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歷年公務員考試中,判斷推理一直都是行測考試中的重中之重,而判斷推理題型涉及到多種類型比如邏輯判斷中的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還有定義判斷類的一些題型,涉及的內容較多,也是考生較為頭痛的一個難點。但對於判斷推理中的必然性推理中經常運用的矛盾解題法確實好用,且準確率也較高,下面星火教育專家將帶領大家了解此類題型如何應用技巧找到突破口。
矛盾是指在所有情況必然存在一真一假的情況,簡單來說就是一種非此即彼的關係,比如生與死,在題目解題過程中關鍵是要找到條件之間的邏輯矛盾,然後真假自明。簡明地說,兩個不同的判斷中,如果一定存在一個真、一個假的情況(不必明確哪個真、哪個假),那麼,這兩個判斷就是矛盾的。比如:「這馬是白的」 和「這馬不是白的」就構成了邏輯矛盾。兩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這馬是白的」和「這馬是黃的」就不是邏輯矛盾。雖然它們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紅色的馬呢?兩個矛盾的命題必然一真一假。那麼,無論是只有「一真」或是只有「一假」的情況,這「一真」和「一假」都必然包含在矛盾命題中,其餘命題的真、假就完全明確了。如:在只有「一真」的情況下,這個「真」包含在矛盾中,其餘的命題就都是假的;反之在只有「一假」的情況下,這個「假」包含在矛盾中,其餘的命題就都是真的。
矛盾關係解題可分三步走:(1)找出矛盾關係(2)繞開矛盾關係並判斷其餘命題的真假(3)回到題幹中根據已知確定信息推理。
下面通過一個題目來講解矛盾關係的具體應用
【例題1】學校抗洪搶險獻愛心捐助小組突然收到一大筆沒有署名的捐款,經過多方查找,可以斷定是趙、錢、孫、李中的一個人捐的。經詢問,
趙說:「不是我捐的」; 錢說:「是李捐的」;
孫說:「是錢捐的」; 李說:「我肯定沒有捐。」
最後經過詳細調查證實四個人中只有一個人說的是真話。根據以上已知條件,請判斷下列哪項為真()。
A.趙說的是真話,是孫捐的B.李說的是真話,是趙捐的
C.錢說的是真話,是李捐的 D.李說的是假話,是李捐的
【星火解析】通過題幹可知,第一找到矛盾,錢說「是李捐的」,李說「我肯定沒有捐」,兩個命題可以翻譯為:李捐和不是李捐,互為矛盾命題,第二步繞開矛盾:那麼另兩個命題一定為假,趙說「錢不是我捐的」,它的矛盾命題為真,所以錢是趙捐的,故本題選B。
【例題2】張明說:如果選李明當教練,那麼王芳就要當領隊。李紅:我不同意。以下哪項最符合李紅的意思?( )
A.選李明當教練,但不能讓王芳當領隊
B.如果選李明當教練,就不能讓王芳當領隊
C.不選李明當教練,但要讓王芳當領隊
D.如果不選李明當教練,就要讓王芳當領隊
【星火解析】第一步:翻譯題幹。利用充分必要條件張明:選李明當教練 王芳當領隊。李紅:-(選李明當教練 王芳當領隊)。第二步:對題幹進行轉化推導「如果A,那麼B」的負命題(矛盾命題)是「A且非B」。因此「-(選李明當教練 王芳當領隊)」等價於:選李明當教練∧王芳不當領隊,即選李明當教練,但不能讓王芳當領隊。故本題選A。
【例題3】有一段對話。甲:「有的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正是環境遭到破壞的地方。」乙:「如果某地領導不重視環境保護的話,該地環境就遭到破壞。」丙:「不存在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也不存在環境遭到破壞的地方。」丁:「凡魚類資源枯竭的地方都不是環境遭到破壞的地方。」如果甲、乙、丙、丁四人中只有一人說錯了,那麼下面哪句話是真的?( )
A.有的地方的魚類資源枯竭了 B.某地環境遭到破壞
C.某地領導不重視環境保護 D.某地領導重視環境保護
【星火解析】:(1)找出矛盾關係,本題中甲和丁是一對矛盾關係,必含一真一假。(2)那麼題目中只有一個人說假話,所以乙和丙說真話。(3)從而知道沒有地方環境遭到破壞,再根據逆否定理結合乙的話得到某地領導重視環境保護,故本題選D。
在通過這三個題目矛盾解題的應用後,相信大家對邏輯判斷的矛盾能夠熟練使用了,星火教育在這裡祝願大家能夠成功上岸!大家考的全會,蒙的全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