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根:從說謊藝術到測謊技術,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2020-06-08 陳根

文/陳根

不少人都熟稔皮諾曹的故事,那個虛構的人偶皮諾曹一說謊,他的鼻子就會變長。而20世紀卻真實出現了一位「皮諾曹先生」,「皮諾曹先生」在每次說謊時,都會昏迷並且伴隨著抽搐,這種罕見的癲癇症狀,不僅導致他不能說謊,還意味著許多情況下的危險。

法國斯特拉斯堡大學醫院的醫生研究發現,問題的根源在於一個大小與核桃相當的腫瘤,這個腫瘤的存在增加了與情緒相關的大腦區域的活躍性。當「皮諾曹先生」撒謊時,大腦中負責情緒的杏仁核變得格外活躍,導致他的癲癇發作。終於,在1993 年,描述此案例的醫生稱這種情況為「皮諾曹綜合症」。

事實上,說謊是人類大腦可以完成的最複雜和最嚴苛的一項活動,而類似欺騙的監管過程則是由大腦的新皮層進行管理,可以說,新皮層的成熟程度是說出完美謊言的首要條件。

對人類來說,說出真相遠比說謊來得簡單,因為說謊需要用上更多的認知資源。在說謊時,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真相;然後我們要編造出一個貌似真實的謊言,它不可以和可觀察的事實相矛盾。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壓抑住說出真相的衝動,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啟動反應抑制。更重要的是,我們必須能夠準確評估聽眾的反應,如果有必要,我們還需要做到巧妙地調節我們的謊言使之適應我們原來的故事情節。此外,從道德維度上,我們還需要有意識考慮到是否違反了社會規範,這些決定和自我控制,包括規劃和調節情緒的行為都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理過程。

人類的任何一個演化行為從來都不會是空穴來風,而關於謊言的臧否也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謊言是否必須?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陳根:從說謊藝術到測謊技術,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說謊還是不說謊?

在心理學角度上,說謊是人類社會普遍的心理現象,是指一種明知真相的情況下故意對事實進行隱瞞、歪曲或憑空編造虛假信息以誤導他人的行為。

事實上,說謊是人類本能產生的一種自我防禦保護機制。心理學家發現,在嬰兒時期,嬰兒就知道用笑容騙到大人的注意。作為兒童心理發展的一個步驟,孩子也需要認識到他們知道一些父母不知道的事情,這種能力通常在 3-4 歲時獲得,而孩子通常在4、5歲左右才開始會撒第一個有目的性的謊言。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的社會心理學家貝拉·德·保羅 (Bella M. DePaulo) 在 2003 年進行了這樣一項研究:實驗參與者需要填寫「謊言日記」,他們被要求平均每天要編造兩個謊言。研究發現,編造謊言需要時間也需要練習才能變得熟練。

2015 年荷蘭的一項研究表明,在 1000 多名 6 至 77 歲的實驗參與者中,兒童最開始最難編造可信的謊言,但熟練程度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提高。年齡在 18 到 29 歲之間的年輕人謊言編造得最好。大約 45 歲之後,人們開始慢慢喪失這種高超的技藝。在人的一生中也可以看到類似的倒 U 形曲線。

從生物進化論的角度來說,欺騙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現象之一。在高等哺乳動物,尤其是靈長類動物中,我們很容易觀察到欺騙的行為,狐狸會通過裝死躲避被熊捕食的命運,黑猩猩會在勁敵出現時,一瘸一拐地走路以博取同情,猴子在爭奪交配權或食物獎勵時,會想出多種新方法來誤導同伴等。

此外,說謊有時是一種同理心的展現,很多時候善意的謊言僅僅是說話的策略,也有的謊言是一種出於自我防禦、自我保護的無意識行為,它反映出人們對周圍環境的一種焦慮、不安全感,是一種為了減少人際衝突而出現的退縮表現。

社會心理學家認為,說謊與身份維護、自我呈現和印象管理有關。日常生活中展現的「自我」多少都是經過改編和包裝的,通常人們會根據當下所處的環境來調整自己的表現和表達方式,以塑造更好的形象和身份,獲得或提高他人的情感支持,影響他人的偏好,贏得他人的贊同,博取他人的尊敬、敬畏或者同情。這些目標的實現對人們社會交往的順利進行有重要意義,說謊因而成為一個非常普遍的社會行為也就不足為奇。

當然,並不是所有人都認同謊言是有必要的。在《聖經》的十誡裡明確提到「不可作假見證陷害人」,伊斯蘭教和佛教也都譴責說話謊這種行為。對於 18 世紀的哲學家伊曼努爾·康德(Immanuel Kant) 來說,謊言是「人性中激進的天生邪惡」,即使是在生死攸關的情況下,我們也不應該說謊。

當下,許多哲學家採取了更細微的觀點來看這個問題,德國哲學家 Bettina Stangneth 認為說謊應該是規則的一個例外,在她最後的分析中,她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數情況下,生活的大多數方面,人們還是希望得知真相。她在 2017 出版的《解謎謊言》(Deciphering Lies )一書中提出,在這麼多說謊的原因中,其中一個原因是說謊可以幫助我們隱藏自己,可以躲避那些闖入我們舒適區的人。Stangneth在書中提到,將兒童放到一個其他人可能對他們說謊而他們卻不知情的世界是不明智的。

陳根:從說謊藝術到測謊技術,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阻止說謊的歷史

英國人很無聊地統計過,人一輩子至少要說謊8萬句。

當然,有人說謊,就有人忙著揭穿,如果每個說謊的人都會長出皮諾曹的長鼻子,那這個世界上可能也就不存在謊言了。由於謊言在更多的情況下對他人和社會造成的傷害太大,於是,人們不得不想方設法將其揭穿。

人類與謊言的鬥爭可以追溯到上古文明,在神靈為王的時代裡,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日耳曼人會採取一種叫做「水審」的方法來檢驗一個人是否說謊,具體來講就是把人扔河裡頭,誰漂起來誰無罪,誰沉下去,那就是神靈不讓他上來,他就是說謊者。

而在中世紀的歐洲,採取決鬥來證明對錯是更為廣泛的一種形式,人們認為決鬥的結果就是上帝操控的結果,輸掉的一方就是被制裁的一方,甚至如果當事人對法官的判決不服,還可以跟法官挑戰,如果打勝法官,也能達成翻案,可以說,這是典型的「大力出奇蹟」。

毫無疑問,這些神示證據的方式是局限於科學手段缺乏下測謊的一種原始而病態的形式,在神學籠罩的時代,面對無法解釋的問題,人們唯有找到一個共識,而在萬事萬物之中,只有神才是唯一的共識

在神示證據盛行之下,也有一些人開始探索更為靠譜的測謊方式,雖然方法較為原始,但也充分體現了在有限的智慧和條件下古人的「智慧」。

17世紀的時候,印度人發明了一種「嚼米法」來測謊,其就利用了簡單的生理知識。清白之人因為沒有情緒壓力,所以唾液分泌正常,其能吐出的米也就很多,而說謊者因為擔心恐懼,因而情緒會緊張,這會導致口腔唾液分泌不足。舌頭幹了,吐出的米自然就少了。這種方法在根本上其實還是利用了人的心理變化產生的生理異常。

而更多方法的運用則是對人心理的判斷,比較著名的有英國的摸驢尾巴、印度的摸猴尾巴和中國的摸鐘,有罪的人摸的時候,驢、猴和鍾都會叫起來或者響,無罪的人則不會出現這些情況。當然,這些都會在測試之前提前告知測試者,通過這種方式就會影響說謊的人,而導致他不敢接觸。不敢摸,恰恰就中了圈套,因為這些東西都被塗了顏色。雙手一伸,就知道誰是說謊者了。

中國在很早之前其實已經對說謊者的生理和心理特徵有了相對科學的總結。《周禮》就明確規定了在面對公庭的時候如何去判斷真實情況:「以五聲聽獄訟,求民情:一曰辭聽,二曰色聽,三曰氣聽,四曰耳聽,五曰目聽。」即通過對語言表達、面部表情、呼吸頻率、耳根變化和目光表現等五個方面的觀察,來揣摩陳述者的心裡情況,從而判斷其言辭真實與否。

將生理變化與心理活動結合起來進行總結和運用,不僅對早期公庭案件的公正處理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對現代測謊技術的理論基礎也貢獻頗多。

從神示證據到探索人在說謊時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可以說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意味著,人類逐漸更加深入地認識了自己,並開始自己掌控和處理事務。測謊不再是神靈的專利,更是人類所能駕馭的。

但可以明顯看出的是,人們儘管利用到了生理和心理的知識來進行謊話測試,但其存在兩個很大的問題:判斷主體的不確定性和判斷依據的疏漏性。於是,伴隨著自然科學的發展,我們也迎來了科學測謊的時代。

陳根:從說謊藝術到測謊技術,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技術生長的測謊儀時代

測謊儀的出現,標誌著說謊開始成為可用技術解決的問題而登上歷史舞臺。1895年,義大利犯罪心理學家C.龍勃羅梭首次使用科學儀器進行測謊,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謊器研究工作不斷擴展,各種各樣的生理指標都被用來進行測謊研究。可用的測謊指標包括:脈搏、血壓、呼吸、皮膚電、皮溫、語音微抖動、腦電、心電、瞳孔和肌電、腎上腺素等。

20世紀70年代,出現了使用語音來評估被測緊張程度的分析儀。1991年後,中國自行研製的第一臺測謊儀——PpI型心理測試儀問世。該測試儀使用了包括語音、皮電和呼吸等參數進行「測謊」。

從測謊儀發展至今,經歷了多種生理指標為依據的測謊技術,從脈搏依據到生理指標聯動依據。以脈搏為依據的測謊技術最早被義大利犯罪學家朗勃羅梭應用,其在一個特製的容器內裝滿水,然後受測試者的把纏了一條被封住頂部的管子的胳膊浸入水中,同時握緊拳頭。那麼,心臟的跳動幅度就會以玻璃管水位升降的形式記錄下來,從而判斷受測試者在接受問話時的心理情緒。朗勃羅梭利用此法破解了許多案件,這也讓脈搏測謊成為測謊技術革新的一個轉折點。

此後,更多的是基於聯動的生理指標——以脈搏、呼吸、血壓和皮電活動等多種外周生理指標為依據的測謊方法,主要由測謊員依據欺騙時生理指標相對於誠實作答時生理指標的改變規律來推測被試者是否撒謊。

心理及生理學研究表明,人類在說謊時,恐懼、愧疚等複雜的心理活動可能會引起外在生理指標的變化主要表現在呼吸、循環、皮膚、視覺、語言系統及其他器官的變化。美國加州大學醫學博士拉爾森研製的測謊儀器則對呼吸和心跳進行掃描,從而記錄其持續性的變化,並且還能根據顯見的異常來記錄強力刺激的事件。這是第一臺專用的測謊儀器,並成功破獲了一起商場盜竊案件。

而隨著皮膚電測試的引入而導致專業測謊儀的誕生,測謊儀器的判斷途徑變得豐富起來。1945年,約翰·裡德在總結前人工作的前提下,創造了「裡德多譜掃描儀」,其測試的指標包括血壓、脈搏、呼吸、皮膚電阻變化和肌肉活動,大大提高了測謊結果的準確率。

陳根:從說謊藝術到測謊技術,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利用大腦電波信號的變化是當下比較熱門的測謊技術之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的研究者們通過利用功能磁性共振成像技術對志願者們進行測試,發現人們在說謊的時候會產生異樣的腦電波。這種腦電波被稱為P300,簡單來說,被測試者接觸到的刺激性信息越大,P300的的波幅則越大。利用這種波動相關,就可以大致確定其是否在說謊。當然,這項技術的發展尚不成熟,目前受到的非議比較多,但仍不失為一個可以期待前景。


說謊之必須還是測謊之必要?

儘管測謊技術已經有了長足的發展和科技的加持,未來更可能擁有人工智慧的助力,但測謊儀依舊不是完美的。

美國國會技術評估中心主人約翰•吉本斯博士指出,測謊儀的準確率在 64% 到 98% 之間,準確率的大小取決於測試對象中有罪者的百分比。測試也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比如說測試人員、測試對象、測試環境、測試工具的質量等等均會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

對於定罪而言,哪怕只有0.001%的錯誤可能,都不能成為依據。因此測謊結果能不能被作為法庭證據,一直備受爭議。也正是如此,美國在二三十年代的時候對測謊結果是不予理會的。雖然到現在正確率大大提高,但仍然有部分州立法拒絕使用測謊證據。

在確定任何測謊設備潛在價值之前,必須對它的兩種屬性即實用性和科學性進行評估。實用性即設備查清事實真相的實用程度,科學性是在真話和謊言之間能否做出精確的科學定論。

事實上,一個沒有科學能力去判定受試者說的是真話還是謊言的測謊儀依舊是一個出色的心理工具,即能夠拓寬信息來源和獲取對事實的坦白。

有關於謊言的學問是神秘的也是藝術的,技術來自於人性,或許對於執法機構來說,測謊技術的成熟能夠助力案件的探查,但對於更大一部分來說,謊言和真相是相生的兩面體,而知之過多也並不是一件幸事。

相關焦點

  • 陳根: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對人類來說,說出真相遠比說謊來得簡單,因為說謊需要用上更多的認知資源。在說謊時,首先我們必須意識到真相;然後我們要編造出一個貌似真實的謊言,它不可以和可觀察的事實相矛盾。與此同時,我們必須要壓抑住說出真相的衝動,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要啟動反應抑制。
  • 說謊容易,識慌難!測謊技術從「荒蠻」到科學的進化史
    有的謊言無足輕重,有的謊言可以挑起戰爭,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為找出說謊者不懈努力著。那麼測謊技術是如何從「荒蠻」向科學進化的?但是,如果當事人對法官的判決不服,還可以跟法官挑戰。要是法官輸了的話,你就可以翻案了。那武力值強的人,就不用擔心說謊被識破了?
  • 世上最古老的測謊儀--「真理之口」,說謊的人手會被咬掉~
    此外,還有世界上最古老的測謊儀之一,據說只要人們把手放進去,他們就能分辨出來。                                              說謊的人的手會被咬,是真的嗎?
  • 測謊儀顯示其並未說謊
    時間旅行一直都是科學愛好者們熱愛討論的話題,我們也在科幻電影和小說中經常見到類似的場景,但是目前理論上並未完全證明時間旅行的確可行。不過最近有一個男子(諾瓦克)突然在受到採訪時說自己就是一個:時間旅行者,來自2030年的未來,這是怎麼回事呢?
  • 反恐時代測謊有新招 美國科學家研發4種最新技術
    人類想辦法識破謊言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不過我們中的大多數都沒有這種天賦。     如今美國正把數以百萬計的金錢用於新的測謊技術上。這些測謊技術直「鑽進」你的腦海中,任何人都可能聞之色變。     反恐需要測謊技術     雖然測謊不容易,可這不表示人們放棄了嘗試。
  • 「我在說謊」中的「我」到底說謊了嗎?
    邏輯有個人說:「我在說謊」。那麼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這個人到底在說謊嗎?怎麼樣思考呢?1.他在說謊,說明他說的是假的,那麼他就沒有說謊。2.他沒有說謊,說明他說的是真的,那麼他就在說謊。「我在說謊」是古老的語義悖論隨著這種思考,悖論就產生了。邏輯推導看上去沒有任何的問題,怎麼會產生悖論呢?難道是邏輯有問題?其實這涉及到邏輯學中很大的一個問題,即辯證邏輯的自我否定。
  • 測謊儀真的能檢測到謊言嗎?
    因為生理活動與情緒相關,所以這一現象可以作為判斷一個人是否撒謊的線索。比如,緊張會導致出汗增多和皮膚導電能力增強。但依靠解讀測謊儀圖表,並不是很準確,反而意味著要做大量艱難的工作。不同人之間的生理活動差異非常大,因此一個愛出汗的誠實人可能會被貼上說謊者的標籤,相反一個不愛出汗的撒謊者很有可能被認為是誠實的。測謊儀經常使用的問題格式有普通問題(如「你是美國居民嗎?」)
  • 測謊儀 從測量脈搏開始
    在早年國產電影《寂靜的山林》中有這樣一個片段:「你認識這個嗎?這是人類最高的發明,科學最後的成果——心理測驗器。它是專門揭露說謊話的人。」由此,讓不少人知道了測謊儀與測謊術。在範海鷹等人編著的《科學識別「謊言」——心理測試技術廣角》一書中,開宗明義就提到了這個例子,而書中更是用大量的實例講解了人們與謊言鬥爭的歷史。
  • 「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悖論是最古老的語義悖論,由公元前4世紀麥加拉學派的歐布裡德提出,悖論主要內容是:如果某人說自己正在說謊,那麼他說的話是真還是假?假如有人說「我在說謊」,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說。當人們說出這句話時,他們通常是指自己說的別的話是謊話,但在這種情況下,說話者僅僅是指「他說的這句話是謊話」。那麼說「我在說謊」的人說的是真話嗎?
  • 測謊新招罪犯無處逃 腦電圖、磁共振和光譜上陣
    新華網北京2月5日電 測謊儀是警察問訊時的常用工具,它會根據嫌犯在回答問題時皮膚、血壓和呼吸頻率等的變化來判斷其說謊與否。不過,鑑於人體特徵的改變與說謊間沒有必然聯繫,如今法庭已不再將之視為有效證據。  然而,科學家並未因此而停止開發新的測謊手段。
  • 說謊(Telling Lies)遊戲介紹遊戲特色獨家解析
    說謊(Telling Lies)好玩嗎?雖然說說謊(Telling Lies)遊戲還未開測,但是已經有不少玩家都在等候了,那麼這款遊戲究竟怎麼樣?看看小編帶來的介紹。 說謊(Telling Lies)好玩嗎?
  • 說謊改變大腦,小心謊言的「滑坡效應」!
    當我們撒謊時,大腦的情緒反饋越來越弱,導致謊言升級,一個謊言需要更多的謊言來維持他。匹諾曹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因為說謊,鼻子越來越長,因為說謊,這個謊言就剎也剎不住了。那實際上謊言究竟會滑往何處呢?科學可以幫助我們回答這個問題嗎?
  • 叔本華: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在說謊,我們要假裝相信他
    叔本華: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在說謊,我們要假裝相信他叔本華是德國偉大作家、思想家、哲學家,其代表作有《作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附錄與補遺》等。叔本華的「幸福哲學」包括我們如何對待自己、如何對待他人、如何對待命運和世界上的事物等三個方面。在關於「我們如何對待他人」方面,叔本華所強調的一個觀點值得我們謹記於心,他說:「如果我們懷疑一個人在說謊,那我們就應該假裝相信他所說的話,因為這樣他就會變得放肆大膽,就會更加有恃無恐地說出謊言而最後拆穿自己。」
  • 古代人生說謊案件怎麼選
    18183首頁 古代人生 古代人生說謊案件怎麼選 古代人生說謊案件怎麼選 來源:網絡 作者:蘭斯級一號艦
  • 別對我說謊
    接下來就開始本文的第二部分,相信也是業餘愛好者們最關注的部分——表情與測謊。有的朋友可能要問,真的可以利用表情識別謊言嗎?如果只回答一個字的話,我會說「能」。Paul Ekman比較支持達爾文的進化論,巧的是,姜振宇在介紹微表情的時候也有從人類進化這個角度(從我們祖先採集狩獵的經歷說起)進行分析的意思。從情緒到表情,需要再明確一個前提假設:人類的表情是天生且共通的。最初提出這個觀點的人,還是達爾文。
  • 微表情讀心術:男人有這些小動作說明他在說謊!
    這種人不善於說謊,所以說謊的時候會顯得局促不安,一些不安的情況會表現在外貌、肢體、語言及聲音上。1、不提及自身及牽涉到的人的姓名美國的赫特福德郡大學的心理學家說:「人在說謊時會感覺到不舒服,所以會本能地把自己從他們所說的謊言中剔除出去。
  • 一個方法,讓你成為測謊高手!科學證明:撒謊時鼻子會出賣你
    該系統使用熱成像技術,一種允許我們以圖形方式記錄人體不同部位溫度的技術。它顯示,當某人說謊時,其面部會有各種熱變化:例如,鼻子的溫度下降,而額頭的溫度上升。當我們說謊時,鼻尖的溫度在0.6到1.2攝氏度之間下降,而額頭的溫度在0.6到1.5攝氏度之間上升。面部兩個區域之間的溫度變化差異越大,該人說謊的可能性就越大。
  • 十二星座說謊會變成什麼動物,雙魚座稀有罕見,水瓶座花螳螂!
    謊言是我們生活中根本不可避免的事情,有的謊言是惡性的,有的是善意的,但是說謊確實不是一個好的習慣。下面我們來看一下十二星座說謊會變成什麼動物,雙魚座稀有罕見,水瓶座花螳螂!白羊座:白羊座真的很自信,是一個敢作敢當的女生,可以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奮鬥,白羊座說謊時會變成的動物是鰩魚,萌萌噠的表情,真的是讓我受不了了看起來美麗動人。
  • 孩子張口就說謊:孩子有問題家長吃藥,才是正確的教育方式
    3歲的米婭不小心把牛奶灑到地上了,她慌張地環顧四周,發現沒人看到,於是她跑到書架旁乖乖看書去了。等媽媽出來問米婭怎麼回事,米婭指了正在睡覺的喵星人說,「貓咪弄的」。媽媽心裡直犯嘀咕,這麼小的孩子就會撒謊,長大了還了得。我們會告訴孩子不能撒謊,撒謊的孩子便會成匹諾曹,會跟《狼來了》裡的小孩一樣沒人相信。但孩子依然說謊,教育懲罰獎勵都不管用。
  • 蔡英文與蓬佩奧「隔空同臺」,網友:我們說謊,我們欺騙,我們在一起
    據臺灣「中央社」等多家臺媒報導稱,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6月19日晚參加「哥本哈根峰會」視訊會議,蔡英文在會中聲稱,臺灣經驗顯示不需犧牲「民主」也能成功抗疫,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會中則聲稱支持臺灣參與世衛大會(WHA),島內有網友注意到相關報導後酸諷,「請問說好的WHA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