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睿唯安(原湯森路透)2020年7月9日發布的最新ESI數據(數據更新節點為2020年7月10日,覆蓋時間為2010年1月1日—2020年4月30日)顯示:本次上榜機構總數為6612,比2020年5月數據增加157所;中國高校(內地)上榜高校為305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出現兩次,實際是304所,含合作辦學的崑山杜克大學、寧波諾丁漢大學),內地上榜高校比2020年5月增加8所。
本次上榜的國內高校分布在21個學科,空間科學一個學科尚無內地高校進入。各學科內地高校上榜數量如下圖:化學、臨床醫學、工程學、材料科學超過100所高校上榜,但是從佔比看;內地高校佔比超過10%的學科有5個:化學、計算機科學、工程學、材料科學、數學。
本期新進8所高校
新上榜8所高校:長江大學(新增工程學、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四川師範大學(新增工程學學科)、重慶理工大學(新增工程學學科)、西安科技大學(新增工程學學科)、西交利物浦大學(新增工程學學科)、太原科技大學(新增工程學學科)、山西農業大學(新增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廣東海洋大學(新增植物學與動物學學科)等。山西農業大學植物學與動物學曾在2020年3月上榜,5月滑落,7月再次上榜。
此外41所高校學科數共增加42個,分布在15個學科,工程學學科新增11所高校,植物學與動物學新增5所高校,材料科學學科新增4所高校,免疫學、社會科學、化學、環境與生態學等四個學科增加3所高校。
具體學科變動數據見下:
中國高校各學科的國際排名
此次按照總被引頻次排名,下列表格按照學校總排名列示,橫軸標題為22個ESI學科及各高校進入排行榜學科數分析,表格內容為各中國高校在各學科的國際排名。
備註: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三所高校並沒有區分兩地辦學的情況。
資料庫說明
ESI( 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為科睿唯安(前湯森路透科技與醫療集團)的《基礎科學指標》英文縮寫,是當今普遍用以評價大學和科研機構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的重要指標,也是全球公認的判斷學科發展水平的重要參照之一。目前,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資料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ESI學科排名有3種方式,分別依據總被引次數、論文總數和篇均被引次數排序,其中被採用較多的一般是按總被引次數的排名。ESI資料庫每兩個月更新一次。
以上數據為人工整理所得,如有錯誤或遺漏,敬請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