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高校教育自實施雙一流工程以來,建設世界一流學科已經成為中國高校的一個重點方向。但是學科建設的好與壞,一直都缺少明確的標準,目前國內採用第三方評價的機制,除了教育部開展的學科評估和雙一流工程的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遴選等方式之外,最受我國高校認可的就是ESI學科評價啦。
ESI是基本科學指標資料庫的簡稱,它是基於SCIE/SSCI而建立的計量分析資料庫,對全球所有高校及科研機構的SCIE、SSCI庫中近11年的論文數據進行統計,按被引頻次的高低確定出衡量研究績效的閾值,分別排出居世界前1%的研究機構、科學家、研究論文。目前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範圍內普遍用以評價高校、學術機構、國家/地區國際學術水平及影響力的重要評價指標工具之一。但是學科實力位於前1%,只能證明該學科比較優秀,但是並不能稱得上是世界頂尖學科,一般只有入選世界前千分之一或者萬分之一的學科才有實力稱為世界頂尖學科,下面我們就來看看2018年中國高校入選ESI前千分之一的的具體情況。
令我們比較意外的是,頂尖學科數量最多的大學不是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而是位於杭州的浙江大學,該校一共有8個學科的學術實力位於ESI前千分之一中,包括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等學科。緊隨其後的是中國科學院大學和北京大學,這兩所高校也分別有七個學科位於ESI千分之一中。而且中國科學院大學的材料科學位於全球第五名,化學位於全球第七名,這樣的實力還是非常強的。除此之外,排名比較靠前的還有上海交通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和復旦大學。
在最新公布的2018年3月份ESI排名中,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綜合實力,力壓清華北大和浙大,位居我國高校榜首。雖然這所大學剛剛成立四年,第一屆畢業生還沒有畢業,並且只是一所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但是近些年每年的高考錄取分數線依然可以和復旦交大相抗衡,由此可見其實力之強!如果大家對此有什麼意見和看法,可以積極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