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跳魚」努力了3億年才上岸,可惜遇到了廣東人,「魚生」真難

2020-12-05 直播歷史

跳跳魚是一類進化程度較低的古老魚類小動物,又名彈塗魚。可以說跳跳魚是魚類中的天才,它們一生很長時間都不會在水中度過,而是喜歡上岸生活。甚至努力了3億年最終終於上岸,脫離了海洋,只不過可惜的是遇到了廣東人,不禁感慨「魚生真難」!

彈塗魚可利用其胸鰭和尾柄在海灘上爬行和跳躍,皮膚和尾巴可作為輔助呼吸器官,能較長時間露出水面生活,對惡劣環境的耐受能力較一般魚類強。在幾億年的時間中,它們一直在努力上岸,一般居住在海邊的朋友們能看到它們。眾所周知,大部分的魚類離開水難以存活,而跳跳魚卻是一個例外,它們為了努力上岸,早已進化出了能儲存水的腮腔和能呼吸的皮膚。彈塗魚的鰓的周邊長有小口,可以盛住一次呼吸的水,很像我們能屏住一次呼吸,使得它們上岸之後還能呼吸,如同青蛙一般。

但是一直生活暴露在陸地上,對它們而言並不安全,常常會面臨被各種鳥和陸生哺乳動物捕食的危險,所以它們建造了一個屬於自己的地下洞穴。跳跳魚離開海洋在平坦的淺海灘獨自闖蕩,一個充滿水的地下巢穴對於它們的生存可以說是至關重要。它們潛伏在洞中對獵物突然襲擊,當遇到威脅時則逃回自己的安全區,這就是它們在陸地上的生存法則。

中國沿海主要彈塗魚、大彈塗魚、青彈塗魚、大青彈塗魚這幾種跳跳魚,因為跳跳魚肉質鮮美,爽滑可口,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所以深受中國人的喜愛,尤其是廣東人。廣東人對於烹製跳跳魚的方式有很多,可清燉、紅燒、油炸、氽湯及制魚乾,其中「烏龍(彈塗魚)銘白玉(豆腐)」是一道著名的美食。

跳跳魚努力了3億年,終於上岸,擺脫海洋內種種威脅。為了生存下來也是想方設法建造自己的安全區,可惜遇到了廣東人,不禁感慨「魚生」真難!其實無論是跳跳魚,還是其他動物,抑或是人類,在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努力會有回報,但結果並不如之前所期許的那般美好,這就是人生。

相關焦點

  •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被人類端上了餐桌
    在地球上,有著太多的生物,人類並不是處在食物鏈頂端的,相反,人是非常脆弱的。相信大家都看過各種的奇聞,有的人甚至是因為被蚊子叮了一口,就失去了生命。因此,在整個大自然的構造中,人類雖然是高級物種,但不是最強的。在地球上有這麼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夠在海洋裡生活,還能夠在陸地上生活,被稱為是「黑白兩道」通吃,這個物種就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地處廣東的朋友,對於跳跳魚一定不會陌生。
  •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結果卻被端上了餐桌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結果卻被端上了餐桌氧氣是很多生物生存的條件之一,一些魚類在水裡生活的時候也會不斷地從水中吸取氧氣。如果魚被擱淺在岸邊的話,活不了很長時間就會缺氧而死。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特別的魚。
  • 為躲避天敵,它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沒有躲過人類的「魔爪」!
    為躲避天敵,它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沒有躲過人類的「魔爪」!無論是什麼動物,在自然界都有可能會有它的天敵,為了躲避天敵的捕殺,動物們常常會不斷的進化,其中在海洋中就有一種魚為了躲避天敵,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可是卻沒能躲過人類的「魔爪」!
  • 廣東雷州毒魚事件 「跳跳魚」背了黑鍋
    在幸福農場購買了此魚的王木梅這樣描述,14日下午,她在幸福農場市場購買了「跳跳魚」,吃後僅隔幾個時,就出現嘴巴緊閉、手腳麻木、頭腦不清的現象,家人將其送醫院急救後,才慢慢甦醒過來。  回憶中毒經過,同樣在幸福農場購買了「跳跳魚」的黃慶餘也是心有餘悸,「全家幾口人吃了"跳跳魚"後,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中毒現象,其中老婆和母親中毒較深。在醫院治療了好多天。」
  • 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據《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中介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捨得用5年時間,練就一門絕技。彈塗魚花了3億年進化,脫離大海來到陸地,在中國為何要人工養殖不就是一條魚嗎,除了可以離開水還能繼續生活外,還能有什麼特殊之處?
  • 網友問:魚是人類祖先,為什麼魚類不可以上岸呼吸?
    生命的起源就在海洋,某種意義上來說魚類可以算是現代生物的祖先,但這裡有個誤區,遠古魚類才算是人類的祖先,現代的這些魚類最多和人類是平級的關係,它們也是經過數億年的進化,才發展到今天的樣子。這個問題就跟之前有人在網上發出質疑:「為什麼現代的猴子不在繼續進化成人類?」是一樣的道理。現代的類人猿等都是和人類一起進化到今天,它們的祖先也是猿類,只是和我們親緣關係較近。
  • 廣東雷州通報22人中毒事件:所食非「跳跳魚」
    廣東雷州通報22人中毒事件:所食非「跳跳魚」   廣東湛江22人中毒非跳跳魚所致  3月19日,廣東省衛生廳公布了湛江雷州市部分群眾食用「跳跳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調查結果: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中毒患者所認為的「跳跳魚(又名彈塗魚,為蝦虎魚的一種)」,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的雲斑裸頰蝦虎魚,該魚含河豚毒素。
  • 廣東21人食用跳跳魚中毒 毒性從何來仍無定論
    中廣網北京3月19日消息(記者 鄭澍)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繼續關注廣東雷州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最新進展。本月14日到15日,廣東湛江雷州市龍門農墾醫院陸續收治13名中毒病人,隨後又有8名相同症狀的病人住院治療,這些病人,大多來自英利等鎮的沿海村莊。這些患者都是在食用跳跳魚後出現中毒症狀。
  • 3億年前,魚兒為什麼要上岸
    原標題:3億年前,魚兒為什麼要上岸↑視覺中國如今人人都想要一條能帶來好運的「錦鯉」,但其實3億多年前,那條從水中慢慢爬向陸地的小魚才是整個動物世界包括全人類的「錦鯉」。這些上岸的魚類開枝散葉,演化成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包括人。
  • 近日暴雨導致廣東上千條魚跳上岸?這是什麼魚?
    近日,廣東進入汛期,多地開始連降暴雨,因暴雨而引發的各樣新聞開始頻上頭條。這不,5月18日,廣東潮州市一處池塘出現上千條魚跳上岸的視頻,就引起了網友熱議,有人害怕地認為,這是地震的前兆。據村書記和村民反映,這處池塘是死水池,水質較差,池塘裡大多是野生巴毛魚。18日中午一場雷陣雨後,池塘裡的魚由於天氣和環境原因才成群跳上岸。在現場查看時,池塘的魚沒有再跳上岸,池裡也沒有氣泡連續冒泡,周圍其他家禽也沒有異常。經和市地震臺核對,近日區域內也沒有小震紀錄。最後調查結果認為,發生魚兒成群上岸是天氣炎熱和池水水質差所導致。攀鱸是一條什麼魚?原來這只是虛驚一場!
  • 全球「最慘」的魚,花了3億年進化,上岸就被端上餐桌!
    這種魚類就是——彈塗魚,又被叫做跳跳魚,是一個能夠在陸地上生存的魚類,但是人們如果是想要抓住它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它們平時只在有水的淺灘或者魚塘中出現。作為一種水陸雙棲的小型魚種,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是經過了3億多年的不斷進化。
  • 跳跳魚真的吼吼吃啊!
    作為一個北方人,我的嘴角不爭氣地流下難過的淚水。今天的主角是彈塗魚,是沿海很常見的有趣小魚——不但能上岸爬行,還能在水面跳躍。然而,當它遇到了中國人民,就變成了海邊人的一道下酒小菜......彈塗魚(跳跳魚),可煎炸可紅燒可燉湯不愛泡水裡,偏愛陸地「 跳魚,生閩浙海塗。
  • 一種神奇動物,用了3億年爬上陸地,也爬上了人類的餐桌
    進化論認為,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一開始都來自海洋,海洋中的微生物進化成了魚等大型生物,魚類走上陸地,進化成兩棲動物,兩棲動物進而又成為了爬行動物陸地上的生物圈從這裡開始才變得越來越繁榮。有一種我們都很熟悉的美食,它用了3億年的努力,終於爬上了陸地,也成為了進化論的證據之一。它就是灘涂魚,也叫跳跳魚。
  • 跳跳魚,一種比較另類的觀賞魚,可以飼養在水陸缸裡
    彈塗魚是正宗的魚類,不是什麼兩棲動物彈塗魚是如假包換的魚類,別名較多,比如:跳跳魚、泥猴、石猴、花跳等,它們是屬於蝦虎魚亞目、彈塗魚科的魚類,目前世界上有20多種,主要分為四大類。上億年的進化,造就了彈塗魚的各種內外部改造經過上億年的進化,彈塗魚最終選擇了在岸上交配、繁殖和嬉戲、以及覓食,那是因為它們有別於其他魚類的身體結構。
  • 可以在水陸缸裡飼養的,另類小型觀賞魚,別具一格跳跳魚
    各位魚友大家好,我是養魚老道,更多觀賞魚飼養、繁育實踐知識,敬請大家關注。讓我們一起簡單養水,輕鬆養魚! 上億年的進化,造就了彈塗魚的各種內外部改造 經過上億年的進化,彈塗魚最終選擇了在岸上交配
  • 廣東13人吃「跳跳魚」中毒 雞吃魚骨後死亡(圖)
    一名婦女在家屬的守候下正在接受輸液治療  羊城晚報訊 3月14日至15日,雷州市英利等鎮及附近農場陸續出現群眾因吃彈跳魚而中毒事件。事發後,當地迅速啟動食品安全應急機制,有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截至15日晚,當地醫院共接收中毒病人13人,目前,已康復出院的有2人。
  • 世界上三種「最古老」的魚,遇到人類都悲催了,一種血液藍色
    相信很多人都去過水族館吧,水族館飼養著很多的水生動物,比如說香港海洋公園水族館、日本江之島水族館、佛羅裡達海洋世界等海洋水族館,都是非常著名的。在水族館,我們可以看到許多平時見不到的海洋生物。今天為大家介紹的這三種魚,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古老的3種魚了,活了上億年,有一種「爬」上了陸地,一種血液是藍色的,但是遇到人類卻悲催了。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腔棘魚,腔棘魚被認為是陸生脊椎動物的祖先,這種魚類,最早出現在3.77億年前,他們存在的時間,甚至比恐龍還要久遠,可以說是非常的古老。
  • 跳跳魚,八分之一秒的美味
    在清同治年間出版的《香山縣誌》記載,「彈流魚即田流魚,一名花魚,一名七星魚。色灰黑,長三四寸,身有花點,肉嫩,味清美,可作羹。」因彈塗魚長期生活與灘涂之上,體表顏色與海泥接近,所以漁民也習慣把稱其「泥魚」。
  • 千條魚跳上岸並非地震先兆,但廣東歷史上地震頻度,不少!
    5月18日廣東潮州市某池塘的上千條魚跳上岸,引起了周邊民眾熱議,很多比較了解地震的民眾認為這可能是地震的前兆,這個結論引起的大恐慌,魚跳上岸是地震先兆嗎?廣東潮州地區有地震可能嗎?
  • 福建霞浦人如此簡單粗暴捕獲跳跳魚,不服不行!養殖方法更絕!
    它學名叫做彈塗魚,人們也叫它跳跳魚。在福建霞浦當地,可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美味,一斤20幾條,38元一斤,是福建霞浦周邊人不可多得的美味。跳跳魚,肉質細嫩、爽滑。高蛋白、低脂肪,被稱為灘涂上的小人參。這魚不論煎炒烹炸,還是煲湯,都是上等海產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