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海軍第一支核潛艇部隊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圖]

2021-01-07 閩南網


準備下潛的戰略飛彈核潛艇


基地官兵進行核沾染洗消訓練


基地核退役大隊官兵運用先進儀器安全處置核廢料

  閩南網10月28日訊 昨日,新華社和央視新聞聯播頭條,首次解密了我國第一支核潛艇部隊。這是一支象徵大國地位、支撐國家安全的戰略部隊,一支馳騁大洋深處、點燃深海雷霆的神秘部隊。這就是中國海軍「殺手鐧」部隊——海軍北海艦隊某潛艇基地。

  組建以來,基地官兵駕馭核潛艇縱橫大洋、建功深藍,一座座豐碑巍然挺立:水下長航,創造世界核潛艇一次長航時間新紀錄;大深度極限深潛,檢驗了中國核潛艇深海作戰性能;水下發射運載火箭,宣告中國海基戰略威懾力量正式形成;作為一支重點建設作戰部隊,具備核威懾和核反擊能力;連續42年守護核安全,從未發生過核事故……

  第一批艇員

  「36棵青松」的故事

  上世紀50年代,為打破世界軍事強國的核訛詐、核壟斷,維護國家獨立、自主、安全、尊嚴,黨中央做出歷史性抉擇。毛澤東主席在1959年10月,發出「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的號召,開啟了核潛艇事業艱苦卓絕的建設發展歷程。

  1970年12月,中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這是繼「兩彈一星」之後的又一國之重器。

  42年來,以該基地為代表的海軍核潛艇部隊從無到有、從弱到強,不斷發展壯大,託舉起了威懾強敵、反對霸權的海上核盾牌。

  在基地,有一個流傳了幾十年的「36棵青松」的故事。北國隆冬,滴水成冰。從海軍各艦艇部隊抽調的36名官兵組成中國核潛艇第一批接艇隊員,開始了探索駕馭核潛艇的艱難歷程。面對核物理、高等數學、流體力學等30多門學科和上萬臺套設備,他們查資料、爬機艙、摸管路、鑽反應堆艙,逐漸摸索出了駕馭核潛艇的「門道」,全部通過專家的筆試、口試和實操考核。36名官兵被譽為挺立於駕馭中國核潛艇之巔的「36棵青松」。

  歷史性突破

  水下發射運載火箭

  隨著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第一代核潛艇艇員的誕生,核潛艇部隊建設穩步走向快速發展的道路。基地官兵在上級機關的指導下,很快為核潛艇量身定做了第一本訓練大綱,成為中國海軍第一部核潛艇操縱規範性文件。

  如何讓更多的人得到鍛鍊,同時保持強有力的海上威懾力量,基地開拓實踐「輪番出動、海上待戰」戰訓一致的訓練機制,多次開展核潛艇海上熱態交接訓練,探索「人休艇不休」訓練方法,有效保持了核潛艇海上存在時間。

  1988年4月,某核潛艇奉命執行極限深潛任務。這次試驗,包括最大深度潛航、水下全速航行和深水發射魚雷等項目。在世界核潛艇歷史上,極限深潛曾導致災難性慘劇。這天11時整,南海某深水海域。核潛艇向大海深處潛航。接近極限深度時,艇體受海水擠壓,艇內的支撐角鋼出現彎曲,幾處出現輕微滲水現象……生死抉擇面前,官兵們在各自戰位上鎮定操作,控制潛艇繼續向著大深度挺進。潛艇潛至極限深度,一舉創造了中國核潛艇發展史上的新紀錄。

  1988年9月,中國核潛艇又一次悄無聲息地潛入萬頃碧波,執行水下發射運載火箭任務。運載火箭衝破海面,帶著橘紅色的火焰,準確濺落在目標海區。中國成為繼美蘇英法之後,世界上第五個擁有核潛艇水下發射運載火箭能力的國家,標誌著中國軍隊海基戰略防禦力量初步形成。中國有了捍衛國家利益的「殺手鐧」。

  闖關歷險記

  創下20多項首次和第一

  深秋時節,在某海域,一場新戰法演練拉開帷幕,核潛艇按計劃在深海潛伏。他們面臨的是前所未有的難題:預定的打擊目標位於潛艇的側後方,按傳統辦法必須掉轉艇向,正對目標實施攻擊,但戰機稍縱即逝,怎麼辦?時任海上指揮員袁譽柏下達命令,要求潛艇必須藉助魚雷的自動轉向功能搜索打擊目標。一旦出現失誤,可能會造成魚雷搜索失敗。在艇長沉著指揮下,全艇官兵嚴格按規程操作,魚雷迅速撲向目標,一舉將其摧毀。核潛艇首次魚雷大轉角攻擊取得成功。

  驚心動魄的演練時時上演。在一次次闖關歷險中,官兵們創造了中國核潛艇的20多項首次和第一,檢驗了大洋截擊、區域遊獵、螺旋變深等數十套戰法,研練了連續潛射飛彈、多枚魚雷齊射、航跡緊逼攻擊等一系列高難課目。

  外軍艦機跟蹤

  與對手打「遭遇戰」

  浩瀚太平洋並不太平。外軍飛機和艦艇往來頻繁,構織了密集的偵測搜索網,還經常舉行軍事演習,製造緊張氣氛。一次,「水下先鋒艇」官兵受命執行遠航任務。途經複雜狹窄水道,遭到外軍艦機連續跟蹤,對方的主動聲吶,持續不斷地對我搜索探測,意圖逼我上浮。

  「上浮意味著暴露,暴露意味著失敗!」全艇官兵臨危不懼,在各自戰位上鎮定操作。蛙跳、懸停、變深……一連串乾淨利落的動作後,核潛艇成功擺脫「尾巴」。聲吶操縱長段正辰說:「與對手打『遭遇戰』,在平常訓練中就是『家常便飯』,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了。」

  偵察與反偵察,跟蹤與反跟蹤……廣袤的大洋上,潛艇與反潛的較量從未停止。

  □聲音

  讓祖國說話更有分量

  作為戰略級核打擊手段,核潛艇只有潛得深、遊得遠、藏得久,才能出敵不意,在關鍵時刻發出致命一擊。這種獨有的隱形作戰方式,註定了潛艇官兵的職業生涯,是在遠離親人、遠離故土、遠離現代生活的深海中度過的,陽光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極其難得的奢侈品。正是一代代官兵的奉獻和進取,讓中國在洲際彈道飛彈和戰略轟炸機之外,擁有了更隱蔽、更可靠的海上核反擊能力,使對手在難以承受的代價面前望而卻步,放棄戰爭冒險企圖。有了這樣一種不露聲色的戰略威懾力,中國說話才更有分量,世界和平也更多了一份保障。

  □延伸

  連續42年保持核安全紀錄

  中國核潛艇自從下水以來,已連續42年保持核安全紀錄。如果說,基地官兵破解了核盾牌上的「安全密碼」,那麼,這個「密碼」就藏在官兵們日常工作的細節裡。

  核潛艇退役處置是公認的世界性難題。任何一艘艦艇都有從建造下水到退役處置的歷程,核潛艇也不例外。經過幾十年驚濤駭浪的洗禮,中國核潛艇也同樣面臨著退役處置的難題。海軍組織專家、部隊開展了預先研究,從核廢料的處置到涉核部件的拆裝,全程制定了詳細的方案預案,會同地方工業部門先後突破12項關鍵性技術,攻克了核潛艇深度退役難題,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具備成功實施核潛艇安全退役的少數幾個國家之一。

  推薦閱讀:我海軍遠程轟炸機西太平洋演習 遭外軍飛機跟蹤

相關焦點

  • 海軍軍事研究所方堃:核潛艇官兵打造水下核盾牌
    中國網4月19日訊(記者 孫潔 王小歡)近日,2013年度海洋人物評選終審會在京舉辦,來自國家海洋局、中宣部新聞局、全國人大環資委、海軍政治部、中國海油、中船重工集團、中遠集團、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網、中國海洋報等單位的21位評委到會,對候選的年度海洋人物進行了充分的討論和交換意見,並投票產生2013年度海洋人物。
  • 中國第一支艦載機部隊:航跡遍及五大洲三大洋(圖)
    中新網北京1月9日電 題:中國第一支艦載機部隊:航跡遍及世界五大洲三大洋  記者 陶社蘭  黃海某海域,波譎雲詭,電波橫飛。「發現水下可疑目標活動,立即起飛搜索!」一聲令下,北海艦隊航空兵某團團長齊向龍駕機躍上海天。  懸停,搜索,水下目標頓時現形,被齊向龍機組牢牢鎖定。隨著一聲「攻擊」的命令,一道紅光離開機身飛入大海。
  • 最初和最好的:細說美國海軍第一艘核潛艇「鸚鵡螺」號
    在海曼·喬治·裡科弗努力下,美國海軍決定將核動力計劃首先應用在潛艇上。1949年,裡科弗被任命為國防部研究發展委員會動力發展部海軍處負責人,併兼任原子能委員會、海軍船舶局兩個核動力部門的主管和核潛艇工程總工程師。1948年,時任美國總統哈瑞·杜魯門親自主持鋪設龍骨的儀式。1951年,「鸚鵡螺」號建造工作正式開始。
  • 英國皇家海軍新型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
    英國海軍「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水下航行想像圖  東北網雙鴨山8月28日電      題記:據英國《泰晤士報》2006年4月17日報導,英國國防部公布了正在巴羅因弗內斯建造的新型  「尖端」科技集聚一身:『機敏」級攻擊型核潛艇水面排水量6300噸,水下排水量6800噸,艇總長96米,寬11.3米,水下航速29節。動力系統為「前衛」級戰略核潛艇所用的羅爾斯·羅依斯(Roiis·Royce)RRPWR2核反應堆,這種反應堆堆芯壽命為25—30年,可保證核潛艇的全壽命使用。人員編制100人。
  • 巴西海軍批准攻擊核潛艇基本設計,精心打造法國血統桑巴水下利刃
    >巴西海軍核潛艇由巴西海軍技術中心設計,據國外媒體報導,巴西第一艘攻擊型核潛艇名為「阿爾瓦·羅阿爾貝託」號(SN-10),總體艇型延續了「天蠍座」級潛艇流線形設計,但是更長、更大,並且還參考了法國最新的「薩弗倫」級攻擊核潛艇設計。
  • 演兵場年終盤點|山東艦、075還有核潛艇 誰才是2020海軍人氣王?
    ,彎道超車成了2019年最受關注的海軍艦艇。,「大肚能容」的075兩棲艦一次可以運輸4艘以上的登陸氣墊船以及900名解放軍戰士,或兩輛15型輕型坦克,具備海空一體化登陸運輸投放能力,能夠在短時間內在島嶼灘涂地帶投放成建制的作戰部隊。
  • 24億一艘核潛艇,號稱水下隱身機,卻用醜魚命名
    上世紀80年代,隨著蘇聯海軍阿爾法級、塞拉級、阿庫拉級等先進攻擊核潛艇在大洋深處與美國核潛艇部隊一較高下,美國海軍認為現役的洛杉磯級攻擊核潛艇已經難再對蘇聯潛艇取得優勢。 加上當時美國海軍所執行的「前進戰略」,因此迫切需要一種在21世紀初性能全面領先蘇聯現役或在研型號的先進攻擊核潛艇。
  • 2天曝光3種093型核潛艇:「中華海狼」距離我們有多遠?
    而現在通過官方媒體報導可以發現,在2天左右的時間中,曝光了3種093型核潛艇的型號。這不禁讓網友猜測,水面艦艇有了「中華神盾」,那麼現在是不是即將誕生我軍水下的「中華海狼」呢?6月15日《獨家V觀》欄目展示了海軍某潛艇部隊的093核潛艇的大量鏡頭。這種核潛艇(上圖),就是在海上閱兵中出現的改進型093核潛艇。
  • 水下帶刀護衛,093型核潛艇擁有特殊設計,水下航行超級靜音
    最近幾年,中國海軍的迅猛發展有目共睹,目前海軍已經擁有了遼寧號和山東號兩艘常規動力航空母艦,另外的航空母艦也正在建造當中,與此同時,海軍水下的打擊力量也在不斷發展,在去年的海上大閱兵中,海軍的受閱方陣中出現了最新型的093B型攻擊核潛艇和094改型戰略飛彈核潛艇,這也是兩款核潛艇首次在全球公開亮相。
  • 回首航天路:記我國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成功
    資料圖:1982年10月12日,我國首次從水下發射運載火箭獲得成功。 央視《焦點訪談》10月4日播出了《回首航天路:第一次水下發射火箭成功》,以下為節目內容。成為當時我們國家的一個新聞熱點,也是大家的一個興奮點,鼓舞民心、鼓舞部隊的士氣。當時我記得印象最深的,張愛萍老將軍寫了這樣一首詩:相見歡,慶祝運載火箭發射取得圓滿勝利。揚威海上英豪,戰狂濤,神箭飛來,閃電破雲霄,天羅照,長空掃,勝券操,四海歡呼,一代鈴瓏驕。
  • 海軍司令員吳勝利:建造航母一直是劉華清的心願
    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軍隊有關部門和單位、武警部隊、湖北省負責同志,劉華清同志親屬、生前友好、原身邊工作人員和家鄉代表等參加座談。他親自參與領導了一大批新型艦艇、飛機、飛彈等武器裝備的發展決策和研製生產,推動建立了海軍裝備論證中心、學術研究所等科研機構,組織指揮了水下發射運載火箭、核潛艇深潛試驗,以及核潛艇遠航和90晝夜自持力考核試驗,為中國海軍走向深藍奠定了基礎。」
  • 改革開放40年,中國海軍走向深藍!|這40年
    (圖源:油畫「西沙之戰」)如解放萬山群島,71天作戰,16艘艦艇戰勝了總噸位超過自己幾十倍的敵方艦艇部隊海軍出動50艘艦艇組成戰略打擊、水下攻擊、遠海作戰、航母打擊、兩棲登陸、近海防禦以及綜合保障7個編隊。
  • 我國海軍核潛艇現狀如何?真的不能突破第一島鏈嗎?096型或將改變...
    那麼突破第一島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核潛艇作為現代海戰的大殺器,突破島鏈封鎖的作用自然也是十分重大。事實上很多人或許有一個誤解,由於核潛艇一直是隱藏在水下,所以大部分人低估了其作用。美國國會的一份報告指出,中國核潛艇可以攜帶帶有核彈頭的彈道飛彈,因此在報告中美國特別重視中國發展核動力潛艇。報告指出,與核潛艇相比,洲際彈道飛彈的威脅要小得多。
  • 90年,人民軍隊的90個「第一」
    43、第一次潛艇發射戰略飛彈  1982年10月,第一次常規動力潛艇從水下發射戰略飛彈試驗成功;1988年9月,第一次核潛艇從水下發射戰略飛彈試驗成功。  三、軍兵種演變方面  44、第一支水面艦艇部隊  第1、第2艦艇大隊(1949年在南京組建)  45、第一支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第1團(1953年華東軍區組建)  46、第一支航空兵部隊  空軍第4混成旅(1950年在南京成立)  47、第一支空降兵部隊
  • 航母的水下護衛,093級核潛艇性能究竟如何?與美俄相比仍有差距
    海周號潛水艇一直都是水下殺手,來來回回,它能在深海中航行,獨立作戰,在戰爭中能不被敵人發現時,不時地從背後向你發射一枚飛彈,其威懾力不言而喻。對於一個有核國家來說,核潛艇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武器,中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擁有核潛艇的國家之一,而作為中國海軍的主力核潛艇,093 B型核潛艇的性能與其他軍事大國的核潛艇相比又有什麼不同呢?
  • 研究反航母新戰術,我航母編隊僅是佯攻,真正殺手是093B型攻擊核潛艇
    093型攻擊核潛艇是我國自行建造的第二代攻擊性核潛艇,而093B型是對093型進行大規模改進的核潛艇,其搭載了垂直發射裝置的鷹擊-18巡航飛彈,主要用於反艦和反潛,是我國海軍最新型的攻擊核潛艇。
  • 颱風級即將拆解:俄羅斯海軍為什麼放棄世界上最大的核潛艇
    不過,蘇聯解體後,被俄羅斯海軍繼承的「颱風」級卻顯得頗為落寞。近日,離開公眾視野很久的「颱風」級終於迎來了它的謝幕演出——兩艘退役的「颱風」級戰略核潛艇「阿爾漢格爾斯克」號和「謝韋爾鋼鐵公司」號即將遭到拆解。這兩艘「颱風」級拆解後,俄羅斯海軍現役的「颱風」級僅剩一艘,這標誌著這種曾經叱吒一時的海上巨獸即將徹底成為歷史。
  • 093B核潛艇,續航可達20萬海裡,大國重器
    據臺灣「中時電子報」援引大陸《兵工科技》雜誌的文章稱,093B指揮塔後的小隆起,可能是水下垂直發射艙段,一些分析認為,垂直發射艙段可能裝備了鷹擊-18反艦飛彈,甚至裝備了類似長劍
  • 美航母抵近中國沿海,放飛反潛機緊盯核潛艇,用三角測量鎖定目標
    091型核潛艇關於我們中國海軍早期核潛艇的水下靜音能力,美國媒體曾經有過這樣的描述:中國海軍的核潛艇一出港,美國海軍部署在第一島鏈的水下聲吶陣列就能監聽到,聲音之大簡直猶如水下燃氣輪機。美國海軍曾經長期嘲笑水下靜音標準不達標的蘇聯核潛艇為「水下拖拉機」,只是和蘇聯海軍的核潛艇一比,中國海軍的核潛艇噪音分貝還要遠遠大出好幾個檔次,堪比燃氣輪機運轉時的龐大噪音遠超拖拉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