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小小垃圾桶 市容環境面貌大提升

2021-01-09 中國.重慶.南岸網

南坪鎮臨時規範攤區。

整治後的街道乾淨整潔。

為了防控疫情設置的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

新增設的餐廚垃圾箱體可美觀收納餐廚垃圾桶。

近年來,區城市管理局全面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強化城市管理服務,切實提升市容市貌,全區城市管理水平不斷實現高質量新發展。如今,走在南岸的大街小巷,「乾淨整潔,文明有序」是我們最直觀的感受。

2020年,南岸區城市管理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創新思路、嚴格管理、外樹形象,全力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常態化開展「馬路辦公」為抓手,持續深化環衛體制改革,以開展垃圾桶規範化管理專項整治為切口,力促「大城細管」,全區市容衛生環境得到全面提升。

從整治垃圾桶開始 著力城市精細化管理

餐廚垃圾桶擺放不規範,環衛果皮箱破損缺失、設置不統一等問題一直都是城市管理中的難題,也是影響市容市貌的一大頑疾。為解決這一頑疾,區城市管理局高度重視,認真查找問題,切實找準癥結,開展垃圾桶規範化管理專項整治,取得積極成效。

近日,在南岸區不少街道上都能看到一組組標註了「餐廚垃圾」字樣的綠色箱體。據了解,為解決餐廚垃圾桶亂擺放問題,區城市管理局在全區13個鎮街、經濟板塊餐飲商戶較集中的路段規範設置了477個外形大方美觀的餐廚垃圾規範收集箱體,可容納1495個餐廚垃圾桶,並安排人員積極入店宣傳,耐心講解餐廚垃圾桶相關管理規定,引導商家外擺餐廚垃圾桶進入收集箱體。同時還對餐廚垃圾收集箱體和餐廚垃圾桶位進行統一編號,明確每個商戶固定的餐廚垃圾桶位,建立管理臺帳,實現餐廚垃圾桶位「戶籍化」管理。

為加強餐廚垃圾收運,從2020年11月3日起,區環衛處開展了為期1個月的餐廚垃圾專項整治行動,同時結合我區實際情況制定了16條餐廚垃圾清運線路,每條清運線路制定了清運時間及清運地點,作業車輛按照定時、定點、定線路的作業方式完成每日清運任務,做到應收盡收,不少收、不漏收。針對16條清運路線還對應建立了16個集「收運、執法、商戶」於一體的餐廚垃圾收運聯絡微信群,實行收運信息共享,實現收運動態、收運效果全程監管。

此外,區環衛處還成立了三組巡查隊伍,對16條作業路線進行抽查,巡查內容包括餐廚垃圾是否有少收、漏收、不收,清運後餐廚垃圾桶是否歸位(有收集箱體的要求放置收集箱體內,沒有收集箱體的要求推回店內或門前靠牆擺放),並向沿街餐飲門店宣傳垃圾分類,餐廚垃圾要與生活垃圾分開收集,避免混裝,引導附近沒有餐廚垃圾箱體的餐飲門店,在清運前20分鐘將餐廚垃圾桶擺放至指定地點,清運後及時收回,避免長時間佔道擺放。

同時,為滿足群眾垃圾投放需求,區城市管理局在南坪片區和彈子石CBD片區設置了質量、規格、外形統一的分類果皮箱2382個。在設置新果皮箱的同時,還對上述2個片區以前的果皮箱進行分類整理,將回收的400個果皮箱規範設置在各背街小巷、社區公園,既方便了群眾,又整合了現有環衛資源,實現資源效益最大化。

為減少物業、商戶私自擺放垃圾桶問題,區城市管理局還在南坪商圈試點設置了30個180升不鏽鋼生活垃圾箱體,較大程度上滿足了市民生活垃圾投放需求。同時還明確由各鎮街劃定生活垃圾集中收運點,督促商戶加強垃圾桶日常保潔管護,並督促環衛作業公司加大收運頻次,防止生活垃圾前端積壓。據區城市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還將在南坪片區人流量較大的醫院、商超、商業聚集區增設250個大型不鏽鋼生活垃圾箱體,進一步滿足市民投放需要。

通過開展垃圾桶專項整治,切實解決了原先垃圾桶缺損嚴重、規格不統一、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目前我區垃圾桶髒、亂、破等現象得到顯著改善,全區餐廚垃圾桶得到規範管理,果皮箱基本實現隨滿隨清,隨髒隨潔。下一步,區城市管理局將持續統籌各鎮街、經濟板塊發展中心按照職責分工,精心組織、協調配合、科學調度,形成高效工作機制,全力解決垃圾桶整治「最後一公裡」問題。

以「馬路辦公」為抓手 力促市容環境持續改善

2020年是南岸區實現「城市環境大變樣」的關鍵之年,也是區城市管理局著力提高城市品質,助力南岸打造城市會客廳,增添南岸城市「魅力」的一年。

2020年以來,按照「現場辦、馬上辦、負責辦」的要求,區城市管理局領導帶頭踐行「馬路辦公」,對轄區主次幹道實行「劃片包幹」,深入社區、背街小巷,對市容環境、園林綠化、道橋設施等日常工作以及群眾關注的「殭屍車」、水電氣訊設施破損等熱難點問題進行現場落實。2020年以來,區城市管理局領導班子成員「馬路辦公」3153次,發現並解決各類城市管理問題14921個。

為解決「馬路辦公」中發現的毗鄰鎮街、經濟板塊發展中心環境衛生管理邊界不清、責權交叉、對作業公司管理不到位等問題,區城市管理局積極推進環衛體制改革。各鎮街、經濟板塊發展中心採取分片、分標段聯合招標方式,分區域開展環衛清掃保潔市場化服務,並建立經費保障、市場準入退出、檢查考評三項機制,通過區城市管理局及各鎮街對作業公司的雙重考核和管理,加大了對作業公司的監管力度,基本形成了「統一指揮、分級管理、責任明確、高效聯動」的環境衛生管理工作新格局。經過一年的磨合和運行,我區環境衛生管理水平和效能取得明顯提升,也經受住了今年疫情防控和災後恢復的考驗。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區城市管理局負責全區街面清掃保潔、消毒殺菌和隔離點生活垃圾清運工作,累計清理暴露垃圾2.2萬噸、衛生死角14.5萬處,清洗消毒除臭垃圾收集站點69535處次、公廁62140處次,消毒殺菌垃圾收集容器602915個,專項清運隔離點生活垃圾28.875噸。同時還在全區設置廢棄口罩專用垃圾桶1712個,收集處理廢棄口罩1475.29公斤,在區城市管理局的努力下,全區未發生任何一起因生活垃圾處置不規範引發的二次感染事故。

2020年8月,長江5號洪水過境我區,洪水退去後,在南濱路沿線留下大量淤泥、垃圾。在區政府的統一部署下,區城市管理局負責龍門路至騰濱路段的清淤整治工作,按照「分段分責,各負其責」的工作模式,將該路段劃分為5個作業區域,組織全區環衛作業力量,晝夜奮戰進行災後清淤整治工作。同時,還幫助沿線物業管理公司對受災商鋪、車庫等物業區域實施清淤,轉運垃圾廢棄物,清淤工作完成一處,即聯繫衛生防疫部門消殺一處,做到清淤、消殺無縫銜接。清淤整治期間共出動環衛工人1776人次、各類機具車輛398臺次,清除淤泥38360立方米,僅用3天完成清淤,實現南濱路8月25日上午全面通車,得到了群眾和商家的一致點讚,長嘉匯業主重慶怡置商業管理有限公司還專門送來了印有「抗洪支援 一心為民」字樣的錦旗,感謝抗洪搶險與災後重建工作中區城市管理局對受災企業的幫助與支援。

除了做好日常清掃保潔外,加強市容秩序監管執法,引導群眾共同參與,鞏固市容環境成果也是區城市管理局狠抓的重點工作之一。

2020年以來,區城市管理局在市城市管理局推廣的「門前三包」(包衛生、包秩序、包設施)基礎上,增加了包園林綠化、包文明勸導兩項內容,形成我區「門前五包」內容。同時,持續做好入戶宣傳工作,引導社會組織和市民群眾參與城市管理。截至目前,共入戶宣傳9534戶,籤訂「門前五包」責任書2435份,規範騎門攤18956起,查處商家佔道經營11648起,勸離商家門前佔道停車6260起。

此外,按照「定區域、定責任、定目標、定人員、定考核」的五定原則,推行城市綜合管理「五長制」,即街長、路長、院長、樓長和小區長工作責任制,鞏固完善「五長吹號、幹部報到、協同整治、限期銷號」的快速高效運行處置機制。

2020年,重點開展以33個農貿市場為中心向四周延伸的背街小巷、居民小區等區域整治,排查出的問題均已及時整改。並聯合區級相關部門,高標準打造彈新街、龍門路、攬湖路、崇南路、廣福路等5條「垃圾不落地五包五長」市容整潔示範街(路),取得顯著成效。

下一步,區城市管理局將緊緊圍繞市對區下達的目標任務,抓緊提升城市品質,在做好城市管理日常工作的基礎上,大力實施城市管理「七大工程」,整治頑疾、補短強基,努力實現「城市環境大變樣」階段性目標,推動市對區考核排名升位。以「減量化、資源化、無害化」為目標,堅持「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過程綜合治理、全區域統籌發展、全社會普遍參與」,為建設「三生四宜」品質城市提供有力支撐。

良好的城市環境秩序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城市宜居的必然要求。接下來,區城市管理局將繼續從關乎群眾切身利益的市容環境、園林綠化、道橋設施等方面存在亟待突破的熱點、難點問題出發,逐步構建完善城市管理這張大網,為營造更加整潔靚麗、宜居宜人的環境打下堅實基礎。

□本報文/記者 侯靜 圖/記者 張皓瑋

相關焦點

  • 保障COP15大會市容環境提質提升,盤龍將這麼幹!
    保障COP15大會市容環境提質提升,盤龍將這麼幹!會上,沃磊對全區市容環境保障提質提升作了嚴格要求,強調要根據《COP15大會昆明市市容環境保障提質提升工作實施方案》,在秉承前一階段整治提升成果的同時,進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責任感、使命感、緊迫感,以更大的決心、更嚴的標準、更高的效能抓細抓實各項提質提升工作
  • 馬鞍山市推進全域環境整治提升工作掃描
    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在線報導, 自3月10日全市推進全域環境整治提升現場會召開以來,一場以「清垃圾、清雜物、淨化水體、綠化家園」為主要內容的環境整治熱潮,在一江兩岸忽如一夜春風起。「把垃圾和雜物清除掉、把水治理好、把樹栽起來、把草種上去。」全市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環境質量有了一個大的提升,市民有了更多的獲得感。
  • 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水上管理處採取「三定」模式積極開展水域市容...
    為營造整潔、美觀的城市水域市容環境,有效提升蘇州河水域保潔工作質量,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水上管理處嚴格按照水域市容環境衛生檢查標準,針對市管水域52個樣本點採取「定人、定位、定期」模式開展水域市容環境衛生質量評價工作,努力實現「水清、岸綠、河暢、景美、生態」的河道水域環境治理目標。
  • 安徽馬鞍山博望區丹陽鎮:兩省城管聯合執法 提升市容整治新高度
    為徹底解決兩省交界處長期存在的佔道經營、非機動車亂停亂放等各類問題,打造良好的市容衛生環境。連日來,博望區丹陽城管中隊與江寧區橫溪中隊合作,各派出執法人員組成聯合執法隊,共同開展市容整改工作。整治行動中,聯合執法隊堅持「溝通為主,處罰為輔」的原則,文明執法、依法執法。
  • 翠屏區:環境衛生大整治,城市形象大提升
    翠屏區:環境衛生大整治,城市形象大提升 2021-01-13 16:30 來源:四川新聞網 四川新聞網消息(羅勇剛)為持續鞏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成效,提升宜賓城市整體形象。
  • 助力環境整治提升,南京這群萌娃用創意手工「變廢為寶」
    正值第32個愛國衛生月,南京市雨花臺區開展以「清潔家園,改善環境,共享健康」為主題的「環境整治提升月」行動,鐵心橋街道景明佳園社區組織社區兒童利用家中廢品進行手工製作,以增強大家的環保意識,為「環境整治提升月」助力。
  • 信豐西牛鎮:改善城鄉面貌 提升城鄉「淨界」
    大江網/贛州頭條客戶端訊 通訊員朱海霞報導:今年以來,西牛鎮著力改善城鄉環境面貌,提升居民生活質量,按照「精心規劃、精緻建設、精細管理、精美呈現」總要求,通過「建機制、抓典型、塑風貌、強保障、重常態
  • 湘東區廣寒寨鄉環境整治不停歇 人居環境大改善(圖)
    環境整治後的河道一側(湯慧 供圖) 鄉、村黨員幹部開展環境整治工作(湯慧 供圖)  中國江西網/萍鄉頭條客戶端訊 湯 慧報導:近日,湘東區廣寒寨鄉根據宜居湘東要求,在全鄉範圍內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工作。
  • 新顏舒展山水間———鄂城區人居環境整治掃描
    謝良海細數著這些變化,「房子越來越漂亮、道路越來越寬敞,就連過去隨便堆的垃圾,現在已經難覓蹤影,家家戶戶門前都立起了垃圾桶,上面還標有『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房前屋後乾乾淨淨,庭院裡綠樹成蔭……」這一切變化,源於鄂城區大力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該區把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迫切的問題作為整治方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生活汙水治理全覆蓋。
  • 鎮區景區化、景區全域化、全域特色化 常樂鎮提升人居環境質量持續...
    文/徐菲菲 打造海門人居環境示範鎮。上月中旬以來,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市常樂鎮對S222常樂段沿線開展環境大整治。 提升人居環境質量,常樂鎮已持續兩年。3月中旬,鎮上由書記、鎮長帶領村居、鎮部門負責人60多人分兩批前往蘇州三個村參觀,學習他們鄉村振興、村民增收、環境提升等方面經驗。 年初以來,常樂鎮實施「環境整治早春行動」,集中整治鎮村沿路環境、農村水環境、田園生態、村莊面貌。截至目前,黨員幹部、環保志願者衝鋒一線2700餘人次。
  • 三路段立面整治 豐澤城市景觀再提升
    早報訊 (記者李菁 通訊員潘焱豔 文/圖)行駛在豐澤區城華路、坪山路等路段,你能看到道路沿線的一棟棟建築外立面,融合了閩南建築風格,煥然一新的市容市貌盡收眼底。人居環境整治關係城市品質和群眾生活質量,據悉,豐澤區開展城市重要節點人居環境整治,三個整治路段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
  • 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水上管理處快速清除黃浦江核心水域汙染
    新年伊始,為全力做好黃浦江水域市容環衛工作,上海市市容環境衛生水上管理處將「繡花針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在巡查中及時發現並清除汙染點,力爭全覆蓋不留死角。1月5日上午,市水管處隊員船巡時發現,受漲落潮及風向影響,黃浦江水域歇浦路輪渡站凹檔灘涂處有氣球、泡沫等垃圾聚集,對周邊水域市容市貌產生一定影響。隊員立即通過微信平臺與保潔作業單位取得聯繫,督促其儘快調派附近保潔作業船對灘涂堆積的垃圾進行清理。保潔單位收到信息後積極響應,協調人員前往保潔作業,及時清除灘涂上聚集的垃圾,周邊水域市容市貌得到改善。
  • 馬尾主城區提升改造 老舊小區「改」出好生活
    「馬尾多年來新城建設力度很大,城市面貌有了很大的變化。但老城片區由於規劃建設時間久遠,城區面貌略顯老舊,尤其和東江濱沿線面貌相比,給人一種不協調的感覺。」12月1日,家住馬尾舊街的老馬尾人李先生接受採訪時坦言。「但從近年來看,馬尾主城區大力度的提升改造,帶給我們巨大的欣喜。」
  • 年底道路上不再出現大垃圾桶 街頭果殼箱也將逐步減少
    記者26日從杭州市城管局市容環境衛生保障中心了解到,到今年年底,沿街商鋪都要撤桶入戶,杭州所有道路上將不再出現容量為240升的標準垃圾桶。另外,今後除了保留十字路口、公交車站等重要節點,杭州街頭的果殼箱也將考慮逐步減少。
  • 娘子關鎮打響旅遊和人居環境整治大會戰
    娘子關鎮充分利用這段時間,開展了「集中1000人、會戰30天、『五一』迎遊客」旅遊環境和鄉村人居環境集中整治。  為助力旅遊發展,娘子關鎮在加快娘子關景區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項目和抓好固關景區改造提升、下董寨村龍潭峽谷開發建設的同時,圍繞治髒、治亂、功能修補、生態修復、特色彰顯等方面,全面開展旅遊環境和鄉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
  • ...過上好日子——會寧縣開展「四抓四促」人居環境專項整治行動掃描
    伴隨著決勝脫貧攻堅的鏗鏘節奏,58萬會寧兒女在古老而又活力四射的廣袤大地上開展聲勢浩大的城鄉環境大整治。一股清新的氣息撲面而來,城市裡一條條街巷整齊有序,農村裡莊前屋後靚麗整潔。見證著會寧城鄉容顏的蝶變。
  • 居住環境改善 生活方便舒心
    去年市中區市容環衛服務中心對沒有電源的公廁全部進行升級改造,晚上如廁再也不用擔心了。」11月26日,家住市中區文化二村的王大爺告訴記者,不止是他所住的小區,市中區很多老小區的陳舊基礎設施都進行了更換或升級,「我親家住在文化三村,道路破損嚴重坑窪不平、路沿石參差不齊、儲藏室殘垣斷壁在他們那裡隨處可見。如今,小區里舖了柏油路,畫了交通標識標線,破舊的小花園也變成了健康主題公園,真是大變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