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奧陶紀生物大滅絕
大約在5億多年前,地球迎來了第一次生物大滅絕奧陶紀生物大滅絕,在此次滅絕事件中,共有85%的生物死亡,其中主要是海洋底棲生物,引起滅絕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伽馬射電暴。
在奧陶紀生物大滅絕之前,地球生物曾經迎來了一個繁盛的時期:寒武紀生物大爆發,在短短2千萬年-2.5萬年的時間裡,也就是不到地球生命發展史1%的時間裡,迅速出現了90%以上的動物門類。
在此之後,地球環境變得溫暖且穩定,海洋比如今要高100多米,使得奧陶紀時期有許多淺海可以供生物生存。
雖然當時地球上已經出現了種類繁多的生命,但如果你穿越到此時的地球,站在陸地上你將尋覓不到任何生物的蹤跡,這是因為此時所有的生命都在海洋中。
然而在大約5億多年前,地球生物開始大量滅絕。造成該現象的原因有一個比較主流的假說:伽馬射電暴。
距離地球6000萬光年外有一顆恆星爆炸了形成了一個超新星,而在此時它的兩極發生了巨大的能量束也就是伽馬射電暴,不幸的是它剛好擊中了地球。
伽馬射電暴一共持續了10秒鐘,但在這10秒中產生的能量包含了10個太陽的能量,使得地球大氣分子發生變性,其中有30%的臭氧層被伽馬射電暴帶走,導致大量的太陽紫外線能夠直接到達地球表面。
而在奧陶紀時期,大量的生物生活在淺海,紫外線能夠直接穿越大氣與海水照射到這裡,使得大量對環境敏感的浮遊生物死亡。而浮遊生物是海洋生物的基石,浮遊生物的死亡也導致了海洋生物大量死亡甚至滅絕。
泥盆紀生物大滅絕
3.8億年前,地球正處於泥盆紀晚期,在這個時期,地球上的海洋生物遭受重創;導致此次生物大滅絕的原因,可能是多次小行星撞擊以及火山噴發綜合作用的結果。
在泥盆紀晚期,植物已經走向陸地,不過當時還沒有出現食草動物,所以此時植物幾乎處於沒有任何天敵的狀態,只要環境條件合適,它們就能夠大量生長。而植物的生長又導致地球上的碳-氧循環遭受破壞,由於沒有足夠的生物消耗氧氣,導致地球上的氧氣含量不斷上升,二氧化碳含量不斷下降,最終導致地球溫度下降,許多無法適應寒冷的生物因此而滅絕。
除此之外,地球在這個時期還遭受了多次的小行星撞擊事件,雖然這些小行星撞擊事件沒有像6500萬年前一樣威力巨大,但這個時期經歷的次數多,而每一次都引起少量生物滅絕,但合在一起就引起了地球生物大滅絕。
二疊紀生物大滅絕
大約在2.5億年前,地球迎來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一次生物大滅絕,超過95%的生物物種在這個時期滅絕消失,而導致這次超大規模生物滅絕的原因,很可能是地幔柱噴發。
我們知道,地球有一個炙熱的地核,而地核之上又是熔融狀態下的地幔層,地幔層的物質粘稠且具有流動性。而且,下地幔層的溫度較高,而上地幔層的溫度較低,上下溫度不一致導致了地幔層內部會發生熱對流事件。地幔層的物質在熱對流作用下緩慢地流動,而這也導致地幔層上方的地殼發生移動,這就是地球板塊運動的原因。
在二疊紀晚期時,所有的陸地因為板塊運動都擠壓在了一起,形成了盤古超大陸。但與此同時,火山運動以及地震等災害的發生,導致陸地再次分離。導致此次盤古超大陸分離的主要元兇就是:超級地幔柱的噴發。
超級火山的爆發只是導致生物滅絕的前因,超級火山爆發之後引起的氣候劇變才是導致生物滅絕的主要原因。
由於當時地球上已經出現了植物,而且植物數量非常多,所以火山在爆發時,攜帶高熱量的火山碎屑點燃了整片森林,使地球溫度升高。
而且,火山噴發時還會導致大量二氧化硫進入空氣,當二氧化硫和空氣中的水分結合時,就會形成酸雨,酸雨改變了地球土壤以及河流、海洋中的成分,使得大量生物滅絕。
除此之外,火山灰還會進入空中遮擋太陽,使地球上長達幾十年沒有太陽的照射,而這也會導致生物大量滅絕。
種種因素的累加,導致了大量生物滅絕,但仍舊有倖存的生物逃過了大滅絕,繼續演化。
三疊紀生物大滅絕
大約在2億年前,地球又迎來了一次生物大滅絕三疊紀生物大滅絕,此次導致了76%的生物滅絕,但也因此把恐龍推向了地球霸主之位。
我們知道,在二疊紀時期地球形成了超級盤古大陸,而盤古大陸的形成使得荒漠乾旱地區增多,這使得更為保水的羊膜生物開始繁盛。其中就包括恐龍的祖先:蜥形綱和哺乳動物的祖先合弓綱。但由於卡尼期洪積事件,也就是在當時下了一場持續200萬年的大雨,使得恐龍開始崛起。在三疊紀開始之前,恐龍化石只有5%,但三疊紀結束之後恐龍的化石達到了90%以上。
然而其他生物就沒那麼幸運了,大約在2.35億年前,在現如今美國和加拿大地區有一個地方叫做蘭格利亞, 這裡發生了一次火山噴發,史稱:蘭格利亞火山噴發。
和其他火山噴發不同的是,這次火山陸陸續續噴發了500多萬年,向地球噴發了大量的二氧化碳以及二氧化硫,而二氧化碳又導致當地溫度升高,使得海洋中的甲烷被釋放到大氣層中。
甲烷是一種比二氧化碳強勁20倍的溫室氣體,這也導致了當時地球全球溫度上升了4-7攝氏度。
正是因為這次高溫事件,導致了卡尼期洪積事件的發生。但也導致地球海洋酸化以及火山灰阻礙太陽光線的進入,使得地球又重現二疊紀一般的生物大滅絕。
白堊紀生物大滅絕
地球第五次生物大滅絕就是我們最熟悉的恐龍大滅絕,在這次事件後龍族一蹶不振,而獸族開始繁盛了起來。
導致恐龍大滅絕的原因目前比較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地球。在當時一顆直徑超過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引發地球火山爆發、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
和二疊紀、三疊紀一樣,火山爆發又會導致地球溫度下降,海水酸化,以至於大量生物死亡。但仍有極少部分的生物逃脫了生物滅絕,並且在之後的日子再次繁盛了起來。
經過了5次生物大滅絕之後,屬於哺乳動物的時代,終於來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