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海龍是一類很有趣的海洋動物家族,「代孕」孵化幼仔的雄性動物堪稱「模範爸爸」。「五一」勞動節假期至5月底,浦東陸家嘴的上海海洋水族館將推出海馬、海龍科系列特展,運用科普與娛樂結合的展示方式,讓公眾較深入地了解這類生物。
據上海海洋水族館養殖專家介紹,海馬屬於刺魚目、海龍科,是一類小型海洋動物,有350多種,性成熟後身長5—30釐米。其頭部呈馬頭狀,與身體形成一個角,吻呈長管狀,因此得名「海馬」。它們的遊姿與絕大多數魚類不同,是直著身子、昂首挺胸地遊來遊去,或是拿尾巴將水草纏住,在水中小歇片刻,有獨特的觀賞價值。海馬行動遲緩,卻能很有效地捕捉到「敵情」並善於躲藏。海龍與海馬是親戚,同屬海龍科,有150—200種。
有趣的是,海馬、海龍生寶寶時,是雄性動物來承受「懷胎之苦」的。雌海馬會把卵產入雄海馬的育兒囊內,雄海馬排精後,海馬卵就會在爸爸的育兒囊裡呆上20多天,隨後出世。
5月特展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將展示具有代表性的4種「光榮爸爸」——大肚海馬、細吻海龍、槍吻海龍、短尾海龍。公眾可以近距離觀看大腹便便的海馬、海龍爸爸,了解它們的奇特長相和身體構造。
大肚海馬也叫膨腹海馬,生活在澳大利亞東南部、紐西蘭的多藻類和海草水域,喜歡吃小蝦和其它生活在海草中的小型生物。
大肚海馬
細吻海龍生活在東太平洋中大葉藻廣泛生長的海域。修長的身材和綠色的皮膚,讓它們看上去很像隨水流飄動的大葉藻葉片,所以能很好地隱藏在周圍環境中。細吻海龍媽媽產卵後,卵會粘在海龍爸爸的腹部,直到小海龍出生。
細吻海龍
槍吻海龍並不是海水魚,而是東南亞的一種淡水管口魚類,主要生活在水草豐茂、水流較急的河流中,主食是小蝦和其它小型甲殼類動物。與其它海馬和海龍一樣,槍吻海龍也是由雄性的育兒囊孵化魚卵的。
槍吻海龍
短尾海龍主要生活在東南亞水流緩慢的溪流及河口水域,喜歡吃蠕蟲、小型甲殼類和浮遊動物。短尾海龍也是由爸爸負責育兒——受精魚卵會在雄性動物靠近魚尾的育兒囊中進行孵化。
短尾海龍
特展展廳中還設置了多媒體特效投影,將向公眾介紹海馬、海龍的內部構造,展示雄性海馬、海龍產子時的奇妙影像。通過技術與生物結合的方式,公眾不僅可以觀賞海馬、海龍們奇妙的體貌特徵,還能更深入地了解關於它們的生物學知識。
「五一」假期期間,上海海洋水族館還將舉辦線下活動。看完海馬、海龍科特展後,公眾可以在一樓大廳憑門票免費製作軟陶海馬公仔,親手捏制一個海馬紀念品,並把它帶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