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報訊(記者 韓春華)今天(25日)上午,上漖龍舟製造基地傳來陣陣鑼鼓鞭炮聲,天河車陂清溪雙社一條重裝的百年花龍在黃劍挺船廠舉行了熱鬧的駿水儀式。據了解,這條白尾雕在端午前已經做好,受疫情影響一直停放在船廠。在中秋佳節到來之際,清溪雙社的村民們終於要迎接新龍回家了。
年近八旬的蘇文洽人稱「尾叔」,是土生土長的車陂人,退休後擔任雙社龍船會龍船頭。這次他帶著燒酒、元寶、蠟燭等儀式所需的用品一早就來到船廠,準備駿水儀式。上午9點30分左右,清溪雙社的100多位兄弟們在祠堂祭拜完後,陸續來到船廠。尾叔和村裡的長輩用松柏枝在白尾雕的船頭、船尾掛上紅花,綁上松柏枝,寓意喜慶、闢邪。10點過後,駿水儀式正式開始。依照傳統,尾叔用柚子葉蘸著「聖水」,灑向龍船,寓意洗去晦氣,風調雨順。
伴隨著一陣鞭炮聲,鼓手上船擂龍船鼓,橈手站在龍船兩側,聽著號令一齊卯足勁兒,抬著龍舟一步步將它往前推送入船廠前的河中。在水面上竣水的「白尾雕」插上新做的錦旗羅傘,鼓手擂響了龍舟鼓,橈手齊划槳,緩緩試水。來回三次之後,駿水儀式正式完成。
據了解,白尾雕是一條有著上百年歷史的龍船,由於該龍船尾部為白色,扒起來非常快,猶如天空中盤旋的花雕般快速敏捷,故被稱為「白尾雕」。在上世紀70年代前後,由於經濟困難和「破四舊」影響,白尾雕被賣。為了讓龍舟文化傳承下去,現在的老一輩人憑記憶畫出了白尾雕的模樣並交由船廠重造。
「在廣州,像白尾雕這樣有特點的花龍很少。」船廠負責人黃劍挺介紹道,白尾雕的特點主要有兩個:一是無龍頭有龍尾。白尾雕的船頭是一面紅底的圓鏡,稱為「破浪鏡」,有乘風破浪之意。黃劍挺表示,以前的江河上浪比較大,村民希望能用鏡子起到震懾的作用,扒龍舟時就能順遂、平安。二是船身繪有彩色圖畫。原本的白尾雕船體上畫有八仙法器、嶺南佳果及荷花、牡丹等圖案。此次重裝的龍船在原來的基礎上,不僅增繪更多的嶺南佳果,還有梅花、蓮花、蘭花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白尾雕全長39.88米,採用比坤甸木較輕的楸木製作而成。主要由三種顏色組成:紅色的船頭,黃色的船身,白色的船尾。船頭船尾畫著白馬,寓意龍馬精神;船身上主要有鍾離寶扇、仙姑如意、鐵拐李葫蘆等八仙法器,以及荔枝、楊桃、龍眼等嶺南佳果;龍船鼓的位置還畫了蓮花寶座的圖樣。重裝後的白尾雕看起來明豔照人、鮮豔亮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