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謊儀 從測量脈搏開始

2021-01-08 鳳凰網

▲記錄筆式測謊儀,幾支墨水記錄筆分別記錄血壓、脈搏、呼吸和皮電反應和提問標記。

圖/華蓋創意

馬斯頓甚至把測謊儀應用於婚姻諮詢,比較了妻子分別和丈夫與迷人的陌生人接吻時的生理反應。

餘昌

「你說的是真的,還是假的?」

大約從人類學會說話以來,這個問題就一直存在了。

它對人們的困擾是如此之嚴重,乃至自古以來人們都絞盡腦汁想出各種辦法來加以破解。而所謂測謊儀,是在相信「科學萬能」的時代裡,人們試圖破解這個難題做出的最大膽嘗試。

在早年國產電影《寂靜的山林》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你認識這個嗎?這是人類最高的發明,科學最後的成果——心理測驗器。它是專門揭露說謊話的人。」由此,讓不少人知道了測謊儀與測謊術。

在範海鷹等人編著的《科學識別「謊言」——心理測試技術廣角》一書中,開宗明義就提到了這個例子,而書中更是用大量的實例講解了人們與謊言鬥爭的歷史。

古代測謊實驗五花八門

有了人類的社會生活,就有了辨別謊言的需要。古代的人們想出了很多識別謊言的方法,當然這些方法很不成熟,也會冤枉不少好人。

中國古籍《周禮》中就有「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之說,「一曰辭聽,觀其出言,不直則煩;二曰色聽,觀其顏色,不直則赧;三曰氣聽,觀其氣息,不直則喘;四曰耳聽,觀其所聆,不直則惑;五曰目聽,觀其顧視,不直則眊。」這種將人的表情、呼吸及視線變化,與言語的真實性聯繫起來的做法,是有一定的科學道理的。

在古印度,人們用「神驢」來判斷是否說謊,聲稱有罪的人拽住「神驢」的尾巴時,它就會嘶叫。所有犯罪嫌疑人都被帶入內有「神驢」的黑暗帳篷裡,並讓他們輕輕地拉住「神驢」的尾巴。由於無辜者不害怕「神驢」會叫,於是進到裡面就拉住「神驢」的尾巴。有罪的人由於害怕,進去後並沒碰驢的尾巴就出來了。其實,「神驢」的尾巴上塗有烏黑的顏料,當這個有罪的嫌疑人從帳篷出來後,雙手會是乾淨的,上面並沒有一點黑顏料,從而斷定他就是犯罪的人。這種使用「詐術」的例子,在我國古代的記載中更是多如牛毛。

古印度還有一種「米刑」,在不能確定誰是真正的犯罪人時,法官便讓犯罪嫌疑人咀嚼「神聖」的稻米。咀嚼一陣之後,要求他們將口中的稻米吐到無花果的葉子上。如果犯罪嫌疑人能夠輕易地吐出稻米,則此人不是犯罪人;如果稻米粘到舌頭和上顎上,則此人被認定為罪犯。其原理就是,對於那些撒謊擔心自己被識破的人,心理比較緊張,消化系統功能受到抑制,唾液分泌會減少,所以吐幹米時會困難一些;而對於那些誠實的人來說,他不覺得緊張,因而他們的消化系統不會受到抑制,唾液分泌正常。

據說,公元前300年希臘王子安帝奧斯得了一種怪病,無論怎樣醫治都不能康復,於是請當時希臘著名的醫生埃拉西斯特斯前來給王子看病。醫生一邊假裝隨意同王子談話,一邊診脈。在談到其他人時王子的脈搏沒有什麼變化,但是談到他年輕、美麗的繼母斯特拉託妮斯時,王子的脈搏明顯加快。醫生斷定,王子得的是對他繼母的單相思病,即難以啟齒的暗戀,至此解開了王子的怪病之謎。這種由談話引起心理刺激,再比較心理刺激引起的脈搏變化,可以說是現代測謊方法的雛形。

義大利犯罪學家測脈搏問案

1895年發生的一件事,標誌了現代測謊儀和測謊技術的產生。

就在這一年,義大利犯罪學家朗伯羅梭受一個警察朋友的委託,對米蘭鐵路局的一起盜竊案的嫌疑人進行調查。在這次調查中,他利用當時最先進的脈搏記錄設備——「水力脈搏記錄儀」,對嫌疑人在接受問話時的脈搏變化情況進行觀察記錄。水力脈搏記錄儀是在一個特製容器內裝滿了水,被測人手裡握住一根小棒,把胳膊浸入水中,用橡膠薄膜封住頂部的管子纏繞在胳膊上。緊握拳頭後,心臟的跳動顯示為水位在玻璃管中明顯而有節奏的升降。將這些水位的變化轉變成等同空氣柱的變化,然後,依次將這些記錄空氣柱的變化傳送到機械記錄裝置。朗伯羅梭利用觀察記錄的結果,成功地破獲了這起案件。受此啟發他又連續破獲了幾起案件,由此聲名大震。朗伯羅梭就此成為利用科學儀器成功識破「謊言」的第一人,因而1895年成為公認的心理測試技術發展的轉折點。

朗伯羅梭的成功,似乎為辨別謊言找到了客觀依據,大大刺激了人們的研究熱情。很多人開始在各個方面尋找判別謊言的「證據」。

1914年,義大利科學家貝努西在德國發表了《呼吸變化在測謊中的影響》的研究報告。他將一根有彈性的管子繞在被測試人胸部,這根管子一端封死,另一端有一根橡皮軟管記錄被測人每次吸氣與呼氣的變化曲線。他發現,一般情況下,吸氣深度與呼氣深度相比,前者比後者大則講實話的程度大,後者比前者大則說謊的程度大。貝努西首次使用呼吸描記儀測謊成功,認為呼吸圖形常隨說謊而變化。

1915年,美國人馬斯頓研製出脈搏壓力計,發現心臟的收縮壓改變與有意欺騙行為有關,宣稱自己發現了「說謊特異反應」。他自己評價道,這是「人類長期無效尋求區分誠實陳述和撒謊手段的終結」。他還開發了心臟收縮血壓欺騙測試,在被測人接受訊問時斷斷續續地測量其心臟收縮血壓。他曾經使用這套理論和儀器在1917至1918年幫助美國軍隊破解過幾宗間諜案。

不僅如此,馬斯頓還看到了測謊的商業價值。他把自己的理論和儀器應用於婚姻諮詢,比較了妻子分別和丈夫與迷人的陌生人接吻的生理反應。馬斯頓甚至發揮豐富的想像力創造出一種神奇的人物形象,她有一個魔力圈,被魔力圈套住的人只能講真話。由於過分的誇張和放蕩不羈的言行,馬斯頓受到很多學者的批評和譴責。

第一臺測謊儀找出盜竊女生

世界公認的第一臺專用測試儀,發明伊始即用於刑案調查,通過「謊言測試」而識別出嫌疑人。

1921年,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伯克利市警察局局長沃爾默的幫助下,美國加州大學醫學博士拉爾森研製出一種「測謊」裝置,它由呼吸描記儀和心動描記儀兩部分組成,可以持續記錄呼吸變化和心動變化,同時還標記刺激事件。拉爾森的儀器開發完成不久就發揮了作用,在一起盜竊案中成功地從38名被測人中識別出一名嫌疑人。有一個女大學生在當地商場盜竊,商場員工只知道她住在哪個宿舍,卻不能進一步認定。拉爾森使用後來被稱作相關-不相關問題交叉測試法,問遍了整個宿舍的38名女生。其中一名女生對相關問題比對無關問題的反應強烈,且超過了其他37名女生的反應。這名女生後來的供述證實了拉爾森訊問的結論。由此,該裝置被認為是第一個真正用於刑事偵查的兩導測試儀。

1926年,拉爾森的助手基勒將皮膚電測試引入拉爾森的儀器,開發出了三導測試儀。皮膚電測試是測量由精神壓力引起的皮膚電流傳導率的變化,該項生理指標的測量技術早在19世紀末即已發明。三導測試儀的出現標誌著專業的「測謊儀」的誕生,並由此引發了「測謊」技術質的變化。

有人說,「測謊」這一稱謂實際上最早來源於一則廣告。1938年10月8日,美國《星期六郵報》第一次用「測謊儀」為儀器做商業廣告,廣告的內容主要以心理測試專家馬斯頓博士的工作為背景,同時附有馬斯頓博士的工作照片。從此以後,「測謊」這種說法才開始盛行。

1945年,基勒的助手約翰·裡德總結了前人的工作,創造了自己設計的「裡德多譜描記儀」,即第二代測謊儀。該儀器能同時描記受測對象的血壓、脈搏、呼吸、皮膚電阻變化和肌肉活動。和第一代相比,測試指標由一個增加到五個,多個指標的綜合評定大大提高了測謊的準確性。

認證「清白」比「有罪」效果好

現代測謊技術最主要的是使用多參量測謊儀(也稱多參量心理測試儀)進行測試。使用的儀器長時間以來都是記錄筆式測謊儀,即有幾支墨水記錄筆分別記錄血壓、脈搏、呼吸和皮電反應和提問標記。記錄筆式測謊儀由傳感器、處理器和記錄儀組成,又分為三筆、四筆和五筆三種測試儀。三筆是最簡單的一種,每支筆分別記錄呼吸、皮膚電和脈搏/血壓的圖譜;四筆增加的一支筆是記錄提問標記;五筆又增加了一支筆記錄腹呼吸,即五筆測試儀有兩支筆記錄胸呼吸和腹呼吸。

記錄筆式測謊儀是發展最早、使用時間最長、應用最廣泛的測謊儀,自上世紀30年代以來,基本上沒有什麼變化。由於使用方便簡單,價格比較便宜,美國許多地區仍在使用這種測謊儀,至今仍佔有一定的市場份額。

1993年,美國推出了計算機化的多道測謊儀,將計算機技術融進測謊技術,並開發了自動評分專家系統,使測謊技術提高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國內外大量的研究和實踐都已經證明,心理測試技術在「清白認證」上的效果比「嫌疑認證」要好。如,有報導稱,實驗模擬犯罪情景下的心理測試準確率實驗結果表明:無罪嫌疑人的準確率為99.3%,錯誤率為0.7%;有罪嫌疑人的準確率為94.3%,錯誤率為5.7%。

域外一瞥

美國測謊家常便飯

美國是世界上頭號科技大國,測謊技術也名列前茅。雖然美國1988年通過的《僱員測謊保護法案》,禁止任何人通過測謊儀預知某人忠實與否,但該法案並不禁止使用測謊儀。所以,在現實生活中,測謊儀的應用可以說是家常便飯,每年都有數以百萬計的人接受這樣或那樣的測謊檢查。聯邦、州和地方政府機構時不時地使用測謊儀,像聯邦調查局、中央情報局、國防部等部門是使用測謊儀的大戶。在非政府行業,測謊儀的使用也在飛速上升,尤其是保安和醫藥公司,通過測謊是不少職員受僱的一道關卡。

相關焦點

  • 測謊儀真的能檢測到謊言嗎?
    測謊儀操作人員和一些媒體宣稱,這是可以做到的。01 測謊儀的工作原理在20世紀早期,研究者們就開始考慮用生理測量的手段來區別真話和謊話。心理學家威廉姆.馬斯頓(William Moulton Marston)發明了第一臺測謊儀,其工作原理是測量心臟的收縮壓。隨後,他創作了漫畫《神奇女俠》(Wonder Woman)。在這部漫畫中,女主角通過將惡棍包裹在她的魔術套索中來迫使他們說出真話。在馬斯頓看來,他的測謊儀相當於神奇女俠的魔術套索,是「完美的真話探測器」。
  • 陳根:從說謊藝術到測謊技術,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1895年,義大利犯罪心理學家C.龍勃羅梭首次使用科學儀器進行測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謊器研究工作不斷擴展,各種各樣的生理指標都被用來進行測謊研究。可用的測謊指標包括:脈搏、血壓、呼吸、皮膚電、皮溫、語音微抖動、腦電、心電、瞳孔和肌電、腎上腺素等。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使用語音來評估被測緊張程度的分析儀。
  • 世上最古老的測謊儀--「真理之口」,說謊的人手會被咬掉~
    此外,還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測謊儀之一,據說只要人們把手放進去,他們就能分辨出來。                                              說謊的人的手會被咬,是真的嗎?
  • 男子自稱從未來穿越而來,腦中被植入晶片,然後測謊儀竟通過了?
    男子自稱從未來穿越而來,腦中被植入晶片,然後測謊儀竟通過了?文章為筆者原創,資料均來自網際網路。在節目中,亞當的手上被一些測謊儀器給夾住,其中還包括了腹部的設備等位置,基本上都是測謊儀所包裹的位置,而在節目中,亞當很簡單的說,自己其實腦袋中被植入了一塊晶片,而現在他說的一切都是真話,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根據他所說的這些內容,將這個世界變得更加美好就可以了,那麼他所提供的信息有哪些呢?筆者在這稍微記錄了一下。
  • 那位自稱從火星穿越而來的小男孩,測謊儀也通過了,後來哪去了?
    那位自稱從火星穿越而來的小男孩,測謊儀也通過了,後來哪去了?那位自稱從火星穿越而來的小男孩,測謊儀也通過了,後來哪去了?
  • 那位自稱來自火星的小男孩,測謊儀也通過了,如今怎麼不見了?
    文/行走天涯那位自稱來自火星的小男孩,測謊儀也通過了,如今怎麼不見了?火星男孩出生於1996年,當時美國,俄羅斯等國家已經開始了探索宇宙的工廠,因此對於火星男孩的話雖然不太相信,但也沒有全方位的否認。至此之後,有來自世界各國的媒體前來尋找火星男孩,想要從他口中了解更多的有關於太空和火星的知識。沒想到年僅幾歲的小男孩卻能夠對答如流,這不禁讓人人深思,難道火星男孩真的沒有撒謊?他真的是來自於火星的嗎?
  • 便攜血壓計後的下一個熱銷產品:脈搏血氧儀
    隨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認識到亞健康問題的嚴重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用型可攜式醫療電子產品市場正經歷高速增長,如可攜式血壓計。武漢力源血氧脈搏儀參考設計板。
  • 測距儀-尺子測量大師
    測距儀-尺子測量大師,一款集合多個實用工具的智能APP,方便您在需要的時候便捷地來使用. 不再需要使用多個APP,而只需一款集成多個小工具的APP,便可解決日常的小問題.
  • 反恐時代測謊有新招 美國科學家研發4種最新技術
    如今美國正把數以百萬計的金錢用於新的測謊技術上。這些測謊技術直「鑽進」你的腦海中,任何人都可能聞之色變。     反恐需要測謊技術     雖然測謊不容易,可這不表示人們放棄了嘗試。在美國,尤其是「9·11」以後,每一個即將登上飛機的人都有可能是潛在的恐怖威脅。
  • 測謊儀顯示其並未說謊
    其實對於他的言論,很多人都是不太相信,但是測謊儀卻說明他並未說謊,這是怎麼回事呢?
  • 表面輪廓儀測量原理 精密在線測量
    光學輪廓儀是確定軋材表面特徵缺陷的一種非常有用的工具。傳統意義上,光學輪廓儀被用來測量樣品的表面特性。但是,在測量過程中,所測量的樣品需保持在靜止的狀態下,如果樣品不穩定或者處於運動狀態則會引起圖像混亂模糊、數據不完整或者數據丟失等現象。
  • 催眠測謊下,老農稱自己和外星人有過聯繫,孩子不久就會出生
    從上個世紀開始,人類便在太空中尋找外星人,希望能夠見識不一樣的生物;也希望人類在宇宙中不會是唯一的存在。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一些有關外星人的事件,其中有一些非常荒唐,比如有一位老農便表示自己和一位女性外星人結合孩子,將會在60年後出生。令人感到意外的是,當專家對老農進行測謊儀檢測的時候,發現老農說的是實話,並沒有說謊。
  • 科學網—我國建立微光夜視儀測量裝置
    本報訊(見習記者邱銳 通訊員劉旭紅)日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研製的微光夜視儀測量裝置順利通過國家質檢總局組織的專家鑑定。
  • 雷射幹涉儀如何成為幾何量測量當擔?
    隨著20世紀60年代初雷射的出現,幾何量測量技術的發展步入了嶄新的時期,雷射幹涉儀在此時脫穎而出,並且在幾何量測量領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雷射幹涉儀為何如此廣受歡迎呢?今天我們就來認識幾何量測量擔當——雷射幹涉儀。
  • OPPO AR測量大戰蘋果測距儀
    蘋果在今年秋季發布會上推出iOS12,其中新登場的測距儀功能很快就火了,那時如果你在刷抖音,肯定看到很多小哥哥小姐姐拿著iPhone測腿長,讓一眾安卓用戶羨慕不已,畢竟安卓平臺雖然也有一些第三方測量應用,但在體驗上難以和測距儀相提並論。
  • 利用蒸滲儀對實際蒸散量和降水量測量
    常見的降水以及蒸散量測量方法根據設備位置和氣候條件表現出系統的和隨機的誤差,精確估計降水和實際蒸散量仍然是一個挑戰,所以改進降水和蒸散量測量方法和校正技術以及處理模型仿真校準和驗證過程中的不確定度是必不可少的。德國Julich研究中心農業圈研究所(IBG-3)的Gebler等人利用蒸滲儀對降水和實際蒸散量的測量方法和校正技術進行比較並分析其誤差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