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降雨量(P)和實際蒸散量(ETa)的精確估計可以更好地了解土地和大氣之間的水和能量交換過程。常見的降水以及蒸散量測量方法根據設備位置和氣候條件表現出系統的和隨機的誤差,精確估計降水和實際蒸散量仍然是一個挑戰,所以改進降水和蒸散量測量方法和校正技術以及處理模型仿真校準和驗證過程中的不確定度是必不可少的。德國Julich研究中心農業圈研究所(IBG-3)的Gebler等人利用蒸滲儀對降水和實際蒸散量的測量方法和校正技術進行比較並分析其誤差來源。
在德國西部Eifel地區的Rollesbroich站點Gebler等人分別比較了六組利用蒸滲儀測得的實際蒸散發測量值(LYS)與利用渦流協方差法(EC)以及利用全形式彭曼公式方程(ETPM)計算獲得的蒸散量估計值之間的差異。分別對這兩種方法計算出的2012年的ETa估計值進行評估,結果顯示兩者估計值與實際測量值吻合良好,累計相差3.8%(19mm)。兩種估計方法在夏季的一致性最高,相對差異最小(<8%),ETa與ETPM相近,說明ET受能量限制,而不受水可用性的限制。蒸滲儀與渦流協方差的ETa差異主要與收穫引起的草高差異和EC足跡有關。
結合Peters等人提出的高精度蒸滲儀的濾波算法,可以利用蒸滲儀數據來估計降水量。Gebler等人研究發現利用蒸滲儀數據估計的全年降水量與標準雨量計記錄的降水量有顯著差異。2012年全年,蒸滲儀記錄的降水量比翻鬥標準雨量計記錄的降水量高出16%。在用Richter提出的方法修正了翻鬥標準雨量計測量數據後,這一數字減少到3%。
在現場攝像機的幫助下,對蒸滲儀的降水量測量結果進行了更詳細的分析。發現,蒸滲儀記錄的降水量比翻鬥標準雨量計多,部分原因是由於白霜和露水的影響,這可以解釋兩種方法測量差異的17%;此外,霧和小雨可以解釋了5.5%的總差異;雪和雨夾雪的情況可以解釋總降水量差異的7.9%,在降雪過程中,翻鬥裝置嚴重低估了降水量;此外沒有沒有明顯降雪的積雪覆蓋的差異可以解釋總降水量差異的36%,在這種情況下,雪橋和雪堆似乎可以解釋蒸滲儀對降水量的嚴重高估。另有降水差異(約33%)尚未有明確解釋,且與風速關係不明顯。
來源:GeblerSetal.Actualevapotranspirationandprecipitationmeasuredbylysimetersacomparisonwitheddycovarianceandtippingbucket.HydrologyandEarthSystemSciences,2015.
消除積雪覆蓋對蒸滲系統的影響,請參閱澳作《SoilScope蒸滲觀測模擬試驗系統》,了解更多控制型蒸滲技術的功能和應用。
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於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獲本網授權的作品,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國教育裝備採購網"。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② 本網凡註明"來源:XXX(非本網)"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且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③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兩周內與本網聯繫,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