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地時間9月14日,英國皇家天文學會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一個由英、美、日三國天文學家組成的國際天文學家團隊在金星的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氣體分子,由於在地球上已知條件下,只有在工業生產和某些厭氧微生物的代謝中才能產生這種氣體分子,因此,這一發現也許表明金星上可能存在生命!這一研究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的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誌旗下的國際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天文學》上
於是網上出現了鋪天蓋地的「金星發現了生命存在的跡象」這樣的報導,但這真的是生命的跡象嗎?
我覺得我們應該先來看看金星是一個怎麼樣的行星。金星的直徑跟地球很接近,約12103.6 km,而地球則是12756 km,質量也相近,金星質量約為4.869×10^24kg,而地球質量約為:5.965×10^24kg,與其他行星相比,已經非常接近了,在同一個數量級內。
跟地球這麼像的一顆行星,又處在太陽系的宜居帶內,那是不是非常大計劃會存在地外生命?很遺憾並不是。
曾經科學家也以為金星上很可能存在生命,但隨著探測技術的進步,科學家漸漸獲得了金星的一些地表情況才發現,金星表面簡直煉獄般的存在。
首先是它的表面溫度,根據測定,金星的表面溫度高達465~485攝氏度。甚至比距離太陽更近,不在宜居帶內的水星還要熱……金星為什麼會這麼熱?這是由於其厚厚的大氣層裡充滿了溫室氣體,這些溫室氣體吸收了來自太陽的熱輻射,導致大量的熱量積聚在其表面和大氣層裡,導致如此高的溫度。
另一方面就是那個充滿溫室氣體的大氣層,在這個表面重力加速度僅有8.78m/s^2,比地球還略低的行星表面,其大氣壓強達到地球地表大氣壓的92倍,這相當於在水底1000米時的壓強……這哪是人呆的地方……
更可怕的是金星表面並沒有水,大氣中也沒有水分,但卻有雲層,而雲層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這種地球上的腐蝕性液體在金星上被高溫氣化成氣體瀰漫在大氣層中……
所以,在知道了金星的表面情況後,沒有人還認為它會有生命存在。所以這次發表在《自然-天文學》上的論文指出金星有可能存在生命是如此石破天驚。那麼天文學家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呢?
天文學家利用位於夏威夷的JCMT望遠鏡和位於智利的大型射電望遠鏡陣列ALMA,在金星大氣層中發現了磷化氫氣體分子,濃度為大約每10億個分子中有20個磷化氫分子,屬於比較低的水平。
磷化氫是一種無色、易燃的劇毒氣體分子,比地球上的空氣稍重。在地球上,它只有在特定的工業生產和某些厭氧微生物的代謝中產生,在自然條件下是很難產生的。因此,對此次金星上發現的磷化氫有兩種解釋:工業生產和生物代謝產生。第一種顯然是不可能的,那選項只剩第二種了?其實未必。
在獲得這一觀測發現後,科學家嘗試過各種可能條件下磷化氫能產生的可能性,包括隕石穿過大氣層、隕石下落中被雷電擊中、火山爆發等等,但他們計算了所有條件下所能產生的所有化學反應,但計算結果表明,在所有的可能條件下都無法產生如此數量的磷化氫……
那麼這些磷化氫是怎麼產生的呢?我們當然不會認為是金星上的金星人在工業生產中產生的,因為金星的環境如此惡劣,是不可能產生高等生命形式的……
那麼只剩下一種可能性:金星大氣層中存在初級生命,這些初級生命在生存活動中產生了這些磷化氫?
果真如此,我們將可以樂觀地認為,生命在宇宙中是極其普遍的,因為在金星這樣極端的環境中它還能存在。然而有科學家給出了第三種可能:金星上也許存在地球上沒有的或未知的化學物質,在未知的化學反應過程中產生磷化氫。
目前,科學家很難對金星大氣層中的磷化氫產生的機製做出準確的判斷,也許要等待派出金星探測器去揭開這個謎底。值得慶幸的是,美國NASA就此前已經公布了探測金星的計劃,預計在2026年派出探測器降落金星表面,並在經過金星濃密的大氣層過程中檢測金星大氣的成分,到時也許能給我們提供金星大氣層的更詳細信息,讓科學家能了解是什麼過程產生了這些磷化氫。
我們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