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死苗這樣的事情,對於我們這些小龍蝦養殖戶來說,已是司空見慣的事情了,因為小龍蝦是水裡的東西,撈出來運輸,由於天氣原因,苗的大小,有無病害,都是值得關注和探討的事情了,那麼,對於小龍蝦在運輸方式和放苗後有死苗,我們是不能避免的,但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小龍蝦苗的傷亡率,那麼我們應該乍樣做才能減少蝦苗的死亡呢?這才是養殖戶所關心的問題。下面我簡單介紹下怎麼樣做才能減少小龍苗的死亡:
近幾年來,隨著廣大消費者對小龍蝦的青睞程度起來越大,在養殖品種中小龍蝦也就被更多的養殖朋友所喜愛。甚至是很多養殖朋友們把養殖小龍蝦作為第一選擇!都能希望搭上小龍蝦養殖致富的末班車。但隨著三四月份以及四月底五月初的放苗增多,在沒有養殖技術的情況下,有些養殖戶放養的蝦苗隨著水溫、氣溫的升高,在放苗前、後都沒有把握好,就出現了少部分死亡,甚至是大部分死亡。這樣的情況下,虧損是嚴重的。那麼我們首先要解決的是怎麼樣去操作才能減少小龍蝦苗的死亡率呢?
1,苗種問題:為什麼我會把苗種問題放在一起說呢?因為我覺得這個苗種才是最主要的,都說:見苗三分收,好的苗種是我們養殖的最基本的保障,只有能買到好苗,無病害的苗,才是小龍蝦養殖豐收最有力的保障。
運輸距離問題,對於三月份來說,苗是很少的,而且是貴,當地苗千金難求,那麼問題來了,你們拿的所謂的本地塘口苗真的就是本地的嗎?會不會是像洗澡魚,洗澡蟹一樣呢?這個問題就值得大家去深究了,我不知道大家對於小龍蝦脫殼這個事情有沒有去做過了解?首先小龍蝦的脫殼和蟹比起來要差很多,也沒有蟹脫殼那麼整齊,再者就是小龍蝦苗在放養前期,脫殼會頻繁,小苗一開始在3-5天會脫殼一次,大點的是5-8天,再大的是8-16天左右。所以說,我們前期買苗,都是很小的,基本上都在每斤苗180尾左右,你們拿到的小龍蝦苗有的是殼子非常軟,這樣的苗子在運輸和放養過程中,有很大的應激反應。距離短還可以,如果距離太長,會導致小龍蝦的應激反應,這個就是致命的問題了。所以說,我們養殖戶放苗,首先要找距離短的,如果實在不行,就要找大點的苗,因為大點的蝦苗殼子硬,利於長途運輸。還有就是隨著小龍蝦養殖火爆,就滋生了一些蝦苗販子,他們收的苗,參差不齊,話說的非常好聽,怎麼樣好,都是說給新手聽的,那麼我建議:大家在買苗的時間,一定要親自去塘口看,只有這樣你才能拿到貨真價實的苗。
2苗種的質量,也就是說,我們在放養的時候,一定要放養無病害的蝦苗,這個苗是否女壞都要靠我們平時在養殖過程中所積累的經驗才能看出來的,對於新手來說,該怎樣去判斷呢?
首先要看蝦苗的尾部,看看尾部有沒有起泡,蝦的腸道有沒有粗節,頭部甲殼有沒有白斑和發炎潰爛等。
有的出苗的塘口由於經過兩三年時間的養殖,那麼塘口底部肯定是會有淤泥,有害菌,再加上養殖戶平時捨不得用藥調理,有的苗肯定會染上程度不同的病害。
其次是要觀察:外表是否有斷須?是否黑腮?肝臟是否發白等問題。如果存在這些情況,那麼這個苗子絕對是不能要的。
3,苗種大小問題:由於小龍蝦是甲殼類動物,其自身生長就必須要靠每次的脫殼來完成,如果我們只貪小便宜,認為苗子越小買的頭數就越多,頭數越多產量就越高,其實如果有這樣的思想的養殖戶那麼就大錯特錯了,相對來說,苗子越小,抵抗力就會下降,對於早春這個季節的溫度來說,不適應放小規格的蝦苗,我本人建議是:放苗的規格在每斤100尾左右是最好的,這樣規格的苗,放入塘口以後才能更大程度上的減少死亡率。
4,塘口水質問題,早春時候,由於天氣原因,我們肥水沒有跟上,這就導致了塘口的水質偏瘦,水質偏瘦,塘口水體無任何營養,放入蝦苗後,水質冷,肯定會加速小龍蝦苗的脫殼,水體無營養,小龍蝦脫殼時,身體精力營養跟不上,這還會導致死亡。所以說放苗前肥水最重要!能培養出適合放苗的水體,這就是增加收入的一個最基本的要素。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放苗口決八不準:
1,清塘除害不徹底不準放
2,天氣不好不準放,中午不準放
3,培藻不好不準好
4,蝦苗水位不到0.8以上不準放(半精養池)
5,蝦苗未做試水不準放
6,水溫與蝦苗適當溫差大不準放
7,酸鹼度太高或低不準放
8,放苗塘口鹽度和育苗塘口鹽度相差太大不準放
新手養殖戶投苗前應做到以下幾點:
檢測水質酸鹼度、鹽度、溶氧、餌料生物數量。
選擇風和日麗的晴天早晨和傍晚。
算好苗量,塘口投苗應一次性投足,以免影響今後蝦的均勻度。
這就是我養殖放苗的一些小經驗,如有不足之處,還請大家互相交流。互相指導。
文章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通知刪除!
求分享,點在看,您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