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寨中學陳新霞:衣帶漸寬終不悔,一腔熱血灑杏壇

2021-01-12 齊魯壹點

師德好聲音 ·2019年淄川區優秀(最美)教育工作者展示他們是普通的人民教師,他們更是淄川教育發展的基石。日復一日,用耐心展現著教育的本色;年復一年,用愛心鑄就了生命的輝煌。三尺講臺是平凡的崗位,但正是在這裡,他們成就了最為非凡的業績,幫每個孩子謀個前程,讓每個學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近日,本報從教育部等相關部門獲悉淄川區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書記、局長牛少健榮獲「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翟濤榮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劉洋榮獲「山東省優秀教師」稱號、張豔麗等2名教師榮獲「2019淄博最美教師」提名獎、周晉順等18名教師榮獲「2019淄川區最美教師」稱號。 為進一步弘揚正氣,樹立典型,激勵全區廣大教師安心從教、熱心從教,不斷開創教育工作新局面。以「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為契機,淄川區教育和體育局聯合本報走近全區20位優秀教師,聽他們講述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體現出的師之大愛、師之大德、師之奉獻與求索。(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路燕 通訊員 張光波 李炳熙)

陳新霞:衣帶漸寬終不悔,一腔熱血灑杏壇陳新霞,女,現年42歲,一級教師,1997年8月參加工作。連續擔任楊寨中學畢業班語文教學工作,兢兢業業,愛生如子,精心育人,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有多篇論文發表,多次在市、區研討會上作專題發言並執教公開課。先後獲得市級骨幹教師、區級優秀教師、區級優秀班主任、區級學科帶頭人、區級教學能手、區級教學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一輩子做語文老師,一輩子投入其中,堅持不懈,樂此不疲。一輩子探索實踐,一路向前,心甘情願。」陳新霞一直在踐行著。 陳新霞作為語文學科主任,她和年級組教師一起讀書、一起學習、一起研討,她帶領的楊寨中學「學而」語文教學研究團隊,連續兩年被評為淄川區「優秀教學研究團隊」;她帶領學科團隊的老師一起奮進,團隊成員2人被評為市級骨幹教師,1人被評為區級教學能手,4人榮獲區優質課一等獎,2人獲省級優課,1人獲市級優課,2人獲區級優課一等獎,2人執教區級公開課。 陳新霞作為一名班主任不斷探索班級管理的方法和途徑,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工作風格,形成了自己的德育工作特色,她所帶的每一個班級均被評為優秀班集體。與學生一起制定切實可行的班紀班規,她一直做一個有心人;培養得力的班幹部,形成良好的班風,她一直做一個細心人;把班級管理的井井有條,她一直做一個耐心人;開好主題班會,她一直做一個用心人。「讓每一個學生都抬起頭走路」是陳新霞一直信奉的一句話,她也一直這樣做著。 陳新霞作為一名普通的老師,在語文教學這片園地裡,春種秋收,成果豐碩。她輔導的學生在省市區作文比賽中獲獎,學生作文在《先鋒少年》「學苑新報」上發表。她本人撰寫十餘篇論文分別在《語文教學與研究》《語文天地》《作文教學研究》「山東教育報」等報刊上發表。 衣帶漸寬終不悔,一腔熱血灑杏壇。陳新霞帶領學生不斷發現語文學科的美,盡情享受讀書的快樂。大愛無聲,春風化雨,她以嚴謹的治學態度、認真的工作作風、無私奉獻的精神和優異的工作成績換來學生、同事、家長及社會各界的高度認可和廣泛讚譽。 陳新霞奉行每天堅持讀書一小時,力求做一個有底蘊的老師,她博觀約取,不斷學習,不斷給自己充電。在路上,陳新霞不斷打磨著自己。這正是:三尺杏壇盡情展示教師的魅力,赤誠之心演繹著語文老師的精彩!

相關焦點

  • 光明論壇·溫故: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原標題: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習近平總書記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大凡偉大的作家藝術家,都有一個漸進、漸悟、漸成的過程。 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段話,化用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說的治學三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來說明藝術家進行藝術創作時苦苦追尋、漸進漸悟的過程。恰好這三種境界原來都是宋人的名句。第一種境界來自北宋晏殊的《蝶戀花》,第三種境界來自南宋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
  • 「每日一習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同時,老師要有「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的精神,兢兢業業做好工作。做老師,最好的回報是學生成人成才,桃李滿天下。想想無數孩子在自己的教育下學到知識、學會做人、事業有成、生活幸福,那是何等讓人舒心、讓人驕傲的成就。「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北宋柳永的詞作,原意是說,人消瘦了,衣帶越來越寬鬆,卻始終不後悔,為了心中所愛,情願一身憔悴。
  • 衣帶漸寬終不悔 一片冰心在玉
    衣帶漸寬終不悔 一片冰心在玉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15日 00:00 來源: 來源:中國教師報衣帶漸寬終不悔 一片冰心在玉壺——北京市第十二中學分校優秀教師風採展示系列(之一)
  • 說說慢詞開山大家柳永與他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王國維所說的這三重境界同樣可以適用於人生。那麼這第二重境界取自柳永的《蝶戀花》,此句原詞的意思是什麼?柳永在詞的演變歷史上的開山地位又是如何而來的?
  • 「詩壇巨匠2」王靜安詩詞賞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
    「詩壇巨匠2」王靜安詩詞賞讀,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王國維(字靜安)詩詞113首1《蝶戀花·百尺朱樓臨大道》百尺朱樓臨大道,樓外輕雷,不間昏和曉。可憐衣帶為誰寬。34《浣溪沙》山寺微茫背夕曛,鳥飛不到半山昏。上方孤磬定行雲。試上高峰窺皓月,偶開天眼覷紅塵。
  • 衣帶漸寬終不悔
    行政機關從村裡招去的職工不識字,無法開展工作,結果只能找人頂替。至於作家,更沒人知道是什麼人。直到近幾年,村裡才有了為數不多的幾名大學生,而且還沒有寫文章的。初高中畢業的學生們,一出校門,就都想著怎樣掙錢養家去了。因此,文人尤其是作家,在這個小山村是倍感孤單而寂寞的——甚至,那種勞精費神的勞動方式還常常被人誤解為不務正業而不受歡迎。可見,在這樣的地方,你要想去努力當一名作家,困難可想而知。
  • 那漸遠漸去的青衫和青煙一樣的背影:柳永的詞,人,事
    歸雲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去年時。從這首詞詞中你可以看出,長安古道,高柳亂蟬,可離別的古意總是讓人憂傷,而自己的志向,則不能伸張,於是他就這麼漂泊,但他不想漂泊,他開始對漂泊的孤寂感慨,開始無所適從。
  • 王國維萬字《人間詞話》12句話,無一句不美,體現人生至高境界
    王國維的「境界」是源自王昌齡的《詩格》:「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王國維的「境界說」,巧借宋代詩詞中的三個句子來比喻人生治學和事業追求的三重境界。
  • 為什麼戀愛談的越長越不容易結婚?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這句話相信大家並不陌生,我們在電視上看到的愛情讓人羨慕,即使有萬般阻礙,即使分離多年,依然深愛著彼此,從未放棄過,而他們大多數最後都能修成正果。而電視終歸是電視,現實中的愛情往往要麻煩一些,還要糾結=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