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造」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
車內裝滿了中藥
四川新聞網成都5月28日訊(記者 李丹 攝影報導)今年全國兩會上,通過全國政協委員在「委員通道」上的介紹,中藥「智慧藥房車」被更多人熟知。你知道嗎?這個聽上去很酷的移動中藥房,可是咱們「四川造」!
眾所周知,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戰疫中,中醫藥發揮了重要作用。4月中旬,我省出臺《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的實施意見》,健全中醫藥服務體系、推進中醫藥現代化產業的發展、傳承中醫藥文化、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在《實施意見》的22條細則裡面,勾勒出了從中藥大省邁向中藥強省的四川路徑。
5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印發公共衛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設方案的通知》,在重大疫情救治基地應急救治物資參考儲備清單中,移動中藥房(「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名列其中。
5月21日,在全國政協十三屆三次會議「委員通道」採訪活動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王階分享了此次中醫藥抗疫的經驗和啟示。他特別提及:「中藥配方顆粒的『智慧藥房車』開進金銀潭醫院,開進雷神山、火神山和方艙醫院,病人在診療後1分鐘就能拿到藥,開水衝服,簡單明快,又不失特色。我們相信中醫藥只要能夠傳承精華、守正創新,那我們一定可以在臨床救治中發揮作用,發揚光大!」
記者從四川省衛健委獲悉,這個開進金銀潭醫院,開進雷神山、火神山和方艙醫院的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是名副其實的「四川造」。「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怎麼流動?如何應急?都有哪些功能?27日,四川新聞網記者前往一探究竟。
「車內這些白色罐,裡面裝的都是中藥。」據悉,這個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由四川新綠色藥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生產,相關負責人介紹,「醫生處方來後,藥師可快速找到所需中藥,並在操作臺上完成配藥。輸入處方後,劑量自動換算,最快30秒鐘就能配好一服中藥顆粒。患者直接用水衝服,不需要煎煮,方便快捷。」
該負責人介紹,1月26日晚,在獲批四川省交通廳核發的編號為「0001」的我省第一張「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應急物資及人員運輸車輛通行證」後,公司陸續調派28臺「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前往抗疫一線開展醫療援助。27日,第一臺「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抵達武漢。隨著疫情的發展,該公司第二批、第三批志願者先後抵達武漢,服務於武漢市金銀潭、江夏方艙、武漢雷神山等醫院。
據悉,「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集成了自動發藥系統、飲水系統、應急供電系統、應急廣播系統等,能夠執行移動醫療、防控宣導等任務,突破了傳統中藥飲片因煎煮不便難以快速機動部署的難題,實現了中醫藥在應急醫療領域的突破。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的應急援助工作中,有效地增大了醫院的服務半徑,緩解了疫區缺醫缺藥的問題,讓更多的人民群眾得到高效、快速、便捷的中醫藥預防和治療。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4月底,「流動應急智能中藥房」在武漢市金銀潭醫院、江夏方艙醫院、武漢火神山醫院、武漢雷神山醫院、湖北省中醫醫院、黃岡市中醫醫院、黃岡市中心醫院、襄陽市第一人民醫院等全國350多家醫院和單位,累計免費配發中藥配方顆粒超過50萬副,累計捐獻中藥配方顆粒和防疫物資近3800萬元人民幣。
「此次疫情,中醫藥全面參與了疫情防治。」四川省中醫藥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省中醫藥管理局與省衛生健康委聯合發文,要求各級在新冠肺炎防治工作中建立健全中西醫協作機制,強化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提升臨床救治效果,「四川把中醫藥防治納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制定兩版中醫藥防控技術指南和三版預防建議處方,印發新冠肺炎中醫藥治療臨床研究指導手冊,區分人群提出分期分型的治療建議處方,著力提高治癒率、降低病亡率,效果很明顯。」
本網(平臺)所刊載內容之智慧財產權為四川新聞網傳媒(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所有或持有。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