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脫離」大海,彈塗魚花了3億年,剛上岸卻遇到了中國人

2020-12-03 野釣

據《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中介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捨得用5年時間,練就一門絕技。

彈塗魚花了3億年進化,脫離大海來到陸地,在中國為何要人工養殖

不就是一條魚嗎,除了可以離開水還能繼續生活外,還能有什麼特殊之處?想要釣它還需要花5年的時間去學習?犯得著如此「大動幹戈」嗎?

但它並不是一種「單純」的魚,為了適應陸地上的全新生活,它足足花費了3億年。

《舌尖上的中國》:正在跳躍的彈塗魚

彈塗魚是一種小型魚種,原屬於海洋魚種,在沿海淺灘的泥濘中總能發現它們的身影。從生理結構上來看,彈塗魚有鰓,是真正的魚。它們既可在海水中存活,也可以在淡水中生存,同時它們還可以在陸地上生活。彈塗魚抗氧通過皮膚進行呼吸,但需要保持身體的溼潤才行,因此彈塗魚常在有水的淺灘或魚塘中出現。

躍入空中的彈塗魚

彈塗魚的來歷及形態

作為一種水陸雙棲的小型魚種,彈塗魚對環境也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在面對長途運輸時也能「毫髮無損」,這也是彈塗魚不斷進化後擁有的能力。

1、彈塗魚的發源地

彈塗魚屬刺鰭魚科,在全世界皆有分布,一共有25種彈塗魚,可分為:斯卡特勞斯、波彈塗魚的特徵爾奧弗撒爾墨斯、佩瑞奧弗撒爾墨斯、佩瑞奧弗撤爾墨頓這4個種類,中國沿海主要有3屬6種,分別為彈塗魚、大彈塗魚、青彈塗魚、大青彈塗魚。

彈塗魚

2、彈塗魚的進化史

在三億年前,彈塗魚和普通的魚類一樣,它們是沒有「四肢」的,靠著魚鰭和魚尾在水中遊動覓食。但隨著自然環境的改變,地球上的生物們為了更好地存活下去,有一部分生物選擇從陸地來到海洋,也有一部分生物則選擇朝著陸地進發。經過三億年的進化演變,彈塗魚也算成功地適應了陸地上的生活,進化出了可以幫助它前進「爬行」的四肢。

3、彈塗魚的外觀形態

從外觀上來看,彈塗魚是有些呆萌可愛的,從形態上跟泥鰍有些相似。但在它們跳躍時,魚鰭張開時又如同小型的「旗魚」一般驚豔。彈塗魚可以接觸腹部的魚鰭,靈活快速地在泥濘中「走動」,這也是我們很難憑藉雙手直接將其抓獲的原因所在。

小結:體型較小的彈塗魚,為了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生存空間,它們選擇了不斷地自我進化。如今我們所見到的彈塗魚,外觀上雖然有些呆萌,但此時的它們已經實現了自我的突破,能更好地適應當前的生活環境。

呆萌的彈塗魚

彈塗魚的生理特性

彈塗魚在全世界都有分布,並且在種群數量保有量上,一直都處於領先水平。從今天看來,彈塗魚們當成選擇離開海洋前往陸地的決定,是如此的明智。那麼這種體型較小的彈塗魚,究竟又有何特殊之處呢?

1、彈塗魚的適應能力

彈塗魚對環境有著較強的適應能力,它們有著較強的耐氧能力和耐病性。在退潮以後海邊往往會形成一片灘涂,此時彈塗魚們便會在此活動覓食。

2、彈塗魚的進食習慣

彈塗魚屬於一種雜食性魚種,對食物並沒有過多的挑剔性,浮遊生物、沙蠶、橈足類、枝角類及底棲硅藻或藍綠藻等,都是彈塗魚的食物來源。

正在跳求偶舞的彈塗魚

3、彈塗魚的繁殖方式

在每年的4月~9月,彈塗魚們逐步進入繁殖期,此時的雄魚會先在泥地中「挖」好洞穴,各自會在退潮後尋找配偶,它們會在雌魚面前跳求偶舞,為了引起異性們的吸引,此時的公魚體表的顏色往往會從土褐色變為較淺的灰棕色,以求更好地引起雌魚注意。單尾彈塗魚可產卵1萬枚,但它們的生長速度相對較慢,根據食物來源的不同,彈塗魚從幼魚長為成魚一般需要7~10個月的時間。

小結:小小的彈塗魚能在全世界多個地區廣泛分布,同時見證了地球的「進化史」,可見它們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多強。在面對異國他鄉不同的生活環境時,它們仍能優雅淡然地存活繁衍,這也奠定了它們種群得以龐大的地位。

彈塗魚

彈塗魚為何要「爬上」陸地

相比於陸地環境,海洋中的食物往往更為充沛,可原本生活在海洋中的彈塗魚們,為何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讓自己脫離海洋的「束縛」呢?

1、躲避天敵

在浩瀚的海洋環境中,雖然有著較為充足的食物來源,但是在海洋中也是危機四伏。體型較小的彈塗魚,它們在海洋世界中顯得極為渺小,往往是其他生物的食物來源,它們為了更好地延續種族,或許「爬上」陸地便是最好的選擇。

2、環境變化

在這整整的三億年中,雖然我們無法準確得知,當時的地球上發生了什麼樣的變化,但一個種族的進化演變,與環境的變化是脫不了關係的。故而,彈塗魚們之所以會選擇「爬山」陸地,這與當時環境的變化有著必然的聯繫。

小結:對於這些體型較小的彈塗魚們來說,它們出於「自保」的原因才努力地讓自己「脫離」海洋,在花費了足足3億年的時間後,它們終於成功了,或許它們也從未想過,陸地上還生活著他們的又一「大敵」——人類。

彈塗魚

當彈塗魚遇上中國人

彈塗魚體型雖然較小,但它們卻能在泥濘中快速地移動,在你間隔它還有1~2米的距離時,它們便會快速地逃之夭夭。但對於充滿智慧的國人們來說,即使彈塗魚們再為狡猾,只要在被盯上後,往往也是「在劫難逃」。

1、端上餐桌

魯迅先生在散文《故鄉》裡,描寫了閏土捉「海邊跳魚」的情景,「那黑不溜秋,隨潮而跳的灘涂魚,其貌不揚,卻是海鮮中美味」。由此可見,彈塗魚的鮮美早已被國人熟知。如今隨著國人生活水平的提升,早已被端上餐桌的彈塗魚,如今也是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認可。

正在跳躍的彈塗魚

2、人工養殖

嬌小的彈塗魚往往難以捕捉,再者若我們一味地捕捉野生彈塗魚,往往最終最讓我們無魚可捕。因此,充滿智慧的國人們,便早早地開始人工培養彈塗魚,在祖國的臺灣及東南亞一些地區早已盛行養殖彈塗魚,以求滿足國內食客們的需求。在國內的浙江、福建、臺灣、廣東等地,彈塗魚更是被譽為「食用佳品」,同時彈塗魚在國際上也有著不錯的需求。

3、捕捉方法

在面對敏捷謹慎的彈塗魚時,想要順利地將它們捕獲,也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在充滿智慧的國人面前,這一切也並非難事,捕捉彈塗魚也有方法可言。

a、籠捕

在一些海濱城市,當地居民常以竹子編織籠具,在退潮後特製的籠具放於彈塗魚的洞穴上方,順手用淤泥將籠具壓實,以免彈塗魚將籠具撞翻逃脫。每次以籠具捕捉彈塗魚時,當地人都會同時攜帶多個籠具,從泥地的一頭開始逐步放置,當籠具全部放置完畢後,便開始去收取第一個籠具,以此方法在泥地中反覆捕捉彈塗魚。

《舌尖上的中國》:「釣」彈塗魚

b、「釣」

相比於以籠具捕捉彈塗魚,以「垂釣」的方式捕獲彈塗魚則需要一定的技巧,這種方法嚴格來說並不是真正的釣,而是錨。施釣者一般會準備一根6米的釣竿,並在上方綁上一根6米的釣線,在釣線末端則固定著一顆錨鉤。在發現彈塗魚後,先將錨鉤拋擲至彈塗魚前方,再順勢將錨鉤收回,此時錨鉤便會將彈塗魚刺中並將其「釣」回。據當地人說,想要熟練地掌握這門「垂釣」彈塗魚的技巧,往往需要付出5年左右的時間去學習和練習。

小結:對於國內的吃貨們來說,彈塗魚的鮮美是它們不可抵擋的,固然將它們端上餐桌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但在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彈塗魚也成功地被「圈養」了。常言道「民以食為先」,吃貨的力量果然是強大的。

簡單烹飪的彈塗魚

關於彈塗魚的總結

自古物種的衰落和滅絕通常可能幾個方式,首先自然災害的毀滅性打擊,或者是其他物種或本物種之間的迫害。對於彈塗魚而言,它們經歷了時間的洗禮,但整個物種仍得到了延續和繁衍,這也與它們自身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有關。

可能對於彈塗魚而言,它們花費了3億年的時間來自我進化,最終使得自己成功地「脫離」了大海,能在陸地上生活,可它們也從未想到,當「爬上」陸地後的它們卻遇到了中國人。當然,彈塗魚的鮮美也並非我們國人獨享的,國際上也有著不少的美食愛好者,對彈塗魚情有獨鍾。

「垂釣之趣,境界不同,品味相異。」希望小編今天的分享能幫助到大家,我是野釣,一名有著多年垂釣經驗的釣魚愛好者,歡迎大家關注我,共探垂釣之趣。#釣魚故事#

參考資料:《舌尖上的中國》、《百度圖書館》

相關焦點

  • 彈塗魚花了3億年進化,脫離大海來到中國,如今為什麼要人工養殖
    據《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中介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捨得用5年時間,練就一門絕技。 不就是一條魚嗎,除了可以離開水還能繼續生活外,還能有什麼特殊之處?想要釣它還需要花5年的時間去學習?犯得著如此「大動幹戈」嗎?
  • 「跳跳魚」努力了3億年才上岸,可惜遇到了廣東人,「魚生」真難
    跳跳魚是一類進化程度較低的古老魚類小動物,又名彈塗魚。可以說跳跳魚是魚類中的天才,它們一生很長時間都不會在水中度過,而是喜歡上岸生活。甚至努力了3億年最終終於上岸,脫離了海洋,只不過可惜的是遇到了廣東人,不禁感慨「魚生真難」!
  • 彈塗魚花了3億年去進化,來到中國卻要靠養殖,網友:坎坷的命運
    來源:野釣競技據《舌尖上的中國 第二季》中介紹:彈塗魚又名跳跳魚,是能夠在陸地上生活的魚類,不要妄想抓住它們,除非捨得用5年時間,練就一門絕技。不就是一條魚嗎,除了可以離開水還能繼續生活外,還能有什麼特殊之處?想要釣它還需要花5年的時間去學習?
  • 為躲避天敵,它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沒有躲過人類的「魔爪」!
    為躲避天敵,它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沒有躲過人類的「魔爪」!無論是什麼動物,在自然界都有可能會有它的天敵,為了躲避天敵的捕殺,動物們常常會不斷的進化,其中在海洋中就有一種魚為了躲避天敵,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可是卻沒能躲過人類的「魔爪」!
  •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結果卻被端上了餐桌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結果卻被端上了餐桌氧氣是很多生物生存的條件之一,一些魚類在水裡生活的時候也會不斷地從水中吸取氧氣。如果魚被擱淺在岸邊的話,活不了很長時間就會缺氧而死。在這個世界上有一種特別的魚。
  • 為躲避天敵,這種魚花了3億年才爬上岸,卻被人類端上了餐桌
    在地球上有這麼一個神奇的物種,既能夠在海洋裡生活,還能夠在陸地上生活,被稱為是「黑白兩道」通吃,這個物種就是彈塗魚,又名「跳跳魚」。地處廣東的朋友,對於跳跳魚一定不會陌生。跳跳魚早已經成為了人類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它主要棲息在灘涂區域,但是離開水源後它還能夠繼續生存。它們喜歡在沙灘或者巖石上爬行、跳躍,是一種十分神奇的魚類。
  • 最「倒黴」的動物,花3億年從海洋爬上陸地,不料卻遇上中國吃貨
    地球上有很多的生物,能夠活到現在的,其實大多數都已經是經過了幾萬年,幾千萬年的變化,所以很多動物為了能夠生存下去,其實都在努力的改變自己,以求能夠去適應環境,這樣才能活下去。 最「倒黴」的動物,花3億年從海洋爬上陸地,不料卻遇上中國吃貨。
  • 3億年前,魚兒為什麼要上岸
    原標題:3億年前,魚兒為什麼要上岸↑視覺中國如今人人都想要一條能帶來好運的「錦鯉」,但其實3億多年前,那條從水中慢慢爬向陸地的小魚才是整個動物世界包括全人類的「錦鯉」。這些上岸的魚類開枝散葉,演化成兩棲類、爬行類、鳥類,以及哺乳類,包括人。
  • 3.75億年前,生命史被一群登上陸地的魚改變
    茫茫大海佔據了地球表面71%的面積,也養育著數量龐大的種群。然而,3.75億年前,一群魚類不走尋常路,開始艱難地離開水環境,成為最早在陸地上定居的有脊椎生物。這是生命史上最重要的事件之一。那麼,到底是哪一批魚最先登陸的?它們又是因為什麼上岸呢?
  • 彈塗魚怎麼養?彈塗魚室內魚缸飼養攻略,這魚實在好養又好玩
    目前我們發現可以離開水的魚還是比較少的,常見的有彈塗魚,過山鯽等等。今天我們就來和大家聊一聊彈塗魚這個物種。我們先來認識一下彈塗魚。彈塗魚的別名比較多,比如跳跳魚,泥猴。是背眼蝦虎魚科中非常奇特的一種魚。彈塗魚在水裡面行動比較不敏捷,但是到了陸地上時他們就會依靠自己起強大的胸鰭來進行爬行,還可以進行短距離的跳躍。上岸是他們最與眾不同的一個本領。
  • 全球「最慘」的魚,花了3億年進化,上岸就被端上餐桌!
    這種魚類就是——彈塗魚,又被叫做跳跳魚,是一個能夠在陸地上生存的魚類,但是人們如果是想要抓住它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它們平時只在有水的淺灘或者魚塘中出現。作為一種水陸雙棲的小型魚種,之所以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也是經過了3億多年的不斷進化。
  • 魚能上岸還能行走
    有的魚兒離開水竟然可以生存,這七種令人驚異的魚裝備了額外能使它們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器官,上岸行走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有人還把魚牽出來遛,有沒有覺得這個鏡頭很滑稽呢? 一、步行鯰。步行鯰原產於泰國,泰國人稱之為「Pla Duk Dam」,意思為深色蠕動的魚。
  • 3.85億年前,視覺進化引導遠古海洋生物爬上岸
    他們從化石中發現,在遠古海洋生物上岸之前,其眼睛的體積變大了三倍。在此同時,這些生物眼睛的位置也逐漸移從腦袋兩側動到了腦袋之上。由於其嶄新的眼睛可以穿透水面,在空氣中得到更廣闊的視野,這些早期的脊椎動物逐漸進化出了更發達的大腦。更發達的大腦意味著,與魚類只會對外界做出反應不同,它們學會了如何去計劃自己的行動。「我們為什麼在3.85億年前踏上岸?
  • 釣上岸的魚也能"跑"了?
    有一句俗語叫貓愛吃魚卻不會遊泳,魚愛吃蚯蚓卻不能上岸,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魚都是這樣。有的魚兒離開水竟然可以生存,有七種令人驚異的魚生長出能使它們從空氣中抽取氧氣的器官,上岸行走完全沒有問題,甚至有人還把魚牽出來遛,有沒有覺得這個鏡頭很滑稽呢?此「溜」魚非彼溜魚呀!
  • 彈塗魚 一條魚的生存哲學
    而彈塗魚,正是活躍在潮間帶泥灘上的精靈。熱愛陸地生活的魚彈塗魚,民間對這種可愛的小生物稱呼不一,跳跳魚、泥猴、花跳、江邊、海邊……它們上過國內一檔頗負盛名的美食類節目《舌尖上的中國》,隔壁日本吃貨還對這種「水中人參」讚不絕口。
  • 暑假去海邊度假,看見大海變這樣請立即上岸!很多人因此喪命
    如果去海邊,遇到這種斷層的海潮,請立即上岸!▼不管是平水如鏡或是浪花澎湃的大海在岸邊都會形成「離岸流」離岸流會在人毫無防備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而且在任何天氣條件下都可能發生,它會出現在多種類型的海灘上。與因猛烈撞擊而發出巨大聲響的波浪不同,離岸流不會引起人的注意,直到人身陷其中才會發覺。
  • 網友問:魚是人類祖先,為什麼魚類不可以上岸呼吸?
    生命的起源就在海洋,某種意義上來說魚類可以算是現代生物的祖先,但這裡有個誤區,遠古魚類才算是人類的祖先,現代的這些魚類最多和人類是平級的關係,它們也是經過數億年的進化,才發展到今天的樣子。這個問題就跟之前有人在網上發出質疑:「為什麼現代的猴子不在繼續進化成人類?」是一樣的道理。現代的類人猿等都是和人類一起進化到今天,它們的祖先也是猿類,只是和我們親緣關係較近。
  • CCTV-10播出:北海彈塗魚的自白
    精彩薦讀:北海另一種風情—— 在沙灘上「打鬥,示威,集結,唱歌,咆哮…… 《地理·中國》央視頻號全網首播 《水域秘境》|彈塗魚的自白
  • 每日科普|大彈塗魚:運輸空氣本領從哪兒來
    在繁殖季節,只有雄性大彈塗魚才會在自己的洞穴裡建造一個像「路燈」似的育兒室,讓雌性大彈塗魚在裡面產卵生子。育兒忙 「氣泡室」裡更換新鮮空氣大彈塗魚卵必須不時地暴露在空氣之中呼吸氧氣,否則就會死亡。只有在繁殖季節,雄性大彈塗魚才會吸引一條雌性大彈塗魚「結婚」交配,生兒育女。好本領或許來自三種可能那麼,雄性大彈塗魚運輸空氣的本領是從哪兒來的呢?無非有三種可能:一是親魚的傳授;二是自身的體驗;三是祖輩的遺傳。
  • 彈塗魚:人們叫它跳跳魚
    (1)彈塗魚在我國,僅僅有3屬6種。常見有彈塗魚(Periophthalmus cantonensis),中國沿海均有分布;大彈塗魚(Boleophthalmus pectinirostris),見於南海至日本有明海;青彈塗魚(Scartelaos viridis),見於南海和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