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Paul R.Milgrom和Robert B.Wilson
2020年諾獎頒獎季的最後一枚大獎——經濟學獎於瑞典時間10月12日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時45分)頒布,花落來自美國史丹福大學的保爾•米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獲獎理由:
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獲獎者介紹
保爾•米格羅姆:
史丹福大學教授,在拍賣理論和機制設計理論方面享有盛譽。1979年畢業於史丹福大學,獲得商學博士學位,目前是史丹福大學人類學和社會科學教授、經濟學教授。他還在哈佛大學和MIT授課。米格羅姆教授是美國藝術與科學院、美國計量經濟學學會會員。
Paul Milgrom教授研究領域廣泛,包括現實世界的拍賣設計和其他市場、組織經濟學、有限理性和經濟史等。他與約翰·羅伯茨(John Roberts)合著的《經濟學:組織與管理》(Economics,Organization,and Management)(1992)一書是十分著名的教材。
在拍賣領域,史丹福大學經濟系終身教授保羅•米格羅姆(Paul•Milgrom)無疑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名字。1993年,米格羅姆接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的委託,參與(FCC)美國聯邦電信委員會的電信運營執照的拍賣工作,天才地完成了拍賣機制的主要設計,使FCC的拍賣大獲成功,因此,米格羅姆成為全球拍賣領域和產業經濟學界最知名的人物之一。
他的研究成果發表在Amerian Economic Review,Econometrica等知名經濟學期刊上,他現在的研究興趣是激勵理論、計劃、拍賣市場設計。他因在頻譜拍賣設計方面的工作而聞名於世。
保爾•米格羅姆教授最近的著作「《拍賣理論與實務》(Putting Auction Theory To Work)」已於2004年由劍橋大學出版社出版,結合拍賣理論 和實務,受到高度推崇。
羅伯特•威爾遜:
1963年獲得哈佛大學商業管理博士學位。威爾遜曾當選為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和世界計量經濟學會主席(1999)。現任史丹福大學商學院教授。
其研究與教學涉及市場設計、定價、 談判 、及有關產業組織與 信息經濟學 的相關主題。他是一個 博弈論 專家。作為 產業組織理論 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價格理論、市場設計等領域作出了突出貢獻。
1970年代起,威爾遜從事博弈論研究,並作出了重要貢獻,尤其是他和克萊珀斯(Kreps)一起提出的序貫均衡概念(Kreps&Wilson1982),是對不完全信息動態博弈的解的概念的重要突破。
從1980年代起,威爾遜對於拍賣機制設計的理論與應用的研究取得重要成果,成為電信、交通和能源等領域的拍賣與競標機制設計的權威學者。1993年,威爾遜的價格機制研究的集大成之作《非線性定價》由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該書對費率設計和電信、交通和能源等公用事業相關主題進行了百科全書式的分析,該權威著作為他贏得了很高榮譽。
關於諾貝爾獎獎金
今年諾貝爾獎的獎金有所增加。2020年的諾貝爾獎每項獎金金額將達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762萬元人民幣),比去年增加了100萬瑞典克朗。獎金來自諾貝爾基金會,在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基礎之上建立。
諾貝爾經濟學獎小知識
自1969年以來,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頒發了52次,共有86人獲獎。
諾獎規定最多只能發給三人,在經濟學獎的52次頒獎中,共有25次授予一位獲獎者,19次授予兩位獲獎者,7次授予三位獲獎者。
最年輕得主:肯尼斯·約瑟夫·阿羅在51歲時獲得1972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
最年長得主:裡奧尼德·赫維茨在90歲時獲得200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他也是所有獎項類別中最年長的得主。
女性情況:埃莉諾·奧斯特羅姆獲得2009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成為首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
到目前為止,諾貝爾經濟學獎還沒有多次獲獎者
此前的諾獎預測
「引文桂冠獎」素有「小諾貝爾獎」之稱,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均曾獲得「引文桂冠獎」
已經揭曉的Clarivate Citation Laureates (科睿唯安引文桂冠獎)經濟學領域獲得者,曾被看好獲得諾獎,他們是
• David Dickey Wayne A. Fuller and Pierre Perron
• Claudia Goldin
• Steven T. Berry, James A. Levinsohn and Ariel Pakes
獲獎者分別在時間序列的統計分析、勞動經濟學(特別是女性和性別差異收入的分析),以及BLP隨機係數離散選擇模型的需求估計中有突出貢獻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名單及獲獎理由
2010-2019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名單
2019年
阿比吉特·班納吉
埃斯特爾·杜弗洛
麥可·克雷默
獲獎理由:減輕全球貧困方面的實驗性做法
2018年
保羅·羅默
威廉·諾德豪斯
獲獎理由:在創新、氣候和經濟增長方面研究的傑出貢獻,他們設計了一系列方法來解決我們時代最基本和最緊迫的問題——如何創造長期可持續的經濟增長
2017年
理察·H·泰勒
獲獎理由: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
2016年
奧利弗·哈特
本特·霍姆斯特羅姆
獲獎理由:在契約理論方面的卓越貢獻,將相關理論用於公司,企業治理及金融危機期間流動性問題的研究
2015年
安格斯·迪頓
獲獎理由:對消費、貧困和福利的分析
2014年
讓·梯若爾
獲獎理由:對理解和監管行業中少數重要公司的理論研究尤其出色,即他對寡頭壟斷現象的研究
2013年
尤金·法馬
拉爾斯·皮特·漢森
羅伯特·希勒
獲獎理由:對資產價格的經驗分析
2012年
埃爾文·羅斯
羅伊德·沙普利
獲獎理由:創建「穩定分配」理論,並進行「市場設計」的實踐
2011年
克里斯多福·西姆斯
託馬斯·薩金特
獲獎理由:在宏觀經濟學中對成因及其影響的實證研究
2010年
彼得·戴蒙德
戴爾·莫滕森
克里斯多福·皮薩裡季斯
獲獎理由:對「經濟政策如何影響失業率」理論進行了進一步分析
關於諾獎提名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提名只接受推薦,被提名者的名字和其他有關提名的信息要到50年後才能公布。通常每年推薦的候選人有1000—2000人。瑞典政府和挪威政府無權幹涉諾貝爾獎的評選工作,不能表示支持或反對被推薦的候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