倫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館古生物學家讓-貝爾納·卡龍說:「它讓我們了解到我們的起源,以及我們人類最遠的親緣動物可能是什麼樣子的。」
  • 雲南曲靖志留紀古魚研究獲新發現
    他們描述了一種4.2億年前身披奇特鱗片的古魚——丁氏甲鱗魚,為探索有頜脊椎動物的早期分化以及硬骨魚類的起源提供了新的化石實證。作為志留紀瀟湘脊椎動物群的新成員,甲鱗魚進一步支持雲南曲靖是有頜脊椎動物的早期分化中心,表明早在志留紀(4.44-4.19億年前)地球就已經進入了「魚類時代」。
  • 古生物篇:海底魚那麼多,憑什麼就它成了人類祖先?
    歡迎進入——大型人類認祖歸宗上香現場這個天選故事得從4.2億年前雲南曲靖那片淺海說起——在這片萬物之源魚類終於迎來了霸主時代霸主之一卻有著一個90後非主流名字——夢幻鬼魚古魚有四大類無頜類、盾皮類、軟骨魚類和
  • 古生物篇:海底魚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就它成了人類祖先?
    這個天選故事得從4.2億年前雲南曲靖那片淺海說起——在這片萬物之源魚類終於迎來了霸主時代霸主之一夢幻鬼魚是來冒認人類祖先的吧?!肉鰭魚的祖先暫告失敗祖墳暫時找不到了愛卿(可能
  • 古生物篇:海底魚那麼多,為什麼偏偏就它成了人類祖先?
    這個天選故事 得從4.2億年前 雲南曲靖那片淺海說起—— 在這片萬物之源 夢幻鬼魚是來冒認人類祖先的吧?!
  • 3.6億年前滅絕的一種魚,有一支變成了人類
    但是我很高興地告訴大家,經過我們的研究,還有我們幾代人不懈的努力,我們發現中國實際上是肉鰭魚類的故鄉,發現地主要是在雲南的曲靖。如果我們追溯人類的過去,追溯到4億多年前,就一定會回到雲南曲靖。要知道,4億多年前,我們中國的南方仍然處在赤道的附近,跟我們現在的位置是不太一樣的。
  • 科學家發現古老夢幻鬼魚 代表人類祖先分支(圖)
    「夢幻鬼魚」化石及其復原圖。澳大利亞維多利亞博物館提供  我科學家發現最「老」完整硬骨魚  將相關記錄前推約800萬年  我國科學家發現的一條「夢幻鬼魚」引起了國際同仁的關注:這是迄今為止全球最古老的保存完整的硬骨魚乃至有頜脊椎動物化石,為人們勾勒出一幅更加詳細的硬骨魚類起源與早期演化圖譜,進一步填充了硬骨魚類和其他有頜類之間的形態學鴻溝
  • 雲南曲靖發現志留紀最大的脊椎動物
    這是雲南曲靖地區志留紀瀟湘動物群繼夢幻鬼魚、初始全頜魚之後的又一重要發現,這一發現挑戰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動物的傳統看法,同時促使研究者重新思考氧氣含量變化與脊椎動物演化之間的關係。  然而,志留紀4.23億年前的鈍齒宏頜魚的發現挑戰了上述觀點。鈍齒宏頜魚的下頜長十多釐米,按夢幻鬼魚和其他完整保存的早期硬骨魚身體比例計算,其體長應超過1米,最大的個體可能達到了1.2米左右,遠遠超過了之前發現的所有志留紀脊椎動物,這就否定了早泥盆世埃姆斯期以前不存在大型脊椎動物的論斷。最近一些古植物學研究也表明,截至志留紀晚期,陸地維管植物已經相當繁榮。
  • 科技視界 | 張彌曼:追尋"從魚到人"的證據
    生物學界有一句值得玩味的話:「人其實是經過精心修飾的魚。」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某一類魚放棄水中生活登上陸地,堪稱地球史上裡程碑式的事件;包括人類在內的所有更高等的脊椎動物,也就是所謂的「四足動物」,都可以追溯到這個共同的祖先。但究竟是哪一類「堅強」的魚,可以當得起這樣的榮耀?
  • 人類起源於哪裡?
    但是如果一個人為了達到一些不純粹的目的,被自己的欲望所控制,那麼他很可能就會失去理智,甚至失去最基本的道德底線,失去一個科學家應該具備的追求真理、和嚴謹的態度;當時人們就認為類人猿到人類進化的過程中是大腦先行發育的,而且皮爾當人也證明了人類起源於歐洲。因為這個發現道森真的是一夜成名,不僅能實現他所有的理想,甚至一度稱為了古生物界最炙手可熱的人物。
  •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中國古生物學家最新研究發現2.44億年前「雲南暴魚」化石 (1/3) "← →"翻頁
  • 它從遠古來:「麒麟魚」揭秘人類頜骨來源之謎—新聞—科學網
    人都要吃飯,長有上下頜的嘴巴是人類進食、呼吸、交流的重要器官,也是從魚到人全部有頜脊椎動物的共同特徵。
  • 人類的祖先是遠古盾皮魚嗎?探索從魚到人的演化取得重大進展!
    中澳科學家通過對一種生活在4億年前叫做「盾皮魚」的魚類化石研究發現,這種遠古魚類有著和人類一樣的頜骨。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和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的科學家通力合作,用全新的研究方法,在探索從魚到人的演化問題上取得了重大進展。
  • 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科學家表示:人類可能是從魚進化而來的!
    文/仗劍走天涯人類的祖先是猴子?科學家表示:人類可能是從魚進化而來的!人類究竟是從何處而來的呢?這可能是很多人的疑問了。達爾文的進化論中所闡述的,人類是由猿進化的觀點,被廣泛認同,但人類真的是由猿猴進化而來的嗎?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需要進行再三的思考。科學家們表示,雖然達爾文的進化論當中,說人類是有猿猴進化來的是有道理的,不過人類的祖先可能並不是猴子,也有可能是魚。而人類也許也正是從魚,不斷地進化而來的。科學家們究竟發了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