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同學想考研,臨到考試卻選擇棄考?原因不說也該知道

2021-01-09 騰訊網

文/勤親媽媽

其實很多時候我們在面臨著很多重要挑戰的時候,最大的敵人不是別的人而是我們自己。隨著今年考研的腳步不斷推進,已經進入了倒計時的時間。

但你有沒有發現,跟你一起在樓梯間背書的同學是不是已經不背了?自習室裡坐在對面的同學是不是早就已經不在了?

明明已經到了最後關頭,為什麼很多學生開始棄考,你有沒有想過這其中的原因呢?

目前根據比例來看,參加考研的絕大多數都是一屆的畢業生,雖然也會有一部分往屆生,但那也只佔很少數的一部分。

而對於那些第一次參加考研的應屆畢業生來說,他們的內心壓力其實還是比較少的,但對於那些二戰同學來說,真的能堅持到最後,這就是一個心態的問題。

越是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其實學生們的心裡越是焦慮,越是想要放棄。因此會有不少同學在考試臨近時選擇棄考,放棄考研的。

為什麼很多同學明明想要考研,臨到考試時卻選擇棄考?

第一:備考期間找到合適工作了

其實很多同學之所以考研,就是為了增加自己的就業成功率,就是為了能讓自己找到一份比較適合的工作。

所以,雖然很多人都報考研究生了,但是在備考期間,他們也有一部分人會繼續找工作。也許會去聽一場兩場的宣講會,會投一份兩份簡歷。

也許就有一個這麼巧合的機會,剛好有一家公司向你拋來了橄欖枝,並且這家公司也正好是他們所想要去的。

這個時候既然可以唾手可得一份自己比較滿意的工作,考研或許就已經不再那麼重要了,因此這也成了不少人放棄考研的原因之一。

第二:備考不充分,已經想好二戰

雖然大家都在努力備戰,準備向考研發起衝擊,但是也不是什麼時間都能學得進去,或者有時間學習的。

尤其是那些一邊工作一邊考研的半脫產人群,經常可能都沒什麼時間備考,所以臨到了要考試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好像準備的並不怎麼充分,還有很多都沒看完呢。

所以他們已經抱著準備二戰的心態了,所以他們已經完全放飛自我,甚至有了想要棄考的打算。

但其實個人覺得,既然報都報了,而且這也是一次歷練自己的機會,就算同學們已經準備二戰了,也還是體驗一下比較好,而不是考都沒考就放棄了。

第三:盲目跟風,到了臨近考試才發現不合適

考研隊伍中其實盲目跟風的人不在少數,看身邊的朋友都有考研打算,於是自己乾脆也跟風一起考。

而這樣的同學等到了快要考試的時候,才會猛然發現自己好像什麼都沒準備,而自己也沒什麼目標和希望,所以乾脆直接棄考了。

考研要想成功上岸,這幾點必不可少:

1.堅定目標

想要考研成功最忌諱的就是盲目跟風,一定要有自己的想法和目標,這樣才能讓自己更有動力,考研的上岸率也會更高。

所以同學們最好在考研初期就給自己定好明確目標,別太高也別太低,不要只把眼光放在985名校上,也別想著隨便考上個什麼都行,找到適合自己的就最好。

2.放平心態

定好目標開始學習以後,就一定要隨時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因為在備考期間其實是挺折磨人的,尤其是越到後期心態越容易炸裂。

面對考研,誰都有壓力,但很多時候有壓力才會更有動力,調整好自己的心態,別輕易被壓力所擊垮,這樣才能最終獲勝。

3.忍受寂寞

考研的過程也是一個比較枯燥乏味的過程,身邊的很多同學朋友都已經找工作賺錢了,而自己卻還在每天坐著冷板凳備考。

整個過程沒有別人在一旁指點,也沒有人能了解你的困境,所以也是一個很寂寞的過程,唯一能讓你感到沒那麼孤獨的時刻,可能也是看到其他考研黨的時刻。

所以,考研是一個比較孤獨寂寞的過程,只有忍受得了這些,靜得下心去面對未來的備考,同學們才有可能更成功。

馬上考研就要開始了,希望同學們都能不辜負自己這麼長時間的辛苦奮鬥,不辜負自己當初的堅持,努力奮鬥。

千萬不要在這緊要關頭,突然想要放棄,這樣只會白白浪費掉自己的時間。與其這樣,不如一早就好好選擇,為自己的選擇負責,為自己的生活負責。

今日討論話題:

你們身邊有沒有考研棄考的人?他們都是因為什麼呢?歡迎來一起分享交流吧!

相關焦點

  • 2021考研在即,同宿舍6人報考5人已棄考,是何原因?我還要堅持嗎
    2021考研在即,同宿舍6人報考5人已棄考,麗麗不明白到底是何原因導致了複習這麼久的舍友一個一個都選擇了放棄考研。 我相信,在我們身邊,這樣的情況不是個案,我們先來分析一下,為什麼2021考研在即,還會有那麼多的考生在複習了這麼久的時候之後,依然選擇棄考。
  • 為什麼圖書館裡很多同學很努力複習考研,但大部分人卻考不上呢?
    考研,不僅僅是一場考試,更是一種選擇。高考幾乎是以成績論英雄,先有分數,後填志願,除非是特殊的學校,大多數時候是沒有面試的。但考研不一樣,考研是先選擇目標,再去準備考試,所以目標感更強,有時候,關於目標的選擇就決定了一半的成敗。
  • 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原因你知道嗎
    為什麼有些人越努力考研反而考不上,其中原因你知道嗎考研即將結束,一年的辛苦付出也即將有了結果,然而這也意味著2020到2021的春節,將是一個喜憂參半的春節,幾家歡喜幾家愁,結果是通過比對得出的,有勝出者就必然有落選者,那麼在大家都十分努力的情況下,為何仍然會有不盡人意的情況出現呢?都說越努力越幸運,為什麼有些人努力反而考不上,其中的原因你知道嗎?
  • 不懶、有計劃、備考時間長的21考研人為什麼棄考了?
    考研人懶?不可能!考研人堪稱整個學校裡面最勤奮的人!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被鬧鐘叫醒。對於很多大學生,每天早上叫醒他們的不是「快上課了」就是「肚子餓了」,而對於考研人來 說每天叫醒他們的是每天都比競爭對手早起一點兒的「優越感」,或是「今天早上我又多背了幾個單詞」的小小快樂。
  • 為什麼很多學生埋頭苦讀準備考研,到最後大部分都考不上?
    為什麼很多學生埋頭苦讀準備考研,到最後大部分都考不上?今天過來人和大家分析一下原因。一是關於選擇學校,專業和導師。選什麼學校,什麼專業,有沒有目標導師,這些很多學生都沒有自己查清楚。很多學生定的報考學校、報考專業目標太高,自己的能力達不到導致最後考試失敗。二是複習不到位。選擇好目標後,就開始複習了。複習時間投入一定要多,英語、政治需要大量記憶。很多學生知識點都沒有記牢,一輪二輪複習都沒有認真複習,所以自然會以失敗而告終。三是準備複習資料。
  • 中科大神童寧鉑三次棄考研究生,中科院院士薛其坤三考研究生
    12月21日起,就是研究生考試。考研報名人數有341萬人,不過在考場上,棄考的人比比皆是。除了集體組織的考試,任何考試都會有人棄考。寧鉑著名的中科大神童,寧鉑,他曾經棄考過3次研究生考試。寧鉑是上世紀80年代的天才代名詞。
  • 為什麼985/211考研「考不過」雙非本科?揭秘雙非考研的逆襲攻略!
    除此之外,我也參與過很多比賽,不謙虛地說,各種比賽獎項拿了許多。我原以為過了初試,複試肯定不會有什麼問題了,麼沒想到考研居然敗給了一眾跨考考生。@Tracy:我來自某末流 985 大學,沒成功保研本校,選擇考研。雖然成功上岸了,但我發現我的考研成績不如許多外校普通一本考研生。
  • 考研到底考什麼?
    曉貝考研是在2017年的12月份,經過七個月漫長的備考期,當我進入考場的時候其實已經知道自己一定能考上,因為我必須有這樣的信心和自覺才對得起那七個月的奮戰。那會兒曉貝跟我現在的妻子多多已經戀愛半年多,因為曉貝大大咧咧的性格吧,多多不太放心我自己一個人去考試,總是害怕我會忘記帶東西什麼的,所以我屬於帶著後援團去參加考試的。
  • 這10所211考研院校,分數較低,非常好考!
    每個參加考研的同學,最大的願望莫過於能順利通過考試,為目標院校所錄取,所以,我們在選擇考研的目標院校時不得不先估量一下自己的實力。在對待考研選擇學校這件事情上面,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問題。我到底該不該選擇985,211.?我複習的到底怎麼樣啊?我到底選擇什麼院校什麼專業?自己要多少努力,多少實力,才能仍自己脫穎而出呢?
  • 考研or就業,為什麼選擇考研
    同學們好呀,前一段時間有很多的小夥伴再問我們,立馬要畢業了,是選擇考研呢還是面向社會提早就業呢。其實每一個考研人在決定考研的時候,都會有這樣的困惑,都會猶豫到底要不要考研,也有很多人會疑惑考研有沒有用?再花費幾年的時間在學校裡到底值不值得?上岸君今天我想換個角度,用大數據來告訴你們一些事實。
  • 很多人在高考時考不上985名校,為何考研的時候卻可以?
    這時候就有很多人有疑問了,明明在高考的時候只能考個二本,讀研的時候卻能逆襲到985名校讀研,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難道是考研去985名校容易,而高考時很難?高考只考了二本,讀研卻能在名校,難道考研去985名校容易? 其實,太多的人喜歡把高考和考研相比較,誰都知道高考的時候考進一所985名校都有多難,甚至一所高中一個都沒有也很正常。
  • 7成考生棄考物理,意味著什麼?
    悟空問答:上海浙江超7成高考學生棄考物理,我們該如何看待?
  • 考研不考數學是一種什麼感受
    對於很多學習數學,很有心得體會的同學,可能無法理解那些因為得知自己考研不用考數學人是多麼欣喜!今天,就來請小夥伴們說說,考研不考數學是一種什麼感受!終於不用學數學了@再也不想學數學了:高中時候,數學就不是很好,所以在填報志願時,特別詢問了已經上大學的學姐,問問她,該怎麼樣選擇專業,尤其像我這種特別不喜歡學數學的人。誰知道學姐其實對於有些專業是否學習數學,也不太清楚,但是學姐很自信啊,信誓旦旦地表示她幫我挑選的專業,不用學數學!
  • 2021年研究生考試之英語,考研氣氛組:我背的是假單詞書嗎?
    一、考研英語整體難度有所增加1)英語閱讀理解看的「雲裡霧裡」很多同學反映說閱讀第一篇和閱讀第二篇還相對能夠看懂,第三篇和第四篇就完全看不懂了,尤其是第四篇很多單詞都不認識。有的同學把孫悟空翻譯成「Wukong Sun」,「Monkey」等等,甚至還有同學翻譯成「Chinese Kongfu Monkey」。其實正確翻譯就是普通的拼音「Sun Wukong」。
  • 為何越多越多的考研er選擇「三跨」?
    摘要:據不知名統計,在考研人群中,有66%考研er選擇跨考,其中45%的考研er選擇三跨的!>:據不知名統計,在考研人群中,有66%考研er選擇跨考,其中45%的考研er選擇三跨的!>   難度那麼大,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選擇這條路呢?
  • 考研這樣選擇學校,上岸的機率提升100%!
    其實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錯誤的,過兒告訴大家,在複習的過程中如果感覺非常煎熬並且沒有動力,很大一部分原因來自於內心的牴觸,而導致牴觸的原因則是對所選的學校沒有很強烈的欲望,簡單說就是不滿意所選的學校。明明是自己選擇的學校,為什麼會不滿意呢?
  • 翻碩考研常識:翻碩是什麼?翻碩考試都考什麼?
    翻碩設筆譯、口譯兩個培養方向,這兩個方向可以結合自己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喜歡口頭表達的同學可以選擇口譯,相對來說整體招生學校少一點。更多的學校筆譯、口譯初試考的都是一樣的,複試有稍微的差別。(結合自己的情況具體分析)   注意!
  • 2021考研英語難出新高度,中國人考英語,題為什麼要出這麼難?
    2021考研初試已經結束有一段時間了,在所有公共課考試中討論最為激烈的就是考研英語,很多同學都說今年的考研英語難出了新高度,還有同學說今年的考研英語難度超過了2010年的考研英語,進而就引發了人們的廣泛討論,考研英語為什麼要出這麼難?更有甚者開始抱怨中國人為什麼要學英語?學英語有什麼用?
  • 考研乾貨系列-考研數學考什麼?做什麼?有哪些重難點?
    考研數學一直是很多考生心目中的心腹大患~~有的人看到數學題就頭皮發麻,腦子發懵。其實我們只要平時做好複習,掌握牢固我們的知識點,在歷年真題的練習和大綱的依託下,還是可以考出一個理想的成績的。考研數學得高分,並不是考生們想像的那麼不可攀。一、考研數學常見問題考研數學複習的基本依據是什麼?
  • 377萬人考研,北大畢業7成進體制,考研考公成大學生宿命?
    課間休息時間裡,我呼籲同學們留在教室裡做了個小調查,讓正在準備考研的同學舉手示意,「譁—」幾乎所有的座位區域都有同學在舉手,又問了問「國考、省考、考編」的舉手,總數也頗為壯觀。  我咽下了下一個問題——「已經拿到OFFER或者正在找工作的同學舉手」,因為我突然意識到,這個問題會讓部分同學感到難堪。  奇怪,為什麼我會冒出「難堪」這個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