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早期的「原始海洋」是什麼樣子的,它和現在的海洋一樣嗎?

2020-12-04 宇宙探索百科

地球曾經被海洋覆蓋,地球的生命起源於海洋。然而,科學研究發現,早期地球上的海洋與現在完全不同。最初的海洋是什麼樣的?

原始的海洋是酸性的熱洋

海洋是如何形成的?在地球演化的早期,原始地球是由星雲凝聚而成,氣體和固體顆粒逐漸分離形成原始大氣。原始大氣不斷逃逸到星際空間,因此原始大氣對地球水圈的形成沒有任何貢獻。在原始大氣逃逸的過程中,來自地球內部的揮發性物質不斷地取代了原始大氣,並逐漸演化為次級大氣。水圈的形成首先依賴於這種二次大氣。次生大氣的發育主要來自火山噴發等氣體釋放過程。

當時,它是還原性的而不是氧化性的(氧化是現代大氣的一個特徵)。在二次大氣形成之初,地球的溫度仍然很高,包括H2O在內的幾乎所有揮發性氣體都在大氣中。但當地表溫度下降到沸點以下時,水就會凝結成水,形成原始海洋。由於大氣中含有HCl、CO2等氣體,所以早期凝結水一定是酸性的,而且溫度也很高。

原始海洋的酸性熱水與火成巖中的礦物發生強烈的相互作用,溶解了二氧化矽和一些陽離子,形成了以鋁黏土礦物為主的原始海洋沉積物。

根據地球上發現的古代沉積巖的年代,推斷地球水圈的出現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地質歷史。今天發現的最古老的巖石位於格陵蘭島西南部,年齡約38億年。雖然巖石已經變質,但仍保留著沉積的痕跡,說明當時已經出現了水。因此,人們推測地球水圈形成於38億年前。

原始的海洋不太鹹

當海洋剛剛形成時,海水就像江河湖泊的水一樣輕。後來,雨水不斷地衝走巖石和土壤,把巖石和土壤中的鹽分物質衝入河流,河流流入大海的水增加了海水中的含鹽量。同時,海水中的水不斷蒸發(鹽幾乎不蒸發),這使得鹽的濃度越來越高。當然,這個過程是很長的。水不斷蒸發,雨是由雲反覆造成的。它又落回地面,溶解了陸地和海底巖石中的鹽分,並在海水中不斷積累。經過幾億年的積累和整合,已經成為一個大容量的鹹水。

原始的海洋是有毒的

科學家的一項研究發現,在地球早期的海洋就像毒液一樣,所有生物都無法生存。這是由丹麥南方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的。他們說,地球早期存在大片的海洋,那時海洋中有很多硫化物。這一發現是在考察大峽谷時發現的,他們在巖石中檢測到微量元素,發現遠古時期海洋中含有大量硫酸鹽。當時海水中鉬的含量遠高於現在的海水,這些巖石在含氧水中更容易熔化。

負責這項研究的馬修博士說:「這是一個驚人的發現。當時的海水和現在有很大的差距,但我們仍然不知道它們是如何改變成現在這樣的。據科學家稱,當時的海洋富含硫化物,特別是在淺海,其覆蓋範圍比今天高出400至800倍。

原始的海洋是缺氧的

因為當時大氣中沒有氧氣或臭氧層,紫外線可以直接到達地面。依靠海水的保護,生物首先在海洋中誕生。大約30億年前,也就是說,海洋中產生了有機物。首先,有低水平的單細胞生物。在6億年前的古生代,有藻類,在太陽下進行光合作用,並產生氧氣。結果,臭氧層形成了。此時,生命開始落地。

總之,隨著水和鹽度的逐漸增加,以及地質歷史的巨大變化,原始海洋逐漸演變為今天的海洋。

最早的生命起源於海洋

1871年,達爾文在一封信中寫道:「很可能生命最初是在一個小熱水池裡。」後來,這個「熱水池」被稱為「原始湯」。但由於當時條件所限,對「原始湯」的研究一直沒有進展。直到100多年後的1977年,美國科學家才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底部發現了它。

1977年「阿爾文」號潛水器潛入加拉帕戈斯群島的深海,那裡的深海水溫被測得高達8℃。與此同時,海底出現了白色巨型蛤蜊。這一反常現象引起了專家的關注。1979年,阿爾文再次來到這裡,並帶來了許多生物學家。正是這項研究揭開了「深海熱液生物群」的神秘面紗。

科學家發現,海底熱液攜帶大量硫化物,經水冷卻後形成巨大的「黑煙囪」。直徑約15cm的煙囪噴出350℃左右的含礦熱液。沉澱物與周圍海水混合後,迅速變成「黑煙」。沉積物主要由磁黃鐵礦、黃鐵礦、閃鋅礦和銅鐵硫化物組成。這些海底硫化物沉積物形成了被稱為「黑煙囪」的垂直圓柱形土堆。

近30年來,科學家在桂山島在內的世界各地海底發現了海底熱液和「黑煙囪」,在「黑煙囪」附近發現了許多生物,形成了與人們的常識截然不同的生物群和食物鏈。最具代表性的有機體是3米長的管狀蠕蟲,它沒有嘴和肛門,依靠體內的硫細菌進行營養。個體大小有利於一次性大量進食,也有利於快速移動到達食物來源,能長期忍受飢餓。

「黑煙囪」附近生物鏈的生存環境與太古代生命相似。太古代沒有綠色植物,也沒有光合作用產生大量氧氣。此外,光合作用也可能來源於水熱溶液的「黑煙囪」。U、 美國科學家在5000米深處關閉潛水器的燈5分鐘,並在熱液噴口中發現了亮光。這種光顯然被最早的生物所利用,並顯示出高光合效率的優勢,推動了生物的進化。因此,我們說生命的起源很可能是從海底的「黑煙囪」開始的。

相關焦點

  • 新研究:地球早期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大氣像金星的一樣有毒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11月25日報導,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而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構造的大氣層可能與如今金星上的大氣層一樣有毒。研究指出,在地球誕生初期,被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了一下腰」,產生了這些巖漿海洋。
  • 地球四億年前,恐龍和人類沒有誕生,當時是什麼樣子?
    恐龍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一億多年,如果不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許恐龍仍然在地球上稱霸,哺乳類雖然更有潛力,卻很難在恐龍的擠壓下進化得像今天這樣繁榮,那麼在四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都沒有誕生的時候,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
  • 四億年前,恐龍和人類沒有誕生,當時的地球上是什麼樣子?
    恐龍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一億多年,如果不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許恐龍仍然在地球上稱霸,哺乳類雖然更有潛力,卻很難在恐龍的擠壓下進化得像今天這樣繁榮,那麼在四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都沒有誕生的時候,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
  • 四億年前,恐龍和人類沒有誕生,當時的地球上是什麼樣子?
    恐龍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一億多年,如果不是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或許恐龍仍然在地球上稱霸,哺乳類雖然更有潛力,卻很難在恐龍的擠壓下進化得像今天這樣繁榮,那麼在四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都沒有誕生的時候,地球又是什麼樣子呢?
  • 如果金星有海洋,會是什麼樣子?
    但是科學家認為,幾十億年前,金星可能擁有海洋,也許就像地球上的海洋一樣。金星可能曾經是可居住的。即使是現在,也有人建議對金星進行地形改造,以便將來可以再次成為一個有海洋的世界。金星有水會是什麼樣子?所以我們看不到它的表面。但是,傳感器(來自繞著這個世界運行的太空飛行器可以穿透金星的雲層,並使科學家能夠繪製金星表面的地形圖。傳感器生成的圖像向我們顯示了金星的山脈,火山,準大陸地層和其他平坦區域。
  • 新研究:地球早期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 大氣像金星的一樣有毒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5日報導,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而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構造的大氣層可能與如今金星上的大氣層一樣有毒。研究指出,在地球誕生初期,被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了一下腰」,產生了這些巖漿海洋。此外,撞擊產生的熱量也將年輕行星的不少地方融化並創造了月球。
  • 4億年前,恐龍和人類還沒有誕生,那個時候的地球是什麼樣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地球慢慢冷卻才逐漸穩定下來,這個時候地球形成了厚厚的大氣層,表面有了大量的液態水。於是早期的簡單原始生命開始在海洋誕生,這個時間大約是在38億年前。生命成長的核心是進化和演化,簡單的生命通過進化和演化可以成長為複雜的生命,而複雜的生命再經過進化演化,有希望成長為智慧生命。
  • 30億年前太陽還年輕時,金星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和地球一樣
    30億年前太陽還年輕時,金星是什麼樣子?科學家:和地球一樣要說太陽系八大行星和地球最像的星球,其實要數金星最像,八大行星中金星距離地球最近。而且兩者的體積和質量都差不多。可是為什麼科學家們將未來移民的目標鎖定在火星上呢?
  • 朋友們想知道,江河、海洋,的原始水圈是怎樣形成的嗎?
    朋友們想知道,江河、海洋,的原始水圈是怎樣形成的嗎?,文/泱愛家鄉海洋面積為36100萬平方千米,佔全球總面積的70.8%,而陸地則小得多,僅為29.2%。可是你是否想過,這麼多水是從哪裡來的呢?原始地球沒有現在大片大片的蔚藍色的海洋以及嚴嚴實實地包裹著地球的厚厚的大氣。它是沒有生命的,一切都未成形,地球溫度也不高,各種物質混雜在一起。後來它的內部逐漸變暖,其原因是地球的增長和絕熱壓縮作用。地球內部的一些放射性元素開始衰變,釋放出大量的不斷積累的熱量。地球內部不斷升溫,物質在高溫下開始熔解。
  • 失去海洋的地球長什麼樣?
    地理課上大家都學過,地球是「三分陸地,七分海洋」,既然如此,把江河湖海中的水都抽走以後地球是不是就會大大「縮水」?再加上海洋的深度,它是否會像被咬了幾大口的蘋果一樣不規則?下面這幅圖或許與你想像出來的樣子接近。
  • Science:地球早期海洋溫度並非想像中那麼高
    【前沿報導】Science:地球早期海洋溫度並非想像中那麼高佔據地球表面積70%以上的海洋,是生命起源、繁衍與生息之地,同時也是決定地表溫度,即氣候的最重要因素。它的冷熱狀態,即溫度變化影響著地表環境及表生地球化學作用,也影響著地球的生命演化。一般來講,現代海洋的水溫變化在-2℃到30℃之間,平均約為20℃。
  • 瑞士科學家:地球早期大氣層或像金星大氣層一樣有毒
    瑞士科學家:地球早期大氣層或像金星大氣層一樣有毒 科技日報 | 2020-12-01 09:41:26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5日報導,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而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構造的大氣層可能與如今金星上的大氣層一樣有毒
  • 一百萬年前的世界是什麼樣子?當時地球上有什麼?沒有什麼呢?
    一百萬年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呢?如果我們的星球有45.4億年的歷史,那麼一百萬年前陸地可能就是海洋中的一個島嶼。從人類的角度來看,很難理解100萬年前世界是什麼樣子,但科學總是能幫助我們了解過去,並揭開了許多過去的秘密,也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們看到一百萬年前地球上可能存在的景象或生活。
  • 如果陸地和海洋的比例顛倒,那地球會是什麼樣子?
    地球表面由大約71%的水和29%的陸地組成,而海洋容納著地球上將近97%的水資源。如果這個比例逆轉,地球表面的大部分變成固體的陸地,原先的高山變成深淵,那麼,地球會產生怎樣的變化呢?地球的氣溫會上升海洋在降低地球氣溫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大量的水從海洋中蒸發,從而防止地球溫度急劇上升。然而,如果大部分地表是陸地,那麼地面將會非常熱,使大部分土地變成沙漠,而冰蓋會變小,洪水會淹沒附近的陸地。海洋之所以能夠調節溫度,是因為水的比熱容很高,這意味著它吸收了更多的熱量,從而使溫度不會顯著上升,這與陸地相差很大。如果沒有這樣巨大的水庫,地球的氣溫將遠高於現在。
  • 地球的「素顏」是什麼樣子?地球被抽乾水以後的慘狀
    我們腳踩的這顆星球是我們的母星地球,它雖然叫做地球,但是海洋的面積卻佔整個地球表面積的70%以上。要是我們「攤開」地球,你會發現七大洲不過是漂浮在四大洋上的「島嶼」,如果你手裡剛好有一個地球儀,你就會發現,海洋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大很多很多,在這種情況下,難道把地球叫「水球」不是更加合適嗎?
  • 20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的,我們的祖先在做什麼?
    科學家告訴我們,地球已經有45.7億年的歷史了。那麼當地球年齡只有今天一半的時候,也就是距今約25億至20億年前,地球是什麼樣的呢?我們的祖先在當時以一種什麼樣的形態存在呢?地質學家將地球歷史劃分為若干個單位,從大到小依次是:宙—代—紀—世—期—時,地球已經歷四個宙:冥古宙、太古宙、元古宙和顯生宙。
  • 地球早期大氣或像金星的一樣有毒
    科技日報北京11月29日電 (記者劉霞)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5日報導,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而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構造的大氣層可能與如今金星上的大氣層一樣有毒。
  • 5億年前的地球是什麼樣子?專家:氧氣濃度是現在的幾十倍!
    地球是如何形成的?5億年前地球是什麼樣子?專家:人間仙境!人類充滿著好奇,對於任何事物都是如此,人類作為一種唯一智慧生物,顯示其獨特的存在。在人類的認知當中,科學是最為能夠解釋一切的。大家或許都對宇宙有所了解,很多的科學理論都認為宇宙起源於一場爆炸,這場爆炸產生了很多星系。
  • 地球早期大氣或像金星的一樣有毒!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網站25日報導,瑞士科學家的一項新研究指出,地球年輕時,其表面可能被巖漿海洋覆蓋,而從沸騰的海水中升起的氣體構造的大氣層可能與如今金星上的大氣層一樣有毒。研究指出,在地球誕生初期,被一顆火星大小的天體「撞了一下腰」,產生了這些巖漿海洋。此外,撞擊產生的熱量也將年輕行星的不少地方融化並創造了月球。
  • 如果地球70%是陸地,水夠人類和動物使用嗎?
    審核-小文眾所周知,地球在宇宙中已經存在了46億年,而對於地球上的海洋和陸地為什麼會形成現在這樣子,很多人都站在「大陸漂移」這一假說這邊。但似乎不管大陸在過去的走勢如何,以及其未來的走向會怎麼樣,人們始終都認為大陸和海洋的面積比為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