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圖書館裡很多同學很努力複習考研,但大部分人卻考不上呢?

2020-12-05 就叫米勒也行

打開知乎,熱搜榜裡跳出這個問題,我的第一反應是:

不要用 「戰術上的勤奮」,掩蓋「戰略上的懶惰」。

考研,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是一種選擇。

高考幾乎是以成績論英雄,先有分數,後填志願,除非是特殊的學校,大多數時候是沒有面試的。但考研不一樣,考研是先選擇目標,再去準備考試,所以目標感更強,有時候,關於目標的選擇就決定了一半的成敗。

選擇什麼學校、什麼專業,有沒有目標導師,這些需要自己下查清楚。

其實才是針對性的複習,準備考試。

我自己當初考研,其實只用了3個月,和大多數3月份就開始搶圖書館作為的同學相比,我到了9月,才動了考研的念頭。但是,我確是最後考上的那一個。

這裡沒有吹噓的意思,就是想分享一下我在考研過程中發現的一些做事方法。

首先 ,關於學校、專業和導師的選擇。

我的本科專業是軟體工程,算是計算機科學下細分的一類。因為大二、大三的時候經常參加比賽,所以和專業課老師的關係很好。

一次偶爾機會得知,信息安全專業要興起,從研究生開始試點——是的,那一年,信息安全專業還沒有本科生,就連研究生也還沒有畢業的 ,全國人數極少,因為沒有幾個學校有這樣的資源敢開這個專業。

當時,老師問我是否有興趣,我想了一下,覺得考「軟體工程」去找工作確實太「普通」了,而信息安全聽上去很特別,有挑戰性,就答應了。

這樣,我就確定了自己考研的方向,也在老師的推薦下,提前認識了未來的導師,。

我這種情況其實不是個例,在後來認識研究生同學的時候,我才知道,一半以上的人都是這樣被「推薦」來的。

只不過其中有我這樣,機緣巧合碰上的,也有主動製造機會的。

我的室友曉玲,就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她和男朋友當時只是一個二本的學生,學的還是計算機邊緣的專業,他們看中「信息安全」是奔著就業前景去的。

曉玲跟我說,她想進銀行,所以一直在看銀行的各種招聘信息,在計算機掛鈎的崗位中,找到了這個,再一看有這個專業的學校和專業,發現很新,那就意味著機會,因為太新的東西還沒有多少人關注,所以競爭壓力小,不僅是啥考研 ,還有後面的找工作。

而且,她一個女孩子,哪怕以後不做技術崗位,「信息安全」中也有不少培訓、人員管理的工作,很適合自己發展。

你看,這也是一種方法,目標非常明確。

絕對不是奔著「研究生就一定要就業」去的,而是仔仔細細地「市場調研」過。

其次,用上對的複習方法。

目標選好之後,就是複習的事了。

很多人都覺得考研很辛苦,圖書館的位置都要排隊搶。這一點我不否認,但如果你的「考試策略」沒選對,再辛苦的複習也是白費。

前面我提到,我自己複習只用了三個月。從日期上看,是「三個月」,可是從複習時間上看,不一定比3月開始宅圖書館的同學少。

在有了考研意向之後,我還做了這麼幾件事。第一,確定過筆試的分數,分配複習投入的時間。

這是被很多人忽略的一點。確定專業之後,就和容易找到往年的分數線,這是一給基本的參考,意味著你需要在不同科目上分配的時間。

我舉個簡單的例子,我考的專業中,數學分數要求高,是我重點投入時間的;但英語去年的分數線是52分。

再對一下英語的試卷,你就會發現:除去閱讀理解,把選擇題和作文搞定,拿到50分沒什麼問題。而一場考試2小時,閱讀理解正是最耗費時間、難度最高、正確率最低的。

既然我就是奔著分數去的,那麼在英語這個科目上,我的複習目標就非常明確:保證閱讀理解外的題型拿到高分。

做模擬訓練的時候也是一樣,我會做基本題型,然後直接寫作文,還有剩下的時間,再去做閱讀理解。

最後,我還是60分過線了,比預期的55分高一點。

這樣做的好處非常明顯,一來,降低了英語考試對於我的難度,心裡壓力也減少了不少;二來,節省了投入在英語科目上的時間,我就能專心複習數學,這才是重難點。

當然,除了英語,政治也是需要大量記憶的,所以不背單詞的早上,就能用來背政治了。

第二,準備複習資料。

由於我開始的時間晚了許多 ,這時候已經有不少買過資料、報過班的同學放棄了,所以只是問了一下同學,我就拿到了一些「贈送」的資料和課程,順便還排雷了,把普遍反映無效的資料剔除了。

這些是對公共科目的,對於專業課,稍微要費一些腦筋。

我在官網上找到了這個專業的課程表,然後去一趟目標學校,要到剛上研一的學姐學長的聯繫方式。

這個時間,他們也是新研究生,對於我這樣「晚輩」的諮詢,是非常樂於解答的。

在我的虛心求教下,不僅跟我分享了自己考研成功的經驗,還給了我一些沒有被扔掉的專業課資料。

這讓我的複習非常有針對性,幾乎沒有走彎路。

在考試的前兩天,熟悉考場,還要預定酒店房間的時候,這些「未來的學姐們」還跟我幫了很大的忙。

後來,我在得知考試通過,可以準備面試、複試的之前 ,還專門去學校請他們吃了飯,了解了一下幾個老師的研究方法和特點。

所以說, 比起看網上各種考研建議,真不如去你的目標院校,認識這些「成功考上」的人。

向成功的人學習,這些經驗才是你需要的。

第三,調整作息。

在考試最後衝刺的那一個月,還留下了一起複習的同學已經不多了。

在這段時間,我嚴格規劃了我的作息的:

每天早上6點起床,去寢室樓的活動中心,複習英語或政治這些要記憶的內容;7點去食堂吃早飯,然後活動活動,8點去圖書館。中午12點結束,吃過午飯後,就在板凳上,用類似冥想的方式休息20分鐘。我會帶著耳機和眼罩,後來在考試的時候也用上了。1點半的時候起身去圖書館,複習到2點半,中間休息一會,然後是3點到5點半。晚上從7點開始,直到11點。12點之前睡覺。

就這樣,一天不拉地堅持了一個月,讓自己的作息完全匹配考試的節奏,這樣在考試的那兩天才不會感覺強度太大。

還有一個附帶的好處,就是讓我養成了早起的習慣 。

最後,做好選擇,就要埋頭走路。

考研最後的時間,也是最多人放棄的時候。

一方面是複習戰線拉的太長 ,很多人的累了;

另一方面,也是太多「找工作」的同學傳來好消息,讓自己覺得「考上研究生也不一定比現在好」,所以決心動搖了。

我比較喜歡一句話:抬頭看路, 然後埋頭走路。

選擇要不要考研,這是一個看路的過程;後面的複習,是「埋頭走路」。兩條路本就不是一個方向,來回徘徊,最後很可能只是原地踏步。

回顧考研的這一段經歷,後來在工作中我也用到了。

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然後細化、拆解,挑出重點的和次要的,分配時間,確定需要做到的程度,然後真正執行。

很多時候,我們和周圍人的差距,不是看「努力」,而是看「努力」之前,你做了什麼,或者說,在「努力」之前,你做對了什麼。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圖書館裡大家都很努力複習考研,可大多數人都考不上呢?
    走進各大高校的圖書館,你會發現不僅圖書館裡「座無虛席」,就連走廊裡、樓道上也有同學拿著小板凳、檯燈、毯子就地複習。不是哪一個人很努力,是大部分人都很努力;不是哪一所學校的圖書館爆滿,是絕大多數高校的圖書館都是如此。大家都這麼努力,可為什麼最後大多數人都考不上呢?
  • 考研難嗎?為什麼有些人也努力了但還是考不上?
    考研難度沒法量化,因人因學校而異。 但是,考研中有句話是「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少量人報名考研就是騙自己、騙家長,不止沒有認真複習,甚至是直接裸考。小西參加過幾次碩士招生考試監考,個別考場缺考高達1/3。
  • 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原因你知道嗎
    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其中原因你知道嗎考研即將結束,一年的辛苦付出也即將有了結果,然而這也意味著2020到2021的春節,將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春節,幾家歡喜幾家愁,結果是通過比對得出的,有勝出者就必然有落選者,那麼在大家都十分努力的情況下,為何仍然會有不盡人意的情況出現呢?都說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努力反而考不上,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
  • 為什麼很多學生埋頭苦讀準備考研,到最後大部分都考不上?
    為什麼很多學生埋頭苦讀準備考研,到最後大部分都考不上?今天過來人和大家分析一下原因。一是關於選擇學校,專業和導師。選什麼學校,什麼專業,有沒有目標導師,這些很多學生都沒有自己查清楚。很多學生定的報考學校、報考專業目標太高,自己的能力達不到導致最後考試失敗。二是複習不到位。選擇好目標後,就開始複習了。複習時間投入一定要多,英語、政治需要大量記憶。很多學生知識點都沒有記牢,一輪二輪複習都沒有認真複習,所以自然會以失敗而告終。三是準備複習資料。
  • 大學圖書館那麼多考研的,看著都很努力,為什麼大部分都考不上
    圖書館,聽到這個詞就能聯想到考研,每次去圖書館都會碰到很多考研的同學在學習,甚至有很多教室走廊都是考研同學的身影,為什麼這麼多努力考研,最後考上的卻是少數呢?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今天學姐就帶大家分析一下,準備考研的同學要重點看一下哦。
  • 某些「佔著茅坑不拉屎」的考研群體,是落榜人群的主要組成部分!
    那個畫面很像早起去超市門口排隊買特價雞蛋的大爺大媽們,請原諒我這個不恰當的比喻,但真的很像,大家都是來圖書館佔座複習考研的。進入圖書館後你會發現每一張桌子都堆滿了複習考研的各種資料,給人感覺每一個同學都很用功。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不止我一個人這樣,我身邊很多考研的同學也有這個問題。本科 985 / 211 的同學,考研真的考不過雙非本科的同學嗎?上述情況到底只是個例,還是絕大多數情況?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跟著宗師君一塊了解這種情況存在的原因,揭秘「考研的真相」。為什麼本科 985 / 211 同學「考不過」雙非同學?1.
  • 為什麼很多同學想考研,臨到考試卻選擇棄考?原因不說也該知道
    文/勤親媽媽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面臨著很多重要挑戰的時候,最大的敵人不是別的人而是我們自己。隨著今年考研的腳步不斷推進,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的時間。 但你有沒有發現,跟你一起在樓梯間背書的同學是不是已經不背了?
  • 考研的方向,比努力更重要——獻給考研人!
    我想以自己經歷,告訴大家考研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大家好好收藏並分享給需要的考研朋友!1、考研的選擇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朋友們,考研絕不是一門心思扎進去複習的,前期的調查研究,自己的期望,上中下選項目標院校——這些都是你前期要做的。正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我們只有更了解目標院校的招生情況,在複習的過程中才會更加信心滿滿!
  • 2021考研在即,同宿舍6人報考5人已棄考,是何原因?我還要堅持嗎
    現階段已經進入12月份了,再過20多天,2020年就要結束了,回想這一年,過得可是真快,前4個月基本都是在家裡度過的,中間四個月則是在小心翼翼中度過,最後4個月終於一切步入了正規,大部分人卻是在不斷的加班和學習中度過。
  • 高校圖書館的這一幕刷屏了:樓道擺滿坐墊板凳,考研人太勵志!
    圖書館、自習室、樓道,不浪費一分一秒,哪裡有光,哪裡就有考研人的背影,燈光雖然微弱,卻足以映出他們努力向上的樣子。此前,在河南洛陽理工學院的校園路燈下,部分考生在寒冷的室外背書的一幕便引得眾多網友紛紛點讚。 而一位來自陝西師範大學的李同學稱,自己每天早上7點多便來圖書館複習,晚上9點閉館後才回宿舍休息。
  • 高考和考研,二者相比較,哪個考985、211名校更難?
    我想每一個高考的人,應該都希望自己可以上985、211好學校吧,但是有時是沒有複習好,有時候是高考沒有發揮好,最終與自己心中的名校失之交臂,這個時候大家就會想,我是要補習一年再戰高考,還是上了大學考研進名校呢?二者哪個更難?今天就這個問題看看網友怎麼說吧!
  • 不懶、有計劃、備考時間長的21考研人為什麼棄考了?
    考研人懶?不可能!考研人堪稱整個學校裡面最勤奮的人!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被鬧鐘叫醒。對於很多大學生,每天早上叫醒他們的不是「快上課了」就是「肚子餓了」,而對於考研人來 說每天叫醒他們的是每天都比競爭對手早起一點兒的「優越感」,或是「今天早上我又多背了幾個單詞」的小小快樂。
  • 西南交大視覺傳達考研狀元考研經驗分享,考研 人必看的複習攻略
    當我們已經打算考研了接下來最重要的當然就是學校的選擇,在我考研之前也攻讀了許多學姐學長寫下的考研分享,結合自己的經驗我總結為以下幾點:1.你最想呆在哪座城市2.根據專業層次選擇學校,或學校層次(985/211/雙非)3.根據學校的歷年分數、報錄比,結合自身能力預判可能性為什麼會這樣說呢?
  • 2020,追光考研人
    今年1月,因為疫情,木織在自己租的屋子裡準備考研複習,每天除了睡覺、吃飯,就是守在小書桌前。  「孤獨」,木織說,疫情對她最大的影響就是「心理上有種孤獨感」。「平時在學校,身邊會有人一塊兒去圖書館、一起學習,但在家自己吃飯、自己學習,很少跟別人交流,就會想一些七七八八的事情。」  她擔心自己考不上,又羨慕那些自由玩耍的小夥伴。
  • 考研到底考什麼?
    因為工作和居住地的問題,曉貝當時報考的是新疆大學,又因為我當時還在政府工作所以選擇的專業是MPA,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公共管理碩士,坦白來說MPA的考試難度其實不大,從考試專業知識角度來說比高考的難度是降低了很多的,所以在高考沒有發揮好的同學,或者因為出生的時候選擇了地獄難度——在江蘇、山東、河南等地的同學,完全可以利用考研的機會進入更好的學校,進一步提升自己。
  • 為了考研,你努力到了什麼程度?找準自己的臨界點
    每一位考研人都不是等閒之輩,大家都在拼命的努力去獲得更大的成果,此消彼長、不進則退,備考到現在的你努力到了什麼程度?要有多努力才能更大可能地實現自己考研上岸的夢想呢?考研備考努力的衡量努力到什麼程度該要怎麼衡量?一個比較恰當的指標應該就是每天複習的時間了,雖然不知道現在同學們每天都複習多長時間,但是毋庸置疑的是每一個同學每天的備考時間都是不同的,甚至會相差很多。
  • 很多人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
    很多考生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每年考取985名校的研究生有不少,很多同學甚至來自於二本院校或三本大學。能夠從雙非院校逆襲到985名校讀研,這樣的考生實力之強自不必說。只要能考取名校的研究生,不僅僅是考生自己開心,就連他的母校也為之沾光。更有甚者,學校的學弟學妹還把他當成榜樣,再次衝擊985名校的研究生。
  • 考研最後一個月的你是怎樣一個狀態呢?
    考研最後一個月我是否應該放棄?各類帖子在各個平臺屢見不鮮,那這些問題都怎麼解決呢?我們考研的同學應該怎樣以一個穩定的狀態來奮戰最後一個月呢?1.心態心態往往是決勝的關鍵,而現在在考研最後一個出現問題的同學相信很大一部分是出現在了心態上,因為考研你說沒學習到東西,沒底氣這種有是有,但絕不是多數,因為真正什麼都不會的人早就放棄了,都走了這麼久了,馬上就要看到最美的光了,怎麼能因為心態為自己的結果打折扣呢?
  • 高考考不上名校,為啥讀研時能進985,是考研比高考更簡單嗎?
    高考只考二本,為啥讀研能上名校,難道是讀研比高考簡單嗎?其實,高考和考研對於學生來講都是挺重要的考試,但是在高考當中考進一所985名校真的是非常有難度,但是很多人在大學畢業的時候開始決定考研,而在考研的時候一般學生都會考進一所985院校,但是是為什麼呢?什麼原因呢?難道是考研比高考簡單嗎?這是讓人很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