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養殖的「五月魔咒」真的那麼恐怖嗎?還有救嗎?

2021-01-13 水產養殖網
小龍蝦養殖的「五月魔咒」真的那麼恐怖嗎?還有救嗎?2018-04-26 16:08: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湖北牧漁人        瀏覽量: 11400 次 我要評論
「麥黃黃,魚死亡」,每年4-6月是水產養殖發病的高峰期。這期間疾病種類多、發病快、死亡率高,給水產養殖造成很大的損失。龍蝦養殖也是一樣,這期間發病率非常高、死亡多,素有「五月魔咒」之稱。蝦農也整天處於惶恐之中,從早到晚都在蝦塘上轉來轉去,也在四處打聽預防措施或為戰勝「五月魔咒」努力著,天天神經高度緊張,可以理解。

那到底什麼是「五月魔咒」,它的表現形式是什麼?什麼原因產生?有防治的方法嗎?那不妨耽誤點你們寶貴的時間,我們一起來討論討論。

通過多年的田間走訪、調查,同時結合近20年的水產從業經驗,筆者覺得龍蝦的「五月魔咒」是多種養殖問題的統稱,以多種形式表現出來,不是單一疾病,具體點說就是蝦不正常或死了。比如:①水體中氨氮、亞硝酸鹽超標直接導致龍蝦鰓出問題,出現爛鰓病、爛尾等病。②pH值超標導致滲透壓改變出現蛻殼不暢,身體代謝混亂,採食差、爬邊上岸等。③池底惡化或餌料出現問題,則產生腸炎。④水體嚴重惡化則出現浮頭、爬邊、進籠的蝦沒勁等現象。⑤水草太多太密,出現底部缺氧導致大量死蝦或有蝦起捕不上來。⑥水體天然餌料缺乏,出現軟體蝦多。⑦水草少、長期渾水,水位不夠,最容易出現鐵殼蝦。⑧農藥殘留直接導致龍蝦大量中毒死亡。⑨藍綠藻爆發產生毒素中毒死亡。還有什麼肝胰腺病、白斑病、甲殼潰瘍,只死大蝦不死小蝦,或只死小蝦不死大蝦、蝦體發白、發黑等很多情況,這可以叫做「五月魔咒」的總稱。

龍蝦養殖與養殖水體、池底、水草、疾病、種苗、營養、氣候等多因素的有關。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可能導致龍蝦發病,甚至死亡。但是很多因素我們無法控制,比如氣候我們沒法做到風調雨順;種苗靠我們個人的實力是無法實現培育優質種苗的;營養也就是你投餵的餌料是什麼,是不是符合龍蝦的營養需求,你我都在摸索中尋找,碰到好的飼料算我們有運氣,否則只能自認倒黴;疾病這個東西就更難了,龍蝦的疾病有很多種,憑我們現有的裝備和技術水平,你想治好是不可能的。我只能告訴你水產養殖中疾病治療程序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一旦龍蝦生病你指望靈丹妙藥來救活它,那是非常困難的,你不妨可以諮詢國內外知名的魚病專家,看看他們有招嗎。那麼我們能做什麼呢,不可能坐以待斃吧?養殖水體、池底、水草、疾病預防我們可以做,而且可以做得很好。

通過總結,主要有四點,如果你堅持去做,始終不忘初心,那麼你一定能戰勝「五月魔咒」。

一、&nbsp養"底"

龍蝦是底棲爬行動物,主要生活在底部,其不但是龍蝦攝食的主要場所,同時也是殘餌、糞便、有毒有害物質蓄積的主要場所。池底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到龍蝦的發病率和龍蝦的品質。那麼我們怎樣去把底部養護好呢。

為什麼說是養護底部,而不是說改底呢?這與養魚有區別,因為池底除了是有毒有害物質蓄積的場所,同時也是原生動物生長的主要地方,如水蚯蚓,它們和水體中的浮遊生物都是龍蝦的天然餌料,它們為龍蝦的生長做出了巨大貢獻,我們不能大手一揮就把它們給殺掉。所以我們在進行改底時,儘可能少用或不用強氧化劑,如二氧化氯、過硫酸氫鉀、生石灰等物質,這些化學物質通過放熱和刺激性改底,不但對底部原生動物具有毀滅性的傷害,而且對龍蝦的鰓也有傷害。所以慎重選用。那麼用什麼呢,你可以選用吸熱的還原劑物質,還原底部有毒有害物質,同時還可以解毒,特別是在夏天還可以降低池底溫度,為龍蝦降溫,也不傷害底棲原生動物。另外採用物理的方法,如腐殖酸鈉、膨潤土、食鹽等,它們主要是通過絡合、沉澱、覆蓋的方法將池底氨氮、亞硝酸鹽、有毒有害物質沉降。
以上兩種方法都是治標不治本,最為有效、長效的方法是,通過微生物來解決,因為微生物具有強大的繁殖力和對環境的淨化能力,這是其他東西沒法比的,它們持續不斷地將池底糞便、殘餌、有機腐殖質轉化成蝦或藻類、原生動物的餌料。比如糞鏈球菌、芽孢桿菌、EM菌、光合細菌、新鮮乳酸菌原液等,這應該是在龍蝦養殖中重點選用的東西。這裡提醒一下,使用芽孢桿菌、光合細菌、EM菌時注意天氣狀況,容易出現缺氧情況。

二、&nbsp養"水"

龍蝦池塘的水色標準是既要清爽,又要有肥度;既要見底,又要不能長青苔,這樣水體溶氧高,生物量豐富。進入5月,龍蝦塘不再是肥水為重點,現在主要調水和改水,防止出現氨氮、亞硝酸鹽、pH超標,產生藍綠藻、油膜等現象。選用的產品主要是微生物製劑和胺基酸、微量元素。特別是微生物製劑,一定要定期、交替使用,這樣才能維持水色正常,保持水體中天然餌料豐富。主要品種是糞鏈球菌、新鮮乳酸菌原液等,另外提醒養殖戶朋友,不要出現有蝦不正常,或有不專業的所謂技術人員到塘口指導時,就輕易選用消毒劑或殺蟲劑,這很容易破壞你的養殖環境,對水體中藻類、輪蟲等天然餌料造成破壞,如果你要消毒或殺菌,目前對龍蝦最好的是碘製劑,它既不破壞水,又不傷害龍蝦,在水體滯留時間短,使用時間一早或一晚,貼水潑灑,這樣效果非常明顯,其他的二氧化氯、漂白粉、苯扎溴銨等消毒劑慎用。

三、養&nbsp"草"

這期間一般草都長得非常好,但是,就是因為草好,所以毛病更多,特別是老塘,出現草過於茂盛、出頭、封塘情況,如果處理不及時,那麼我可以說你今年基本沒有效益,下面就幾種比較突出的情況細談。

1、草封塘的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你塘中再多蝦,也很難起捕,為什麼,蝦都在草下面,你能把它捕起來?前幾天鄂州一個養殖戶,就說起捕不起蝦,筆者建議割草、開路,但他考慮顧將要花不少人工成本,所以選用所謂的「趕蝦靈」,結果真靈,來電說蝦都死了,損失4萬多元。記住天下沒有捷徑可走,路都是一步一步的走出來的。如果你不把草處理到位,隨著氣溫不斷升高,白天產生大量氧氣,但晚上就是大量耗氧。碰上負壓天氣,我肯定告訴你,你的蝦都會缺氧而死。這種狀況,養草一定要到位,就是機械或人工大量割掉,同時儘可能把池底顯露出來,讓陽光能照射底部。草被處理完後,及時用還原劑養「底」,然後再補充水體微量元素和胺基酸快速修復巨變的環境,同時潑灑微生物製劑解決水體中懸浮的有機質。

2、草出頭的情況
打頭是重點,否則很快出現草翻兜情況,這將導致後期養殖無法繼續。草打完頭後,處理方案同上。

3、草爛根、掛髒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說明你前期一般用過殺青苔的藥或水體一直發渾,導致草光合作用不能正常進行,繼續下去,很快就出現草死光的情況,你覺得還能把蝦養好嗎?不管是用過藥的還是水發渾的,大量使用還原劑解毒,清水,然後選用合格的胺基酸肥、微量元素和糞鏈球菌處理。一段時間後,基本可以修復掛髒,但是草爛根、爛葉需要的時間較長。

4、草上有青苔的情況
進入高溫,青苔一般越來越少,但是最近走訪漢川、仙桃、潛江、鄂州等地發現,有部分塘中草上還有青苔,這給草的正常生長帶來影響,處理方法依然是使用大劑量、高含量的腐殖酸鈉。青苔死後必須撈起來,氣溫高,青苔腐爛後產生大量的毒素,容易導致水體變壞,導致龍蝦發病。青苔處理完後,必須大量使用還原劑處理底部,最後再使用糞鏈球菌分解底部腐殖質。
當然還有其他有關草的問題,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結合實際採取相應措施,為龍蝦創造出健康、安全、舒適遮陽、休息的好環境。所以養草、護草工作一定要下狠功夫去做,如果草生長失敗,蝦是很難養成功的。

四、&nbsp養"蝦"

前面所有努力都是為了把蝦養好,怎麼才能把這隻蝦養好呢?我們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思考和探索。

1.飼料&nbsp&nbsp
龍蝦對自然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是雜食性動物,一般是以天然環境中的有機碎屑、腐殖質、輪蟲、線蟲、動物屍體等為主要食物,目前對龍蝦的營養需求研究還沒有結論,不像其他河蟹、白蝦、魚類都有了營養標準,所以我們在選擇飼料時,沒有標準可依,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你選用的商品飼料,首先是要熟化好、成形,這樣在集約化養殖環境中出現營養性疾病的概率就比較小,同時前面的三大點要長期抓好,為龍蝦的天然餌料繁殖、生長提供紮實基礎。

2.疾病預防&nbsp&nbsp
前面談了,水產疾病處理程序是「預防為主、治療為輔」。不管你的養殖環境有多好,天然餌料有多豐富,龍蝦仍然有生病的可能,就像人類一樣,你居住生活的環境非常好,但依然會出現傷風感冒之事,所以平時我們也要預防疾病,比如加強身體鍛鍊,戶外走走,吃一些對身體有益的保健品,以提高身體免疫力。但龍蝦不能像人一樣,生病可以打針,一旦那隻蝦生病,它是不可能進食,也不能給它打針輸液。所以平時預防為先,而不是治療為主。那怎樣預防呢?
首先:必須給要為龍蝦創造一個天然的好環境,就是前面談到的三大點。
其次:定期內服功能飼料,同時拌料內服自製新鮮乳酸菌原液,以此提高蝦的免疫力,預防腸炎、蛻殼不暢、肝胰腺疾病等營養性疾病。選用的藥一般有中藥、免疫多糖等天然物質,一定不是抗生素,否則又進入魚病的防治怪圈,越治越死,最後無藥可救,還可能導致食品安全事故,給行業帶來災難性的打擊。

3.死蝦時處理方法&nbsp&nbsp
龍蝦一旦大規模發病,千萬不能有病瞎投醫,通過比較多的現實案件表明,如果出現大規模發病情況,應採取:一是蝦大量快速起捕賣掉,降低損失;二是大量換水。只有這樣養殖風險才能降到最低,否則你是錢財兩空,目前沒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龍蝦在溝渠湖叉隨處可見,我們沒有給它消毒殺菌、沒有投餵飼料,沒有發現它大量生病死亡,反而還泛濫成災,為什麼一進入我們的池塘後,就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呢?原因就是環境改變了,數量改變了,所以我們的努力方向就是還原它原來的生存環境,相信它會給我們帶來好運。

以上是個人對「五月魔咒」的一些認識和觀點,限於時間和篇幅不可能一一詳談,結合實際情況採取切實可行方案,「五月魔咒」應該沒有那麼恐怖,祝養殖戶朋友闖關成功。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
(作者:周承東;來源:湖北牧漁人)



 資訊分類

相關焦點

  • 小龍蝦一進地籠就死?小龍蝦「五月魔咒」來襲,你家的蝦咋樣了?
    小龍蝦一進地籠就死?小龍蝦「五月魔咒」來襲,你家的蝦咋樣了?因此,這個月在龍蝦養殖上也被稱為「黑色五月」,今天就先來了解小龍蝦會爆發病蟲害時,會有哪些預兆嗎?進入五月後,受到氣溫和養殖密度等方面的影響,小龍蝦出現的問題不僅僅只有水腫病,而是會集中爆發腸炎,爛鰓,纖毛蟲等病蟲害。
  • 為什麼說能夠成功度過五月高溫的養殖戶,絕對是養殖小龍蝦高手?
    五月份本身隨著溫度越來越高,小龍蝦的攝食慾望也越來越低,也不是很樂意吃東西。而且五月高溫的降臨,養殖環境變得難以控制,大多數稻蝦田裡面的水質環境都很差,這幾天投餵飼料以及捕撈小龍蝦的時候,在船上可以明顯聞到水面有一股濃濃的腥臭味,而且水的顏色呈現醬油色。說明水質很差。
  • 小龍蝦攜帶細菌寄生蟲是真的嗎?傳言並非無根據,但不要過於擔心
    小龍蝦是炎炎夏日裡,城市街頭巷尾的一道美味。說到吃小龍蝦,在南京可謂火爆之極。據媒體報導,南京人每年要吃掉全國小龍蝦總產量的三分之一。而隨著小龍蝦的火爆,各種關於小龍蝦的傳言也不期而至。其中有一種說法,幾乎每年都不會缺席,「小龍蝦都生活在臭水溝裡,攜帶有各種細菌和微生物,還是不吃為好」。事實真的如此嗎?小龍蝦還能不能吃了?
  • 小龍蝦蝦苗下塘就死苗,怎麼辦?
    小龍蝦死苗這樣的事情,對於我們這些小龍蝦養殖戶來說,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因為小龍蝦是水裡的東西,撈出來運輸,由於天氣原因,苗的大小,有無病害,都是值得關注和探討的事情了,那麼,對於小龍蝦在運輸方式和放苗後有死苗,我們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小龍蝦苗的傷亡率,那麼我們應該乍樣做才能減少蝦苗的死亡呢?
  • 那些關於小龍蝦的傳言 你都信了嗎?
    又到了吃小龍蝦的季節,你是否還對這種美食存有顧慮?小龍蝦都長在汙水裡,重金屬超標,外國人從來不吃?本文將為你一一分析那些有關小龍蝦的傳言。小龍蝦到底是什麼?是蟲子嗎?小龍蝦的真名叫「克氏原螯蝦」,學名叫Procambarus clarkii,是一種如假包換的淡水蝦。
  • 在養殖小龍蝦的時候,這3種魚是否可以和小龍蝦進行混養呢?
    文/玉濁清在養殖小龍蝦的時候,這3種魚是否可以和小龍蝦進行混養呢?有很多小夥伴們從農村走向了城市,可如今又有很多的農民工漸漸的返回了自己的家鄉,反而選擇在農村創業而搞養殖的相對比較多。有很多小夥伴們養殖著各種各樣的魚類,也有一些小夥伴們看中了龍蝦的市場,於是在家中養殖小龍蝦,但是你知道可以和小龍蝦進行混養的幾種魚嗎?
  • 小龍蝦真的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嗎?
    任何水產生物都有寄生蟲,對於我們來說,小龍蝦身上的寄生蟲最熟悉的莫過於血吸蟲和蛔蟲以及線蟲。理論上來說。淡水養殖的魚蝦沒有殺不死的,要殺死這些寄生蟲取決於兩個條件,烹飪的溫度以及烹飪時的時間長短。在70°到100°之間,除了線蟲,其他的寄生蟲都可以在1分鐘之內殺死。
  • 小龍蝦養殖過程中常見的幾個誤區,你改正了嗎?水產養殖必備!
    有的養殖戶認為增氧機就是缺氧應急用,一般不開或根據經驗只在晚上和養殖後期開。池塘增氧機其實,增氧機的作用除了增氧外還有攪水、曝氣的作用。如果等到缺氧時再開就會為時已晚,會大大影響魚的生長。而且增氧機的增氧作用是有限的,其增氧能力遠遠小於光合作用和風力增氧。所以養殖中還應該充分利用攪水、曝氣的增氧作用,間接地改善水體的溶氧狀況。
  • 冬季小龍蝦養殖如何管理?一起來了解冬季小龍蝦養殖管理技術
    冬季天氣轉涼,水溫變冷,小龍蝦活動減少,開始穴居越冬生活。另外小龍蝦處於低溫環境下,會導致其新陳代謝降低,抵抗力及活力大大下降,對來年出苗及上市有很大影響。那麼冬季小龍蝦養殖如何管理?下面一起來了解冬季小龍蝦養殖管理技術。
  • 小龍蝦在水中凍不死嗎?
    從歷史經驗來看,小龍蝦確實在水中難被凍死,但真的是沒有被凍死的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凍不死有凍不死的前提條件,凍死有被凍死的理論依據和實際證據。原因在於,會不會被凍死取決於水的溫度!水的物理性質決定了水的溫度。
  • 小龍蝦到底還能不能吃?
    並且記者還做了實驗,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小龍蝦,真的洗出了「蟲子」。還有的說小龍蝦渾身都是重金屬,千萬不能吃,吃了是對身體非常有害的。那麼這些說法是真的嗎?大家還能愉快地吃小龍蝦嗎?首先,有的小龍蝦是生活在比較髒的環境中的,屬於雜食動物,會吃已經腐爛的動物屍體,所以在環境惡劣的河道裡捕捉的小龍蝦最好不要食用,因為可能會受到汙染,但是現在的小龍蝦多數是人工飼養的,生存環境並不像傳說的那麼髒。因為,小龍蝦在惡劣生存環境中不易存活,而且生長緩慢。它們更喜歡清潔的水源,如果水質差,小龍蝦不僅繁殖困難,而且脫殼不利,生長變慢。
  • 小龍蝦養殖需要什麼環境條件?
    一、塘口選擇小龍蝦養殖前,一定要精選塘口,可以從兩方面確認塘口的選擇,一個是遠離汙染源,比如塘口周邊是否有農田農藥噴灑或者其他對小龍蝦有害的汙染源,再者,要確保塘口蓄水和排水方便,選用沙壤土最佳。二、消毒肥水小龍蝦在進行養殖前,一定要對塘口進行徹底的消毒,可以選用生石灰幹塘消毒,消滅小龍蝦的天敵和有害菌。
  • 除了小龍蝦,入侵中國的生物還有哪些?
    在一本名為《中國生物入侵研究》的書中,筆者發現,原來小龍蝦不只會讓人上癮,還是外來入侵物種的代表,再往下深究,還有許多極具危害性的外來入侵物種,它們如今十分常見,有的還是我們餐桌上的美味。今天,就一起來看看這些可怕的物種,是如何「攻佔」祖國山河的。
  • 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小龍蝦的棲息習性
    大家好,我是羅飛是條魚,我是做水產養殖的,今天還是分享小龍蝦的養殖方法,小龍蝦的生活習性。一、棲息習性小龍蝦棲息在湖泊、河流、水庫、沼澤、池塘及溝渠中,有時也見於稻田,但在食物較為豐富的靜水溝渠、池塘和淺水草型湖泊中較多。
  • 小龍蝦死了,你知道原因嗎?對照本文,你會更專業!
    伸出你的發財手,點一下紅紅火火的小龍蝦紅遍了大江南北!餐飲業火了一把,蝦販子火了一把,收購小龍蝦的冷庫火了一把,遍布天南海北的小龍蝦養殖者,更是火得不得了!紅紅火火的背後,我們更應看到辛酸的一面:養殖者的小龍蝦在偷偷的死,大量的死,天天在死,有時甚至死光光!
  • 小龍蝦怎麼樣養殖才不會死,在吃小龍蝦的時候要注意哪些事項
    主要是因為這幾個原因,養殖小龍蝦的用戶一定要清楚。進入夏天以後,氣溫也是大大的升高,但是在晚上的氣溫是比較低的,所以就會導致晝夜溫差比較大的情況,也是會影響到小龍蝦身體的生長情況,同時小龍蝦的抵抗力也會出現明顯的下降。高溫的環境會導致水裡面產生很多的有害物質還有微生物,這樣就會讓水看起來變的渾濁,水的顏色就可以看得見出現明顯的不一樣。
  • 你知道嗎,鮮活小龍蝦可以放這麼久
    這裡說的是鮮活的小龍蝦買回家來自己做,因為現在很多養殖場都開放了垂釣小龍蝦,釣上來的小龍蝦可以帶走,釣小龍蝦本來就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釣多了有時候不知道咋個處理,一頓又吃不完,小龍蝦富含高蛋白,隔夜後容易腐敗,又不可能天天頓頓都吃小龍蝦,那我們就今天就來分享一下如何讓鮮活的小龍蝦在有限的條件下存活越久。
  • 我國長江現越南蝦王蹤跡,個大肥美,會是下一個「小龍蝦」嗎?
    而且在我國長江也出現了「蝦王」的蹤跡,它們一次產卵就是幾百顆,會是我國下一個「小龍蝦」嗎?羅氏沼蝦個頭肥大,味道鮮美,就連我國也有引進蝦種進行人工養殖。別看它在越南泛濫成災,但在我國價格可不低,一斤個頭不算很大的也要四五十塊呢。這樣的價格也很正常,人工養殖的成本本來就很高。
  • 小龍蝦身上最可怕的寄生蟲是什麼?高溫能夠殺死嗎?
    小龍蝦身上真有高溫也殺不死的寄生蟲嗎?小龍蝦身上的寄生蟲大部分時候都和其他其他魚蝦以及螺螄河蚌一樣的。具體來說常見的寄生蟲包括纖毛蟲,螞蟥,各種吸蟲以及裂頭坳(絛蟲幼蟲)以及絛蟲這幾類寄生蟲。下面來簡單介紹一下:1,吸蟲:包括肺吸蟲,肝吸蟲,血吸蟲,顧名思義都可以寄生在人體和小龍蝦身體裡面的血液和器官上,吸取營養,最終引起器官病變,導致肝和肺病變纖維化,以及各種積水,最終能夠引起人的死亡。
  • 誤以為消失了80年的神秘「小龍蝦」再次出現?網友:這個能吃嗎?
    很多人都吃過小龍蝦,而且是非常受人類的喜歡。可是吃過小龍蝦的人都應該聽說過這樣的謠言,小龍蝦不能吃,是蟲子不是蝦,這種說法為什麼說它是謠言呢?因為小龍蝦的確是蝦類,只不過個頭小了一些,還有一些別的名稱,比如淡水蝦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