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更好地適應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和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對人才培養質量和拔尖創新人才的需要,推進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教育部決定,從2009年起對全國碩士研究生統一入學考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初試科目進行調整及命題形式進行改革。從2009年起,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實行全國統考。
一、考研計算機考什麼?
1、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科的初試科目調整後為4門,即政治理論、外國語、數學一和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卷面滿分值分別為100分、100分、150分和150分。
2、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的考試內容包括: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和計算機網絡,重點考查考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考試內容及試卷結構在考試大綱中確定。
3、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科目實行聯合命題,命題工作由全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工科委員會在教育部考試中心指導下組織實施,閱卷工作由省級招生考試機構統一組織,有關考務工作要求另行通知。
4、對於授理學學位的招生單位,第三單元考試科目可選數學一,也可自命題;第四單元考試科目必須採用聯考的計算機學科專業基礎綜合。
5、相關招生單位均應根據初試科目內容、要求的變化和《教育部關於加強碩士研究生招生複試工作的指導意見》(教學〔2006〕4號)的要求,及時對該學科複試內容、辦法和其他相關工作作出相應調整。
6、有關招生單位可充分利用接收推免生的方式招收跨學科專業的生源,對此招生部門應主動做好與培養、推薦部門的銜接工作。
二、複習建議
複習時間安排及順序:
建議廣大考生至少從九月份就應該開始專業課的複習了。並且按照由難到易的順序複習專業課科目,即按照《數據結構》,《計算機組成原理》,《作業系統》,《計算機網絡》的順序來規劃複習專業課。
複習思路
1、「數據結構」複習思路:
「數據結構」的複習應以「線性結構→樹型結構→圖型結構→查找表→排序算法」為主線進行複習,重點在「線性結構」、「圖」和「排序」三個部分,「線性結構」、「樹」和「圖」側重基礎概念、基礎原理和基礎方法的掌握,「圖」、「查找」和「排序」則側重具體應用的考核。
2、「計算機組成原理」複習思路:
「計算機組成原理」按照馮·諾伊曼計算機5部分組成結構為大塊進行複習。「計算機系統概述」和「數的表示和運算」重點在於基本概念的掌握,沒有具體應用。而「存儲器的層次結構」,「指令系統」,「中央處理器」,「總線」和「輸入輸出系統」部分除了掌握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外,重點掌握應用。
3、「作業系統」複習思路作業系統」複習思路:
「作業系統」按照作業系統的基本功能為主線進行複習,即「進程管理」,「內存管理」,「文件管理」和「輸入輸出管理」。其中重點部分在「進程管理」和「內存管理」。
4、「計算機網絡」複習思路計算機網絡」複習思路:
「計算機網絡」按照OSI網絡參考模型的層次結構為順序進行複習,複習重點在於「數據鏈路層」,「網絡層」,「傳輸層」和「應用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