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2020-12-05 央視網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黃博陽)北京時間今日傍晚,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的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獲得這一殊榮,理由是其在行為經濟學的成就。

  理察·塞勒是誰?

  理察·塞勒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1945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曾先後在羅徹斯特取得文學碩士(1970)和哲學博士(1974)學位。先後執教於羅徹斯特大學 (1971-1978)和康奈爾大學(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生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決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現為美國經濟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

  在理論研究上,塞勒對反常行為、經濟人假設、稟賦效應、跨期選擇、心理帳戶和股票市場均做出重大貢獻。在實際應用上,塞勒通過助推思想和選擇設計來分析和解釋了消費者行為和包括社會福利政策和儲蓄投資研究在內的政府政策行為。

  在今年的諾獎得主公布之前,智慧財產權機構科睿維安(Clarivate Analytics)預測稱以下領域有希望獲得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加州理工學院的科林·凱莫勒(Colin Camerer)和卡耐基梅隆大學的喬治 羅文斯坦(George Loewenstein),兩位學者在行為經濟學和神經經濟學領域取得了開創性研究成果;史丹福大學的羅伯特·霍爾(Robert Hall),他的代表性研究領域為勞動者生產率、經濟衰退和失業;哈佛大學的麥可·詹森(Michael Jensen)、麻省理工學院的斯特沃特·梅耶斯(Stewart Myers),研究影響個人和組織在做出決策時的複雜因素,在闡明企業融資決策維度。

  「不是諾獎」的諾獎

  經濟學獎是2017年諾貝爾獎中最後一個頒發的獎項。與生理學或醫學、物理學、文學獎等諾獎「元老」獎項不同,諾貝爾經濟學獎到1969年才首次頒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

  事實上,經濟學獎與其他幾位「老大哥」除了年歲差很多以外,其真正的全稱其實叫「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與諾貝爾基金會合作成立。其獎金出自瑞典央行的捐款,而非諾貝爾的遺產,也就是說,這是一項與諾貝爾基金會有關的「非諾貝爾獎」獎項。

  1968年,在瑞典國家銀行成立300年之際(這是全世界最古老的的央行,1668年成立),為尋求政策獨立等更多話語權而選擇與諾貝爾基金會合作。這一被後人稱為「天才般」的公關創意,瑞典國家銀行在其後數十年間在國際經濟政治的話語權不斷提升。

  諾貝爾經濟學獎可以頒發給單個人,也可以最多由3人分享,其主要目的是表彰有關人員在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新的經濟分析方法等領域所作的貢獻。其中,有24次諾貝爾經濟學獎只授予了一位經濟學家,17次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了兩位經濟學家,有6次諾貝爾經濟學獎由三位經濟學家共同分享。

  從1969年開始的近半個世紀以來,共有78人獲得此項殊榮,他們的平均年齡為67歲。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該獎項的經濟學家是挪威人弗裡希(Ragnar Frisch)和荷蘭人揚·廷貝亨(Jan Tinbergen)。迄今為止,只有一位女性曾獲諾貝爾經濟學獎,即2009年獲獎的美國印第安納大學教授埃莉諾·奧斯特羅姆(Elinor Ostrom)。

  獎金都怎麼用?

  9月14日諾貝爾基金會開會決定,2017年諾貝爾獎每個獎項的獎金將達到900萬瑞郎,約合738萬人民幣、100萬美元。獎金數額十分客觀,歷史上這筆錢的使用方式也各有不同。

  捐助社會公益是諾貝爾獎得主的優良傳統,歷史上有多位諾獎得主將部分甚至全部獎金捐贈給慈善機構。比如,19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文學家羅曼·羅蘭(Romain Rolland)就將這筆獎金全數捐給了法國紅十字會。

  同時,還有許多諾獎得主也選擇將獎金投入他們的科研事業,或者用於學科教育。1903年和1911年的兩屆得主居裡夫人(Marie Sk odowska Curie),所有獎金都投入到科研中;2000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3位得主之一的美國神經學家保羅·格林加德(Paul Greengard),為了消除科學界對於女性的歧視,用所得獎金設立了「女性諾貝爾獎」。

  當然,最熱門的選擇還是買房。2001年諾獎物理學獎得主之一麻省理工大學的沃夫岡·克特勒(Wolfgang Ketterle)就用諾獎獎金買了一棟房子;1993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飛利浦·夏普(Phillip Sharp)用獎金購置一棟已有近百年歷史的豪宅;他的搭檔英國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家理察·羅伯茨(Richard Roberts)則在自家的前院修建了一個私人的槌球草坪球場。

  據悉,就連在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作家莫言也在北京五環外買了套房子。獲得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的屠呦呦女士與其他兩位學者分享獎金,她曾與先生李廷釗開玩笑地說:「這點獎金還不夠買北京的半個客廳吧?」

  經濟學獎儘管身份特殊,但按照慣例獎金金額也與其他幾項持平。大多數經濟學獎候選者都已在業內聲名顯赫,生活水平都不錯,所以這筆錢對於經濟學獎得主來說可能榮譽要遠遠大過金錢。

  當然也有些日子過得比較困難的。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博弈論創始人約翰·納什(John Nash),他在獲獎之前甚至連一個固定的職位都沒有,獲獎之後他的第一反應是:「我真的需要一張信用卡」——他就是電影《美麗心靈》的男主角原型。

相關焦點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系行為經濟學代表人物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黃博陽)北京時間今日傍晚,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的理察·塞勒(Richard「不是諾獎」的諾獎經濟學獎是2017年諾貝爾獎中最後一個頒發的獎項。
  • 72歲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開創行為經濟學
    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布思商業學院教授,現年72歲的理察·塞勒因創建了行為經濟學理論而獲得今年的經濟學獎項。  諾貝爾現場頒獎詞說到「理察·塞勒的發現為經濟學領域的新領域鋪平了道路。」  ●心理學研究用於經濟決策  此次諾獎得主塞勒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心理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被認為「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科學家」。
  • 外媒:美行為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導外媒稱,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9日宣布,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憑藉其在行為經濟學上的研究獲得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據德新社斯德哥爾摩10月9日報導,塞勒的貢獻包括將普通人的行為和現有的金融決策模式有機結合起來。
  • 他倆革新了拍賣形式,獲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年輕」:不一樣的誕生記與其他諾貝爾獎項相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尤為「年輕」。它是唯一一個不是根據創始人阿爾弗雷德·諾貝爾遺願設立的獎項,而是瑞典國家銀行在1968年成立300周年之際,為紀念諾貝爾所設,並承諾每年提供的獎金金額等同於其他諾獎項的獎金金額。從1969年開始,經濟學獎成為諾貝爾基金會認可的第六個獎項。
  • 美國學者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理察·塞勒為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系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研究認知限制如何影響金融市場,展示了這些人格特質如何系統地影響個人決策以及市場成果。視頻: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行為金融學奠基者理察·塞勒獲殊榮,時長約1分46秒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今日揭曉。
  •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被稱股神
    理察·塞勒的研究將經濟學和心理學相結合,在承認人自控能力有限的前提下,認為應針對人們思維的固有弊端來創造性地制定一些「輕推」式的經濟策略,更有利於大眾的健康、經濟和幸福。視頻: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
  • 72歲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提出預測股票收益新方法
    2017年諾貝爾獎中的最後一個獎項諾貝爾經濟學獎於斯德哥爾摩時間10月9日上午11時45分(北京時間9日17時45分)揭曉。  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布思商業學院教授,現年72歲的理察·塞勒因創建了行為經濟學理論而獲得今年的經濟學獎項。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理察·塞勒獲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9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諾貝爾獎官網顯示,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察·H·泰勒(Richard H. Thaler)憑藉其為「行為經濟學所做的貢獻」獲得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官網公布的資料顯示,理察·泰勒將對心理現實的假設融進經濟決策分析。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自制力缺乏所導致的結果,他揭示了人類特徵如何系統性地影響個人決定和市場結果。
  • 理察·塞勒:從差點輟學到諾獎得主
    ■ 解讀塞勒分析了「為何有人股票大跌仍不肯割肉」對於理察·塞勒的獲獎,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永偉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來形容。「說情理之中,是因為他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確實非常突出,夠諾獎的分量。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的又一次勝利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經濟觀察網 陳永偉/文 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剛剛塵埃落定,理察·塞勒教授因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而成功斬獲了今年的諾獎。對於理察·塞勒教授的獲獎,我個人想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來形容。說情理之中,是因為他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確實非常突出,夠諾獎的分量。
  • ...電影《大空頭》客串演員理察· 塞勒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當地時間10月9日,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名單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上的貢獻。此外,有海外媒體指出,1980年理察·塞勒發表第一篇行為經濟學的論文,標題為「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大幅採用康納曼和特維斯基的論點,強調稟賦效應,卻屢遭大型期刊退稿,後來才獲一份名為《經濟行為暨組織期刊》的新刊物採用。如今,這篇論文是他極常獲引用的論文,目前引用次數超過4000次,在2014年居於首位。
  •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理察·塞勒: 「離經叛道」的經濟學家
    「過去30年,經濟學領域正在發生一場最重要的革命,理察·塞勒就是這場革命的中心人物。」曾經準確預測到金融危機爆發的經濟學家羅伯特·席勒如此評價道。 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揭曉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H.
  •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行為經濟學代表理察·塞勒獲獎
    央廣網北京10月1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2017年諾貝爾獎的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昨天傍晚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教授理察·塞勒獲得這一殊榮,理由是其在行為經濟學的成就。理察·塞勒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 諾貝爾經濟學獎:不是諾貝爾「欽定」的五大獎項,卻連續52年「全勤」
    而自1968年設立至今,諾貝爾經濟學獎已經保持了連續52年「全勤」頒發。 五大獎勵領域之外,由瑞典銀行增設 有趣的是,如今引人注目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一開始並不在諾獎的範圍內。
  • 兩人分享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們的研究改變拍賣行業?
    中新網10月12日電(劉淙 甘甜)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人名單揭曉,美國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獲獎,以表彰他們「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型拍賣形式的發明」。  作為諾獎家族中最「年輕」的一員,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過去的50多年間,有過讚譽,也嘗盡爭議。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獎
    剛剛,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理察·塞勒(Richard H. Thaler)獲獎,與此同時他也獨享了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40萬元)獎金。理察·塞勒是行為金融學奠基者之一,行為金融領域著名學者。
  •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前瞻:芝加哥學派成熱門
    作者:時代財經 石恩澤、劉沐軒事實上,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全稱是「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瑞典國家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一開始並不在諾貝爾的遺囑中,它是由瑞典國家銀行於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設立的額外獎項,由於其在評選步驟、頒獎儀式等方面和諾貝爾獎相似,因此人們也就習慣性地將其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
  • ...的五大獎項,卻連續52年「全勤」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你了解多少?
    五大獎勵領域之外,由瑞典銀行增設有趣的是,如今引人注目的諾貝爾經濟學獎,一開始並不在諾獎的範圍內。經濟學獎並不在其中,而是由瑞典銀行在1968年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的(當時名為「致力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經濟科學獎」),獲獎者由瑞典皇家科學院決定,並與1969年首次頒獎。由此,諾貝爾經濟學獎與最初5種「諾貝爾獎」合稱「諾貝爾獎」,目前獎項內容也與其他5種「諾貝爾獎」一樣;發展至今,諾貝爾經濟學獎已被廣泛認可為經濟學的最高獎項。
  • 這兩位分享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都做了些什麼?
    作為諾獎家族中最「年輕」的一員,諾貝爾經濟學獎在過去的50多年間,有過讚譽,也嘗盡爭議。新冠疫情肆虐的當下,全球經濟受到重創,疫情過後經濟能否恢復,如何恢復?從諾貝爾經濟學獎中,人們能找到答案嗎?「年輕」:不一樣的誕生記與其他諾貝爾獎項相比,諾貝爾經濟學獎尤為「年輕」。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7年諾貝爾獎昨晚上演「壓軸大戲」,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察·塞勒教授憑藉其為「行為經濟學所做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