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hort Table、同類群組表,有的也叫同類群組分析,主要用於分析留存情況、但Cohort Table還可以用於分析流失情況。
設置界面介紹
打開同類群組的設置頁面,如下,這裡是定義Inclusion Criteria(包含標準 )、 Return Criteria(回訪標準 )、 GRANULARITY(同類群組類型)和SETTINGS(設置 ):
Inclusion Criteria(包含標準 ):指定同類群組分析的量度,多可以應用 10 個包含區段和 3 個包含量度,裡面可以有複雜規則,量度之間的默認運算符是 AND,可以將其更改為 OR。 Return Criteria(回訪標準 ):指示用戶是已維繫還是流失,最多可以應用 10 個回訪區段和 3 個回訪量度,裡面可以有複雜規則,量度之間的默認運算符是 AND,可以將其更改為 OR。 GRANULARITY(同類群組類型):時間粒度和類型,其中時間粒度就是同類群組分析的周期,有「天」、「周」、「月」、「季度」或「年」;類型有兩類:留存和流失。SETTINGS(設置 ):包含滾動計算和高級,滾動計算是這個周期內出現的需要在前一個周期也出現才算有效;延遲表測量包含事件發生前後經過的時間,用於事件的。自定義維度同類群組就是從某個維度劃分出不同的同類群組。創建一個同類群組圖
我們設置一個簡單的留存分析隔天的留存情況,只要出現就算回訪,也就是不需要滾動計算,具體設置如下:
運行後的數據報告:
看June 29,當天有328訪問,這波人隔天有34訪問,第二天後22訪問。
再來看一下打開回滾計算的數據結果是怎樣的:
只看June 26的數據,這裡就有差別的,計算規則不同,這個表示的是連續的留存圖,而上一個表示的回訪就算留存,所以上一個圖的數據會比較大。
同類群組表做調整
我們還可以對同類群組表做調整,有兩種方式:一種是調整設置,一種是調整顯示的內容
調整設置
直接點擊同類群組表左上角的這裡就可以對同類群組表的設置做調整:
打開的頁面就是設置同類群組的頁面,可以對設置做重置。
調整顯示內容
調整顯示內容就是對這個同類群組的顯示做調整,添加右上角的這個位置:
就會彈出幾個選項:
Only show percent:只顯示百分比
Round percent to nearest whole:留存百分比的顯示不要小數點
Show Average Percent Row:顯示平均留存百分比
默認是顯示平均留存百分比的。
與Google Analytics的比較
Adobe Analytics中的Cohort Table(同類群組表)對應Google Analytics中的Cohort Analysis(同類群組分析)
總結
Google Analytics同類群組是固定,如時間、計算方式是固定死的。包含標準和回訪標準是一致、報告顯示也不能調整。
相比之下,Adobe Analytics 因為Inclusion Criteria(包含標準 )和Return Criteria(回訪標準 )可以分別自定義,且可以實現複雜規則,所以同類群組是可以隨心所欲,實現你想要的複雜分析,可以很靈活的設置和調整。
另外提一點,國內的本土類GA產品也有類似Adobe Analytics這個功能,各有各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