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斷推理主要考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圖形、詞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
必然性推理核心考點一 智力推理
必然性推理結論可以由前提必然推導出來的推理。智力推理又稱樸素邏輯,是不需要專業的邏輯知識。
一 假設、代入、排除法
排除法:題幹給出多個確定條件時,直接根據題幹條件排除不符合選項。
代入法:將選型依次代入題幹,看是否存在矛盾,如存在矛盾則排除。
假設法:對無法直接推理的題目,根據題幹條件進行適當的假設。
二 找突破口法
找突破口就是快速找到解題切入點的方法。通常題幹存在某個確定條件,比較特殊的條件或者某個對象被反覆提及的時候,這個條件往往就是解題的突破口。
確定條件:可以確定為真的條件,可以與該條件最相關條件入手解題。
反覆提及的條件:同一個條件或同一個對象被反覆提及、重申出現多次。
特殊條件:明顯區別其他條件的條件,可能是特殊身份,特殊元素等。
三 圖表法
通過表格和圖將元素之間的關係表示出來的方法。主要適用於解答排序匹配類題目,即要求對題幹元素進行排序或匹配,找出其對應關係的題目。
列表法:
①題幹涉及兩類相關的元素或以兩類元素為主。
②題幹所給元素在時間或空間上直線排列。
畫圖法:
①題幹涉及兩類以上元素,列表表示不清晰。
②題幹所給出元素在時間或空間上環形排列。
必然性推理核心考點二:直言命題
直言命題也稱簡單命題,是斷定對象是否具有某種性質的單句。列如:有些學生是黨員。
一 直言命題的推理:
我們通常將概念所表達的事物範圍稱為概念的外延,可以通過文氏圖來表示概念的外延。常見概念間的關係主要有:全同關係、真包含(於)關係,交叉關係和全異關係。
※邏輯中的有些和日常生活中的有的(有些)的不同,在邏輯中「有的」即可能是「一部分」也可能是全部,相當於「至少有一「。
相關關係如下圖所示
直言命題進行換位的推理情況如下表:
除了換位推理外,三段論推理也是會遇到,注意兩個肯定前提推不出否定結論;若結論為肯定,則前提也為肯定。
二 直言命題的對當關係:
直言命題的對當關係也既直言命題的真假制約關係,四種常見的直言命題之間的對當關係。
一個命題前面加「並非」,等值於這個命題的矛盾命題,既:
並非「所有A是B」=「有的A不是B」
在考試中,當題幹給出N個直言命題並且告知這N個命題中為真或為假的個數,卻不知道具體哪個命題為真或為假時,解題關鍵在於(找到具有對當關係的一對命題,然後繞開這對命題的真假,判斷其他命題的真假從而得出答案)
必然性推理核心考點三——連言命題與選言命題
復言命題是由兩個或多個單句通過連接詞連接而成的命題。
根據邏輯連接詞的不同對復言命題進行分化,主要有連言命題、選言命題和假言命題,其中假言命題是考試中的重點。由於前兩者較為簡單,且有相似之處,因此放在一起講解。
連言命題表示多種情況同時存在,可表示為:P並且Q,其中p q是肢命題,「並且」是連接詞。
選言命題表示至少有一種情況存在,可表示為:要麼p,要麼q.
核心考點四——假言命題
假言命題是複合命題的重點和難點,是帶有假設條件的命題,通常包含兩個肢命題。其中反應條件的肢命題在前,稱為前件;反應結果的肢命題在後,稱為後件。
一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是最常見的一類假言命題,可表示為:如果P,那麼q.
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的含義為:p成立時,Q一定成立,則稱p是Q的充分條件。
連接詞主要有:如果、、、、、、、、、、、、、、、那麼。只要、、、、、、、、、、、就。
若、、、、、、、、、、、、、、則。 、、、、、、、必須、、、、、、、、、
肯定前件則肯定後件,否定後件則否定前件。
肯定後件不能肯定前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後件。
簡記:肯前則肯後,否後則否前。順肯逆否。
二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與充分條件假言命題相對應,可表示為:只有p,才Q
必要條件假言命題含義為:p不成立時,q一定不成立,稱p是q的必要條件。
連接詞:只有、、、、、、、、、才、、、、、、、、, 不、、、、、、、、、、、不、、、、、、、、、
沒有、、、、、、、、、、就沒有、、、、、、,除非、、、、、、、、、、否則不、、、、、、、。
三 假言命題的綜合推理
當題幹存在相互關聯的多個復言命題時,就需要進行較為複雜的推理,假言連鎖推理的所有前提都是是同一種假言命題,且後一個命題的前件恰巧好是前一個命題的後件。
充分條件假言連鎖推理可用符號表示:p→q,q→r,所以p→r。
當題幹出現多個假言命題但形式不同時,可將其轉化為充分條件假言命題再進行連鎖推理。
除了假言連鎖推理,還有一些其他的推理方式,但無論是哪種推理方式,都遵循各種復言命題的推理規則,因此在考試中大家只需要按照推理規則進行推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