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行為經濟學的又一次勝利

2020-12-02 經濟觀察網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

經濟觀察網 陳永偉/文 2017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剛剛塵埃落定,理察·塞勒教授因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而成功斬獲了今年的諾獎。

對於理察·塞勒教授的獲獎,我個人想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來形容。說情理之中,是因為他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確實非常突出,夠諾獎的分量。說情理之外,是因為他的很多重要工作都是和丹尼爾·卡內曼一起完成的,而卡內曼已經在2002年得過了諾獎,所以我先前認為再給塞勒的可能性不會太大。沒想到,今年諾獎委員會還是垂青了塞勒,並且還是獨得,這點確實令我有些意外。

塞勒教授生於1945年,於1974年獲得羅切斯特大學的博士學位。指導塞勒博士論文的導師是鼎鼎大名的沙文·羅森教授,在公共政策的評價方面很有造詣。相對於很多學院派的經濟學家,塞勒教授對於政策的關注更多,更致力於用理論去影響和改變政策,我想這一點和羅森教授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塞勒教授對於行為經濟學的貢獻很多,歸納起來,大約可以歸納為如下幾個方面:

一是稟賦效應。在1980年的論文《論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Toward a positive theory of consumer choice)中,塞勒教授首次提出「稟賦效應」的概念。顧名思義,所謂稟賦效應,就是指是指當個人一旦擁有某項物品,其對該物品價值的評價要比沒有擁有它之前大大增加。在和卡內曼合作的一項著名實驗中,塞勒教授向人們證實了稟賦效應的存在。在這個實驗中,他們先發給被試一個茶杯,並用巧克力去進行交換茶杯,結果人們都不願意放棄茶杯。而在後來的實驗中,他們先發給被試一塊巧克力,並用茶杯去交換巧克力,結果卻發現人們不願意放棄巧克力。被試是隨機抽取的,按理說不應該存在著系統性的偏好偏差,為什麼在前一次中,他們會鍾愛茶杯,而在後一次實驗中它們卻鍾愛巧克力呢?原因就在於稟賦效應的存在——一旦我們擁有了某物,那麼再讓我們放棄它就很難了。

應該說,稟賦效應的提出對於傳統經濟學的挑戰是很大的。例如,它直接挑戰了著名的「科斯定理」。根據科斯定理,當交易成本為零的時候,初始產權的劃分並不會影響物品的最終配置狀態,因為人們可以通過交換來讓物品配置到對其評價最高的那個人手裡。但是如果「稟賦效應」是存在的,那麼初始產權的配置就很關鍵了。

二是跨期選擇和自我控制。在傳統經濟學看來,人是理性的,可以對長期的消費和投資做出合理的安排。但是事實並非這樣。舉個通俗的例子,小學課文裡面有篇課文叫《寒號鳥》,寒號鳥知道冬天馬上就要到了,每天唱著「哆囉囉,哆囉囉,寒風凍死我,明天就壘窩」。從經濟學的角度看,它每天花一點時間來壘窩應該是最優的,但事實上它並沒有這麼做,原因就是缺乏自我控制。在行為經濟學的角度看,這種現象有個名詞,叫做「雙曲貼現」(Hyperbolic Discounting),也就是說,你今天對明天的關心,與明天對後天的關心是不同的,因此在每一個「今天」,你都會更重視現在,而不顧未來。如果存在著「雙曲貼現」,那麼人對於未來的規劃就未必是最優的。如果這時存在一個外部的力量來進行幹預,就會讓個人福利達到更高水平。

在公共政策領域,和以上理論相關的一個重要政策就是社會保障。有很多經濟學家認為,讓政府來辦理社會保障是不合適的,因為會造成很多浪費。相比之下,讓個人自行儲蓄可能會更好。從傳統經濟學角度看,以上論證當然是對的,但是從行為經濟學角度看,這一論述卻未必正確。塞勒曾和哈佛大學法學院的教授卡斯·桑斯坦合作過一本著名的書《助推》,裡面就重點論述了由於「雙曲貼現」行為的存在,個人的儲蓄行為可能不是最優的。這在很大程度上為社會保障的合理性正了名。

三是關於心理帳戶的研究。「心理帳戶」的思想最早也出現於塞勒教授1980年的那篇《論消費者選擇的實證理論》。在1985年的論文《心理帳戶和消費者選擇》中,他又對其進行了進一步的探討。所謂心理帳戶,意義也是十分直觀的,即我們在思考一些問題時,並不會去進行統一的成本收益核算,而會在心裡構建很多個分門別類的帳戶,分頭進行計算。舉例來說,我們可能擁有十隻不同的股票,按照經典的經濟學理論,我們關注的應該是這十隻股票所構成的這個組合的整體漲跌。但在現實中,我們除了關注整體的漲跌外,還會關心每隻股票的漲跌狀況。當某些股票跌得很慘時,我們也不肯「割肉」,把資金放到業績更好的股票上,而寧願繼續持有它,等著回本。

心理帳戶的提出,對於傳統經濟學理論的衝擊是很大的。例如,傳統經濟學告訴我們,「沉沒成本不是成本」,不應該影響進一步的選擇。但是,如果存在著心理帳戶,那麼沉沒成本就會嚴重製約進一步的選擇行為。

以上就是我對塞勒教授理論的一些理解。最後我想以一則趣聞作為結束。當年塞勒向同行們報告他那篇關於稟賦效應的著名論文時,有一位經濟學家大佬當即提出了反對。他問:「你所說的稟賦效應,是否可以被認為是交易成本的一種?」這個問題讓剛出茅廬不久的塞勒十分尷尬。如果塞勒教授當時屈服於這位大佬的權威,把稟賦效應歸於一種交易成本,那麼我們還會有今天的行為經濟學嗎?這恐怕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作者:陳永偉,北京大學市場與網絡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

相關焦點

  • 72歲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開創行為經濟學
    美國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布思商業學院教授,現年72歲的理察·塞勒因創建了行為經濟學理論而獲得今年的經濟學獎項。  諾貝爾現場頒獎詞說到「理察·塞勒的發現為經濟學領域的新領域鋪平了道路。」  ●心理學研究用於經濟決策  此次諾獎得主塞勒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心理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被認為「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科學家」。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系行為經濟學代表人物
    Thaler)獲得這一殊榮,理由是其在行為經濟學的成就。理察·塞勒是誰?理察·塞勒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1945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曾先後在羅徹斯特取得文學碩士(1970)和哲學博士(1974)學位。先後執教於羅徹斯特大學 (1971-1978)和康奈爾大學(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生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決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
  • 美國學者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理察·塞勒為芝加哥大學經濟學教授,系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研究認知限制如何影響金融市場,展示了這些人格特質如何系統地影響個人決策以及市場成果。視頻: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行為金融學奠基者理察·塞勒獲殊榮,時長約1分46秒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今日揭曉。
  •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被稱股神
    理察·塞勒的研究將經濟學和心理學相結合,在承認人自控能力有限的前提下,認為應針對人們思維的固有弊端來創造性地制定一些「輕推」式的經濟策略,更有利於大眾的健康、經濟和幸福。視頻: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
  • 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行為經濟學代表理察·塞勒獲獎
    央廣網北京10月10日消息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導,2017年諾貝爾獎的最後一個獎項——經濟學獎昨天傍晚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的教授理察·塞勒獲得這一殊榮,理由是其在行為經濟學的成就。理察·塞勒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解讀諾獎"最年輕"獎項 原標題:   新華網北京10月9日電(黃博陽)北京時間今日傍晚,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教授的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獲得這一殊榮,理由是其在行為經濟學的成就。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理察·塞勒獲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9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諾貝爾獎官網顯示,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察·H·泰勒(Richard H. Thaler)憑藉其為「行為經濟學所做的貢獻」獲得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官網公布的資料顯示,理察·泰勒將對心理現實的假設融進經濟決策分析。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自制力缺乏所導致的結果,他揭示了人類特徵如何系統性地影響個人決定和市場結果。
  • 研究行為經濟學的理查·德塞勒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7年諾貝爾獎中的最後一個獎——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今日揭曉,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獲得殊榮。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H.
  •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出爐!行為金融學奠基者理察·塞勒獲殊榮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為行為金融學奠基者、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  理察·塞勒1945年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曾先後在羅徹斯特取得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先後執教於羅徹斯特大學(1971-1978)和康奈爾大學(1978-1995),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生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決策研究中心主任至今。現為美國經濟學會會員、美國藝術與科學研究院院士。系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 外媒:美行為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參考消息網10月10日報導外媒稱,瑞典皇家科學院10月9日宣布,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憑藉其在行為經濟學上的研究獲得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據德新社斯德哥爾摩10月9日報導,塞勒的貢獻包括將普通人的行為和現有的金融決策模式有機結合起來。
  • 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2017年諾貝爾獎昨晚上演「壓軸大戲」,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察·塞勒教授憑藉其為「行為經濟學所做的貢獻
  • 「行為經濟學之父」、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諾貝爾獎
    今年諾貝爾獎的「壓軸大戲」中,理察·塞勒,被稱「行為經濟學之父」的芝加哥大學教授獲得了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研究人的非理性經濟行為的「行為經濟學之父」,理察·塞勒被問及:你會怎麼花費9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72歲的老爺子繼續開起了玩笑:「我會盡最大努力,用非理性的方式把這些錢花光。」
  • 201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201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獎  2017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9日揭曉,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憑藉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卓越貢獻而摘取這一獎項。中國學者認為,塞勒的獲獎堪稱行為經濟學的勝利。  塞勒現年72歲,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東奧蘭治,是芝加哥大學布斯商學院行為經濟學教授。他的研究主要集中於心理學、經濟學等交叉學科,被認為是「現代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先鋒經濟學家」。  瑞典皇家科學院9日評價,塞勒使經濟學「更人性化」。「整體而言,理察·塞勒所作貢獻在經濟學與個體決策的心理學分析之間架設了一座橋梁。」
  • 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獲得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瑞典皇家科學院周一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芝加哥大學教授理察·塞勒(Richard H. Thaler),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研究方面做出的重大貢獻。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新聞稿中表示,塞勒將心理學上的現實假設與人們的經濟決策分析相結合,向大家系統展示了人性存在的「有限理性」、」社會偏好「、」缺乏自制力」等特徵,如何影響個人決策以及市場結果。
  • 梁小民︱接地氣的經濟學——理察·塞勒與行為經濟學
    西蒙由於這個理論和其他貢獻而獲得了1978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後興起的則是我們這裡要重點介紹的行為經濟學了。主流經濟學日益數學化,靠數學推導建立了邏輯嚴謹的理論體系。在現代,奠定數學分析方法基礎的是薩繆爾森的《經濟分析基礎》。
  • 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獲獎
    剛剛,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美國芝加哥大學經濟學家理察·塞勒(Richard H. Thaler)獲獎,與此同時他也獨享了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740萬元)獎金。理察·塞勒是行為金融學奠基者之一,行為金融領域著名學者。
  •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了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理論
    什麼是行為經濟學?了解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理論 理察·塞勒因為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而獲得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那麼,什麼是行為經濟學,塞勒的主要理論又是什麼,一起來了解一下。
  • 理察·塞勒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潛在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評介
    來源: 經濟學動態 作者:鄒新月 陳玉琳2015年度美國經濟學聯合會會長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是美國著名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家。他於1945年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1967年獲凱斯西儲大學學士學位;1970和1974年分獲羅徹斯特大學文學碩士學位和哲學博士學位。
  • ...電影《大空頭》客串演員理察· 塞勒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當地時間10月9日,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的獲獎名單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以表彰他在行為經濟學上的貢獻。  「1945年理察·塞勒出生於美國新澤西州,曾先後在羅徹斯特大學取得文學碩士和哲學博士學位,1995年起任芝加哥大學商業研究生院行為科學與經濟學教授、決策研究中心主任,是行為經濟學和行為金融學領域的重要代表人物。」  理察·塞勒的主要研究領域是行為經濟學、行為金融學與決策心理學。
  • 理察·塞勒獲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曾出演奧斯卡獎電影《大空頭》
    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當地時間10月9日中午11點45分,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理察·塞勒(Richard Thaler),表彰其在行為經濟學領域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