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競核」(ID:Coreesports),作者:錢洛瀅,36氪經授權發布。
視頻裸聊、深夜服務、打色情擦邊球、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
這些足夠吸引人眼球的元素,在人民網的報導中得以一一呈現,也將陪玩平臺「比心陪練」(下稱:比心)推上了風口浪尖。
很快,比心發布聲明稱,近日網 傳平臺出現低俗內容,團隊經緊急排查,針對當事人在平臺上的帳號,在接到用戶舉報和風控系統識別告警後,已採取帳號凍結、列入黑名單風控系統等措施。
作為一個如今比心擁有4000萬註冊用戶,已經融合遊戲內容社交、直播、娛樂為一體的複雜平臺,被人民網 曝光的這些問題在比心上其實沉積已久。
「幾乎每個陪練都有一個項目是『五子棋』,但很多時候都不會是真的跟你下棋——這麼多遊戲不好玩嗎,下什麼五子棋哦——基本就是陪著聊天,聊到一定程度了,可能就會做點別的什麼。」一位比心的用戶告訴競核,而這個「別的什麼」到底是什麼,「懂的人自然懂。這些在比心上很常見,但基本也都是你情我願的嘛。」
此前,比心也因為類似的原因下架了哄睡叫醒、情感資訊、線下遊戲陪練等服務,但只要有網際網路在,搞顏色並獲利的事就屢禁不絕。由於擁有眾多未成年用戶,比心更不能疏忽自己的職責。
有多少人想單純「比心」?
發展規模逐漸壯大之後,比心已經逐漸不是一個單純的約陪玩的平臺了。
因為比心的投資者網魚網咖有王思聰的股份,所以王思聰為比心造過勢,在平臺上標出了666元/小時的高價陪玩單。
那麼,下單點王思聰陪玩的人,真的是單純想要王思聰帶TA玩遊戲嗎?
就像買巴菲特午餐的人也不是單純吃頓飯一樣,答案是很明顯的。連王思聰自己都說,666買他一小時絕對是划算的。
雖然例子有點極端,但道理是相通的。
「只要你聲音甜美,會聊天,會撒嬌賣萌,老闆自然就多,技術倒不是最主要的了。」但這位比心的用戶同時告訴競核,其實如果不是真的想賺錢的話,比心上很多用戶其實更多是把比心當做一個聲音社交平臺,「他們會互相點單,覺得聊得不錯就加個QQ或者微信好友,以後就互相約著玩了,也不要花錢。」
上一輩人很難想像的「網戀」、「因為聲音好聽而組CP」,在年輕人中已經頗為常見。而在很多用戶心裡,他人想像中的要高手帶著上分,或是想要知道更多遊戲技巧的需求,反而在比心上顯得很次要。
比心等陪練平臺,更多的是滿足陪伴、交友、排遣孤獨寂寞感受的需求。比心顯然也深諳此道。
用戶會被區分為不同的音色,如少女音、御姐音、青年音等等,讓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挑選陪玩對象。
此外,在比心首頁推薦的內容中,一張精緻的自拍照加上「帥氣小哥哥」、「小姐姐聲音超甜」等標籤,往往能收穫不少人氣。設置自己的性別之後,一般也都是異性陪練會來主動搭訕。
「但凡有點社交屬性的APP,涉黃真的在所難免,特別是那些未成年,他們太會『玩兒』了,其實風險很大。」一位次世代社交APP的創始人向競核透露,除了不斷收緊審核的機制,讓整個APP顯得很「敏感」,也別無他法。
但比心的特殊性在於,它是一個集結玩家的平臺,打遊戲卻是需要離開平臺之後才能進行,那麼,用戶的行為是很難監管的。
不過,這當然不是比心等平臺懈怠的理由。
作為一個成長至今6年有餘的平臺,它不應該如此放任甚至涉嫌引導用戶,讓涉黃內容在自身的平臺上形成黑色產業鏈。
百億陪玩市場,前景幾何?
「比心」原名為「魚泡泡App",是上海一談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在2014年起就開始打造的一款社交互動娛樂平臺。
由於在16年拿到了網魚網咖5000萬元的天使輪投資,最初的」魚泡泡App」就是在網魚網咖中得到大力的推廣。
「比心」真正起步還是在於2018年起,遊戲陪玩業務的發力。
2017年前後,包括《陰陽師》《王者榮耀》等多款爆款手遊出現,加上圍繞00後孤獨而做的如線上陪伴做作業、聊天、睡覺等陪伴生意飛上風口,讓多年來一直不溫不火、僅僅局限在論壇、貼吧中互相約定層面的陪玩、陪練一下子有了新的市場。
2018年,被許多媒體稱為「遊戲陪玩元年」。而對此布局較早的比心,就在18年獲得IDG資本的數千萬美元A輪融資,估值突破1億美元。
在同一年,多款打著陪玩旗號的APP也相繼面世或者拿到大額融資。但如今看來,比心正站在陪玩市場的「山巔」——QuestMobile數據顯示,兩年前活躍在App Store及各大安卓應用商店的陪練平臺,如大多都已下架或停止運營,而比心今年月均下載量仍然保持在300萬以上。
另外據七麥數據的iOS榜單顯示,截至8月22日,比心是眾多陪玩或者有陪玩功能的語音工具中排名最高。
比心陪練副總裁杜明江接受《每日經濟新聞》專訪時曾表示:「作為仍處在高速發展階段的成長型市場,遊戲陪練現階段市場規模已達百億左右。」
但比心的野心不止於此。
今年,電競元老級人物、「人皇」Sky李曉峰宣布成為「比心電競星火計劃青訓特聘指導官」。
而在剛結束的王者榮耀世冠賽,比心籤約的戰隊DYG就拿下了亞軍。比心陪練還與FPX、4AM、eStarPro等十六家國內電競俱樂部籤約,讓選手成為「官方」的培練師。
此外,比心和很多的遊戲廠家進行了合作,與完美世界宣發《神鵰俠侶》合作推出活動,還聯合騰訊遊戲、以及北極光工作室,為《雪鷹領主》在比心上尋找聲優配音等等。
可以看出,比心在通過不斷深入電競以及遊戲發行產業,希望為自己帶來更大的聲量。
而隨著電競、遊戲產業規模的不斷擴大,比心和它的用戶確實也吃了不少紅利。
在今年7月比心發布的《遊戲陪玩白皮書》顯示,比心平臺上認證的遊戲陪練大神共有297萬多個,其中有超過129萬的陪練師通過分享遊戲技能賺到錢。全職陪練平均月收入為7857元,兼職平均月收入2929元。
其中,在2020上半年新增遊戲陪練大神中,三四五線城市佔比增至48%,超過95萬人。
可見疫情之下,遊戲陪練也正在成為下沉市場人群新的職業選擇——因為它的入門門檻並不算高。
門檻不高,就代表著參與者魚龍混雜,會有更多的人帶著不純粹的目的前來使用比心。
但問題還是在於,比心不是陌陌、探探,而是一款有著眾多未成年人用戶的遊戲陪玩平臺,他們無法對自己的行為完全負責。如果此現象不加以規範,對未成年人的侵害是嚴重的,造成的影響也是更惡劣的。
到底該如何去規範,對於比心來說確實是個頭痛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