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 薩根
「宇宙是如此之大,如果只有我們人類存在,未免顯得有點太過浪費空間了」
——卡爾﹒ 薩根(著名天文學家/科普作家)
一篇論文引起的轟動效應
金星
金星,以羅馬神話中的維納斯(拉丁語:Vĕnus、英語:Venus,是羅馬神話中」美「的女神,對應希臘神話中的阿佛洛狄忒)命名的類地行星,一度因其獨特的天文特徵,被認為不可能存在生命。
2020年9月14日,一篇名為《Phosphine gas in the cloud decks of Venus》(金星雲層上的磷化氫氣體)(點擊題目可直接查看原文)的論文發表在了《自然天文學》(nature astronomy)
論文摘要是這樣說的:
「對行星大氣中的氣體追蹤測量,有助於我們探索與地球上不同的化學條件。我們最近的鄰居金星的雲層是溫和的,但呈強酸性。在這裡,我們報告了金星大氣中磷化氫(PH3)氣體的明顯存在,那裡的磷應該是以氧化形式存在。來自JCMT和ALMA望遠鏡的單線毫米波波段光譜檢測沒有其他可信的鑑定。推測大氣PH3在~ 20ppb。通過對穩定態化學和光化學途徑的詳盡研究,PH3的存在是無法解釋的,目前還沒有已知的金星大氣、雲層、表面和地下的非生物產生途徑,或者來自閃電、火山或隕石。PH3可能來自未知的光化學或地球化學,或者,與地球上PH3的生物產生類似,來自生命的存在。應當尋求PH3的其他光譜特徵,同時就地雲和表面取樣可以檢查這種氣體的來源。「
NASA 迅速表態
一文激起千層浪,媒體紛紛以」金星發現生命「為題發布文章。
那麼果真如此嗎?
我們來看看NASA是怎麼說的。
NASA(美國航空航天局)在論文發表同一天,第一時間發布了自己的聲明如下:
Anyway,科學的討論和探索還在繼續,但感覺已經越來越接近人類的想像了。
金星的獨特魅力
金星在大小和結構上與地球相似,被稱為地球的孿生兄弟。
然而,他們並不是真正的雙胞胎—兩個世界之間存在著根本的差異。
這幅麥哲倫圖像的中心是北緯74.6度,東經177.3度,在金星的東北部阿塔蘭塔地區。 圖片來源:美國航天局/噴
金星上有一層厚厚的、有毒的大氣,裡面充滿了二氧化碳,而且它永遠被厚厚的、主要由硫酸組成的黃色雲層所籠罩,這些雲層能吸收熱量,造成失控的溫室效應。
它是太陽系中最熱的行星,儘管水星離太陽更近。金星表面的氣壓極低,是地球的90多倍,與地球海洋下一英裡處的氣壓相當。
金星是宇宙飛船探索的第一顆行星——1962年12月14日,美國宇航局的「水手2號」飛船成功飛越並掃描了這個被雲層覆蓋的世界。
從那以後,來自美國和其他太空機構的無數太空飛行器已經探索過金星,包括美國宇航局的麥哲倫號,它用雷達繪製了金星表面的地圖。
到目前為止,前蘇聯是唯一一個登陸金星表面的國家,儘管飛船在惡劣的環境下沒能存活很長時間。
STEAMCorner推出項目年課包,《探秘螞蟻帝國》《一塊穿越九千萬年的化石》《理想城市》《淨水計劃》《AI世界大暢想》,所有項目採用STEAM理念、PBL項目制學習模式、NGSS美國下一代科學標準,國內外專業STEAM講師團隊,線上學習+線下實踐(戶外研學/動手團隊實踐),小班制,針對年齡3-5年級。
教育不應是被規訓,而是勇敢定義自己的人生!
關於金星你需要知道的10點
No.1 體積與地球相當
如果太陽像一扇典型的前門那麼高,那麼地球和金星的大小將各約為一枚鎳幣。
No.2 太陽系排行老二的行星
金星圍繞著太陽運轉,金星是離太陽第二近的行星,距離太陽約6700萬英裡(1.08億公裡)。
No.3 金星的一天比一年長
金星上的一天持續243個地球日,因為金星反向自轉,太陽從西邊升起,從東邊落下。
No.4 多樣的地形
金星的固體表面是一個火山地貌,覆蓋著廣闊的平原,上面有高聳的火山山脈和巨大的脊狀高原。
No.5 孤零零的行星
金星既沒有衛星,也沒有光環。
No.6 溫室效應
這顆行星的表面溫度約為900華氏度(465攝氏度)——足以熔化鉛。
No.7 水存在的證據
許多科學家認為火星表面曾經存在過水。未來的金星探險者將尋找古海洋的證據。、
No.8 到訪遊客最多
40多艘宇宙飛船已經探索過金星。上世紀90年代的麥哲倫探測器繪製了金星的表面,赤月現在正繞著金星轉。
No.9 金星上的生命
正如我們所知,金星的極端溫度和酸性雲使它不太可能存在生命。(這條看來有可能被修改)
No.10 超級旋轉的大氣
當表面緩慢旋轉時,風以颶風的強度吹起,使雲每五天完全環繞金星一周。
*文章部分內容參考來源:
Nature官網
Nasa官網
活動一:STEAM科學公益
主題:神奇的變色」魔術「(線上形式)
時間:10月2日上午10:00-10:40
適合年齡:5-8歲(K-2年級)
內容主題:由SC物質科學周老師,帶領大家足不出戶做有趣的科學實驗,玩中學。
本活動為公益性質,限報8個名額(以系統登記報名先後順序為準)。
點擊下方連結預約報名,並查看所需準備材料和注意事項。
▼預約報名連結 ▼
活動二:戶外自然環保實踐
主題:嶗山水源地發現徒步之旅
徒步方式探尋嶗山腳下村莊世代賴以生存的水源地,了解「生命之水」自然存在形態和周邊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調查,環境保護。
特別注意事項:參加者須珍惜愛護水源地生態及衛生環境
時間:10月3日 下午2:00-4:00
適合年齡:2-6年級
本活動為公益環保性質,限報12個名額(以系統登記報名先後順序為準)。
點擊下方連結預約報名,並查看注意事項。
▼預約報名連結 ▼
歡迎分享本篇文章給你的朋友,邀請他們一起來加入「蒸汽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