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中國女排之外,男籃、女籃裡約奧運會均表現欠佳;女足雖然進步不小,但也止步八強;而男足男排甚至沒去到裡約。中國三大球是否面臨滑落?" 補短板 " 該從何做起?
裡約奧運會特別節目《三人五環》,主持人王冠、資深體育評論員、肆客足球創始人顏強和巴塞隆納奧運會 100 米蝶泳冠軍錢紅一起暢聊奧運。
《三人五環》暢聊奧運(央廣記者安健 攝)
點擊這裡,收聽節目哦 ↓
19:54 中國的 " 三大球 " 還有救嗎? 來自央廣新聞
三大球,依舊是國人心中的痛。但凡聊體育,必然會提到三大球,三大球為什麼會被放到一個這麼高的地位?
顏強:因為它是團隊集體項目,都是要通過一些器械、器具相互配合形成的一種團隊的集體運動。我覺得田徑、遊泳代表的是一個國家的基礎運動水平,而以三大球為例的團隊集體運動,它代表的是一個國家體育能夠達到的組合之後的一個高度。所以三大球成功,我覺得非常非常重要。
錢紅:其實遊泳項目是一個體現個人能力的項目,只要我自己做好了,我就能展現(實力)。足球、籃球、排球需要大家之間的配合非常多。我覺得在奧運會上,我們籃球、足球沒有體現更好的水平還有一個原因就是我們國內的職業聯賽,其實它分割了一些我們去代表國家榮譽參賽的這一部分。
關於職業聯賽的問題,以英超為例,搞的如火如荼,最後並不能反哺英格蘭在世界盃上的成績。
顏強:這是一個所謂的俱樂部和國家隊之間的矛盾,或者說三大球運動當中,以國家地區為單位的國際競技和以商業利益為目的的職業俱樂部之間的不同體系之間的矛盾,這種矛盾其實是非常非常難以調和的。而中國是在國家隊水平沒有提高的時候,很被動的進入到了一個偽市場化的階段,這樣導致以前舉國體制或者說以前有體校這樣一個大眾普及的基礎,那時的營養沒有得到吸收。而現在,你從市場方面獲得的只是錢,而不是各種社會資源配套形成的一種營養體系,就導致它變得很畸形。
因為男排和男足壓根兒就沒資格去裡約,男籃就成了男子三大球的一根 " 獨苗 "。很可惜,中國男籃以五場皆輸的小組賽成績,告別了裡約奧運會。
8 月 7 號第一輪小組賽,中國男籃撞上世界最強勁旅美國男籃夢支隊,最終是以 62:119 的比分宣告失利。兩天之後的 8 月 9 號,中國男籃迎戰的是首戰同樣落敗的歐洲勁旅法國隊,最終以 60:88 輸掉了比賽。
8 月 11 號,中國男籃對陣小組賽最有可能戰勝的委內瑞拉,但仍以 68:72 的比分遺憾落敗。第四場,中國隊碰上的是狀態極佳、首場爆冷擊敗法國的澳大利亞隊,最後以 68:90,大比分輸掉了比賽。
最後一場中國男籃碰上的是世界盃亞軍獲得者塞爾維亞隊。雖然開場打得非常漂亮,一度成為了對峙之態,但是後來由於失誤增多,使比賽失去了懸念,最後男籃以 60 比 94 不敵塞爾維亞。五場比賽中國男籃平均輸 29.6 分,籃板輸 14 個,助攻輸 11.6 次,數據十分慘澹。而本屆的裡約奧運會,是中國男籃連續第 9 次徵戰奧運會,歷史上的最好成績是 8 強。
在 20 年前的亞特蘭大奧運會上,同樣是宮魯鳴指導帶領著胡衛東、鞏曉彬這些 " 黃金一帶 " 的前輩打進了八強,然後男籃就始終在這個點上徘徊。男籃究竟是輸在了哪兒?
顏強:明面上看,場均輸接近 30 分,輸在力量上,輸在沒有真正的中鋒,輸在外圍沒有投手,也輸在速度,輸在對抗,實際上是全盤皆輸,而且輸的一塌糊塗。中國男籃在奧運會上 11 連敗,這是徹底的落後,這種落後已經是亞洲一流位置都未必能確保的地步了。現在中國去打伊朗,包括去年在長沙打韓國,別說有多少優勢,就是贏對方一場都是讓人膽戰心驚的。所以,中國男籃倒退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從 1995 年開始到現在,CBA 職業聯賽已經運行超過 20 年了,為什麼我們現在看不到一個 20 年的職業聯賽所積累起來的人才梯隊、戰術素養等這些應該有的東西?
顏強:我覺得足球、籃球跟排球在這一點上是一致的,就是你指望一個國家隊的成功,指望聯賽來承擔這個任務是一個錯誤的認識。英超搞的那麼好,英格蘭隊還是歐洲的一個二流隊,而且越來越二流。這當中的矛盾在哪?就是職業聯賽真正的基礎在哪?在於家庭和校園,在於最紮實的青訓。如果你一切都指望市場化來完成這些,不可能。職業俱樂部根本不去關心有沒有青少年,周邊這些學校是不是小孩都在打籃球和踢足球。中國如果自己出不了好的球員,那我到國外去買吧,它用這種很簡單粗暴的方式解決了自己的訴求,它根本也不用顧及未來國家隊的選材會是怎樣的。
暢聊奧運(央廣記者安健 攝)
那麼,像遊泳項目,在沒有高市場化的聯賽的情況下,群眾基礎和人才儲備的情況又是如何呢?
錢紅:其實遊泳跟足球、籃球一樣,現在我們後備人才儲備的並不是很多。我現在在做青少年訓練,其實去到三四線城市,現在基本上地方的體校都沒了。我們老是說金字塔,底座有多大,我們金字塔那個尖才能有多高。但是現在我發現我們所有的遊泳培養都是旗杆式的,有一個孫楊,我們下邊服務的就是這些人,並沒有去擴成金字塔。
女子項目方面,中國女籃在五場小組賽當中以一勝四負的戰績來結束了裡約奧運會的徵程,最終在本屆奧運會的排名是第 10 位。中國女籃一共參加了 8 屆奧運會,第 10 名也是最差的戰績。而中國女足最終是在四分之一決賽中 0:1 輸給了世界排名第二的德國隊,止步八強。而中國女足在奧運會上最好的成績是 1996 年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獲得了一枚銀牌。
顏強:首先從女足本身來講,應該是一次進步。因為女足八年都沒有進過奧運會的八強,三個月前,我參加過足協的一次會議,當時女足主教練法國人布魯諾就做了一個很詳細的女足備戰的展示,我印象當中大概有 30 多個頁面,把女足未來這三個月 100 天備戰的行程、安排,對於後勤保障這方面的要求,為什麼選擇那些對手去打,要達成怎樣的目標都做了很詳細的設置。
而且據我觀察,這 100 天來他的執行也是非常到位的。所以我覺得這樣的一位外教配上這樣一些年輕,對於勝利有飢餓感的球員還是體現出了一定的特點。雖然輸給巴西的比賽場面上有些難看,但是我覺得之後包括打德國隊的比賽都是有機會的。所以我覺得女足應該是達到了大家的心理預期。
女籃則是一個說不明白的話題,女籃也不能說青黃不接,應該是只有青沒有黃,還是一個很年輕的班底。這屆的奧運會,從中國代表團,乃至整個奧運會上萬名運動員的特點來說,其實就是 90 後的奧運會。上一屆,90 後可能還只是剛剛進入競技舞臺,這一屆是 90 後佔據了舞臺中心。
所以賽事的一些執行和運動員的特點跟過往是有不同的。我覺得體現在社交媒體、移動網際網路,他們的個性可能會更不同。但是在女籃這種團隊運動表現當中,可能我看到的西班牙、塞爾維亞、美國隊他們體現出來這種較前輩更加突出個性,但是中國女籃沒有。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對西班牙跟塞爾維亞這兩場比賽。四節比賽中至少有三節跟對方咬得非常緊,甚至是領先對方,但是肯定有一節女籃是崩潰的,打西班牙是第四節崩潰,打塞爾維亞是第三節崩潰。在整體的應對方面,到底是體能應對這方面不足,還是交手經驗太缺乏。
三大球領域的中國資本
中國資本 " 出海 " 投資海外足球俱樂部的風潮是自 2014 年開始,而且這兩年愈演愈烈。根據粗略的統計,中國資本至少已經投資了 14 家海外足球俱樂部,而在今年就已經公開有八家:1 月 21 號,中國星輝互動娛樂集團斥資 4.8 億元收購了西甲勁旅西班牙人隊。
5 月 19 號,聯合睿康集團以 6000 萬英鎊的價格 100% 控股了英格蘭阿斯頓維拉足球俱樂部,這也是中國資本史上首次 100% 的控股歐洲球隊。6 月的買買買更為密集。
6 月 6 號,蘇寧豪擲 2.7 億歐元收購了義大利國際米蘭俱樂部 70% 的股份,這是中國企業首次控股歐洲豪門足球俱樂部。
6 月 11 號,七天酒店集團的創始人李建和鄭南雁宣布進軍法國足球甲級聯賽,完成了對法國尼斯俱樂部 80% 股權的收購。
6 月 14 號,深圳雷曼集團全資收購澳超的紐卡斯爾噴氣機的足球俱樂部,吹響了中國資本進軍澳超的號角。就在同一天,足球解說員唐輝和李翔聯合阿根廷商人收購了西班牙第三級別聯賽俱樂部胡米拉。
6 月 17 號,中國體育營銷公司 Desports 雙刃劍體育總裁蔣立章又宣布以個人身份完成了對西甲俱樂部格拉納達 98.17% 的股份收購,投資金額據傳達到了 2.7 億元人民幣。
7 月 25 號,復星集團宣布從前任主席斯蒂夫 · 摩根手中收購了英國狼隊 100% 的股權,市場猜測,復星集團的收購總額約在 4000 萬到 4500 萬英鎊之間,約合 4 億元人民幣,這也是繼阿斯頓維拉之後第二隻由中國企業完全擁有的英冠俱樂部。
目前,米蘭雙雄都已經是中國資本的血統了,這在十年前很難想像的。
顏強:首先第一因素我覺得應該是資本在選擇站隊,在體育熱潮、足球熱潮的過程當中,好像這些名企或者很大的資本集團,他們都有必要顯示自己在足球領域當中有一定的存在感。
其次,有可能是他國際業務的擴張,比如說我們大概三四年前王健林在馬德裡競技買對方 25% 股份,這跟王健林的萬達集團收購一些馬隊非常重要的資產是相關的,這個舉動在一定意義上能夠讓他跟馬德裡當地的市民形成一個更好的溝通。這樣國際化的擴張跟中國足球沒有直接關係,你作為一個商業參與者去管理職業足球俱樂部那是完全另外一個領域的事情,並不意味著你在過往領域當中獲得了巨大成功和收益,就可以將這種模式複製到其他地方去。
全球的各種足球俱樂部,95% 以上是虧損的,而且絕大部分足球俱樂部其實是一種社會公眾性的機構,它代表了這座城市或者某些地區、人群共同的嚮往,所以當地的球迷會覺得不管誰買了這個俱樂部,這個俱樂部仍然在情感上是屬於我的,我希望看到我們自己城市的這些少年能夠在自己的俱樂部當中有所表現。如果要把一些球隊給中國青少年去練兵的話,已經違背了這個俱樂部存在的根基。
三大球補短板從哪兒補起?
顏強:我不知道為什麼買十四個俱樂部花了這麼多錢,就沒有誰願意踏踏實實在國內花錢的。就像錢紅老師提到的,遊泳的技術人才都不夠,這當中涉及到的問題是多方面的,從場館,從學校的配合,從家長的允許與支持,這方面難道不需要資金和其他社會資源去推動嗎,你去國外買個俱樂部很簡單,幾億歐元就花出去了。別說幾億歐元,我覺得幾千萬人民幣花在國內,帶來的反響都不同。
體育都是源自於家庭和校園,需要有政府的引導,但是更重要的是有一些規章制度的設置和渠道的鋪設。資本是不會認社會道德這種價值觀的,資本只會認同他的利潤。如果這個利益渠道鋪設到位的話,也許資本能為你所用。我覺得其實這是一種新的圍繞體育話題的一個社會契約的理解。
來源:央廣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