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謊者葬送了我」——說謊者悖論

2020-11-22 鸞雀

20世紀初,有兩位著名的哲學家出身於劍橋大學——伯特蘭·羅素和G·E·摩爾,摩爾留給人的印象總是誠實和正直的。而羅素給人的感覺卻是圓滑世故,機敏過人。有一天羅素很調皮的問摩爾:「你是否總是說真話?」摩爾保持著適度的謙虛答道:「不是。」此刻,有人會問,摩爾這句話是真話還是謊話?

這就是一則著名的悖論——說謊者悖論。說謊者悖論是最古老的語義悖論,由公元前4世紀麥加拉學派的歐布裡德提出,悖論主要內容是:如果某人說自己正在說謊,那麼他說的話是真還是假?

假如有人說「我在說謊」,除此之外什麼也沒有說。當人們說出這句話時,他們通常是指自己說的別的話是謊話,但在這種情況下,說話者僅僅是指「他說的這句話是謊話」。那麼說「我在說謊」的人說的是真話嗎?我們可以有如下兩種思考:他在說真話,或者說謊話。假設他說的是真話,那麼他的確說謊了;但假設他說謊了,他就沒有說真話。我們發現了矛盾的所在。假設他說真話,那麼我們假設他知道自己做什麼——他在說謊,正如他所說,他在說謊,那麼他終究說的是真話。我們所說的任何一句話,都只能是對這句話自身的肯定,而不能是對這句話自身的否定。 

聲稱自己愛說謊的說話者,他既存在,也說了這句「我在說謊」。但我們可以合理懷疑這句假設,看他所說的到底是真是假。說謊者的悖論也可能把我們引到一個結論:說話者並沒有表達任何有關真或者假的東西。

比如,我們在說「地球比太陽大」這句話時,向別人傳達的意思只能是我們在肯定「地球比太陽大」這句話,而不可能是我們在否定「地球比太陽大」這句話。如果我們想表達的是對「地球比太陽大」的否定,我們就只能說「地球比太陽大是假的(是否定的)」,或直接說「地球不比太陽大」。而當我們在說「地球比太陽大是否定的」這句話時,向別人傳達的意思只能是我們在肯定「地球比太陽大是否定的」這句話。 

還有一種比較常見的正話反說。比如相戀的兩個人,其中女生對男生說「你真壞」,傳達的意思也只能是對「你真壞」這句話的肯定,只不過「你真壞」這句話本身的意義變成了其字面意義的否定——你並不壞。在我們用語句表達肯定命題或否定命題時,傳達的意思只能是對語句的肯定。所以,「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假的」這句話,同其他任何一句話一樣,在邏輯上根本沒有否定其自身的功能。

古希臘哲學家科斯的菲勒圖;耗費畢生精力想要解決棘手的「說謊者悖論」,最後鬱鬱而終,約死於公元前300年,他的墓志銘是:「我是科斯的菲勒圖,說謊者親手葬送我,就此長眠於寂靜的黑夜。」 「說謊者悖論」曾經讓許多哲學家在無眠的黑夜裡掙扎,儘管今天這些令人頭疼的悖論不會把人逼死,但卻導致各種學術期刊上湧現許許多多類似的論文,讓這些邏輯的車輪,一直不知疲倦的轉呀轉……

相關焦點

  • 說謊者悖論
    說謊者悖論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謊話。比如,當有人告訴你他正在對你說謊時,你該怎樣判斷自己獲取信息的可信性呢?好在這只是—個邏輯學上的問題。「我正在說的這句話是謊話。」這也許是最簡單的一個悖論,但卻仍然是無解的悖論。
  • 「我在說謊」中的「我」到底說謊了嗎?
    邏輯有個人說:「我在說謊」。那麼問題也就隨之而來,這個人到底在說謊嗎?怎麼樣思考呢?1.他在說謊,說明他說的是假的,那麼他就沒有說謊。2.他沒有說謊,說明他說的是真的,那麼他就在說謊。「我在說謊」是古老的語義悖論隨著這種思考,悖論就產生了。邏輯推導看上去沒有任何的問題,怎麼會產生悖論呢?難道是邏輯有問題?其實這涉及到邏輯學中很大的一個問題,即辯證邏輯的自我否定。
  • 「小明說,我在說謊」那他說謊了嗎?快來看看這些好玩的悖論吧
    那我們來看看幾個有趣的悖論吧1、理髮師的悖論在一個墨西哥小鎮上,住著一位理髮師。他有一個奇怪的規定,在自己的店前寫著:「我只給那些不給自己理髮的人理髮」。2、鱷魚的悖論一天,一位媽媽帶著自己的孩子過河。但是,卻讓河裡的鱷魚咬住了孩子。媽媽苦苦相求,求鱷魚放了自己的孩子。鱷魚得意得說:「那我出個題你猜猜,猜對了,我就放了他」。「好吧,你說」。「你猜,我會吃掉你的孩子嗎?」 。媽媽想了想說:「我猜你會吃掉我的孩子。」
  • 讓我們一起來思考羅素悖論
    什麼是羅素悖論呢?羅素悖論是一系列類似悖論的集合,在這一系列悖論中包含了一些我們所熟悉而又無解的悖論,比如理髮師悖論,又好比說謊者悖論。這些悖論的存在表面上看來除了讓數學這一最為嚴謹的科學變得不完美之外,似乎並沒有別的用處,但實際上不然,這些悖論的存在無論是對於數學,還是對於現實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即使它們目前處於一種無解的狀態。在羅素悖論中,最為被大家所熟知的就是說謊者悖論了。還記得那個梗嗎?如果你好久沒聽過了,讓我們來重新回憶起來,「我說的這句話是假話」。
  • 讓你腦細胞燃燒的悖論
    悖論是表面上同一命題或推理中隱含著兩個對立的結論,而這兩個結論都能自圓其說。悖論的抽象公式就是:如果事件A發生,則推導出非A,非A發生則推導出A。悖論看上去相互矛盾,但仔細考慮又十分符合邏輯令人深陷其中。有些悖論思考過後令人毛骨悚然,接下來就為大家盤點在這些「細思極恐」的悖論。
  • 說謊者愛模仿?
    身體動作可能根據人們是否說謊而改變。人們說謊時,可能會模仿談話對象的肢體語言,但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正在這樣做。
  • 悖論:既非錯誤也非詭辯 而是誠實嚴肅的理智探討
    但悖論既不是腦子不清楚所犯的錯誤,也不是存心的詭辯,真正的悖論是誠實而嚴肅的理智探討,其目的是為了探求真理、追求智慧,如果我們現在還沒有辦法解決它,那恰恰說明我們自身思維中的深層裂縫,那或許是人類的局限。)悖論是什麼?不是什麼?(從字面上說,悖論是指與公認的信念或看法相反的命題,或自相矛盾的命題,或荒謬的理論等。)
  • 12個未能解決的經典悖論,低智商勿入!
    3.沙堆悖論 有一堆1000000顆沙粒組成的沙堆。如果我們拿走一顆沙粒,那麼還是有一堆;如果我們再拿走一顆沙粒,那麼還是一堆。如果我們就這樣一次拿走一顆沙粒,那麼當我們們取得只剩下一顆沙粒,那麼它還是一堆嗎? 回答:設定一個固定的邊界。
  • 微表情讀心術:男人有這些小動作說明他在說謊!
    雖然我不能完全猜測對方的內心,但是學長畢竟是心理學科班畢業,對於微表情學還是有些研究。今天學長就給大家支幾招。其實說謊的男人有兩種,一種是不經常說謊的男人,一種是經常說謊的男人。那面對這兩種男人也有不同的識別策略。
  • 陳根:從說謊藝術到測謊技術,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人類與謊言的鬥爭可以追溯到上古文明,在神靈為王的時代裡,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日耳曼人會採取一種叫做「水審」的方法來檢驗一個人是否說謊,具體來講就是把人扔河裡頭,誰漂起來誰無罪,誰沉下去,那就是神靈不讓他上來,他就是說謊者。
  • 說謊容易,識慌難!測謊技術從「荒蠻」到科學的進化史
    有的謊言無足輕重,有的謊言可以挑起戰爭,千百年來,人們一直在為找出說謊者不懈努力著。那麼測謊技術是如何從「荒蠻」向科學進化的?然而,不論說謊出於什麼樣的動機,結果都不會讓你的鼻子變得像匹諾曹一樣長。所以為了判斷誰是說謊的人,人們想出了很多千奇百怪的辦法。
  • ――談「意外考試」悖論
    1958年,肖(R·Shaw)發表了《意外考試悖論》一文,指出校長的話是自指的。這樣,校長告訴學生的話可表述為:將有一次考試,但你們根據本陳述句不知道它在哪一天舉行。由於校長的話是自指的,它還涉及知道這個概念,因而只要引入自我指涉要素,悖論問題依然存在。
  • 語義悖論解析
    但是邏輯中所說的悖論即邏輯悖論有其特定的含義,它是指這樣一種情況:從表面上正確的前提出發,經過似乎合乎邏輯的推理,卻得到了自相矛盾的結論。  皮亞諾和蘭姆塞把悖論分為集合論悖論(亦稱邏輯—數學悖論)和語義悖論(亦稱認識論悖論)兩類。羅素沒有作這樣的分類,他認為所有悖論都產生於同樣的錯誤。他們的觀點各有其道理。這裡不討論這個問題。
  • 陳根:我們可以阻止說謊嗎?
    具體來講就是把人扔河裡頭,誰漂起來誰無罪,誰沉下去,那就是神靈不讓他上來,他就是說謊者。清白之人因為沒有情緒壓力,所以唾液分泌正常,其能吐出的米也就很多,而說謊者因為擔心恐懼,因而情緒會緊張,這會導致口腔唾液分泌不足。舌頭幹了,吐出的米自然就少了。這種方法在根本上其實還是利用了人的心理變化產生的生理異常。
  • 數學中的悖論
    數學悖論作為悖論的一種,主要發生在數學研究中。按照悖論的廣義定義,所有數學規範中發生的無法解決的認識矛盾,這種認識矛盾可以在新的數學規範中得到解決。           在古希臘時代,克裡特島的哲學家埃庇米尼得斯(約公元前6世紀)發現的「說謊者悖論」可以算作人們最早發現的悖論。公元前4世紀的歐布裡德將其修改為「強化了的說謊者悖論」。
  • 盤點歷史上有趣的悖論!
    是不是覺得自己已經摸不到頭腦了,自己竟然追不上一直烏龜,其實,這是一個由古希臘數學家芝諾(Zeno of Elea)提出的一系列關於運動的不可分性的哲學悖論。歷史上這樣有趣的悖論還有很多,那麼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吧!色盲悖論假設:有一個人,他有一種奇怪的色盲症。
  • 美心理學大師艾克曼教你如何識別《說謊》
    他的這本研究專著《說謊》一版再版,享譽世界。從政壇精英到市井小民,從商界巨賈到諜海特工,它成為生活的潛在主線。人們究竟為何說謊,如何說謊,說謊時有何表現?如何識破這些謊言,識破的可能性與利弊如何?本書作者、情緒心理學大師艾克曼經由實驗的結果、歸納原則,精確地辨認出說謊者不實的表情、陳述與動作。本書首先以揭謊的歷史切入,以個案詮釋作為脈絡,讓讀者在歷史的時間中漫遊「說謊與人生」的世界。
  • 「科研進展」男性和女性在說謊時,大腦活動有差別嗎?
    但目前有關謊言的研究大多是單獨考察說謊者或識別者的腦活動,較少從說謊者和識別者互動的角度去探究說謊行為的內在本質。本研究旨在從腦-腦互動角度出發,對實時互動情境下說謊行為的性別差異及其背後的雙腦神經機制進行探討。
  • 潘洛斯階梯,以及8個經典悖論!
    世界上的其他悖論存在     雖然所有的人都說潘洛斯階梯就是一個視覺上對於二維空間和三維空間的一個悖論,但是依然有不少的人在對這個事情進行研究,其實在世界上的各個學科上都是存在所謂的悖論的,這些悖論的存在本身就是推翻一些錯誤理論的,比如說上帝悖論,其本身就是否定了上帝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