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鞏固背街小巷改造成果 推進小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安寧區培黎街道...
位於安寧區東部的培黎街道,轄區內共有 60 家樓院,其中,老舊樓院 30 家、「三不管」樓院 15 家,面對老舊院落多、環境衛生治理難等城市管理薄弱環節,街道奏響創建「長效鍵」,時刻銘記「文明創建永遠在路上」,聚焦問題癥結、精準靶向施策,確保整治效果不滑坡。近段時間以來,集中整治了一批亂貼亂畫、亂堆亂放等不文明行為,全面提升轄區環境衛生整體面貌。
-
解民生之困 聚文明之力——南明區以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治理為抓手...
今年6月中旬,南明區遵義路街道開始對鐵運巷進行全方位整治,僅用不到一個月時間就完成了路面、立面、景觀、門頭、管線等方面的整治。「以前最令人頭疼的就是路面坑窪不平、下水道堵塞的問題,汙水流得到處都是,又臭又髒。現在路面鋪設了瀝青,下水道疏通了,看上去乾淨整潔多了,我們做起生意來心情格外舒暢。」在鐵運巷經營飯館的陳濤說,政府部門想群眾之所想,解決了商戶的大難題。
-
背街小巷四大通病要怎麼治癒 請你談談你的看法
對此,市委書記徐立毅強調,要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標準,把「序化」問題作為城管的重點來抓,做到專項整治與常態管理、行政執法與經濟手段有機結合,促進城市整潔有序。 那麼,對標先進,溫州背街小巷存有哪些差距?
-
漳平市召開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社區(小區)整治工作推進會
為迎接第六屆省級文明城市檢查,提升城市精細化管理水平,持續推進城市常態長效管理,10月30日,漳平市委文明辦、城市管理局、菁城街道、桂林街道召集城區11個社區和城區各物業公司開展創建省級文明城市社區(小區)整治工作推進會。
-
北林路街道辦事處構建高品質城區環境工作概況
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努力的方向。注重統一性,按照「全區域整治提升,整街道有機更新」的思路,把好規劃設計關,聘請專業設計公司,儘量在保留建築肌理的基礎上提升功能、傳承文化、留存韻味,致力於打造獨具北林街區特色,人文情懷的精品街區,切實形成居民休閒「打卡地」,進一步凸顯「北林內涵」。
-
卡通牆繪「走」進背街小巷
據了解,南關巷牆繪改造是高陵區城區背街小巷提升改造項目的一部分,聘請專業的外牆彩繪團隊進行了詳細的策劃,結合鹿嶺路片區實驗小學和第三幼兒園教學氛圍營造的理念,選擇了以動漫圖案、寓言故事為主題的愛國教育系列彩繪。滿足了當地群眾和周邊學生需求的同時又提升了整個小巷的文化品味。
-
沙坪垻:助力城市品質提升 土灣街道打造「詩畫小巷」
華龍網11月3日6時30分訊(特約通訊員 趙傑昌)在開展城市品質提升行動中,重慶沙坪垻區土灣街道通過實施「詩畫小巷」美化工程,讓老舊的背街小巷、梯坎成為充滿詩情畫意的「美麗街巷」。11月1日上午,筆者來到土灣街道工人村、新生村社區的小巷看到,巷道綠葉繁花點綴,兩邊的牆上繪著各種各樣鮮豔的圖畫,有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明禮儀、家庭美德、社會新風、歷史文化圖繪等內容。除了圖畫之外,在工人村社區的小巷裡,地上、牆上還隨處可見古詩詞,從《沁園春·雪》到《天淨沙·秋思》,讓老街巷充滿了文化氣息。
-
仙華街道:全民參與 助力文明城市創建
>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攻堅戰打響以來,仙華街道積極響應縣委縣政府的號召,健全完善文明創建工作機制,進一步明確責任清單,聚焦重點環節,開展強化整治,將文明創建工作落實落細,全力助推我縣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在成立街道創文工作領導小組的基礎上,進一步壓實黨員幹部包幹制。各村、社區分別成立以黨組織書記為組長的創文工作領導小組,根據黨員四級網格分組織實行包片負責制,優化責任落實,強化督查問效,不斷加強對創建工作的組織領導,為文明創建工作設計美好藍圖。
-
整治小小垃圾桶 市容環境面貌大提升
整治後的街道乾淨整潔。從整治垃圾桶開始 著力城市精細化管理餐廚垃圾桶擺放不規範,環衛果皮箱破損缺失、設置不統一等問題一直都是城市管理中的難題,也是影響市容市貌的一大頑疾。為解決這一頑疾,區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視,認真查找問題,切實找準癥結,開展垃圾桶規範化管理專項整治,取得積極成效。近日,在南岸區不少街道上都能看到一組組標註了「餐廚垃圾」字樣的綠色箱體。
-
揭東整治北河社區內河黑臭水體初見成效
整治後的北河社區內河水質明顯改善,水面景觀日趨良好。通訊員 攝揭東區磐東街道北河社區內河與北河相連,曾因被汙染成為居民口中的「臭水溝」。近日,記者從市住建局獲悉,全長1.5公裡的北河社區內河,經過整治重現了水清岸綠的良好生態環境,看到水體復清消臭,群眾紛紛點讚。據了解,整治前的北河社區由於未進行有效截汙,沿河生活、生產汙水直排入河;上遊為斷頭湧,水體缺乏流動性,喪失水體自淨能力;內河淤積大量生活垃圾,堵塞河道,水量稀少。經檢測屬輕度黑臭,被列入國家城市黑臭水體治理監管目錄。
-
蒙城縣漆園街道:流動「紅黃旗」 人居環境大整治
人居環境整治是脫貧攻堅的一項重要任務,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前提。為持續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蒙城縣漆園街道大膽創新、精準發力,建立了流動「紅黃旗」「紅黑榜」制度,掀起了全力打造整潔衛生、規範有序、生態文明優美的人居環境熱潮,擦亮了鄉村振興底色。
-
重拳整治「空中菜園」,網格化助力保衛藍天
重拳整治「空中菜園」,網格化助力保衛藍天 (及時清理「空中菜園」,營造清爽舒適環境。)11月20日,接到熱心群眾舉報後,長沙市天心區南託街道組織城管辦、城管執法中隊、社區網格員對南郡明珠樓頂種菜行為開展綜合整治行動。此次行動一共清理了4處菜地,周圍群眾紛紛點讚。 南託街道地處城郊結合部,少數居民小農意識濃厚,樓頂種菜行為屢禁不止。
-
小驛站大平臺 服務群眾「零距離」
七裡河街道大石橋社區將小區中心區域的物業用房改造成「紅色驛站」,同步修建站前廣場、文化長廊,居民在廣場休閒活動的同時,就可以在驛站諮詢、代辦各項服務;紫貞街道春園社區將鐵路遊泳池小區「三供一業」移交的閒置用房進行改造,打造成「三方聯動」議事、老年活動、「四點半課堂」、「雙報到」黨員活動室等多功能驛站;團山鎮中車社區利用「三供一業」改造契機,將中車家屬區B區入口處的門衛室改造升級成「紅色驛站」,往來過路的居民可以在驛站享受免費充電
-
青島市北區四方街道:激發社區治理「活力之源」深耕社區治理「實效...
始終貫徹「讓群眾從每一件小事,每一處細節上感受黨和政府的關心,感受社區生活的幸福」的宗旨。舊改為民,舊改靠民。舊改推進「清零行動」是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事,再難也要想辦法加速解決。四方街道在破解舊改難題上,不僅想方設法解決居民關心的民生問題,也為未來發展騰出了想像的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