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人生最高境界

2020-12-06 昭奈涼讀書

讀錢穆、南懷瑾、李叔同的書,三位都是通人。李叔由儒入佛、錢穆和南懷瑾更是儒、佛、道三者出入自如,博大精深。錢穆主「天人合一」、南懷瑾論「人生最高境界」則說:「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

儒道佛同主改變自己

佛家主慈悲為心,改變自己和內心融合,有六道輪迴:天、人、魔、地、餓鬼、畜生六道;道家主「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而補有餘。改變自己和環境融合,所以「道法自然」;儒家則主「道洽大同」,改變自己與社會和諧,最入世。儒道佛的道各有不同,但卻在改變自己,但三者同一是講:「施惠勿念,受恩勿忘。」

南懷瑾研究歷史,說中華每次有難,出來救時的都是道家中人,完成大事又拂袖而去,不求寸功與名。所以不為人所知。看他的《老子他說》,便可知道。所以「道為骨」亦有所本。「儒為表」當指孔子的行為:「溫良恭儉讓」,待人接物就是有禮。孔子主仁,仁為二人,人與人互相尊重對方,不專為自己方面著想:推而廣之,對親人要關照,當夫妻要理解,對朋友要尊重,對同事要專業,對路人要禮貌,這是仁字的基本理解,亦是儒是表像;至於佛家認為現世是缺憾世界,名為娑婆世界,要堪忍八惡,而修煉的境界,最終是生西,去極樂世界和琉璃世界,所以李叔同死前的感覺,是悲欣交集,有缺憾不美滿,亦是《易經》中的「相對」、「正反」、「交錯」。

儒道佛三者交錯,是中華文化主流,西方人何時才明白!

相關焦點

  • 生命的最高境界
    一提起它,我們就會想起:人生的境界,婚姻的境界,教育的境界,生命的境界……不知不覺間,我們好像都在追逐著某種境界。那麼,境界究竟是什麼?01人生的最高境界沉得住氣彎得下腰抬得起頭正所謂:熟谷常彎腰,智者常低頭。
  • 上善若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上善若水是人生的最高境界,水為至善至柔,微則無聲,巨則洶湧,與人無爭卻又容納萬物。人生之道,莫過於水。水有千萬種的風情,看你喜歡她的是哪一種。我喜歡她潤物細無聲。
  • 葉朗:精神境界與審美人生
    而道德境界的人行為目的是「予」,即便有時候是「取」,目的也是為了「予」。  最高的境界是天地境界,處在這種境界的人,一切行為的目的都是侍天,因為他有一種最高的覺解:人不但是社會的一部分,而且是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人不但應對社會有貢獻,也應對宇宙有貢獻。
  • 欲望是人生的本性,是一種能量,隨心所欲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這樣就可以滿足人生的很多欲望。達成很多人生的夢想。但是,當你成為億萬富豪後,滿足了之前的欲望後,是不是就完成人生的裡程呢,當然不是,因為,你又會有更多的目標,又會有新的欲望,正所謂欲望無止境。王健林被採訪時候說過,自己剛創業時,人生目標希望可以賺錢賺夠1個億,也就是一個億後人生別無所求了。不過他說很快一個億的目標就已經實現了。怎辦?
  •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
    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孔子的這七個字:「從心所欲不逾矩」何謂「從心所欲不逾矩」呢?從心所欲,是一種人生的一種大境界、大自由,是對世間的大起大落淡然看待的表現。只有遵從自己的內心,並能夠對世間萬物作到心止如水的人,才算是真正領悟了這一人生境界。
  • 藝術的最高境界是體悟、悟道
    好比歷史上的詩人羅隱,在他《自遣》這首詩中就寫到「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這樣一番人生感悟。或許可以這樣認為「藝術是比較高端的東西。」而自身的思想境界便是衡量藝術的標準,但這也往往是不懂藝術的人對那些追求藝術的人進行諷刺的底氣。藝術是一種寄託情感的表達,又是一個人在精神層次上的憧憬。好比為了藝術不惜毀壞一件珍貴的花瓶,只為獲得花瓶碎裂一瞬間的定格。
  • 錢穆:讀五類書,培養人生情趣,拔高人生境界
    並非住高樓美屋的便一定有高的、好的人生境界,住陋室茅舍的便沒有。也許住高樓華屋,居住境界好,但他的人生境界並不好。或許住陋室茅舍,他的居住環境不好,而他的人生境界卻盡好。若我們希望能到此境界,便該好好學做人;要學做人,便得要讀書。為什麼讀書便能學得做一個高境界的人呢?因為在書中可碰到很多人,這些人的人生境界高、情味深,好做你的榜樣。目前在香港固然有三百幾十萬人之多,然而我們大家的做人境界卻不一定能高,人生情味也不一定能深。
  • 道家中人心性修煉最高境界是什麼?
    修道之人的人生境界等級人生之境界,在於人之自我創造,創造之目的,在求完成其人生。循一定之規範,求得自我之正確修養,精進不已,自能達到人生修養之最高境界。功利境界,亦可稱之為凡夫境界。人皆有聖性,返樸還真,以存其本來赤子之心與聖性,擴而充之,上登聖境,即入於聖人境界。聖人境界之極,則天地與我為體,萬物與我為一,此亦即天人合一境界(在儒家亦談天人合一,但無天人合一之修煉法)。至此則可稱為天地境界中人。再進而入於神人境界。此即超道德境界與超聖人境界,丹道派則稱之為真人境界。
  • 解密《道德經》:我獨異於人,人生最高境界是素與簡
    他從一個平凡的人,活到了人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為學日益,為道日損。人生活到極致,最終不過是素和簡,他可以,我們也可以。二如果說生活是一個大染缸,娛樂圈兒無疑就是那個最濃墨重彩的一批,你方唱罷我登場。你看他起高臺,你看她大廈傾。
  • 過了三十,女人最高的境界:大氣
    這也可以說要達到哪種境界。那一個女人最高的境界是什麼?其實就是這兩個字:大氣。大氣的女人身上有一種獨特的魅力,會不自覺地讓人想要靠近,想要跟她相處。大氣的女人,往往有一顆大智若愚的心。她們樂於讀書,勤於學習,不斷提高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斷思考,形成自己獨特的見解,遇到事情,她們首先會讓自己平靜下來,再想解決辦法。她們有自己的想法,不會受他人影響。別人的意見,聽聽就好,主要還是會自己決定。
  •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共產黨人最高人生境界
    原標題:「我將無我,不負人民」:共產黨人最高人生境界 核心閱讀 「我將無我,不負人民」,短短八個字,言簡意賅地道出了中國共產黨人精神世界的辯證法,提綱挈領地詮釋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鮮明體現了黨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統一,成為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精神族譜的最新表達。
  • 《人生第一次》中國人的人生圖鑑
    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主席仲呈祥認為,《人生第一次》很好地回應了習近平總書記2019年3月4日看望參加全國政協會議的文藝界、社科界委員們時講到的四個字:培根鑄魂。「這部紀錄片用深刻的選題、獨特的視角,關照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人與人的關係,提升民族的素質和境界,真正在做培根鑄魂的工作。」
  • 真心相愛的情人,恩愛時,才能達到「愛」的最高境界
    真心相愛的情人,恩愛時,才能達到「愛」的最高境界 不管陽曆洋人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還是本土農曆的七夕情人節,凡遇「節假」都不忘送一聲祝福給你的朋友,總是放你在心上的那位,收到祝福的人應該是開心和溫暖的。
  • 牛頓戀愛史,物理通道理,最高境界的大智若愚
    而他的戀愛經歷,也給了世人以人生大道理的警示,生活中需要保持平衡的啟示。人的生活,方方面面,充滿得與失、成與敗、取和舍,需保持一個微妙的平衡。比如理想和現實,興趣與工作,事業與家庭等等。一旦處理不當,導致失衡,必將「魚與熊掌不可兼得」,或只能「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甚至雞飛蛋打,一無所得。其實,生活像挑擔,兩端須平衡。
  • 《道德經》: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就是「無知」!
    也就是說,《道德經》中講述了許多的人生智慧。但是其中最大的智慧,既不是上善若水,也不是知其雄守其雌。那麼,哪句話才是老子所要表達的人生最大的智慧呢?談到這個問題,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可能是無為。當一個人達到無為狀態時,的確天下莫能與之爭,也能無堅不摧,無物不破。但是那種狀態,已經是「道」的境界了。同時,也因為無為,所以才什麼都能為。《道德經》中講的為人智慧,卻不是這句。
  • 活的有趣,才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格物讀書,ID:gewuliangzhi】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時下大多中國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大體不外乎是通過一些很剛性的指標,比如身份、地位,職業、收入,房子、車子,孩子的教育、本人的遊歷等等,似乎一旦擁有這些也就可以稱之為成功了。
  • 【夜讀】有趣,才是人性的最高境界
    生活中的吃穿住食行哪樣沒有深奧廣博的學問,光吃一樣,他就能巴嚼出不少趣味來,吃得好看,吃得稀罕,吃得興趣盎然,吃得陽光燦爛,都是可以追求的境界。原標題丨做一個妙趣橫生的人 特別鳴謝本期主播:草莓蘑菇醬 趣時下大多中國人評價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
  • 人生的境界(寫作素材收集,非原創)
    人生境界四等級蓮花香盞/圖片來自百度馮友蘭語: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等級。自然境界:人若只是順著本能或風俗習慣做事,然而並無覺解,或不甚覺解。圖片來自百度佛教禪宗三境界佛教禪宗參禪三重境界,常被引申用來形容看待事物的不同境界。
  • 帝王的最高境界:內聖外王
    王陽明,劉伯溫他們都講了這麼一句話,我們中國儒學教導帝王的最高境界就4個字兒:內聖外王。新學的最高見就4個字講完了:內聖外王。作為帝王,作為領袖,你必須要心懷蒼生,心懷天下百姓,為蒼生謀福;但是你的外在不能婆婆媽媽,要給人一種震撼力,帶有一種人格魅力,所以這就是內聖外王。換句話講,整個中華民族到今天沒有比這個最高的境界了。
  • 大氣,是一種人生境界
    大氣是一種人生境界,是一種信仰格局,需要不斷培養才能養出自己的大氣。你大氣是一種對生活,對世界對人性所持的一種態度。一個人有沒有大氣是裝不出來的。無論是風平浪靜,還是疾風驟雨,即使再大的困難,大氣的人總有一種兵來將擋,水來土掩的氣勢和風範。