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海上安全 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舉行2020年防抗寒潮大風...

2020-12-06 瀟湘晨報

【2020年第471期】

提高應對能力 保障海上安全 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舉行2020年防抗寒潮大風綜合救助演練

為進一步提高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應對能力,保障海上生命財產安全,提升共建合作單位之間協同水平及海上險情應急反應能力,近日,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開展了以「加強協作共建 共築海域平安」為主題的防抗寒潮大風綜合救助演練。秦皇島海事局、北海救助局秦皇島救助基地、秦港股份船舶分公司等3家單位30餘人參加了演練。

演練模擬受寒潮大風天氣影響,港作拖輪作業期間,一人員不慎受傷落水;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按照應急預案迅速響應,協調海巡船艇及專業救助力量前往現場救助;海巡船艇抵達現場後進行海面搜尋、警戒及交通管制;專業救助船「北海救321」輪開啟光電跟蹤系統等專業搜尋設備,發現遇險人員,並釋放救撈網將受傷昏迷人員轉移至船上;碼頭等候的醫護人員對遇險人員進行妥善處置。

演練歷時90分鐘,參演單位密切配合,10餘名專業救助人員行動迅速、協同高效,共計演練了搜救行動的指揮與組織協調、施救方案的制定與選擇、失去行動能力人員搜救技能以及使用專業設備快速轉移遇險人員等4個科目。

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不斷提高海上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和綜合管理水平,通過此次演練,多層次、全方位檢驗了搜救應急隊伍在寒潮大風影響期間對人員落水事故的快速反應能力,錘鍊了海上專業救助力量應對海上突發事件的實戰技能,為應急處置行動積累了寶貴的實戰經驗。

來源:秦皇島日報

編輯:戴夢 終審:楊勇

監製:任崇生

【來源:秦皇島應急管理】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舉行2020年防抗寒潮大風綜合救助演練
    秦皇島市海上搜救中心舉行2020年防抗寒潮大風綜合救助演練 2020-11-16 11: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家海上搜救應急預案
    1.2.2 我國加入或締結的國際公約、協議     《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974年國際海上人命安全公約》、《國際民航公約》、《1979年國際海上搜尋救助公約》、《中美海上搜救協定》、《中朝海上搜救協定》等我國加入或締結的有關國際公約、協議。
  • 天津海事局發布2020-2021年度防範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工作舉措
    發布會現場 天津海事局供圖人民網天津11月20日電 今天上午,針對即將到來的冬季極端惡劣天氣多發期, 天津海事局召開「2020-2021年度防範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工作」新聞發布會,詳細介紹了2020-2021年天津轄區海上寒潮大風、大霧與海冰等惡劣天氣防抗工作主要舉措
  • 秦皇島海事局組織召開2020-2021年度防抗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工作...
    秦皇島海事局組織召開2020-2021年度防抗寒潮大風等極端天氣工作部署會 2020-12-02 09: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煙臺召開海上安全和搜救應急專題會議
    11月30日上午,煙臺召開海上安全和搜救應急專題會議,總結海上安全和搜救應急工作情況,安排部署下步重點任務。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市搜救中心主任王中出席會議並講話。  王中指出,今年以來我市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海上船舶流量繼續保持高位運行,港口經濟發展態勢良好,通航環境進一步優化,「平安海區」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海上應急保障水平不斷提升,海上安全生產形勢保持了總體平穩的良好態勢。
  • 海上大風黃色預警:臺灣東南洋面有大風
    海上大風預報圖中央氣象臺2011年8月27日06時繼續發布海上大風黃色預警:預計,27日08時至28日08時,受「南瑪都」和西南季風的共同影響,巴士海峽、臺灣東南洋面將有9~10級大風,「南瑪都」中心經過的附近海域的風力將有11~16級;臺灣海峽、南海東北部海域、臺灣東北洋面、南海南部海域將有7~8級大風。
  • 海上救援強,海洋城市就更強
    2020-11-26 10:43:09 來源: 格物資訊 舉報
  • 中央氣象臺16日六時發布海上大風預報和防禦指南(圖)
    2009年2月16日08時至17日08時海上大風預報區域圖  中央氣象臺今天早晨六時繼續發布海上大風預報:  2月16日凌晨2時,黃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出現了4-6級偏北風;黃海南部海域、東海大部海域出現了6-8級東北風;臺灣海峽、臺灣以東洋面和以南海域出現了4-6級東北風;南海大部海域、北部灣出現了
  • 廈門要做大海洋城市,首先是海上救援要足夠強大
    廈門海事局在船上舉行新聞發布會,通報2020年廈門轄區海上交通總體情況、轄區險情事故應急救助情況和國際航行船舶疫情防控形勢等。其中,今年以來廈門市海上搜救中心共接到並處理各類報警99次,成功避免險情53起,組織實施海上搜救行動10次,救助遇險船舶4艘,救助遇險人員64人,人命救助成功率達到100%。
  • 舟岱大橋提前部署防抗極端天氣與防凍抗冰工作
    >begin--> 近日,主通道指揮部全力保障舟岱大橋海上施工船舶安全,切實履行今冬明春各項目部對舟岱大橋後期海上施工船舶安全管理職責。會上,各項目部匯報了近期舟岱大橋施工船舶安全管理情況,強調要加大現場管控力度,認真做好防抗極端天氣和防凍抗冰工作,確保舟岱大橋施工船舶安全形勢持續穩定。
  • 「海上大風預警」1月6日中央氣象臺發布海上大風黃色預警「III級/...
    中央氣象臺1月6日06時繼續發布海上大風黃色預警:預計,受較強冷空氣影響,6日白天至夜間,渤海、渤海海峽、黃海大部海域將有8級、陣風9~10級的偏北到西北風,其中渤海東部的部分海域、渤海海峽、黃海北部和東部的部分海域風力可達9級、陣風10~11級。
  • 蛟龍600首次海上首飛成功 我遠洋搜救體系向前邁進一大步
    蛟龍600大型水上飛機成功完成首次海上試飛。標誌著蛟龍600已經具備海上起降能力,該機研製成功,有力提高了中國遠洋搜索救援能力。許多人可能會感覺奇怪,其他飛機首飛只有一次,為何蛟龍600首飛會有三次?2017年1次,2018年1次,2020年又有1次。
  • 鹽城:開展海上風電突發事件應急搜救演練
    為了有效檢驗海上風電建設、施工企業突發事件的應急處置能力,完善多部門、多船舶協作聯動救援機制,進一步鍛鍊海上風電建設的應急反應救援隊伍,11月30日下午,鹽城海事局聯合國家電投江蘇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華電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和國家電投集團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濱海港外海域的風電場進行消防滅火、棄船演習、遇險人員轉移、應急拖帶、落水人員搜救等科目的海上風電突發事件應急演練。
  • 成平:推動中國海上救助走向深藍
    原標題:成平:推動中國海上救助走向深藍  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第三次全體會議3月10日15時在人民大會堂舉行,多名政協委員就有關議題作大會發言。  正是這樣的專業救助隊伍,奉行著「把生的希望送給別人,把死的危險留給自己」的海上救助精神,67年來,挽救了中外遇險人員75543名,救助遇險船舶5108艘。  習近平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5年來,隨著國際合作、「海洋強國」建設的深入,我國深遠海開發活動日益頻繁,海上運輸持續增長,遇險事件不斷增多,海上救助服務國家戰略、服務民生需求的應急任務更加艱巨繁重複雜。
  • 全國首次海上風電應急演練在鹽城市舉行
    ,一場包含消防滅火、棄船演習、遇險人員轉移、應急拖帶、落水人員搜尋救助等科目的海上風電突發事件專項應急演練正式開幕。演習模擬一艘風電施工船舶突發火災,因火勢無法控制,船方無法完成自救,市海上搜救中心接警後立即協調兩艘消防拖輪進行滅火作業;有2名船上人員在緊急撤離過程中落水,鹽城海事局海巡艇、國家電投和華電重工所屬交通運維船隨即組織搜尋,並成功救起2名落水人員,但1名獲救船員傷勢嚴重,市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協調在南洋機場24小時應急待命的海上風電救助直升機將傷員送岸搶救。
  • 中國劃定2250平方海裡馬航MH370客機海上搜救範圍
    【我國劃定海上搜救範圍】繼綿陽艦和中國海警3411後,南海救115預計下午4時到達失聯海域。我國已劃定長90海裡寬25海裡總面積約2250平方海裡的長方形區域為12日前的海上搜救範圍。截至中午12時,多個國家共出動34架飛機40架船艦,仍未有所發現。
  • 浙江啟動海上防颱風應急響應 並要求做好颱風海上防禦工作
    今年第8號颱風「巴威」(強熱帶風暴級)於今天(22日)8時在臺灣以東洋面生成,16時其中心位於日本衝繩縣那霸市西偏南約455公裡的西北太平洋洋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風力有9級(23米/秒),中心最低氣壓995百帕,17時已加強為強熱帶風暴。
  • 即墨區自然資源局迅即行動做好漁業防抗寒潮大風工作
    為嚴防各類事故發生,即墨區自然資源局高度重視,加大沿海漁港碼頭執法巡查力度,認真做好防災減災預防工作,確保全區漁業安全生產形勢穩定。一是迅速將大風預警信息傳遞到漁民漁船和養殖單位,提醒灘涂及海上養殖生產人員撤離上岸,嚴防違規冒險出海生產。
  • 海事預防:大風極端天氣預警
    海事預防:大風極端天氣預警 2020-03-18 16:1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