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維萬字《人間詞話》12句話,無一句不美,體現人生至高境界

2020-11-29 騰訊網

但凡喜歡詩詞的人,一定讀過王國維的《人間詞話》。

王國維的「境界」是源自王昌齡的《詩格》:「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

王國維的「境界說」,巧借宋代詩詞中的三個句子來比喻人生治學和事業追求的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斷天涯路」,引自北宋詞人晏殊的《蝶戀花》。

王先生藉此意在闡明做大事業大學問的人首先應不畏人生路上的悽苦悲楚與迷茫無助,而是激流勇進,奮發向上,唯此方能登高望遠,取得一番成就。

這種精神類似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韌不拔的意境。

第二重境界: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是取自宋朝詞人柳永《鳳棲梧》。

將本用來表達愛情的詩句升華,是說經過第一階段的痛苦摸索後,找到了人生的目標,而後全力以赴,身體力行,孜孜不倦地去踐行人生理想。

第三重境界:

「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取自南宋詩人辛棄疾的《青玉案》。

這句最妙!經歷了苦苦尋覓和追求的前兩重境界,驀然回首的剎那,卻豁然開朗,突然醒悟到人生的真諦,所思所悟,不經意間一一畢現。

這是經歷了前兩階段的痛苦摸索後的厚積薄發,水到渠成的結果。

王國維對詩詞的研究,真的已經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上面的這三種境界,聽起來表達的是詩詞中的唯美浪漫之意,但實際上,這也表達了人生的三個階段,也就是開始、過程和結局,這三個階段的意境一說,可以適用於工作、事業、家庭、生活中的任何一個地方。

假如,你想要了解什麼是美,一定要讀讀這本《人間詞話》。這是一部極美的書籍,寥寥數萬字,無一句不美,無一段不雅。這本書會讓你看到另一個關於中國詩詞獨特美的世界。

【1】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2】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

【3】詩人對宇宙人生,須入乎其內,又須出乎其外。入乎其內,故能寫之。出乎其外,故能觀之。入乎其內,故有生氣。出乎其外,故有高致。

【4】詩人必有輕視外物之意,故能以奴僕命風月。又必有重視外物之意,故能與花鳥共憂樂。

【5】昔人論詩,有景語情語之別,不知一切景語皆情語也。

【6】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

【7】盛唐諸公唯在興趣,羚羊掛角,無跡可求。故其妙處,透澈玲瓏,不可湊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鏡中之象,言有盡而意無窮。

【8】詞至後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9】尼採謂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後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

【10】納蘭容若以自然之眼觀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由初入中原,未染漢人風氣,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11】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

【12】東坡之詞曠,稼軒之詞豪。無二人之胸襟而學其詞,猶東施之效捧心也。

來源:羅曼讀書會

相關焦點

  • 王國維這八句話,體現人生至高境界,萬字《人間詞話》,堪稱經典
    但凡喜歡詩詞的人,一定讀過王國維的《人間詞話》,《人間詞話》中,有王國維對於人生三境界的一個著名說法,「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 王國維:用三大境界凝聚出人生感悟,《人間詞話》值得一讀再度
    以上是王國維的人生經歷,接下來我們來談談他最著名的《人間詞話》裡面的人生三大境界。眾所周知,王國維最著名的作品是《人間詞話》。這本著作不僅是一部開創了新紀元的詞話經典,更是一部影響深遠的文化經典。他的詞作最主要的成就是在於境界的開拓上,而在他的《人間詞話》裡,「境界」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 必經過三種之境界。 「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 「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眾裡尋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正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王國維的人生三境界,對應三首絕美宋詞,隱藏三段才子愛情
    對於王國維,我們即便沒讀過他的作品,也必然聽過他的人生三境界理論,出自其代表作《人間詞話》,原文是:「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深讀《人間詞話》:人生三大境界,看看王國維怎麼說,該如何領悟
    王國維,字伯隅、靜安,號觀堂、永觀,諡忠愨。我國近代享有國際盛譽的著名學者,近現代在文學、美學、史學、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等各方面成就卓著的學術巨子,國學大師。他在《人間詞話》一書中提出著名的「人間三境」理論,深受世人稱讚。
  •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共產黨人最高人生境界
    原標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共產黨人最高人生境界 核心閱讀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短短八個字,言簡意賅地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辯證法,提綱挈領地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鮮明體現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族譜的最新表達。
  • 辛棄疾元宵佳節寫下一首詞,最後一句竟成為古今治學的至高境界
    詩人苦苦尋覓著自己的意中人,對著眾多從身邊經過的美人們一一辨認,依然無果。偶然回頭,原來那個心上人正站在燈火幽暗處。火樹銀花,寶馬香車,歌舞笙簫,好不美麗。一對意中人,一波三折在茫茫人海,燈火闌珊處巧遇,真是浪漫至極啊!但是,細細思來,卻讓人非常不解。
  • 人間至味是清歡英譯版- MBA中國網
    從張一山主演的《春風十裡不如你》,到劉愷威主演的《寂寞空庭春欲晚》、到佟大為主演的《人間至味是清歡》,再到現在熱播的孫儷主演的《那年花開月正圓》。 今天要為大家剖析的翻譯句子是:人間至味是清歡。 佟大為和陳喬恩主演的電視劇《人間至味是清歡》我雖然沒有看過,但是很喜歡這個名字。 這麼清簡潔深刻的句子,一定出自某位洞察世事的大家之手。我搜索了一下,果然,這句話出自蘇軾(蘇東坡)的詩--《浣溪沙·從泗州劉倩叔遊南山》,只不過把原文中改動了一個字。
  • 辛棄疾的一首高中必背情詞,王國維推為至高境界,卻被誤讀了千年
    他最著名的那句「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因被王國維《人間詞話》所推崇,作為人生的階段性境界,被舉國的高中學子所誦讀,這就是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然而就是這首詞,一直以來都被認為是言說愛情,然而這或許是一個千年來的美麗誤讀。關於這首詞的深意,鮮有人能夠全面知曉。
  • 「可憐身是眼中人」,王國維的這一首詞,處在了超脫的臨界點
    王國維是中國近代著名的文人學者,他所著的《人間詞話》在全國乃至國際上都享有盛譽,他對宋詞的點評十分精闢,對後世研究詞學有著重要的意義,其中「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的說法,讓人豁然開朗。特別是他在書中提出的「境界說」,對當今的文學研究,延至人生哲學,都有非常大的啟發。
  • 境界|佛系青年、油膩中年、從詩詞中感悟人生三境界
    現實的不公正已無法改變,只能通過增加生命的密度來實現價值,及時行樂就是這種思想的衍生品。王國維「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在當下的環境來說,似乎不是正能量的,有些喪文化的印記,可以說是有些不合時宜,雖然說在九零後中已不乏佛系的思想意識,其實他們更懂得生活。
  • 小石潭記、嶽陽樓記、記承天寺夜遊:被貶文人的三種人生境界
    人生三重境界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總結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 晏殊最經典的詞,全篇都是名句,寫出了人生境界,不愧為文壇領袖
    國學大師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裡,曾引用了三首詞中的名句,來論述人生的三大境界,而第一境界就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它就出自晏殊的《蝶戀花》。《蝶戀花》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飛去。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
  • 雷軍有感而發「人間詞話」!網友猜謎:MIX 4還是澎湃芯?
    2018年的發布會,雷軍選址自己的母校武漢大學,並使用了「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這句青春文藝的話,一點也不像那個「為發燒而生」的小米。去年的小米CC9 Pro發布會上,雷軍還引用了《古今賢文》中的經典,「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雷軍這位典型的理科生,有著「程序猿」少見的文青之心。
  • 書法解讀:「真水無香」四字,到底代表什麼意思?體現什麼境界?
    網友問:很多人喜歡掛「真水無香」四字書法,到底是什麼意思?什麼境界?有人戲虐說,這是一個叫「無香」的人,說話、辦事很水,不靠譜。這是玩笑話。其實,「真水無香」,很富有哲理的四個字,真正的水是沒有任何味道的,蘊含為人處世之道,小編也用籤字筆寫了一幅(見下圖),各位先看看怎麼樣?
  • 他們是清華大師級人物,這四人被稱「四大導師」,李濟為何不在此列?
    即便如此,幼年的民族文化薰陶、家學淵源的影響,都令他自小練成一筆好字,並受益一生。他留下的書法墨跡作品不多,但從中仍可以看出其楷書基本功的紮實、深厚。屬學者書法,文雅、含蓄、雋永、流暢,無雕琢氣、造作氣、浮躁氣。學者書法很少注重對線條的單純錘鍊,而更重視內在的氣韻和整體的表現力。釋文:偶乘籃筍探春光,底事歸來鼻觀香。
  • 南懷瑾:開悟的人最可怕,人生至高境界,全在《金剛經》這20字!
    中國古代時期,上至王侯將相、官宦大夫下至販夫走卒、尋常百姓,無不推崇《金剛經》,《金剛經》在中國傳頌千年,已深深融入了中國的傳統文化。很多人都喜歡《金剛經》中這一句話,表示句話道出人生至高境界: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蘇軾人生最後一首詩,僅28字,道盡人生三境界,不少人卡在第二界
    蘇軾在人生得意時,他是皇帝佬兒的秘書,專門給皇帝唱反調,讓一國之君下不來臺。蘇軾人生失意時,他搖身一變成為了著名的酒仙,他是把酒問青天的樂天派,他是搭屋建房的工程師。林語堂老先生用「天真的小孩」來形容蘇軾,他的人生最大不過「率真」二字,最大的率真不過就是能雖不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