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的推理是錯的嗎?――談「意外考試」悖論

2020-11-22 中國新聞網

  一位校長告訴某一年級的學生,下周某一天有一次考試,但考試在哪一天舉行將是一個意外。於是,這個年級的學生做了以下推理:考試不可能在星期五舉行,因為到了星期五上午學生就知道考試不可能在星期一到星期四舉行,因此必定在星期五舉行,所以這不是一個意外。但是,如果考試不能在星期五舉行,那麼以同樣的理由,它也不可能在星期四舉行。因為如果考試在星期四舉行,那麼學生在星期四上午就知道考試不可能在星期一到星期三舉行,所以也就認識到,毋須等到星期五就會知道考試必定在星期四舉行;所以這不會是一個意外。如此推理下去,最後學生斷定考試不可能既舉行又是一個意外。因此,當考試舉行時,比如說在星期二(或下周任何一天)舉行時,這就是一個極大的意外。  

  這確實是一個悖論。因為它產生於一個表面上可接受的前提到不可接受結論的似真的論證。學生運用推理逐次排除了在下周任何一天進行考試的可能性,但這種考試又果然發生了。  

  學生的推理是錯的嗎?對此,人們一直沒有停止探究關注那些與知道、相信等語義概念有關的「知道疑難」悖論。1953年,奎因(W·V·Quine)給出一種解釋,認為學生的推理所否定的不是校長告訴的命題本身,而是「學生事先知道告訴為真」這樣的命題。然而,學生事先不可能真正知道校長告訴的命題的真假。1958年,肖(R·Shaw)發表了《意外考試悖論》一文,指出校長的話是自指的。這樣,校長告訴學生的話可表述為:將有一次考試,但你們根據本陳述句不知道它在哪一天舉行。由於校長的話是自指的,它還涉及知道這個概念,因而只要引入自我指涉要素,悖論問題依然存在。1960年,蒙塔古(R·Montague)和卡普蘭(D·Kaplan)在《一個重新得到的悖論》一文中,對於這個悖論的推導過程及其結果給出了嚴格的形式化理論刻劃。由於這個悖論跟著名的說謊者悖論明顯類似,所以他們把這個悖論以及與之相關的悖論都稱為知道者悖論。在此文中,他們構造出一個與說謊者語句類似的語句K:「某認知主體(知道者)知道K是假的」。在以下三個合理假定的基礎上,他們建構了一個與說謊者悖論同樣嚴格的知道者悖論。這三個合理假定可表述為:⑴凡被知道者知道的東西都是真的(要區分「真知道」和「偽知道」);⑵知道者知道⑴;⑶如果知道者知道P,而他又由P合乎邏輯地推出Q,則他知道Q。由此推論可以導致一個貨真價實的悖論。  

  為了避免上述矛盾,蒙塔古和卡普蘭認為,可對知識的形式化理論施加某些限制。在這些限制中,最簡單的直覺上令人滿意的方法,就是像語義學中那樣區分對象語言和元語言。「知道」作為謂詞將只出現於元語言中,而且它只應用於對象語言中的語句時才有意義。根據這種處理,像「K知道『K知道雪是白的』」,或「蘇格拉底知道『有蘇格拉底不知道的事情』」這樣的語句就要被看做無意義的語句。另一種更激烈的辦法是通過否定自身指涉的語句而拒絕初等語法的某些部分。最後,他們還指出:「塔爾斯基的結果與我們的結果之間的關係現在尚不清楚,但顯然是繼續研究的一個有價值的課題。」1983年,安德森(C.A.Anderson)發表《知道者悖論》一文,根據上述結果做了進一步證明。安德森認為,為了避免知道者悖論,認知邏輯需要進一步發展。  

  通過上述對知道者悖論研究的考察,我們不難發現,與邏輯悖論和語義悖論相比,認知悖論具有複雜性;認知悖論的推論,也涉及到自指性問題的糾纏;建構認知悖論的嚴格形式,還需要發現一種真正的悖論性難題的嚴格公式化描述,而這樣做將導致重要的技術性進步。

  作者:沈躍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相關焦點

  • 悖論:既非錯誤也非詭辯 而是誠實嚴肅的理智探討
    常與「paradox」在近似意義上使用的英文詞還有:「antinomy」(二律背反,如康德的時空二律背反)、「riddle」(謎題,如古德曼的新歸納之謎)、「dilemma」(二難,如關於結婚的二難推理)、「predicament」(困境,如囚徒困境),「puzzle」(謎題,如弗雷格之謎、信念之謎),等等。所提到的這些概念和內容在本書後面都將予以介紹和討論。
  • 數據分析必須要避開的坑:讓人懷疑人生的七大悖論
    但是在實際分析中,我們很可能會因為沒有避開數理統計中常見的「坑」,造成我們最終分析結果與實際偏差很大, 我主要總結了三個方面:錯把數理關係當成因果關係不同變量之間會存在悖論數據統計有偏差一、不要把數據統計關係當成因果關係我們先看三個例子:1、彩票悖論首先根據假設檢驗,如果原假設概率非常小,就可以拒絕原假設。
  • 詭辯真的沒有意義嗎?芝諾悖論到底想表達什麼——哲學起航
    |芝諾悖論 我們對於所謂『悖論』沒有好感,一方面,如上個小節所講,是因為感到其邏輯過於鬼怪,感到無法被說服;而這種感受,同時也對應著另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我們不知道這些論述的意義到底何在,思想家們搞出這些東西來,僅僅是為了賣弄下,抖下機靈嗎?
  • 數學中的悖論
    在近代,著名的悖論有伽利略悖論、貝克萊悖論、康德的二律背反、集合論悖論等。在現代,則有光速悖論、雙生子佯謬、EPR悖論、整體性悖論等。這些悖論從邏輯上看來都是一些思維矛盾,從認識論上看則是客觀矛盾在思維上的反映。儘管悖論的歷史如此悠久,但直到本世紀初,人們才真正開始專門研究悖論的本質。
  • 坤鵬論:芝諾的悖論(上)
    同時,他們還發現了數學推理和演繹的方法。 他們所發明的幾何學深刻地影響了近現代科學。 不過,古希臘人對於理性的偏執也對後人產生了不容忽視的影響。 他們根據現實進行推理、演繹,如果得出的結論與現實不符,他們會認為現實錯了。
  • 從「芝諾悖論」開始,談微積分
    我們又來談數學了,這次我們講「微積分」,按之前的風格一樣,不給數學公式。今天我們從一個「槓精」開始,這個「槓精」就是2400年前的古希臘數學家、哲學家芝諾(Zeno of Elea)。他可以說是一個很高級的「槓精」,可以說是「槓精」中的「槓精」;他很喜歡和人辯論,而且還提出了好幾個自己搞不清楚,別人也解釋不了的問題,對於這幾個問題,人們統稱叫「芝諾悖論」;- 01 - 「芝諾悖論」在這裡,我把「芝諾悖論」中的四個來給大家講講
  • 什麼是「外祖母悖論」?為何霍金認為它是錯的?
    在1943年,法國著名的科幻小說家René Barjavel,寫了一本非常有趣的科幻小說,名字叫做《不小心的旅行者》,在這本小說中,一個影響後世多年的理論由此誕生,並且還衍生出了多個版本,這便是著名的「外祖母悖論」。什麼是「外祖母悖論」?
  • 學生在考試之後,整理錯題集這步不能少,利用好可以很快提升成績
    因為這個學生在考試中的成績成了班級中的倒數,這讓我的親戚真的是非常的生氣,覺得不應該是這樣的結果。 學生在上學期間,真的是應該堅持好這一步,不論考試之後,成績如何都應該做好錯題的整理這一步,相信大家如果利用好這一步可以很快的提升成績。
  • 2019北京公務員考試圖形判斷推理:一筆畫圖形推理解析
    點擊查看>>>2019京考筆試QQ群|微信群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北京中公教育行測頻道】提供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推理、類比推理等解題技巧,
  • 弄懂這十條悖論,強過你讀十本哲學書
    兒子:我@#¥%……(正是這個悖論,讓人們發現了數學這座輝煌大廈的基礎部分存在的一條巨大的裂縫。於是,數學家們開始探索數學結論在什麼情況下才具有真理性,數學推理在什麼情況下才是有效的……從而產生了一門新的數學分支——數學基礎論。 )2、 阿基裡斯追不上烏龜讓阿基裡斯與烏龜之間舉行一場賽跑,並讓烏龜在阿基裡斯前頭1000米開始。
  • 經典悖論漫遊(及續篇)
    那麼,無限個靜止位置的總和就等於運動了嗎?或者無限重複的靜止就是運動?中國古代也有類似的說法,如:2-4 「飛鳥之景,未嘗動也」    這是中國名家惠施的命題,與「飛矢不動」同工異曲。這就是不可抗拒的推理和不可迴避的實事相衝突。    德國哲學家尼採在《希臘悲劇時代的哲學》裡有一章《可疑的悖論》,稱芝諾的悖論為「否定感官的悖論」。
  • 2020寧夏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重要考點總結
    軍隊文職等公告已經陸續的發布,公務員考試還會遠嗎?下面寧夏公務員考試網整理了行測判斷推理重要考點總結,考生可以收藏!   1邏輯判斷   (一)翻譯推理   1. 充分條件命題:前推後   2.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後推前   3.
  • 芝諾證明:世間理論就是悖論
    世間理論都是建立在空間和時間兩個坐標系上的,這兩個坐標系又都是以長度為基礎建立的,芝諾證明:人們建立的長度概念是自相矛盾的悖論:可分的長度不可分。  一,「可分的長度」只是人們分別出來的虛妄概念。人們認為長度是可分的。
  • 2019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快速判別行測圖形推理的一筆畫
    2019北京公務員筆試19.8元超值備考點擊加群>>>2018京考二次調劑流群530446593行測答題技巧:【北京中公教育行測頻道】提供判斷推理答題技巧,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邏輯推理、類比推理等解題技巧本文為廣大考生整理2019北京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快速判別行測圖形推理的一筆畫。
  • 2020寧夏事業單位職測判斷推理:圖形推理之立體類
    【導讀】寧夏華圖事業單位考試網同步華圖教育發布:2020寧夏事業單位職測判斷推理:圖形推理之立體類,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寧夏事業單位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事業單位微信公眾號(nxsyks),寧夏事業單位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 6027571,微信號:ht18295188220   行測考試中,圖形推理立體類是非常重要的一塊,這類題目考察學生空間重構能力,看似簡單,但容易錯選,故掌握做題方法很重要。
  •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教你快速判別圖形推理的一筆畫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行測判斷推理:教你快速判別圖形推理的一筆畫 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輔導課程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提升備考計劃關注微信公眾號:gsoffcn 比較多招考資訊及時享2019國家公務員考試已經進入了備考階段
  • 公務員考試——判斷推理之邏輯判斷
    判斷推理主要考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圖形、詞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必然性推理核心考點一 智力推理必然性推理結論可以由前提必然推導出來的推理。智力推理又稱樸素邏輯,是不需要專業的邏輯知識。
  • 上海新高考改革的三個悖論
    為此,上海新高考採取了外語「一年兩考」以及「6選3」多次考試方式,旨在分散考試壓力,減輕學生負擔,但在真正的實踐過程中,卻並非如此。選考制度的初衷本是隨學、隨考、隨清,希望通過多次考試緩解「一考定終身」的壓力,然而對於許多學生而言,無論統一高考,還是「+3」等級選考,只要計入高考總分,每次考試都會全力以赴,而應試科目的增多以及各科考試進度的參差不齊使得考試密度增大,引發考試疲勞,反而加重了學生負擔。
  • 論文中的準確率指標靠譜嗎?5個機器學習悖論改變你對數據的看法
    這些反常識的機器學習悖論你知道是怎麼回事嗎?悖論是在哲學和數學中常見的一種問題,它是根據假設前提得出了兩種互相矛盾的結果。AI就是重構人類的認知方法,所以機器學習也會產生一些悖論。最近,數據科學家Jesus Rodriguez總結了機器學習解決方案中最著名的5個悖論,或許能幫助你更深刻地理解AI中的數據,避免在處理數據的時候出現一些低級錯誤。
  • 這幾個有意思的悖論,你都知道嗎?
    周末的時候,偶然翻到了幾個有意思的悖論,也算是個冷知識吧。這些悖論本身是哲學問題或者數學問題的抽象描述,作為興趣愛好者,就不去深究背後的意義,只關注字面上的意思,供君一閱。3、上帝萬能悖論上帝是萬能的嗎?如果是萬能的,那麼他能造一個自己都舉不起來的石頭嗎?如果他造不出來這樣的石頭,那麼他就不是萬能的,如果他造出來了,那麼就存在了一個他舉不起來的石頭,那麼就說明他不是萬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