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共產黨人最高人生境界

2021-01-11 人民網

原標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共產黨人最高人生境界

核心閱讀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短短八個字,言簡意賅地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辯證法,提綱挈領地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鮮明體現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族譜的最新表達。

3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羅馬會見義大利眾議長菲科時談到,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八個字底蘊深厚、意涵豐厚,值得深究。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視野下「我」與「無我」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提出「有我之境」和「無我之境」兩種境界:「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無我之境,以物觀物,故不知何者為我,何者為物。」「有我」與「無我」,可以用來品評詩詞境界,也可以作為衡量做人境界的標準。

在佛家看來,「無我」是指世界一切事物都沒有獨立的實在自體,都是因緣和合而生。道家經典也有類似對「無我」的論述。《老子》有云:「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另外,《莊子·逍遙遊》有「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說法,與「無我」近似。至人、神人、聖人,三者名異實同,都是指破除自我執念、摒棄功名束縛,追求絕對自由、物我相忘的境界。

事實上,先秦儒家也有關於「無我」的論述。《論語·子罕》中記載:「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朱熹認為,這裡的「毋」有誤,應當依據《史記》中的記載作「無」,因為「聖人絕此四者,何用禁止」。這樣看來,「毋我」即是「無我」。《論語》中這句話的意思是,孔子能夠杜絕四事:憑空臆測、武斷絕對、固執拘泥、自以為是。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引用了張載的觀點「四者有一焉,則與天地不相似」,因為聖人「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兇」。法則天地,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人,這是儒家修身的目的。天地最大的德行則是「無私」,正如《禮記·孔子閒居》所云:「天無私覆,地無私載,日月無私照」「士而懷居,不足以為士矣」,不能只想著自己的一己私利,在修為上要「大其心」「志於道」。詩聖杜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範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體現的就是典型的儒家「無我」思想。範仲淹作為宋學開山、士林領袖,他開風氣之先,文章論議,必本儒宗仁義;並以其人格魅力言傳身教,一生孜孜於傳道授業,悉心培養和薦拔人才;乃至晚年「田園未立」,居無定所,臨終《遺表》一言不及私事,以實際行動彰顯了「無我」的人格境界。

朱熹在《四書章句集注》中引用過先賢的一個觀點:「士之品大概有三:志於道德者,功名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功名者,富貴不足以累其心;志於富貴而已者,則亦無所不至矣。」他將讀書人的境界分為三個層次,志於富貴、志於功名和志於道德。宋儒程明道有云:「君子之學,莫若廓然而大公,物來而順應。」以「廓然大公」「物來順應」八個字概括最高明的君子之學。

「我」與「無我」是何關係?曾國藩對「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中「立」「達」二字的理解是:「立者,發奮自強,站得住也;達者,辦事圓融,行得通也。」類似的,「有我」則立,立志、立得住;「無我」則達,通達、行得通。「有我」好比是圓心,「無我」好比是半徑,畫出來的圓有多大,就看我們立的志向是否堅定、圓心是否牢靠,就看我們的境界格局有多大、能夠把握的舞臺有多大。

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視野下「我」與「無我」

「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於改變世界。」改變世界包括改變主觀世界和客觀世界兩個部分。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同時改造主觀世界,以改造主觀世界的成果推動客觀世界的改造,協同推進社會革命和自我革命,這是共產黨人肩負的偉大使命。

1835年,17歲的馬克思寫了《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一文,表達了為人類服務的崇高理想:「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不應認為,這兩種利益是敵對的,互相衝突的,一種利益必須消滅另一種的;人類的天性本來就是這樣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讚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立志「為人類福利而勞動」,將人類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二者有機結合起來,這是青年馬克思版本的「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1951年7月,毛澤東在與湖南第一師範的老同學談話時,說到1912年在湖南圖書館自學的經歷,坦言當時最大的收穫是第一次看到世界地圖,震撼之餘不禁感嘆廣大人民的痛苦生活,產生了通過革命來改變社會的使命感,從而「下定這樣的決心:我將以一生的力量為痛苦的人民服務,將革命事業奮鬥到底」。正因為共產黨人不論遇著何事,總是以群眾的利益為考慮問題的出發點,因此就能獲得廣大人民群眾的衷心擁護,這就是其事業必然獲得勝利的根據。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是大公無私、樂於奉獻,更是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心中有民、一切為民」。中國共產黨人把自己完全融入到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之中,把滿腔激情完全投入到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中去,「我」已化在滾滾時代大潮之中。「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這既是「有我」的姿態,也是「無我」的境界。

擔當有為是積極改造客觀世界,寧靜淡泊是積極改造主觀世界。前者要求我們效法乾道,自強不息;後者要求我們效法坤道,厚德載物。「我」與「無我」的辯證統一,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中可謂一以貫之,它已經深深融入中華民族的血脈和靈魂,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豐富滋養。

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族譜的新時代表達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止於至善,是中華民族始終不變的人格追求。「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二者都是習近平總書記所強調的,缺一不可。「功成必定有我」則敢於擔當,「功成不必在我」則不計名利,二者統一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之中,統一於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偉大實踐之中。「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短短八個字,言簡意賅地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辯證法,提綱挈領地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鮮明體現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黨作為馬克思主義執政黨,不但要有強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強大的人格力量。」「共產黨人擁有人格力量,才能無愧於自己的稱號,才能贏得人民讚譽。」真理力量與人格力量有機統一,真理靠人格力量增其光輝,人格靠真理力量把其航向。如果用槓桿原理來類比真理力量和人格力量的話,前者如重力,後者如力臂。理論和實踐都表明,槓桿的力臂越長,撬動真理的力量也就越大,正所謂「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恩格斯也曾經說過,槍自己是不會動的,需要有勇敢的心和強有力的手。「有我」之擔當、「無我」之境界,可謂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人格力量的兩大支點。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出發點在「人民」,落腳點也在「人民」,這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人格的鮮明價值指向。「思想境界提高了,道德修養加強了,對個人的名譽、地位、利益等問題就會想得透、看得淡,知所趨、知所避、知所守,不為名所累、不為利所困、不為情所惑,就能自覺把精力最大限度地用來為國家和人民勤奮工作,而不去斤斤計較個人得失,不去利用手中的權力牟取私利。」習近平總書記的這段話,可謂是對「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的生動解釋。馬克思恩格斯指出:「過去的一切運動都是少數人的,或者為少數人謀利益的運動。無產階級的運動是絕大多數人的,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中國共產黨的興起,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搞新民主主義進而搞社會主義,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衡量黨性強弱的根本尺子是公、私二字。」「作為黨的幹部,就是要講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只有一心為公、事事出於公心,才能坦蕩做人、謹慎用權,才能光明正大、堂堂正正。」「大公無私、公私分明、先公後私、公而忘私」。「公私分明」就是要不踩紅線、不越底線,這是第一重境界;「先公後私」就是要吃苦在前、享受在後,這是第二重境界;「公而忘私」就是毫不利己、專門利人,這是第三重境界;「大公無私」就是要鞠躬盡瘁、死而後已,這是最高境界。這四重境界,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提升人生境界指明了方向,也為達到「無我」的精神狀態提供了切實可行的路線圖。

相關焦點

  • 無我:共產黨人必修必備的政治品格
    核心閱讀  「無我」,是共產黨人必修必備的政治品格,包含著豐富的政治立場、政治智慧和政治本色等重要內容,明確了共產黨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自我定位,涵養著共產黨人克服一切艱難險阻的智慧源泉,揭示了共產黨人常修常新的精神境界。  前不久,習近平總書記在與義大利眾議長菲科會談時說道:「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如何翻譯成英文?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對義大利進行國事訪問期間說的這句話,引發各界人士熱烈反響。 據人民日報報導,22日下午,習近平在羅馬會見義大利眾議長菲科。 臨近結束時,菲科突然拋出了一個問題:「您當選中國國家主席的時候,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
  • 習近平說的「我將無我」是什麼意思?
    習近平回答道:「我將無我,不負人民。我願意做到一個『無我』的狀態,為中國的發展奉獻自己。」「我將無我,不負人民」,這句話很快傳了開來。很多朋友對「無我」這樣的提法感到非常新鮮,因為這是一個極具中國哲學色彩的概念,卻出現在這麼重要的外交場合,而且還從中國最高領導人口中道出。
  • 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時評)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社北京4月29日電 題:致青春:我將無我,不負韶華!  新華社記者蕭海川  今年是五四運動100周年。100年間,鬥轉星移,滄海桑田,但五四精神始終璀璨、依舊青春。
  • 解密《道德經》:我獨異於人,人生最高境界是素與簡
    我不喜歡這個花花世界,它對於我來說太紛擾太複雜,我更願意追隨像大海一樣寬廣的大道,就像浩淼無止境的天風。人人都雄心勃勃蓄勢待發的樣子,只有我願意做頑空裡一顆鄙陋的石頭;在滿世界花花綠綠的美食麵前,我獨異於人,只想像一個嬰兒一樣,醉心於母親的乳汁。文/希夷符號帝國獨家原創一人常說,舉起,然後放下。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何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呢?從心所欲,是一種人生的一種大境界、大自由,是對世間的大起大落淡然看待的表現。只有遵從自己的內心,並能夠對世間萬物作到心止如水的人,才算是真正領悟了這一人生境界。
  • 上善若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上善若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水為至善至柔,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水。水有千萬種的風情,看你喜歡她的是哪一種。我喜歡她潤物細無聲。
  • 欲望是人生的本性,是一種能量,隨心所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王健林被採訪時候說過,自己剛創業時,人生目標希望可以賺錢賺夠1個億,也就是一個億後人生別無所求了。不過他說很快一個億的目標就已經實現了。怎辦?環顧一周,原來自己一個億也不是很富有,還有幾十個億的人,一百個億的人在前面,而且自己還有大把機會,大把項目等著自己,最後一個億對於他來說也就是一個小目標了。
  • 道家中人心性修煉最高境界是什麼?
    修道之人的人生境界等級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規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在道家不但主張盡人皆可成聖人,且進而力主盡人皆可成神人。蓋人人本具神性,存之養之,保之充之,煉之化之,脫其後天,返其先天,人自成神。人與神合,無人無我,無物無相,無念無意,此人神合一境界,亦可稱之為超天地境界。在此境界中人。尚須超思想,超知見,超信仰,超是非善惡,超壽夭生死。宗教家之神的境界,如佛陀境界,上帝境界,莫不可歸入此一境界中。
  • 生命的最高境界
    一提起它,我們就會想起:人生的境界,婚姻的境界,教育的境界,生命的境界……不知不覺間,我們好像都在追逐著某種境界。那麼,境界究竟是什麼?06友誼的最高境界聯不聯繫都沒忘記最好的友誼,大概就是,「不在身邊,卻在心間。」不聯繫,不代表不掛念;不問候,不代表不關心。
  • 葉朗:精神境界與審美人生
    宋代哲學家朱熹,引用一句詩說「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句詩中的孔子,可以作為人的代表,意思就是說:沒有人的宇宙,只是一個渾沌,一個無明的宇宙,對每一個人來說,對宇宙人生的覺解不同,宇宙人生對於他的意義也不同,這種宇宙人生的意義也就構成了每一個人不同的境界。  不同的人可以做相同的事,但是根據不同程度的理解和知覺,這件事對於他們可以有不同的意義。
  • 王國維萬字《人間詞話》12句話,無一句不美,體現人生至高境界
    王先生藉此意在闡明做大事業大學問的人首先應不畏人生路上的悽苦悲楚與迷茫無助,而是激流勇進,奮發向上,唯此方能登高望遠,取得一番成就。 這種精神類似屈原「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堅韌不拔的意境。
  • 人活著不要去爭搶什麼,不爭不搶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句句精闢)
    不爭是最大的爭,這所謂的不爭是不針鋒相對地爭,不爭左而爭右,不爭上而爭下,不爭今而爭明,跟別人錯開,人取我予,人予我取,人家要的我給他。看起來很笨,但如果拉長了時間來看,事情就完全不同了。人爭都是不自信,怕別人拿走;對未來充滿信心和追求才讓,你想拿就拿,反正我有的是。做人應該:不攀不比,不爭不搶,不驕不躁,不卑不亢,這是一種做人的態度。人生,爭贏了如何,吃虧了又如何?
  • 中國人的人生最高境界
    錢穆主「天人合一」、南懷瑾論「人生最高境界」則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儒道佛同主改變自己佛家主慈悲為心,改變自己和內心融合,有六道輪迴:天、人、魔、地、餓鬼、畜生六道;道家主「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
  • 錢穆:讀五類書,培養人生情趣,拔高人生境界
    現在我準備所講將以年長人為主,因為年青人將來還得做大人;但年老了,卻不能復為青年人。並且年幼的都當敬重年老的,這將好讓將來的青年人也敬重你們。至於年老的人,都抱著羨慕你們年青人的心情,自然已值得年青人驕傲了。我今天的講題是「讀書與做人」,實在對年輕人也有關。嬰孩一出世,就是一個人,但還不是我們理想中要做的一個人。我們也不能因為日漸長大成人了,就認為滿足;人仍該要自己做。
  • 人生最高境界的心靈感悟,句句讓人醍醐灌頂!
    七、修心當以淨心為要,修道當以無我為基。過去式,過去心,不可記得;現在事,現在心,隨緣即可;未來事,未來心,何必勞心。八、若不抽出時間來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你最終將不得不花費大量的時間來應付自己不想要的生活。九、除掉睡眠,人的一輩子只有一萬多天。
  • 習近平: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今天,十九屆中央政治局舉行第五次集體學習,學習內容是《共產黨宣言》及其時代意義。今年是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也是《共產黨宣言》發表170周年。黨中央對紀念馬克思誕辰200周年活動作出了安排, 5月上旬將召開紀念大會。在這個時間節點上,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共產黨宣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學習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是共產黨人的必修課。
  • 牛頓戀愛史,物理通道理,最高境界的大智若愚
    很久以前,偶閱一文,描寫了牛頓的戀愛經歷,真假無從考證,寓意卻相當深遠。牛頓,大家熟悉,英國大名鼎鼎的物理學家,發現了萬有引力、天體運行等規律。學識淵博,才華橫溢。但他終身未娶,戀愛經歷,估計更鮮有人知。
  • 人不負青山 青山定不負人
    2020年4月,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考察期間,圍繞秦嶺生態保護、脫貧攻堅等問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創造性地提出了「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等一系列關於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新論斷,從歷史唯物論、辯證認識論和能動實踐論三個維度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把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生態文明思想推向了新境界。
  • 男人眼中,愛一個人的最高境界是什麼?
    我曾經被她的這種真情感動,到故事的最後,胡蘭成的做法,讓我明白,對於男人而言,並不是卑微的愛著他,為他付出一切的男人,才是值得他珍惜的。其實男人想要的和女人要的,完全是不同的,女人要愛情,而且愛上一個人的時候,只要愛情,可男人不一樣,男人不需要女人為他做那麼多,因為那會讓他覺得這種愛情是一種負擔,一種他承受不了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