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20年1月的ESI最新數據,覆蓋時間段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全球共有6415家科研機構上榜。
在2019年這一年中,我國高校表現怎麼樣?入選前1%、1‰以及1‱學科的數量又有哪些變化?本期小編整理了2019年中國內地ESI綜合排名TOP100高校及ESI入選學科數的數據,結果供大家參考。
在此次榜單中,頭部高校國內排名基本不變,中國科學院大學全年前進12名,目前位於全球第76名,繼續穩坐中國內地高校第一寶座;北京大學全年前進3位,高居國內第2名,全球第86名;清華大學以2位之差,位於全球第88名;浙江大學則前進9位,首次進入全球TOP100;上海交通大學距全球前100位差臨門一腳,憾居全球第101位。
今年共有9所內地高校進入全球TOP200,除上述5所高校之外,復旦大學位列全球151位,上升16個位次;中山大學上升幅度在9所高校中最高為33名,最終位列第179位;南京大學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則分別上升21位和20位,達到全球第182位和188位。
相比2019年1月份,百強高校除4所退步,其餘96所高校國際排名均保持進步,這也表明去年國內高校整體科研實力在進步。TOP100內地高校共有31所高校前進100個位次以上,其中進步較大的高校包括深圳大學、中國礦業大學、青島大學、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河海大學,均前進200個位次以上,河海大學以全年上升264名位於TOP100飆升榜第一名。
以下為2020年1月中國內地ESI綜合排名TOP100的高校:
ESI資料庫分22個學科。截至最新數據,中國內地高校共有7所高校9個學科入選ESI前1‱學科: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各有2個學科位列前1,哈爾濱工業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西安交通大學、浙江大學和中國農業大學各有一個。
在2019年共有2個新進入前1‱的高校學科,分別是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程學和清華大學的材料科學。西安交通大學的工程學在去年5月排名首次挺進ESI全球前萬分之一,在進入ESI前1%的1420家機構中,位列13位。西安交通大學也成為內地第7所擁有ESI前萬分之一學科的高校。在今年最新榜單中,清華大學的材料科學再次入圍到ESI全球前萬分之一的行列,中國內地高校的ESI萬分之一學科數也再創新高,首次達到9個。
從前1‰學科增量來看,全年共新增26個學科。其中,山東大學、武漢大學、中南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以及大連理工大學入選前1‰學科的增量最多,在一年時間內,分別新增2門學科,具體是:山東大學的臨床醫學、病理學和毒理學;武漢大學的材料科學、工程學;中南大學的臨床醫學和工程學;大連理工大學的計算機科學、材料科學;以及西北工業大學的工程學和材料科學。
2019年,首次進入前1%行列的中國內地高校共有39個,其中表現亮眼的有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入選3門,上海財經大學、湖南科技大學以及成都中醫藥大學分別入選2門。值得一提的是,由泰山醫學院和山東省醫學科學院在2019年2月底合併而成的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首次亮相"ESI榜單(2019年9月)"便收穫了3個前1%學科,分別是生物學和生物化學、臨床醫學、病理學和毒理學。
在前1%學科方面,北京大學繼續以21門學科領跑榜單,清華大學和中山大學以20門學科緊隨其後,接下來是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及復旦大學的19門學科進入全球排名前1%行列,全年共有30所內地高校入選前1%學科數達到10個及以上。
以下為中國內地高校TOP100關於1月ESI上榜學科數統計排名:
以上統計皆為手動輸入,如有出入,請指出。
延展閱讀:
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簡稱ESI)是衡量科學研究績效、跟蹤科學發展趨勢的基本分析評價工具,它是基於科睿唯安公司(Clarivate Analytics,原湯森路透智慧財產權與科技事業部)所收錄的全球12000多種學術期刊的1000多萬條文獻記錄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
目前,ESI已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其資料庫以學科分門別類(共分22個學科),採集面覆蓋全球幾萬乃至十幾萬家不同研究單位的學科。
關注「高校與科研」,獲取更多關於大學的新鮮資訊和原創解讀!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