鱷魚恐龍王魚是恐龍魚家族中三種恐龍王魚之一,別名多鰭魚、棘刺恐龍王,是肉食性的魚類,對飼料接受能力強,什麼小魚、麵包蟲、紅蟲、動物內臟、雞肉之類的照單全收,但內臟、雞肉之類的混水,首選應該是小魚。
它們廣泛分布於大部分西非地區,一般成魚達60cm以上,壽命達10年左右。
外觀上,鱷魚恐龍王魚頭頂分布有幾條延伸到身體中部的黃色紋路,之後遍布一些黃黑色的斑塊。特殊個體身上的紋路則不明顯,成魚體表泛黃綠色光澤,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恐龍魚。
性格上,鱷魚恐龍王魚性情溫順,但神經質,易受驚嚇,對周圍的事物時刻保持警惕。恐龍捕食的方式一般為守株待兔,當小魚遊到嘴邊時迅速咬住,然後像蛇一樣吞掉,在飢餓的時候也會主動出擊。
飼養上,相較其它觀賞魚類還是比較容易的,可與多種觀賞魚混養, 但應避免與小型魚混養,以免誤傷。恐龍絕對不能和肺魚混養,肺魚會瘋狂地攻擊恐龍,雖然恐龍有硬鱗保護,但也敵不過肺魚的大牙。哎,也不知道這哥倆有什麼民族仇階級恨,反正一見面就死磕,大概是肺魚覺得恐龍比它稍微英俊那麼一點點,有點嫉妒地說。
還需注意,幼鱷魚恐龍王魚跳躍性好,為防止其跳出魚缸,最好加蓋魚缸蓋。水溫需控制在 22-28攝氏度間,pH值為6—7的微酸性偏軟水環境中,水族箱深度最好 90cm左右。
食物上,鱷魚恐龍王嗅覺敏銳,可憑藉嗅覺來覓食,但其捕食不是特別靈活,所以敏捷的獵物它們很難吃得到。
有的魚友說恐龍主要靠嗅覺找尋食物,視力很差,這個觀點不敢苟同,一般的視力差的魚的眼球都會退化的很小,比如尼羅河魔鬼,有的魚比如鯉科的盲魚甚至眼睛退化,但恐龍可不是這樣,都長著一對「水汪汪」的大眼睛,我也多次看到恐龍對較遠地方的小魚主動出擊。 雖然有時候恐龍在尋找食物的時候會低頭在缸底遊動,就像尋找獵物的獵犬一樣,似乎是靠嗅覺在覓食,但我認為它的視力比想像的要好很多。
和觀賞魚相關的文化
長按掃碼,歡迎訂閱吳青的觀賞魚世界
▼點擊閱讀原文,更多養殖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