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21人食用跳跳魚中毒 毒性從何來仍無定論

2020-12-05 人民網

  中廣網北京3月19日消息(記者 鄭澍)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繼續關注廣東雷州市食物中毒事件的最新進展。本月14日到15日,廣東湛江雷州市龍門農墾醫院陸續收治13名中毒病人,隨後又有8名相同症狀的病人住院治療,這些病人,大多來自英利等鎮的沿海村莊。這些患者都是在食用跳跳魚後出現中毒症狀。跳跳魚,學名為「雲斑祼頰蝦虎魚」,是當地較常食用的魚類。

  截止目前,這21名中毒病人經過治療,已有多人康復出院,其他病人還在治療當中,均無生命危險。但是中毒是否就是因食用跳跳魚所致,相關部門表示仍在調查中。

  截至到18日傍晚,當地醫院共接受入院治療的中毒病人21人,其中一名中毒病人一度因病情惡化,17日被送進重症監護室治療,另有11名病人經治療後康復出院。湛江市農墾第二醫院院長黃健表示,中毒患者沒有出現死亡病例,目前均沒有生命危險。

  黃健:病患主要是在英利鎮吃了馬來「跳跳魚」,到我們醫院住院急救有21人,到今天已經有11個出院。有一位患者比較嚴重,在ICU病房住了1天,穩定之後已經轉出來了,沒有死亡病例。

  這次的中毒事件,黃健表示,病人的症狀與河豚神經中毒症狀相似,但是具體還需要進一步的調查。

  黃健:我們取樣到上面去化驗,檢驗技術、檢測手段沒有這麼好,可能得送到省裡去,但是症狀與河豚神經毒的表現有點相似。

  記者:康復之後會不會留下什麼後遺症?

  黃健:按照臨床的表現,應該不會有後遺症。但具體還不知道什麼是神經毒, 要化驗出來。目前的症狀感覺比較像,主要是噁心嘔吐,頭暈,四肢麻痺,心悸。麻木、麻痺,神經毒的表現比較明顯。

  跳跳魚,又名花跳魚和彈塗魚。常見的種類有彈塗魚、大彈塗魚,青彈塗魚。彈塗魚是由魚演變到兩棲動物的鮮明例子。彈跳魚不但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而且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南海水產研究所水產養殖與生物技術研究室研究員區又君表示,彈塗魚與雲斑裸頰蝦虎魚的形狀比較相似,容易造成誤食。

  區又君:彈塗魚在我們國家沿海分布都比較廣,可以進入淡水,迎洞穴生活,本身是沒有毒。蝦虎魚大部分種類也是沒有毒的,只有個別的種類有毒。一般雲斑裸頰蝦虎魚,是有毒的魚類,主要分布在海南島,臺灣,蝦虎魚在形狀上跟彈塗魚比較相似,所以比較容易造成誤食。

  根據研究員區又君的判斷,引發中毒有幾個可能。

  區又君:第一個是魚本身有毒,就是有毒魚類;第二就是環境汙染,魚食用了有毒的浮遊生物,魚變成帶毒了;第三個是人為地去毒魚,用雙胺去毒魚。

  據專家講述,在07年湛江徐聞曾經發生過食用雲斑裸頰蝦虎魚中毒的事件。雲斑裸頰蝦虎魚的毒素比較高,魚體多個部位都含有河豚毒素。

  區又君:這種魚含有河豚毒素,它的皮膚、內臟、肉、卵巢都會有毒,1964年臺灣基隆市和2007年徐聞都曾經發生過食這種魚中毒的事故,這種毒素會隨著季節和地點變化,冬季和早春的時候含毒比較高,所以07年徐聞發生吃蝦虎魚中毒也是在3月份。吃了有毒的魚之後,症狀跟河豚魚比較相似。

  據雷州市衛生局局長馮繼偉介紹,事發當天,雷州市衛生、漁業、工商、公安等部門介入調查並將樣品送檢,但是目前尚未能作出定論,需要繼續等待檢驗結果。

相關焦點

  • 廣東雷州通報22人中毒事件:所食非「跳跳魚」
    廣東雷州通報22人中毒事件:所食非「跳跳魚」   廣東湛江22人中毒非跳跳魚所致  3月19日,廣東省衛生廳公布了湛江雷州市部分群眾食用「跳跳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的調查結果: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中毒患者所認為的「跳跳魚(又名彈塗魚,為蝦虎魚的一種)」,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的雲斑裸頰蝦虎魚,該魚含河豚毒素。
  • 廣東雷州22人中毒系因食用雲斑裸額蝦虎魚
    中新網廣州3月19日電 (唐貴江 粵食安)早前媒體報導廣東湛江雷州市部分群眾因食用「跳跳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引發關注,廣東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19日發布消息稱,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跳跳魚(蝦虎魚的一種)」,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的雲斑裸額蝦虎魚。
  • 廣東雷州毒魚事件 「跳跳魚」背了黑鍋
    其間,1人因病情嚴重被送往重症監護病房。「值得慶幸的是,這22名患者都沒有生命危險,目前已有21人出院,另1人的病情穩定。」廣州市衛生局相關工作人員告訴記者。  「跳跳魚」對於饕客而言並不陌生,為何卻引發了如此嚴重的中毒事件?一時間,「毒魚事件」引發讀者的極大關注。這起「毒魚事件」究竟是怎麼回事?「跳跳魚」到底是不是元兇?獨家深度記者通過多方採訪,為您解釋「毒魚」的來龍去脈。
  • 廣東13人吃「跳跳魚」中毒 雞吃魚骨後死亡(圖)
    一名婦女在家屬的守候下正在接受輸液治療  羊城晚報訊 3月14日至15日,雷州市英利等鎮及附近農場陸續出現群眾因吃彈跳魚而中毒事件。事發後,當地迅速啟動食品安全應急機制,有關部門迅速介入調查,截至15日晚,當地醫院共接收中毒病人13人,目前,已康復出院的有2人。
  • 注意分辨「跳跳魚」謹防蝦虎魚中毒
    (市食安辦供圖)彈塗魚,俗稱「跳跳魚」,是廣大市民喜愛的海鮮美味。但與有毒的雲斑裸頰蝦虎魚外觀上非常相似,容易造成誤食。當前正值蝦虎魚產量最高、毒素最強時期,為了廣大群眾的食用安全,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出2020年第1號溫馨提醒:請慎辨有毒魚,不要食用有毒蝦虎魚類。
  • ...安辦發出2020年第1號溫馨提醒:注意分辨「跳跳魚」謹防蝦虎魚中毒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彈塗魚,俗稱「跳跳魚」,是廣大市民喜愛的海鮮美味。但與有毒的雲斑裸頰蝦虎魚外觀上非常相似,容易造成誤食。當前正值蝦虎魚產量最高、毒素最強時期,為了廣大群眾的食用安全,廣東省湛江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發出2020年第1號溫馨提醒:請慎辨有毒魚,不要食用有毒蝦虎魚類。蝦虎魚類的個別種類具有河魨毒、雪卡毒素,尤其是雲斑裸頰蝦虎魚。
  • 預防食物中毒提示 野生蘑菇、蝦虎魚都不能食用
    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昨天發出最新一期的日常預防食物中毒提示,近期到了因誤食四季豆、毒蘑菇、毒草藥而中毒的案例高發季節,並提醒市民不要食用相關植物和菌類。    跳跳魚  蝦虎魚,有毒!  廣東省食安辦日前通報,2013年3月17日媒體報導的雷州市部分群眾食用「跳跳魚」引起食物中毒事件,經專家初步判斷,引起食物中毒的,並非中毒患者所認為的「跳跳魚」,而是外觀上與其相似、含有河豚毒素的雲斑裸頰蝦虎魚。
  • 瀏陽7人食用鐵樹果中毒 這些野果不能隨便吃
    2月9日,瀏陽市棖衝鎮的鄒勇邀上6個朋友,來到關口街道的朋友家拜年。看到朋友家門前的鐵樹結了果,7人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將通紅的鐵樹果摘了下來,當做乾果食用,「入口時,味道有點苦澀。」吃完沒多久,7人都出現腹痛、嘔吐等症狀。他們立即來到醫院進行治療。幸好,經過治療後,中毒的7人都無生命危險。  「鐵樹果很好看,但絕不能食用!」湖南省農科院專家介紹,鐵樹又名鳳尾蕉,雌鐵樹開花後可能結果,這種板慄大小的堅果嚴格來說是鐵樹的種子,可以直接培育樹苗。
  • 彈塗魚:人們叫它跳跳魚
    比如有一種「雪卡毒素」,曾發現數百種毒魚因攝食劇毒藻類而在體內積累該種毒素,人若食用這樣的魚,毒素則會進入人體內,輕度中毒會出現腹痛腹瀉的症狀,重度可能導致身亡。彈塗魚是一種很奇特的魚類,在很多沿海地區的人們眼中,其是一種非常值得一嘗的珍饈。
  • 廣東常見的有毒蘑菇:8種常見毒菇毒性及圖片
    事件:  東莞5人吃野生蘑菇被毒倒:廣東常見毒蘑菇有8種  東莞又現一起誤食毒蘑菇中毒事件。昨日,東莞市食品藥監局通報,5月8日,東莞大嶺山鎮楊屋村一行5人前往馬鞍山遊玩,途中採回野蘑菇食用後被毒倒。目前,5人已轉入東莞市人民醫院治療,其中2人症狀較重。
  • 「跳跳魚」努力了3億年才上岸,可惜遇到了廣東人,「魚生」真難
    跳跳魚是一類進化程度較低的古老魚類小動物,又名彈塗魚。可以說跳跳魚是魚類中的天才,它們一生很長時間都不會在水中度過,而是喜歡上岸生活。甚至努力了3億年最終終於上岸,脫離了海洋,只不過可惜的是遇到了廣東人,不禁感慨「魚生真難」!
  • 省食安辦:警惕食用常用食材中毒 黴變甘蔗等勿食用
    (三)鮮黃花菜  鮮黃花菜,含有一種叫秋水仙鹼的毒素,經腸胃吸收氧化為「二秋水仙鹼」,有較大毒性。中毒症狀為口渴、喉嚨有燒灼感、發熱、嘔吐、腹瀉、腹疼和腎衰竭,隨後伴有呼吸衰竭並引起死亡。建議食用前將鮮黃花菜在開水中焯一下,然後用清水充分浸泡、衝洗,使秋水仙鹼最大限度地溶於水中,再行烹調,可保安全食用。
  • 食用海螺中毒的症狀有哪些?
    食用海螺中毒的症狀有哪些?時間:2018-11-26 16:09   來源:蝌蚪五線譜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這麼誘人的海螺居然有毒? 食用海螺中毒的症狀有哪些? 織紋螺,俗稱海絲螺、海獅螺、麥螺或白螺,有些地方還稱作割香螺、甲錐螺,屬於新腹足目織紋螺科。
  • 食用毒死魚類可能中毒
    食用毒死魚類可能中毒 2014-08-14 09:09:16  來源:  婺城新聞網  作者: 記者 高贇 據記者查閱資料發現,甲氰菊酯是一種除蟲菊酯類殺蟲殺蟎劑,又稱滅掃利,中等毒性,屬神經毒劑,作用於昆蟲的神經系統,使昆蟲過度興奮、麻痺而死亡。該農藥廣泛用於各種果樹、棉花、蔬菜、茶葉等作物的蟲蟎防治。全國多地曾有用甲氰菊酯毒魚的案例,均造成魚類大面積死亡。對於人體來說,這種農藥作用於神經系統,皮膚接觸會感到刺痛且沒有紅斑,具有一定的隱蔽性。
  • 4名兒童食用野蘑菇中毒,僅1人倖存
    點擊播放 GIF 0.9M蘑菇口味鮮美但不是所有的蘑菇都能吃有的蘑菇會讓人中毒致命▼▼▼近一個月來陝西省西安市兒童醫院已經收治4名兒童患者都是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其中,僅有一名1歲半兒童倖存……4名兒童食用野蘑菇中毒 僅1人倖存8月20日,西安市兒童醫院同時收治了1歲半的女孩婷婷(化名)和2歲半的男孩晨晨(化名),兩人均是一起10人聚集性中毒事件裡的兒童
  • 壯漢食用"金蟬花"中毒 醫生:可能是類金蟬花
    日前有媒體報導稱,有人因食用「金蟬花」中毒,進了醫院。昨日,記者從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了解到,近期該醫院也接診過一例因食用「金蟬花」產生不良反應的患者。醫生提醒,真正的金蟬花並不多見,切不可盲目食用,引起中毒現象的很可能是類金蟬花。  前段時間,市人民醫院急救中心收治了一名30多歲的男性患者。該患者因食用「金蟬花」,出現了噁心、嘔吐、腹痛、頭暈等中毒反應。
  •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專家回答來了
    食用淡菜、青口貝可能中毒?每年四五月,食用「淡菜」、「青口貝」造成食物中毒的事件也不少。「淡菜」、「青口貝」,是北方常見的食用性貝類,浙江與上海地區將其煮熟後的幹製品稱為淡菜。上海海洋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陳舜勝告訴記者,食用海紅容易引起中毒,主要是因為海紅等一些貝類生物食用了有毒物質,然後在體內蓄積毒素造成的。
  • 西安4名兒童食用野生蘑菇中毒 僅1人倖存
    據陝視新聞,9月5日,記者從西安市兒童醫院了解到,西安市兒童醫院近一個月來已經收治了4名因食用野生蘑菇中毒的兒童。家住甘肅慶陽的女孩婷婷(化名),今年只有1歲半,是西安市兒童醫院近期收治的4名食用蘑菇中毒的兒童中唯一的倖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